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2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检见众人耸然动容,便接口说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本王虽只是一介藩王,但不忍见天下生灵涂炭,更不忍坐视中华民族滑向灭种的深渊。而当前种种困局,皆因阉贼乱政而起。因此本王决计清君侧,铲除魏忠贤这颗毒瘤!”

    其实像蕊儿、孙传庭等人,早已了解朱由检的抱负,倒还不十分惊奇;而朱存棋、李贞妍和戚美凤却是大吃一惊。因为她们深知魏忠贤权势滔天,可以说代皇帝掌控天下,要将他扳倒谈何容易。

    但见朱由检说得斩钉截铁,她们也不禁大为敬服。朱存棋率先起身表态道:“阉贼窃据朝纲,任用奸佞,残害忠良,就连王室成员都不放在眼里。似此等逆贼,早该铲除!”

    李贞妍也道:“就凭他屡屡刺杀秦王,也是罪不容诛!”

    戚美凤也忿忿地道:“一将无能,累死全军。前方将士流血流汗,魏忠贤却在后方争权夺利、克扣粮饷,不将他除了,辽东难免沦于敌手!”

    燕凌和李定国都是热血男儿,当然也发自内心地拥护朱由检的决定。至于解胜、解勇、李来亨等人,则根本不知道魏忠贤是谁,反正只要殿下说要除掉的人,那就必须得除掉,因此也是举双手赞成。

    而蕊儿和孙传庭,更是朱由检的最坚定支持者。

    朱由检见大家很快统一了认识,心中也是一阵欣喜,却是尽量不动声色地道:“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魏忠贤蒙蔽圣上,掌握批红之权,再加上势力遍及全国,党羽众多,端的难以急除。而本王却局促在一个小小的秦王庄,兵少将寡,钱粮捉襟见肘,若骤然兴兵讨逆,肯定讨不了好果子吃。”

    朱由检说完这段话,其他人倒还不觉得怎么,孙传庭熟知兵法,戚美凤和李定国均是领兵作战的将领,却均是低头深思,似有所悟。过了半晌,孙传庭才惊叹道:“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殿下此言,真令人顿开茅塞!”

    朱由检老脸一红,心想这可是老人家的至理名言,自己只不过活学活用而已。他忙咳嗽两声道:“近日魏忠贤又派人刺杀本王,虽未得手,也说明阉贼亡我之心不死。有道是‘防御是最好的进攻’,本王现在首先要保全自己,低调行事,才能避免被魏忠贤抓住可乘之机。因此今后却要劳烦各位,为本王分担一些事务。”

    众人皆轰然应道:“但凭殿下吩咐!”

    “首先,要清君侧就必须得有军队。”朱由检好不容易忍住了没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顿了一顿才道,“秦王卫鱼龙混杂,不堪大用,因此本王才组建民团。但民团毕竟只是民间组织,名不正言不顺,还容易引起阉贼的注意。所以本王决定,由孙大人牵头募兵,以民团为班底,组建一支正规军!”

    孙传庭忙起身道:“殿下之言甚是。眼下流贼纷起,卫所军户名存实亡,朝廷根本无兵可用,因此也不禁各地官员自行募兵。下官以县令名义募兵,不但名正言顺,还能得到朝廷的支持与粮饷。不过各地所募之兵皆有名号,这支军队以何为名,还请殿下赐示。”

    朱由检微微一笑道:“本王封号‘秦王’,我们又是在三秦之地,不如叫‘秦兵’吧!”

    “殿下这个名字取得好!”孙传庭不由得高声赞叹道,“昔日强秦横扫**,今日殿下这支秦兵,也一样能无往不胜!”

    众人也都觉得这名字既简捷又响亮,纷纷附和。

    朱由检却是另外一层心思。其实他知道,历史上的孙传庭确曾组建了一支“秦兵”,自己不过又是拿来主义而已。但稍有不同的是,他已经点明这支部队是因自己的封号而得名,那么军中的最高统帅自然只能是他朱由检。

    在历史上,明末天下大乱,很多带兵的将领拥兵自重,根本不听朝廷指挥,也间接导致了大明的亡国。而有了这支永远忠于自己的部队,他才有可能纵横捭阖,决胜天下!

