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2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流贼哪知道这是什么玩意,还以为只是普通的铁疙瘩,只要不正好砸到脑袋上就行。哪知这些铁球还不等落地,突然发生了猛烈的爆炸!一声声巨响过后,城门内外到处是弥漫的硝烟,而硝烟之中,到处是被炸得血肉模糊的流贼尸体!

    这就是朱由检的另一样秘密武器:手榴弹!

    其实早在宁远之战中,眼看城破在即之时,朱由检就让守军直接把弹药箱引燃扔下城去,当做简易的手榴弹使用,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战果。

    从那以后,朱由检就一直在琢磨,怎么能制作出正式的、便于使用的手榴弹来。但他依稀记起,前世的手榴弹那都是有引信的,具有延时引爆功能,也就是影视剧中常见的“拉弦”。这东西可有一定的技术含量,至少朱由检自己是做不出来的。

    所以他只好让工匠们生产一种简易的替代品,无非就是一个铁壳子里面加上火药,然后用一根药捻与外界相连。使用之时,先点燃药捻,然后赶紧扔出去。由于药捻在飞行过程中很容易熄灭,所以这种简易手榴弹的可靠性很差,扔十个能响三个就不错了。

    但是朱由检并不气馁,现在他解决的是从无到有的问题。只要有,总比没有强!

    今天在反攻外城墙的关键时刻,朱由检也让步兵们带上了这种“铁疙瘩”,果然收到了奇效!

    趁着战场上出现一个短暂的空档,秦兵立即冲下城头,奋力将那又厚又重的城门缓缓关闭。随着一声巨响,城门被彻底关死,瓮中捉鳖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第374章 俘获万人() 
当秦兵重新控制住外城的城墙,尤其是关上城门之后,城内的流贼立刻崩溃了。

    其实从数量上来说,他们并不比秦兵少多少。如果能集结在一起,合力往外冲的话,还是有机会杀出城外的。但此时城中已经完全杀乱了套,郝摇旗又不知去向。俗话说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失去了指挥的流贼已经完全丧失了判断形势的能力。

    一见秦兵占领外城墙,刚才还能奋力拼杀的流贼们,此刻却斗志全消,觉得再无逃脱的希望,纷纷抛掉兵器请降。

    而秦兵此时已经杀红了眼,尤其是骑兵,因为刚才的一战付出了重大伤亡,从将领到普通士兵都急欲为战友报仇。因此他们根本不管流贼已经缴械投降,仍是不停地抡刀砍杀。

    朱由检在内城上看得真切,忙亲自出马,制止了这种疯狂的行为。他并不是可怜流贼的性命,但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控制住城内的形势,而不是杀戮。

    在他的严厉喝斥下,李来亨、解勇等将领才清醒过来,一边重新组织队伍,将城门严密地守住,一边收缴降兵的武器,并把他们赶到监狱之中。

    说到监狱,这也是秦王庄的一座重要建筑。因为从民团到秦兵历次作战,总会抓到一些俘虏。对这些俘虏当然不能一杀了之,因为其中很多人也都是刚刚从贼,并且是被迫的,虽然也多多少少有些恶行,但还罪不至死。而且朱由检毕竟只是一个藩王,从理论上来说是没有权力杀人的。即使是县令孙传庭,也只能审案,判决还要到更高一级的衙门。

    但若就这么放了,显然也是不行的。一来这些人毕竟当了土匪或是流贼,就算什么也没干,依《大明律》也是死罪。况且其中确有不少人曾经为恶,甚至还杀过人,若不审清就放,岂不让戕害百姓的凶手逍遥法外。

    二来就算这些人全是无辜的,但他们之所以做贼,主要还是因为贫穷。放了他们当然简单,但他们出去以后还是没有活路,早晚还得造反。

    对这个迫切而棘手的问题,朱由检也曾想过推出去,即将这些人全部交给西安府处置。但转念一想,其中还有不少妇孺,若交给官府,肯定全得掉脑袋,那可太残忍了。所以他最终还是决定兴建监狱,自己来处理这些俘虏。

    在秦王庄大兴土木之时,朱由检就特意在内外城中都划出一大片地,专门用来兴建监狱。当然“监狱”这个名字太过显眼,朱由检取了个稍微好听点的名字:勤恩所。顾名思义,就是用辛勤的劳动,来报答秦兵的不杀之恩,减轻自己的罪过!

