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征天下-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检忙叫过林佑坤道:“跟上去,看看这位韩公子是什么来路。但记住一点,千万不要伤害他!”

    林佑坤领命而去,不过一盏茶功夫却哭丧着脸回来了。朱由检惊道:“怎么,遇到强手了?”

    林佑坤却惭愧地道:“末将无能,把人跟丢了!”

第225章 兴办小学() 
第二天清晨,朱由检照例率领王府全体成员参加晨练。与以前不同的是,今天晨练的队伍又壮大了不少,一百多个孩子也加入了进来。

    之前朱由检的“以工代赈”只针对成年男子,以及一部分妇女;从今天开始,范围扩大到了所有学龄儿童:名为“秦王小学”的学校正式成立了。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其实朱由检早就意识到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了。他深知这个时代的传统教育无非就是四书五经,朝廷选拔官员的科举考试也只考些八股文。

    用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官员,绝大多数都是像东林党人那样的书呆子。事实已经证明此路不通,孔孟之道根本对抗不了女真人的刀锋。所以朱由检根本就没想从现在的这些读书人中选拔人才,而是决定自己兴办新学。

    只有按照现代化的标准办起新式学校,才能开启民智,培养和选拔符合现代化标准的人材。有了足够多的人材,朱由检的各种计划才能够得到顺利推行,而不是被一帮迂腐的学究来回掣肘。

    但是朱由检开始向村民招收学生时,却遇到了很大的抵触情绪。他连着招了好几天生,而且还声明完全免费,可居然一个报名的都没有,搞得他百思不得其解。

    恰好有一天孙传庭来汇报泾阳县城的情况,二人闲谈之际,朱由检便向他提起自己的困惑。

    孙传庭却淡淡一笑道:“村民不愿意让孩子读书,也有他们的考虑。首先读书是要向老师交束修,也就是学费的。很多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闲钱供孩子读书。”

    “可是我已经声明完全免费了啊!”朱由检诧异地道。

    “束修只是一个方面。”孙传庭侃侃而言道:“更重要的是老百姓觉得读书没用。”

    “怎么会没用?朝廷取士不都是通过科举考试么?”朱由检更加糊涂,“不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么?难道这些老百姓就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改变自身的命运?”

    “怎么不想,但却太难!”孙传庭摇摇头道:“并不是谁都有资格参加科举的。若想取得参考资格,必须先通过县试和府试两场考核,成为‘童生’。单是这两轮,已经淘汰了半数读书人。

    “而成为童生之后,则要参加院试;通过者方可加入州学,成为生员,也就是‘秀才’。很多人年年考年年不过,到五六十岁也当不上秀才,眉毛胡子都花白了,每年还得和十几岁的后生同场参试,便被称作‘老童生’。”

    “既然当秀才这么难,那以后就轻松多了吧?”朱由检试探着问道。

    “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孙传庭微笑道,“即使成为秀才,离金榜题名还远着呢!下面就是科举三试中的第一试,乡试。乡试分省举行,每三年一次,因时间皆在秋天,故又称‘秋闱’。这场考试却是极难,百名考生,往往只有二三人通过。通过乡试之人,称为‘举人’,方有做官资格。”

    朱由检听得满头是汗,心想前世的高考号称“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但最难的一次,也就是一九七九年恢复高考的那一届,录取率也达到了百分之四。

    至于后来进行所谓的教育制度改革,实行并轨招生之后,基本上只要掏钱就有学上,录取率也越来越高,等到自己参加高考那年,已经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而根据孙传庭的介绍推算,在这个时空,举人的实际录取率恐怕只有千分之几。与这个时代的读书人相比,前世的孩纸们实在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孙传庭接着道:“中举之后,才能进京赶考了。这便是科举三试中的第二试,会试。也是每三年一次,因为在春天举行,故又称‘春闱’。不论有多少考生参考,每次会试只取三百名,称为‘贡士’;其余的人则全部落榜,只好蓄芳待来年了。”

    “至于科举三试的最后一试,殿试,却相对较为轻松。”孙传庭见朱由检听得目瞪口呆,微笑着道,“通过会试的贡士马上参加殿试,也就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称为‘进士及第’,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名,称为‘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称为‘同进士出身’。这三甲录取之人,又统称为‘进士’。

    “每次殿试,能中进士的也不过一百多人而已。不知多少读书人寒窗苦读,黑发熬成了白发,就为那金榜题名的一刻;却总是年年失望,虚耗年华。因此对于普通庄稼人来说,还不如干脆不读书,老老实实地种地来得踏实呢!”

    朱由检听罢孙传庭的介绍,已经知道症结所在。但他兴办学校,可不是为了让学生参加科举考试的。经过几夜的冥思苦想,朱由检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点子。

    于是第二天他便通过泾阳商帮宣布:所有来粥厂吃粥的孩子必须上学,以用功的程度和成绩的优劣做为下次施粥的依据。若家长不让孩子上学,则连家长带孩子谁也吃不上饭。

    这一招果然厉害,绝大多数家长都把孩子送了过来。朱由检却又发现,来上学的全都是男孩,一个女孩也没有。他不得不故技重施,规定不让女孩上学的同样赶出粥厂。

    这次就连孙传庭都有些不理解地问道:“俗话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孩子早晚要嫁人生子,襙持家务,读书又有什么用呢?”