第314章 军政财政() 
“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朝廷的军官了,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在把民团升格为秦兵之后,解勇、李定国、李来亨做为这支军队的元老和骨干,理所当然地成为军官。朱由检让他们三人皆任百户,其中解勇和李来亨各领二百人,入驻尚未竣工的泾阳新城;而李定国则独领四百人,仍驻扎在秦王庄。

    至于兵种问题,朱由检实行混编,也就是每名将领治下,都有骑兵、步兵、鸟铳兵,将来还要增加炮兵。他并未采取按兵种类型分开治军的做法,因为他深知各兵种协同作战,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而李定国等人以后皆是独当一面的将领,也有必要锻炼指挥各种兵种的能力。

    其实众人也曾提议,如今秦王庄既然规模扩大,又有了城墙,不如改叫“秦王城”。这个名字当然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但朱由检秉承“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思路,并未同意这个提议。

    他心想叫什么名字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你有多少实力。而自己现在恰恰需要隐藏自己的实力,让魏忠贤放松警惕,所以还是不要太招摇的好。

    当然,朱由检作为藩王,并没有授予武将官职的权力。但此时朝廷对地方武装的控制力已经接近为零,只要将队伍拉起来,就可以向朝廷上奏章要官。

    朝廷为了让这些武装为自己效力,也只得有求必应,乱授官职。甚至发生过几十人的队伍,人人皆是百户,小头目则是参将的滑稽情况。反正户部也发不出饷银,你爱叫什么叫什么。相比之下,朱由检任命几人为百户,还真的是故意隐瞒实力了。

    当然,这三名百户只是具体统兵的将领。秦兵的最高指挥权仍归于朱由检,若有朱由检授权,孙传庭也可代行主帅之责。至于平常没有战事之时,孙传庭只负责秦兵的后勤供应,作战及训练则是由戚美凤负责。

    戚美凤已经辞官,要是再出仕担任军职,既不合适,又容易引人注目。但她深得戚家军兵法精要,又曾在与蒙古人、女真人的作战中战绩辉煌,朱由检当然不会浪费她的才能。

    经过朱由检的精心安排,秦兵的组织架构就变成了这样:实际统帅,朱由检;名义统帅与后勤保障,孙传庭;主将,戚美凤;统兵将领,解勇、李定国、李来亨。

    如此一来,众人各司其职,并且相互制约,关键事权则决于朱由检一人。既充分发挥了各人的才能,又不致出现分裂军权的情况。

    而戚美凤带来的五十名戚家军,则是一分为二。其中三十名划入秦兵中,担任低级军官。朱由检打算让他们以老带新,尽快把戚家军独步天下的鸳鸯阵传授给秦兵。这样一来,秦兵的战斗力就能上一个大台阶,不光能打土匪,还可以打一些更棘手的硬仗了。

    而剩下的二十名精干士卒,则出任朱由检的亲卫,石彪担任亲卫长。自从在大慈恩寺遇袭,朱由检觉得自己的安全问题必须要高度重视了。有了这些身经百战的亲卫保护,一般的刺客再想偷袭自己,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安排完军政,就该议财政了。朱由检又转而对李贞妍拱手笑道:“秦兵虽在名义上归了朝廷,但朝廷财政捉襟见肘,恐怕不会提供军饷,所以我们还是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筹军饷,这个任务就着落在黄海商帮身上。本王身份特殊,行事多有不便,所以这帮主之位,还要烦劳翁主接任了。”

    李贞妍忙欠身答礼道:“贞妍自当任殿下驱策,只是才疏学浅,恐难当大任。”

    “翁主何必过谦!”朱由检呵呵笑道,“这次贩卖藏货、买回粮食,翁主就组织得极为成功。若要换了本王,恐怕就得搞得一塌糊涂了。翁主放心,遇到棘手之事,由你代表黄海商帮出面,我可以扮作你身旁的一个小伙计,咱们仍可随时商议。”

    “这如何使得?”李贞妍忙道,“让殿下屈尊做贞妍的手下,可折杀贞妍了!”

