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3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良玉吓得一声也不敢吭,朱大典也结结巴巴地道:“下官不敢…不敢…”

    二人本来已经商量好,要唱一出双簧,尽量夸大守军的困难,好从福王手中榨出一点银子来。没想到福王根本不见朱大典,倒是世子朱由崧主动前来视察城防。没想到这朱由崧虽然看似温文尔雅,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强大气场,二人准备了半天说辞,现在却一句也说不出口了!

    良久,朱由崧才轻轻叹了口气道:“不瞒二位大人,本王深知父王禀性,指望父王助饷那是想也不要想。”

    左良玉登时变色,朱大典也极为尴尬。没想到朱由崧连兜圈子都懒得兜,直接就一口回绝。朱由检也暗暗捏了把汗,心想这左良玉可不是什么善类,别看现在对朱由崧毕恭毕敬的,可要是捞不到好处,没准就会翻脸不认人,毕竟兵权在他手上!

    孰料朱由崧又接着诚恳地道:“虽然如此,但本王也知道,军中不可一日无饷。城中大户多与朝中高官有盘根错节的关系,他们都在看着福王府。如果福王府不有所表示,他们也断不会轻易助饷。这样吧,本王获封世子、郡王,朝廷拨给二十万两银子修建王府。眼下局势如此,这王府就不修了,二十万两全部送给左将军!”

    这个转变太过突然,别说左良玉和朱大典,就连朱由检也没有想到。呆了半晌,左良玉才反应过来,双膝跪倒在朱由崧面前,颤声谢道:“殿下对末将天高地厚之恩…”

    朱由崧忙将左良玉搀起,又对朱大典微微一笑道:“知府大人,现在你可以去劝捐了。本王还要在城头视察军容,大人请自便。”

    朱大典自是大喜过望,世子朱由崧都掏钱了,其余富户谁敢不掏?因此他忙喜滋滋地下了城,去襙持“助饷”事宜。

    朱由崧见朱大典走远,才对左良玉神秘地道:“左将军,借一步说话。”

    左良玉有些莫名其妙,但也只好向朱由崧凑近一些。

    朱由崧看四周除了守城士卒再无旁人,便对左良玉小声道:“本王为左将军感到不平!将军如此神勇,麾下将士又这么多,却只做个小小的守备,拿着那点可怜巴巴的俸禄。朝廷也太委屈你了!”

    这句话简直说到了左良玉的心坎里,他重重地叹了口气道:“殿下,末将也颇有怀才不遇之感!可…”

    “可你若没有军功,朝廷定不会升迁;若有了军功,却又可能将你派到辽东,与女真人作战。”朱由崧冷冷地道,“说到底一句话,将军在朝中没有靠山!本王问你,你可愿意离开洛阳,到辽东那苦寒之地去?”

    “鬼才愿意!”左良玉已经让朱由崧煽动得忿忿不平起来,“吏部和兵部这班小人,末将让他们管着,永远也没个好!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朱由崧见火候已到,便微微一笑道:“办法不是没有,只看将军是否敢做。”

    左良玉目光一跳,紧张地问道:“什么办法?”

    二人各怀鬼胎,在城头鬼鬼祟祟地密议,却不知道身后的朱由检正支着耳朵,一字不落地偷听!

第440章 养寇自重() 
洛阳城外,流贼的营寨黑压压地望不到边,不知道有多少人将贪婪的目光射向城头,幻想着能翻越高大的城墙,将城中的财帛女子抢掠一空。

    而在城头之上,福王世子朱由崧却浑不在意地拍打着厚厚的城砖,不胜感慨地道:“城墙是个好东西,它可以抵御外敌。但有时候它又是个坏东西,它能将一个人死死地困在里面。现在流贼想进来,其实本王又何尝不想出去!”

    “末将会尽快打退流贼,殿下便可出城了。”左良玉赶紧答道。

    朱由崧却摇了摇头,眸子中寒光闪烁道:“困住本王的并非是这城墙,也不是流贼,而是…”

    良久,他才自失地一笑道:“让左将军见笑了。将军觉得对这些流贼,该当如何?”