    朱由检见连孙传庭都认识不到“男女平等”的重要性,也知道在这个时代,“男尊女卑”的思想还异常顽固,不是轻易就能改变得了的。因此也就懒得和孙传庭再多废话,赶紧把他打发到泾阳县城上任。

    在朱由检的“强制义务教育”政策下,秦王小学今天终于开学了。一百多名男女学生有大有小,但却没有一个识字的,起点完全相同,因此也就不再分班。

    在早晨的跑完毕、吃过早饭之后,学校的课程就正式开始了。但名为学校,实则连个教室也没有,都是露天上课。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砖厂还没有建成,也只能因陋就简地凑合着了。

    朱由检只请了一名教书先生,却不让他教授《弟子规》之类的玩意,而是直接教学生识字。当然,因为是第一节课,也只教了些“一二三、人口手”这样的最简单的字。

    小半个时辰之后,识字课结束,朱由检却让一位商帮里的老伙计当数学老师,教授算术知识。这位老伙计其实是个文盲,但算盘珠子却打得滚瓜烂熟。因为这个时代的人普遍不重视数学,朱由检也只好让老伙计暂代一时,等以后找到更合适的人选再说。

    算术课结束,就到了课间的时间。朱由检怕这些孩子记不住,就把前世的课间尽量简化,还亲自为他们演示。孩子们倒是觉得十分有趣,个个学得认真。

    课间之后,又到了音乐课的时间。这节课的老师却是叶卡捷琳娜,孩子们见到一位金发碧眼的番邦女子,均觉得十分稀罕,上起课来也是格外认真。

    朱由检还专门为叶卡捷琳娜搬来一架钢琴,这可是他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搞到手的。

    叶卡捷琳娜自幼接受宫廷教育,在这方面自是得心应手。她一直想做些事情报答朱由检,此时终于有了发挥的舞台。那一个个优美的钢琴音符从她灵活的指尖流出,宛如天籁之音。不但是孩子们,就连在附近围观的村民们,也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当然以歌喉的优美来论,女孩子比男孩子要强得多,这节课的成绩也是女生更胜一筹。

    音乐课之后,却是体育课。朱由检一时兴起,换上便装,亲自客串起老师来。做完热身运动之后,他便找出一个皮球,组织了一场足球比赛。

    其实龙朔国古代早就有“蹴鞠”游戏,并且一直流传到这个时代。不过由于整个社会重文轻武,蹴鞠也由对抗******逐渐演变为技巧******,倒跟前世的踢毽子差不多。

    朱由检自然不会理会这个时代的玩法,而是直接把现代足球的规则搬了过来。当然他现在还整不出标准足球场来,只得用石块摆成简易球门。

    不过足球运动的魅力,并不会因为场地的条件和竞技水平的高低而有所改变。即使穿越到这个时代,它那种简单的魔力仍然轻而易举地吸引了孩子们,不多时场上便踢得热火朝天。

    不过孩子们第一次玩足球,怎么也比不上朱由检那么游刃有余。没几分钟,朱由检便连中三元,还得意地学起了因扎吉的蒙头狂奔。

    可没跑几步,他便与一人结结实实地撞了个满怀,差点没被撞飞出去。

    朱由检赶忙忍痛扯下蒙在头上的衣服,定睛观看。却见一位俊朗儒雅的公子正对自己暖暖地笑道:“尤公子真好兴致,却让小可一番好找!”

第226章 朝天商人() 
时近正午,暖融融的春风带起漫天柳絮,将静卧在无边无际的田野中的秦王庄,打扮出一番别样的诗情画意。

    对于韩真的突然出现,朱由检实在是没什么心理准备。他偷偷瞥了一眼负责保卫工作的林佑坤,却见林佑坤满脸通红,一脸无奈之色,便知道他的那些哨探在韩真面前又失效了。如果这位神秘的公子真是一名刺客,那朱由检此时早已挂掉了。

    好在韩真永远是那么一副既真诚又暖人的笑容,怎么看也不像是刺客。朱由检刚想尽一下地主之谊,请他喝杯茶,才想起这秦王庄全是农户,到目前为止商业还是零,连个小茶肆都没有。他又不想自己的身份,一时倒有些踌躇。

    韩真却爽朗地笑道:“尤公子不必客气,咱们便席地而坐,看孩子们嬉戏,也有趣得很呢!”

    朱由检只得陪着韩真并肩坐下,顿觉他的身上散发着一阵淡淡的香气,想是佩戴了香袋之类的东西。而自己却是一身臭汗,韩真提了提鼻子,忍不住轻轻蹙了蹙眉头。

    朱由检登时老脸暴红,尴尬地笑道:“小弟聊发少年狂,让韩兄见笑了。”

    韩真却好奇地道:“孩子们是在玩蹴鞠么?这种玩法从没见过,是尤公子自创的么?”

    “这叫‘足球’,很好玩的!”朱由检眉飞色舞地道。在前世的大学生涯中,能不离不弃地陪伴他的,除了一台破电脑,也就这有这个圆东西了。

    “小可已经来了一会儿,看起来尤公子是在教授这些孩子?”韩真看似不经意地问道。

    不知为什么,朱由检总觉得韩真的眼神具有一种神奇的魔力,竟似能够融化一个人心中的坚冰。在他的面前,撒谎实在是太困难了,朱由检只得老老实实地答道:“是啊,小弟这是在给他们上体育课。”

    “上课?体育课?”韩真一愣,又更加好奇地问道,“不知尤公子做何营生,竟有这等闲情逸致给孩子们当先生?”

    “实不相瞒,小弟是新成立的泾阳商帮的东家。”朱由检只得避重就轻地答道,“泾阳商帮刚刚出资建立了一所小学,因为缺少先生,小弟只好临时客串一下。”

    “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