    “嘿嘿,无妨无妨!”朱由检大笑道,“我看翁主的易容术比燕凌更精,本王倒很期待翁主亲自为我易容呢!”

    李贞妍听得心头一颤,一朵红云飞上脸颊。想那易容之术极为繁琐,往往要一两个时辰才能完成。想到与朱由检长时间独处,甚至接近于耳鬓厮磨,她的呼吸都有些急促起来。

    朱由检倒未注意到这些,仍是侃侃而言道:“咱们黄海商帮也要发展壮大,一方面国际贸易不能丢,还要继续扩大规模。贸易对象不要仅限于朝天,除了女真、蒙古和日本,任何国家和势力我们都不排斥。出口的货物也可以丰富一些,进口却要以粮食和火器为主。

    “另一方面,我们在国内的大城市,以及重要的外国城市,都要布下网点。这些网点除了经商,还要注意搜集各种情报,以便我们能及时掌握国内和国际的动态。这就叫立足龙朔国,放眼世界,嘿嘿嘿嘿。”

    李贞妍闻言又是十分敬服,忙问道:“还请殿下示下,要在哪些城市开设店铺?”

    朱由检不假思索地道:“国内嘛,北方的京师、山海关、太原、济南、洛阳;南方的南京、苏州、扬州、杭州、宁波、福州、泉州、潮州、广州、武汉、成都、长沙、南昌、合肥、澳门,这些地方都要设店。

    “至于海外,汉城、马尼拉、新加坡这三个点是必须要有的。另外,我们虽不与蒙古、女真、日本做生意,但在辽阳和东京也要开店,不为挣钱,只为搜集情报。”

    李贞妍听罢对朱由检更是刮目相看,惊讶地道:“殿下何以对这些地名了如指掌,甚至是海外的地名?”

    朱由检不好意思地嘿嘿一笑,在前世他也就地理成绩还说得过去。

    但紧接着李贞妍又踌躇地道:“可方才殿下所言的武汉、合肥、新加坡、东京,这些地名贞妍却是闻所未闻!”

    朱由检闻言一怔,这才想起由于历史的变迁,这些城市在如今可能是另外的名字。他忙问道:“有地图没有?我一指你就知道是哪了!”

    李贞妍还真带着一幅地图,此时忙取出递与朱由检。可朱由检低头一看,却立刻头大如斗!

第315章 大明混一() 
展现在朱由检眼前的,是一幅精美的彩绘绢画,摊开来不过三尺见方。从图中的轮廓上依稀可辨认出,这是一幅以龙朔国为中心的世界地图,但并无明显疆域界限,仅以细如蛛丝的文字标记了龙朔国主要的山川、河流、湖泊,以及大量的城镇名称。

    当然,朱由检做为一个穿越者,很快就发现了这幅地图上存在大量残缺和错误之处。首先,美洲、大洋洲、南北极都没有画出,想是绘图者根本不知道世界上还存在这些地方。

    其次,地图比例失调,龙朔国部分画得较大,而欧洲和非洲部分则画得明显偏小,中南半岛、天印国半岛和阿拉伯半岛也被挤到一边,泗叶岛、澎湖列岛和日本四岛的方位都存在偏差。这可能和龙朔国古代自认为是天朝上国、其他国家全是蛮夷小国有关。

    尽管如此,对这个时代而言,绘制这样一幅世界地图,肯定也花费了制图者的不少心血。朱由检不禁问道:“此图是何人于何时所绘?”

    李贞妍微笑道:“此图名为‘大明混一图’,原图长宽皆在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