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狂野大唐-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建码头的地方不需要找,他凭记忆就知道,在这整个辽东,有哪些地方最合适建水师基地。眼下就有一个,这处盐场西南约五十里,就有一处半岛,简直就是天然的码头。不过他这时代肯定是荒芜的盐碱地,他需要去看一看再作决定。

    这地方郭翁伯也是知道的,但路程远他不便亲自去,便喊来自己的长子郭大郎和四五名年青人带了庄毅前去。

    郭大郎三十来岁了,长得高大壮实,肤色黝黑,性格憨厚老实,也不大爱说话。庄毅不问他,他就骑在马上,只顾闷头赶路。

    “郭大郎!那边可有村子么?有多少人家?”庄毅问道。

    “有三十多户人家……”郭大郎憨憨笑道。

    “不对……明明是三十八户人家,比我村里人少,那村子叫青浦村,村里人都是划着小舢板出海打鱼的,他们不煮盐,村子就在浦头溪边,我去年还去过了。”旁边一名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名叫郭五郎,这时接口道。

    “哦……那你可知道,从这儿一直到榆关,路上可都有村落?”庄毅笑着问道。

    “榆关我也去过了,反正路上没看到,也没听说有人家。就我们这儿的人,还是柳城迁来的呢!”郭五郎解释道。

    “呵呵……原来这样啊!果真是个大荒原,不过等沙湖湾盐场建好,还有这处码头港口,以后这儿人口一定会多起来的。”

    “庄军使!你说的是真的么?要是这儿人口多,家里就不用担心了,我们也可以从军啊!”郭五郎看着亲卫们那一身漂亮的明光甲,满眼都是羡慕。

    “哈哈!今年我们不征兵,等明年你就可以来了!对了……你会游泳么?”庄毅大笑道。

    “会啊!我们村里人,小孩都敢下水咧!像我这样的,下了水游个三四里远,再游回来都不成问题。”

    “不错啊……等这里忙完了,我把你们这两村子户口登记一下,会游泳的我都要,以后都训练成海军。”庄毅笑道,这下水手水兵的种子有了,否则,以他从马都山和山北草原带来的人,一个个都是旱鸭子,想训练成水兵,得花很长的时间。

    一行五十余人骑马赶路,半天就到了浦头溪边那村外,田野里大片翠绿的麦田,麦苗长势良好。有在地里劳作的村民突然见来了数十骑兵马,吓得丢下农具,撒丫子就跑了。

    “乱世小民如惊弓之鸟啊……”庄毅摇头苦笑,感慨了一句,转头对郭五郎道:“你去村里传个话,照实说就行了!”

    郭五郎笑嘻嘻地答应了一声,打马先行进村去了。庄毅让士兵们都下了马,就在路边休息了一会儿。

    不多时,那村里来人了,数十名青壮簇拥着一名头发花白的五六十岁老者上前,那老者歪着头打量庄毅半晌,这才见礼道:“据说你就是新任的营州兵马使,小老儿姓侯,未知军使前来,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老丈无须多礼!听说你们这儿地形不错,可以建港湾码头,我今日前来就是看看情况,不知你这村子离海边还有多远?”

    “不远不远……顺着村那边的浦头溪往南三四十里,就是海边了,往东面直走个七八十里,也能到海边。”

    “那敢情好……我们这有五十来人,先在你这村外扎营住几天,四处考察一下就返回了。还有……你这个村子的人口户籍需要登记一下……不用担心,就只是登记,不要你们缴税。”

    说到登记户籍,张老一脸紧张,庄毅只得又细细解释了一番,才打消了他的顾虑。随即由张老带路指引了村外一处荒地,庄毅在这里扎营暂住了下来。

    次日,庄毅带了十名士兵,由村民划着二十来艘渔船和小舢板,顺着浦头溪南下二十多里后,果然就到了出海口处。此时是三月初,海洋季风南下,而这里又是位于渤海湾之内,所以海面平静,并无大风浪。

