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3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检听罢大喜,对杨嗣昌赞道:“好一位杨青天!虽然说迟来的正义不是正义,但杨大人能审清这么多陈年旧案,也算是给了那些受冤百姓一个交待。若天下官员皆能如杨大人一般秉公持正,就可杜绝冤案的发生,给老百姓真正的公平正义!”

    杨嗣昌听了顿首再拜道:“嗣昌不过是尽职而已,真正给泾阳百姓带来公正的还是殿下。若您当时没有铲除恶吏、裁汰冗员、重选衙役,嗣昌办案怎能如此顺手?且当日幸得殿下出手相救,臣父杨鹤才免遭斧钺。殿下于嗣昌有再造之恩,嗣昌敢不尽心竭力以待泾阳百姓,为殿下分忧!”

    朱由检见杨嗣昌出于挚诚,也很感动,但还是疑惑地问道:“杨大人,既然这些是从犯官府中查获的赃银,理应上缴朝廷,为什么送到我这里来?”

    杨嗣昌苦笑一声,凑近朱由检小声道:“不瞒殿下,理是这么个理儿,但嗣昌为官多年,深知官场之弊。这些银子如尽数上缴,不过是左兜装右兜,从一个贪官的家里搬到另一个贪官的家里罢了。”

    “此话怎讲?”朱由检奇道。

    “赃银不比田赋,乃意外之财,原无定数。从县到府,从府到省,再从省到部,哪一环不得私改卷宗扒层皮?”杨嗣昌冷冷地道,“真到户部银库的,往往十不存一!与其便宜这起无耻吏员,还不如从中截留一部分,计入田赋献给殿下,让殿下为民所用!”

    听完杨嗣昌这番高论,朱由检一方面为朝廷吏治的极端败坏感到寒心,一方面也暗赞杨嗣昌这人不像东林党那样的书呆子,能从实际出发进行变通,是个真正的治国之才。

    因此他朗声笑道:“既然如此,本王却之不恭,只好收下了!”

    二人正叙谈之时,外面突然一阵大乱,一个年轻而熟悉的声音由远及近:“殿下,您怎么这许久不让我们来看您!”

第599章 鸟枪换炮() 
随着腾腾的脚步声和铁甲叶子相互撞击的声音,一名身材颀长、全副武装的年轻将领风风火火地闯进了王府议事厅。

    朱由检与来人对视一眼,两人皆是一愣,差点谁也没认出来谁。半晌朱由检才惊喜地道:“是李来亨么?这一年不见,你长高了这么多!”

    “殿下你也长高了!呜呜…”李来亨大叫一声,抢步上前就抱住朱由检的腿放声大哭,倒把朱由检吓了一挑道:“出什么事了?”

    “什么事也没有,末将就是太思念殿下了!”李来亨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埋怨道,“末将离开秦王庄这么长时间了,殿下也不让回来看看!每次末将和李定国、解勇、郝永忠他们向您致信求见,您都回信说抱病在身,不能见我们,您说让人着急不着急!”

    朱由检不禁哑然失笑,心想当日为了保密,微服出行之事连孙传庭都没告诉,这几员将领当然也蒙在鼓里。见李来亨对自己如此忠心耿耿,朱由检也自感动,口中却假意责道:“你现在可是统兵的将官,如此哭哭啼啼的成何体统?还不快给我起来!”

    李来亨这才不好意思地起身,又向蕊儿等人依次请安之后,才嬉皮笑脸地道:“我在半路上听说殿下喜得千金,就心急火燎地跑了过来,却忘了准备贺礼,殿下不会怪我吧?”

    朱由检笑骂道:“年纪不大,怎么也学会了这些虚头巴脑的事。本王要你什么贺礼,来吃喜酒就行了。你若真有心的话,给我报效朝廷多立战功,保百姓不受流贼袭扰,比什么贺礼都强!对了,你不是在北面的鄜州驻扎么,那里离泾阳三百多里,我这送信的人刚派出去,你怎么来得这么快?”