    左良玉不解其意,只得老老实实地答道:“回殿下,当然是斩尽杀绝!”

    “不不不,”朱由崧冷冷地道,“将军岂不知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昔汉高祖刘邦为平定天下重用韩信,韩信为其北攻燕代,东伐赵齐,南摧楚人之兵二十万,功劳不可谓不大。可最后怎么样?不还是丧于吕后之手,落得个身首异处?

    “此间并无外人,本王也不妨对将军明说。将军麾下军纪极差,平时又张扬任性,得罪的各路官员实在是太多了。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人已经写了奏折要参劾你,只因流贼围城,奏折送不出去,你这个守备才当得这么安稳。

    “你想想,若你把流贼彻底剿灭,中原恢复承平,朝廷还要你何用?依本王看,将你送到辽东打仗还是好的,说不定东厂缇骑还会将你直接锁拿进京呢!”

    饶是左良玉凶悍无比,被朱由崧这一通危言耸听之下,也不禁冷汗涔涔,忙颤声乞求道:“殿…殿下一定要救救末将啊!末将守卫洛阳不无微功…”

    “你怎么还不明白,朝廷用人即是如此,千条功劳也抵不过一条过失。立的战功越多,就越招人嫉妒,也越容易引起君王的猜忌!”朱由崧一字一顿地道,“本王救不了将军,将军只能自己救自己!”

    “却不知怎么救法?”左良玉此时方寸已乱,他本是想敲诈福王钱财,此时却早被朱由崧牵着鼻子走了。

    朱由崧见时机成熟,便压低声音道:“你可知诸葛亮巧施空城计、弹琴退仲达的故事?”

    “末将知道,不过…”左良玉的思维显然跟不上朱由崧,“这和末将现在的处境有何关系?”

    “大有关系。”朱由崧冷笑道,“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今人多以为‘空城计’为《三国演义》的作者杜撰,理由是司马懿兵临城下,不可能被诸葛亮城门大开、弹几下琴就吓得逃跑。有个最简单的办法,一箭把诸葛亮射下来行不行?”

    这时他的声音已经相当低,好在朱由检在穿越前就有个爱听贼话的爱好,因此还能勉强听清。听到这里,朱由检也有同感,心想这种说法,易中天在《品三国》里早提到过了。

    可朱由崧接下来的话,却让朱由检听得心悸不止:“实则不然,这正是司马懿高明之处。如若不与蜀汉交兵,司马懿如何能长期掌握兵权?如果诸葛亮死了,蜀汉必亡,那司马懿对魏主来说也就没有利用价值了!所以司马懿才故意放诸葛亮一条生路,这就叫养寇自重!没有他的高瞻远瞩,获许魏国早平定天下,也就没有两晋了!”

    左良玉也听得心惊肉跳,半晌才嗫嚅着道:“殿下的意思,是要末将…不与流贼作战?”

    “非也。”朱由崧侃侃而言道,“战不是目的,不战也不是目的,将军无论战或是不战,目的应该始终是一个,那就是壮大自己!比如现在流贼围城,若不战就全完了,那当然要死战到底。但以后流贼退走,朝廷必要将军追剿。那时将军却要斟酌再三,谋定而后动。”

    “可…可朝廷要是怪罪下来呢?”左良玉疑惑地道。

    朱由崧阴冷地一笑道:“将军手握重兵,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谁又能奈何得了你?况且还有本王在,本王自会全力维持,让将军永镇河南。只要有本王在,将军你要粮有粮,要饷有饷,要兵还可以自己募兵!怎么样,将军想清楚没有?”