    对于不同的犯人,朱由检也区别对待。像流贼的眷属,其实不过是些老幼妇孺,朱由检就让他们住在内城的监狱中。这里条件稍好一些,和现代的监狱感觉差不多。每天一日三餐都正常供应,犯人还可以在院子里放放风,自由活动一会儿。

    至于那些曾参与作战的男性俘虏,朱由检就没那么客气了。关押他们的监狱在外城,为了防止贼人越狱,朱由检把这所监狱修得固若金汤。地面和墙壁全都是是用青石垒的,每间牢房的大门也都是用小臂粗细的铁棍制成。一间不足十平方的牢房里,至少要塞上十几个犯人,至于他们受得了受不了,那就不在朱由检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由于条件所限,狱中也根本不设让犯人活动的院子,轮到谁干苦力活,自有专人将他们押到指定地点,在荷枪实弹的鸟铳手的监督下干活,干完立即扔回牢房中。因此,像《肖申克的救赎》或者是《越狱》那样的故事,在这里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之前外城的监狱还比较空,今天却一下子挤了个爆满。朱由检没时间细分是流贼还是老百姓,更没时间去审问,只能一股脑地将他们先塞进去再说。

    在这其中,攻入城内的流贼至少有两千人,除了有一半左右战死,还剩着一千来人。而被驱赶着来攻城的老百姓就更多,几乎达到上万人。这一万人被塞进二百多间牢房之中,那拥挤程度可想而知,简直就跟沙丁鱼罐头差不多。

    对此朱由检和秦兵也没工夫怜悯,谁让他们来攻城!大多数人对这种待遇倒也逆来顺受,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人家没要了自己的小命已经很不错了。

    待城中完全平静下来,已是深夜时分,可城外的流贼却还没消停。虽然尝到了手榴弹的滋味,谁也不敢靠城墙太近,但他们仍在外护城河之外鼓噪,没有要撤退的意思。

    其实李自成心里很清楚,这次的攻城已经彻底失败了。刚才郝摇旗驱赶着老百姓攻破外城,他还以为即将大功告成,绷了很多天的神经刚刚有所放松。

    哪料顷刻之间,战局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但官军重新占领外城墙,而且包括郝摇旗在内,一万多流贼和老百姓几乎全被包了饺子,跑出来的百不存一!他常常自诩善于用兵,可是这一次,他是彻底地被敌人给耍了!

    到现在李自成也很明白,现在闯营虽然还有几万人,但能作战的士卒已不足六千。刚才那么多人都攻不下来,现在这点兵力就更没戏了,赶紧遁走方为上策。

    可是吃了这么大的亏,还折损了大将郝摇旗,这口气他实在是咽不下去。而且郝摇旗现在生死不明,若就这么抬腿走人,也会寒了将士的心。因此他才让流贼在城外继续鼓噪,其实也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

    可他正在营中生闷气,突然有小校来报:“启禀闯将,官军让您阵前答话,说是要谈谈放还俘虏的事!”

    李自成心头猛地一喜,暗想别看守军胜了这一仗,大概也实在支撑不下去了。故此才以放还俘虏为由,和自己谈谈条件。

    他为人一向奸狡多智,立即打定主意,先把被俘的郝摇旗等人骗回来再说。至于许给对方的承诺,全是扯蛋!只要还有一线希望,他都要攻破城池,屠尽城中所有的人,狠狠地出出胸中这口恶气!

