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3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554章 刻舟求“见”() 
在准备将大树伐倒的那一天,朱由检与李贞妍都来到了山顶。因为这是一个重要的时刻,万一没控制好树倒下的方向,导致树干不能自行滚落到山下,那可就麻烦大了。

    此时这棵大树早已被朱由检砍断了所有的枝桠,只剩一个光秃秃的树干。在离地面二尺左右,背向斜坡那一面,有一个用石斧凿出的深深的v形创口,现在连着的部分已经只有不到四十公分宽了。

    二人又是一番抡斧猛砍,突然大树一阵摇晃,重心终于无法落入联结部分,开始摇摇欲坠起来。

    此时李贞妍娇叱一声,纵身腾空而起,用尽全身之力双掌击上树干。在这个外力的作用下,大树终于按照预想的方向缓缓倾倒。倒到一定程度以后,只听“咔嚓”一声巨响,联结部分终于折断,那巨大的树干就顺着斜坡向山下翻滚而去。

    此时的朱由检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既怕树干停在半道上,又怕由于山体坑洼不平,树干在滚落的过程中过于颠簸,导致偏离预定方向。

    好在这个过程还算顺利,由于树干过于粗重,向下滚落起来真是势不可挡。虽然有些小颠簸,但还算控制在朱由检的预想范围内。随着隆隆的巨大声响,树干很快滚落到山脚下,重重地撞上海岸边的礁石,这才停了下来。

    朱由检只觉得脚下的土地都在颤抖,好半天才缓过劲来。他忙与李贞妍携手跑到山下的树干处,仔细查看树干的受损情况。如果在这一撞之下,树干出现巨大的裂痕,那这个材料也就废了,这两个多月来的辛勤劳作也就全成了无用功。

    幸亏松木木质较软,柔韧性好,虽然带着巨大的动能撞上了礁石,也只是擦掉了一些树皮,里面的树干基本完好无损,朱由检这才放下心来。从这一刻起,他就进入了下一个工作阶段:加工船体。

    首先,他要做出一个平坦的船底。因为树干本身是圆的,但独木舟不能做成圆的,否则在水里非转圈翻跟头不可。这又是一个非常累人的活,等朱由检完成这个环节,并且将底面打磨平坦,时间又过去了十天。

    接下来,就要在树干上凿出一个船舱,让人可以坐在里面划船。不过这时候树干刚被磨平的底面还冲上,如何把它翻转过来,又让朱由检费了一番心思。

    最后他还是利用杠杆原理,找来两根又粗又长的木料,在下面垫上石头,与李贞妍一起用力撬动。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后,终于把树干翻了过来。

    然后就是掏树干的工作了。不过朱由检干了两天之后就沮丧地发现,这个工作量可太大太大了,比伐倒大树和砍出一个平面来,不知道要多费多少工。如果只是用石斧石刀这么干下去,恐怕至少得需要小半年的时间。

    恰好这两天又赶上雷雨天气,大雨点子砸在人身上疼得不得了,朱由检只得暂时停工,缩在高脚屋中等待风暴平息。

    这一天的深夜,天上的炸雷打得格外响,闪电如金蛇乱舞,大雨如银河倾泻。猛听得头顶一声巨响,山头火光晃动,想是林木被雷电击中。虽然转瞬间即被大雨浇熄,但二人还是心惊胆战地紧紧拥在一起,对大自然的无穷威力,除了敬畏还是敬畏。

    好不容易捱到天亮,朱由检赶紧上山察看,果然发现一棵大树被闪电击中,树干都烧成了黑炭。只要用手轻轻一碰,烧酥的部分就纷纷脱落,随即大树就轰然倒下。

    朱由检见了此情此景忽有所悟,赶紧来到山脚下,一言不发地开始和泥,和好后就将厚厚的湿泥巴涂抹在那根巨大的树干的某些部位上。

    李贞妍正不明其意,朱由检又在树干旁升起篝火,并将烧着的树枝扔在大树干上。李贞妍吓了一跳道:“你这是干什么?辛辛苦苦做了这么久,你要一把火将它烧了么?”