    李来亨听罢笑道:“殿下有所不知,末将是个属猴子的,除了泾阳之外,在哪个地方也呆不住。这一年来末将奉了孙巡抚之命,以鄜州为中心,方圆二百里内都是我的剿贼范围。有仗就打仗,没仗就练兵,反正一天也不能在兵营里闲着!今天我率骑兵进行急行军训练,正巧在半路上碰到了信使,这一着急,就连人马都带过来了!”

    “哦?还有人马?”朱由检大喜道,“现在何处?”

    “均在城外歇马,殿下要不要看看末将带的兵的军容?”李来亨兴奋地叫嚷道。

    “正要看看!”

    朱由检有说有笑地与李来亨和杨嗣昌出了秦王府,燕凌率二十名特战队员负责护卫。这时街市上正是熙熙攘攘,放了假的老百姓抓住这个难得的闲暇机会,下馆子的下馆子,逛街的逛街,真是好不热闹。

    可他们一见朱由检出来,皆跪倒在地,激动地连连磕头高呼道:“秦王殿下千岁,千千岁!恭贺殿下喜得千金!”

    朱由检也没想到自己如此受百姓爱戴,感动之余也有点后悔,暗想不该这么大摇大摆地走出来,既惊动百姓,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他忙抢上前去搀起几位老者,同时高声叫道:“诸位赶快请起,多谢大家,请继续游玩!”

    老百姓却哪里肯依,他们多少天都没见过秦王露面了,如今见到秦王不但不像有病,反而比一年前高大挺拔了许多,如何能不欣喜若狂?

    结果朱由检等人被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最后不得不借口出城公干,这才开出一条道路,缓缓地登上了外城的城门楼。

    朱由检举目望去,心头不禁一震。只见城外竟有千匹体格强健的战马,马匹身上皆覆有铁甲;千名骑兵也是全身黑色甲胄,如同千尊钢铁战士一般。现在正是盛夏时节,就是光着膀子,在太阳地下也是一头一身的汗;可这些士兵却没有一个摘盔卸甲图凉快的,个个热得通身是汗。

    “将士们,秦王殿下来看望我们啦!”李来亨在城头大喝一声道,“叩见秦王殿下!”

    这千名骑兵立即轰然跪倒,整齐划一地齐声吼道:“叩见秦王殿下!!!”声音直冲云霄!

    朱由检根本没想到李来亨麾下竟有了这么一支精锐铁骑,忙向城下挥手高呼道:“将士们辛苦了!”

    “为人民服务!”骑兵方阵又轰雷般应道。

    “殿下,怎么样?”李来亨得意地笑道,“当日在秦王庄是怎么训练,末将在鄜州也是怎么训练的!您听这口号,喊得多齐多响亮!”

    朱由检不觉莞尔,当时他在襙演秦兵队列时,也曾模仿前世的解放军,喊些诸如“为人民服务”、“保家卫国”之类的口号。虽有些玩笑意味,但效果却是出奇地好,很好地增强了秦兵的凝聚力和“为谁而战”的意识。没想到李来亨年龄虽小,抓训练却是一丝不苟,连这些细枝末节之处也不折不扣地执行了。

    时近正午,烈日当头,朱由检忙命人抬着酒食和草料出城劳军,又对李来亨笑道:“你小子可是鸟枪换炮啊,我记得去年从秦王庄走的时候,你的一千人里可只有一百多人是骑兵。”

    “现在末将手下有三千人啦!”李来亨兴奋地大叫道,“除了这一千骑兵,还有两千步兵,这次来得太着急没顾上带!”

    “好家伙,添了两千张嘴!”朱由检故意逗他道,“朝廷是一点粮饷也不出,你这几千人人吃马喂,再加上兵器铠甲,全得朝本王伸手!却不知你对不对得起哪些粮饷,打了几个胜仗啊?”

    “末将要是自己说,怕殿下说我吹牛!”李来亨是朱由检一手提拔起来的,与他极为熟络。朱由检又从来不端架子,因此李来亨也敢和他开玩笑道,“晚些时候等孙巡抚来了,让他告诉殿下!”