    于是他马上在各位大将的陪同下,缓辔来到外护城河外,冲城头高声喊道:“既要商议交还俘虏,可敢出来谈判?”

    “李自成,你脑子进水了是吧!”城头的朱由检意气风发地喊道,“还想着把本王诓出城?就这么说吧,你要嫌喊着费劲,走近点也行!”

第375章 主帅对答() 
朱由检与李自成隔空对话,算起来这已是这对老冤家的第二次面对面交锋了。上次痛失一眼,这次又有万人被骗入城中围歼,李自成连着让朱由检算计了两回,心中早恨不得把这个小王爷活撕了。

    但刚才攻城部队的惨状,李自成也亲眼目睹。借他一万个胆子,他也不敢走到城下去,因此也只得扯着嗓子喊道:“听说你要放还义军将士,可有此事?”

    “义军?我呸!”朱由检大声嘲讽道,“你也配说‘义’?如今国家外患不断,北有建虏肆虐辽东,东有倭寇袭扰海疆,南有西洋人侵占泗叶。你若是堂堂七尺男儿,就该为国效力,保卫边疆,保卫天下百姓,这才是真正的大义。

    “可你干了些什么?聚众造反、掠夺州县、滥杀无辜,还驱使百姓来攻城!你知不知道自己害死了多少人,他们都是你的同胞!如果这也叫义,那天下就没有不义之事了!”

    此时双方的将士都凝神细听,朱由检这番话说得慷慨激昂、大义凛然,不单秦兵听了义愤填膺,就连有些流贼都被说得自觉有愧,深深地把头低了下去。

    李自成却也不甘示弱,冷哼一声反唇相讥道:“你身为王爷,天天锦衣玉食,当然不知道百姓的疾苦。俗话说官迫民反,不得不反,但凡有一条活路,谁肯冒着杀头的危险造反?这些年本来就天灾不断,朝廷还一再横征暴敛,这不是要百姓的命么?

    “况且大明历经数百载,如今气数已尽,所以才会内外交困。本闯将顺应天时,兴义军杀贪官,革除天命,正是以有道伐无道,有何不可?义军所到之处,百姓无不食箪浆壶迎接本将,往往义军还没攻城,百姓就主动打开城门了。民心向背如此,你还有何话说?”

    李自成这一说,流贼的阵营中立即爆发出一阵欢呼。其实朱由检心里也明白,李自成说得不无道理,老百姓之所以造反,很大程度上都是**的朝廷给迫出来的。

    但此时两军主帅对答,谁要是能把对方说得理屈词穷,谁就能占据道义的制高点,给双方士卒的士气都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朱由检也绝不肯让对方占了上风,他必须把李自成彻底驳倒!

    因此朱由检仰天长笑道:“李自成,你可真能忽悠,蒙骗了不少善良的百姓!据说你还着人编了首童谣:‘吃他娘,穿他娘,打开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

    这首童谣实在不雅得很,却又十分生动形象。尤其是从堂堂秦王的口中说出来,就更显滑稽无比。两边的将士们听了,顿时都爆发出一阵哄笑。

    李自成听罢却是一惊。前些日他在山西流窜之时,曾经碰到过一个叫宋献策的江湖术士。此人主动来投奔闯营,并且就是献上了这么一首童谣,说只要广为散布,即可天下归心。

    但宋献策的胃口也很大,非要做闯营的军师,并且张口就要一半兵力的指挥权。李自成经多识广,对这种江湖骗子也见得多了,当然不肯同意,宋献策只得悻悻而退。

    至于这首童谣,李自成确实记在了心里,并且认为这个口号很有蛊惑性,以后还是要采纳的。但现在他还没有争天下的实力,更何况现在的“闯王”是高迎祥而不是他,所以他也没有大肆宣传。知道这首童谣的,也不过是闯营中的几员大将而已。

    此时却被朱由检突然说出,李自成只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