    朱由检却笑道:“放心,你相公又没疯没傻,怎么能干那么缺心眼的事。没看我在有的地方涂上了湿泥巴么?一会大火燃起,有泥巴保护的地方不会燃烧,燃烧的地方都是我要掏洞的地方。”

    李贞妍这才恍然,不禁由衷地敬佩朱由检的急智。须臾果然大火燃起,没有被泥土保护的部分很快就烧成了焦炭。

    “灭火,快灭火!”朱由检又怕火势控制不住,赶紧与李贞妍一起手忙脚乱地将大火扑灭。之后再清理树干,果然那些烧焦的部分一碰即碎,可比用石斧硬砍省力多了!

    这道工序反复进行了几十次,如是者六七天,树干被烧得深深凹进去,独木舟已经初具雏形。接下来就不能再用火烧了,因为船舱内还是要用石斧进行精加工。

    从那些刻在树上的标记可以知道,现在已经是天启五年农历二月,离朱由检和李贞妍上岛的天启四年八月十五,已经整整过去半年时间了。他们两个已经离开太久太久,与亲人们也分别得太久太久,因此都是归心似箭,恨不得肋生双翅飞回泾阳。

    如今眼见独木舟就要完成,朱由检嘴上不说,心里却更加急躁了。由于大树干距离他们栖身的木屋还有一段距离,他索性不回小木屋了,全天都泡在这里,饿了就囫囵吃些李贞妍送来的饭食,困倦了就直接躺在尚未完工的船舱中打个盹。

    即使是到了万籁俱寂的深夜,朱由检的石斧石凿声还断断续续地传出,仿佛是在给单调的大海涛声做伴奏。李贞妍知道他心中又是急躁又是愁苦,其实她又何尝不是如此!

    因此她也并不劝阻朱由检,只是每天更为精心地给他做饭。并且趁朱由检睡着,轻柔地为他做个按摩,让他极度疲劳的身子能稍稍放松。

    终于,在农历二月十九这一天,朱由检的独木舟大功告成了。这艘独木舟长三丈五尺,宽三尺,深一尺八寸,虽然看起来略显粗糙,但总算是可以下水了!

第555章 巡视诸岛() 
“一、二,嗨!一、二,嗨!”

    朱由检口中喊着号子,与李贞妍合力将独木舟推入海中。船身先是猛地一颤,随即恢复平衡,稳稳地浮在海面上。

    朱由检之前还担心自己手艺不佳,导致独木舟在水面上会向一边倾斜。如今见小舟不偏不倚,不禁心中得意,暗想这两个多月的心血终于没有白费。他兴致勃勃地与李贞妍携手登舟,在上面又蹦又跳,即使不小心栽到海水中,也无法浇熄心中的激动之情。

    有了独木舟,朱由检就要为离开朝云岛做准备了。

    首先,他要确定航行的目的地。于是他凭借着自己的记忆,在一块较为平坦的大石头上精心刻画出了东亚一带海域的地图。由于前世是个地理迷,他的地图倒是画得很规矩。尤其是最为重要的比例,他经过反复验证,觉得已经和前世的地图没什么差别。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朝云岛孤悬海外,向东二百里是赤尾屿,再向东才是琉球群岛。茫茫大海之中,最难掌握的就是方向。一旦有一点偏差,就会与擦肩而过,所以向东去是极其危险的。

    向南和向北就更不行。朝云岛的南面是浩瀚的太平洋,根本没有陆地;向北虽是龙朔国,但距离最近处也有七百余里。因为没有制作船帆的材料,这艘独木舟只能纯以人力划桨前行。这么远的距离,肯定要划好多天才能到。一旦海上有个大风大浪,这么一条小舟恐怕是挺不过去的。