    “好啊,还跟本王卖起关子来了。”朱由检大笑道,“也罢,若孙巡抚说你战绩平平,看本王不拿鞭子抽你的屁股!”

    “您给末将的屁股抽成八瓣都行!”李来亨打趣地道。

    杨嗣昌见朱由检高兴得合不拢嘴,也笑着提醒道:“不知殿下向朝廷上奏章了没有?”

第600章 奏请指婚() 
“上什么奏章?”

    朱由检听杨嗣昌说还要上奏章,不禁诧异地问道。

    “殿下喜得郡主,当然要表奏朝廷。”杨嗣昌笑道,“万岁对娘娘和郡主必有封赏呢。”

    朱由检这才意识到这个问题。可不是嘛,如蕊儿所说,就连小媺娖这个名字,也要皇帝批准方可生效。

    于是他就与杨嗣昌和李来亨返回王府。因为贺喜宴要晚上才开,中午府中只有些简单的饭菜。朱由检匆匆吃罢,就忙着给天启写奏章。

    杨嗣昌在一旁歪头看着,脸上面带笑容。朱由检知道自己这两笔字难入他的法眼,只得尴尬地笑道:“让杨大人见笑了,其实本王用硬笔写字还看得过去。”

    突然他心中一动,问杨嗣昌道:“我这奏章里还想求皇帝一件事,却不知能不能写?”

    “是什么事?”

    “我想奏请圣上恩准,娶美凤为侧妃。”朱由检沉吟着道,“但美凤之父为登州指挥使,属于边将;按祖制,藩王结交边将可是重罪…”

    “这个不妨。”杨嗣昌笑呵呵地道,“祖制虽然不能更改,却有变通之法。如太祖规定阁臣官阶最高者为大学士,也不过正五品,原意是为防止像胡惟庸那样的小人窃据高位,祸乱朝政。但以五品微末小官参赞军国大事,未免多有不便。您想地方大员及六部臣属尽是一品、二品,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以五品御一品,事可成乎?”

    “那后来是怎么变通的?”朱由检好奇地问道。

    杨嗣昌拈须微笑道:“到了宣宗朝时,这个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程度。但祖制又不可轻改,于是宣宗就想出个变通的办法:阁臣大学士的五品品级不变,但凡出任内阁大学士者,可以同时兼任六部尚书。虽然只是挂个虚衔,但品级就从正五品变成了正二品。位次靠前的阁臣还可兼任少傅、少保、太子太傅等从一品官,这样批起奏章来就名正言顺了,而且也不违祖制。”

    朱由检听了不觉感慨,心想这“祖制”二字可真是害人不浅。早在一千多年以前,韩非子就说过“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说白了就是要与时俱进。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祖制”这顶大帽子却如同一座大山一样,压在后来者的身上,让人处处顾虑,什么出格的事也不敢干,难怪中国会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可是现在还不是挑战“祖制”的时候,朱由检只得请教杨嗣昌:“那依大人之见,这件事能否变通?”

    “当然可以。”杨嗣昌胸有成竹地道,“戚显宗为边将不假,但朝廷前日刚刚以抗倭有功,封他为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同知。都督同知是从一品,与戚显宗现任的正二品都指挥使相比,虽然是个虚衔,而且官阶相差不大,却属于中央官员,地位较地方将领为高。

    “所以这样一来,戚显宗就成了廷臣,藩王虽然不可结交边将和地方官员,却没有结交廷臣的禁令。况且殿下代天子出征之时,戚将军扈卫在侧,万岁岂不知之?只要殿下奏请,万岁是必然恩准的。”

    朱由检听罢大喜,当即在奏章上加上恳请迎娶戚美凤的内容。本来戚美凤与郑芝豹的婚事已经被自己搅和了,如果天启再颁下圣旨允婚,那郑芝龙就是有天大的能耐也不敢说个不字。

    一想到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将戚美凤迎娶入府,朱由检就喜上眉梢。他赶紧又修书一封,让人快马送去登州。想必戚美凤得到他平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