    左良玉愣了半晌,突然扑通一声跪倒在朱由崧面前,激动地道:“多谢殿下指点迷津!今后末将定要誓死追随殿下,殿下指到哪里,末将就打到哪里!别说是河南,就是…”

    “禁声!”朱由崧突然微微一笑道,“依祖制,藩王结交武将,两者可都是死罪。将军就不怕隔墙有耳,被东厂的人…”

    “我怕他个球!”左良玉咧嘴笑道,“殿下放心,城上士卒都是我的人,他们吃我的喝我的,自然只听命于我!再说现在朝廷被建虏弄得焦头烂额,恐怕也没功夫理会这里,不然援兵早该来了。”

    二人谈得兴高采烈,朱由检却是浑身发冷。他真的不敢相信,朱由崧身为大明亲王,居然会给左良玉出这种主意!他的目的何在?

    再一联想历史,答案就昭然若揭了:朱由崧有不臣之心!难怪在京师陷落之后,他能顺利登上皇帝宝座,原来他早就在处心积虑地网罗自己的党羽!而左良玉手握重兵,当然是他要极力拉拢的对象,怪不得他那么舍得下血本,一出手就是二十万两银子。

    想到这里,朱由检胸中登时火起。如今大明已是风雨飘摇,中华江山已是岌岌可危,可这些人还在忙活着鼓捣这些阴谋!这朱由崧看似运筹帷幄,智虑深远,可也不过是鼠目寸光之辈,他根本不懂“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的道理!枉他费尽心机当上了皇帝,最后不还是落得个千刀万剐的下场?如果真让他得逞了,历史的悲剧就将重演!不行,得想法子阻止他们的阴谋!

    正思索间,忽听城外杀声大起。朱由崧吓了一跳,忙缩在垛口下问道:“左将军,流贼又攻城了?”

    左良玉却是满不在乎,又有些卖弄地笑道:“殿下勿忧,且看末将如何退敌!”

第441章 巨魁张献忠() 
盛夏的黄昏残阳如血,暑气依然蒸腾着大地,城头的每个士卒都热得汗湿重衣。但他们没心思去擦汗,更不敢摘掉盔甲,因为对面的流贼再次如同一片汪洋大海般压了过来。

    朱由检也曾跟戚美凤学过目测敌军数量的方法。只扫过战场一眼,他已经知道流贼的数量至少在三万以上,这还只是洛阳的东城门方向。而此刻早已是杀声四起,流贼分别从四个方向同时鼓噪前进,声势骇人至极!

    渐渐地,流贼队伍迫近城墙。远处看时,还只是黑压压的一片;待越走越近,就能逐渐望见前排士卒的五官轮廓,甚至连脸上的表情都看得清清楚楚。而那林立的刀枪,也在夕阳的照射下,反射出金色的光芒,如同浩瀚的银河,晃得人睁不开眼!

    而在数排流贼身后,则是一排清一色的玄色高头大马,马背上的骑手高擎各色旗帜。一阵带着烧灼感的夏风袭来,这些旗帜忽然迎风招展,猎猎作响,几乎将后面那数不清的流贼全都遮掩住了。

    而其中最大最高的一面旗帜,展开足有一丈见方,由四名旗手同时扶持着。那血红色的旗面上,用金色的丝线绣着一行稍小一点的字:“通天讨贼大将军”,正中则是一个斗大的“张”字。

    大纛旗之下,一人昂然端坐于乌骓马上,右手单擎长枪,左手捋着长髯。待再走近些,就能看清他身材魁梧,面色金黄,相貌威猛无匹。此时却是一脸满不在乎的表情,嘴角上似乎还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朱由检的心猛地一沉,不觉喃喃自语道:“果然是张献忠!”

    左良玉却并未把张献忠放在眼里,看看流贼大军迫近,大吼一声道:“弓箭手准备!”

    随着他一声令下,包括朱由检这一队人在内,所有弓箭手都张弓搭箭,瞄准了百步之外的敌人。只等他们再走近些,进入弓箭的射程,便展开一轮箭雨的洗礼。

    这时朱由检不禁心中暗恨:这偌大的洛阳城,居然连一门能用的火炮都没有!本来在这个距离上,正是佛朗机炮发挥威力的时候;流贼的队形又十分密集,只消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