    所以,唯一可行的路线,只能是向西去泗叶岛。泗叶岛的最北端在朝云岛的正西方稍稍偏南,直线距离为三百余里。虽然也够遥远,但至少比近了一半了。

    虽然朱由检对泗叶岛现在的情况不甚了解,又听说郑芝龙水师的大本营就在泗叶岛的魍港。郑芝龙是他的仇敌,如果落入他的手中,自然是没什么好果子吃。

    但他现在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心想就算与郑芝龙狭路相逢,血战一场力尽而死,也比一辈子被困死在这荒岛上要强!而且泗叶岛那么大,自己也未必就那么倒霉,一定让郑芝龙撞上。而泗叶岛与之间的来往船只肯定不少,到时候再找机会返回,应该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所以最终朱由检下定决心,要乘着这艘独木舟横渡大海,登上宝岛泗叶!

    不过在启程之前,要做的准备工作还有很多。食物和淡水自不待言,这些东西都由李贞妍来安排。像晒鱼干、烤鸟肉这些食品,直接放到船舱中就可以了。至于淡水,李贞妍准备了几十个椰子壳,将壳中灌满清水,也足够二人喝上一个月的。

    朱由检的主要工作则是试航。因为这艘独木舟虽然成功下水,但到底能不能在海上远航,他心里还是没底。正好朝云岛附近还有数个小岛,朱由检就选了个万里无云、风平浪静的晴天,以它们为目的地进行试航,借以检查小舟的性能。

    第一个目标是飞屿。飞屿和朝云岛主岛离得最近,划船十分钟就到了。岛的面积也很小,方圆不足十丈,上面寸草不生,不过是一块大礁石而已。

    不过既然来了,朱由检还是郑重其事地在上面勒石为碑,刻上“龙朔国飞屿”几个大字。在他看来,即使是再小的岛礁,那也是祖国神圣的领土,绝对马虎不得。

    接下来的南小岛、北小岛、南屿、北屿,基本上是从南到北一字排开,朱由检也一一登岛察看。这些小岛距离朝云岛都在十余里之内,由于海上视野极远,甚至登上这些岛后,再回头眺望朝云岛,似乎仍可看到李贞妍站在山巅对自己频频挥手。

    朱由检也依葫芦画瓢,在这些小岛上刻碑宣示主权。惟有在南小岛上遇到了麻烦,因为这个弹丸小岛上竟然聚集了大量的蛇,小的只有手指粗细、筷子长短,大的竟有碗口粗细,一丈来长。朱由检生怕自己掉进蛇窝里,成为这些冷血动物的美餐,结果都没敢靠岸,只围着小岛转了一圈就赶往下一个小岛。

    这一圈转下来,整整一个白天已经过去,朱由检也不得不匆匆返航。等回到朝云岛上,天已经完全黑了。李贞妍急匆匆地跑过来,一头扎到他的怀中,又是哭泣又是埋怨道:“怎么现在才回来,人家都快担心死了!”

    朱由检心下自是感动,忙一边安慰李贞妍,一边为她讲述当日见闻。当听到有的小岛上遍地是蛇后,李贞妍更是不依,坚决不让朱由检以后再单独出海了。

    一夜无话,第二天又是个大晴天。朝云岛周围这些小岛,就只剩下东北方四五十里外、几乎在视距极限处的黄尾屿没有去。至于赤尾屿,因为在东方二百余里外,从朝云岛上根本看不到,朱由检也就不打算去了。

    既然李贞妍执意要一起去,朱由检就把这次的黄尾屿之旅视作远航泗叶之前的一次实战演习。因为四五十里的距离说远不远,说近可也不近,来回一趟也有百里之遥。如果这一趟顺顺当当,再去泗叶心里就有底了。

    二人从清晨出海,此时的黄尾屿只是海平面上的一个小点而已。其时风平浪静,朵朵白云点缀在蔚蓝的天空上,初升的旭日将金色的阳光洒满大海,目之所及皆是闪闪发光,简直美不胜收。

    朱由检一时兴起,边划桨还边哼起了小调:“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殿下可真会开玩笑,这里哪有什么白塔和绿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