    庄毅倒还好,那十名士兵一个个脸色苍白,吐了个一蹋糊涂,村民们一个个都在偷笑,却见庄毅居然没有晕船,不禁暗暗称奇。

    这天船队就顺着海岸线一直向北,仅半天工夫就到了沙湖湾盐场,在这休息了一晚,次日又返回青浦村里。随后的日子里,庄毅让村民带路四处考察了一遍,这个半岛的面积非常大,方圆几十里,修建码头和造船厂及海军基地完全是绰绰有余。

    但眼下,庄毅并没有足够的劳力来开工,只好先大概地勘测了一下地形,并绘制好这整个半岛的细致地图,等几项大工程完工,这里的事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七天之后,庄毅向张老道别,张老让村人送了他两袋子咸鱼及一些自酿的果酒。庄毅也没推辞,让士兵们收下了,一路回到沙湖湾盐场。

    海边摊场已经挖好了,就是用粗石和劣土在沙滩上围成一片片的,像水田一样,等海水涨潮时,就会淹没,退潮时就会自然形成一个个大水洼子,经太阳曝晒水份,同时泥沙也会过滤,再刮取咸土蒸卤成盐。

    但也不能一味地静待海水涨潮,那样太费事了。庄毅画了一张翻车的图纸给木工们,让他们取木料打造,并亲自督促指点,等第一个成形试验后,就不再管这引水的事了。

    翻车这东西,也叫龙骨水车,是一种以人力为动力踩动转轮,转轮上的刮板则连续提水,这种纯木制机械打造并不难,三国时期就曾出现,由当时的名匠马钧加以完善,并大量推广,到唐时,民间已广泛使用。

第一三六章 粮食告急() 
一晃半个多月过去,时间已到了三月底,盐场的事情已走上正轨,平均每日基本上可产一石盐左右,也就是百多斤,现在可以减少一半人手了。

    庄毅让士兵传令给张宜泰,调了梅少白前来,专门负责盐场的日常管理运营。当然,五百多民夫每天都需要很多粮食,所产食盐由押送粮草前来的士兵们顺便带回柳城,暂时附近住户太少,就只能这样经营着。

    处理完后续的事,庄毅带着多出的五百民夫和一营士兵回到汝罗县城工地。这里的工程进度还是很缓慢,才刚刚筑好城墙地基,四角才建了半丈高。

    他一来张宜泰就抱怨开了,这摊子铺得太大,人手不够用。其中四千青壮参与烧制城砖、采集石料,一千人运送,两千人建造,这建筑材料还是供应不上。

    但这事庄毅目前也没什么好办法,烧制城砖需要先劣实混合杂草的稀泥,用模具制成砖块晒干,然后才可以进窑烘烧成大青砖和青瓦,这非常的费事,但要城池坚固,就不能急于求成。

    至少城墙表面要用青砖,中间的夹层是可以劣土填充,这样看来,两个月是无法完工的了。要不要先缓一缓,先把安化县城建好再说呢?庄毅很快就否定了这个想法,哪怕是多用两个月,今年也必须要建成。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就在这时,段忠实派人从柳城送信来了,存粮告急,让他尽快回柳城。

    庄毅接信后默默一算,粮食应该没这么快就用完啊!找到送粮前来的的军官,结果是一问三不知,这种事,段忠实当然不会告诉士兵们,当然他也不可能乱说,庄毅只得急匆匆地带了士兵们赶回柳城。

    进城后,庄毅顾不上其他,先去粮库清点了一下存粮,情况确实不容乐观,仅够维持半个多月,也就是说,两个工地都必须停工了。之所以会这样,原因是室韦移民,减去青壮也还有两万人,再加上柳城书院的开销,这都是需要接济粮食的。这一点,事先并没有算进去。

    “这下麻烦大了!一停工就得等到下半年再开工!可下半年还有下半年的事啊!”庄毅很有点焦头烂额了。

    仅在柳城住了一晚,次日一早,庄毅只带了数名亲卫出城,打算去安化县城工地,向北行了十余里,便见大批的民夫正在修路,已快到柳城了。

    这条官道很重要,可不仅仅是把路挖平,而是在泥土地上铺一层河卵石,再铺一层黑泥与粗砂混合的劣土,再铺一层细泥沙,最后将路面碾得平整结实,就算是成了。在没有水泥的年代,这算是非常好的路了。当然,更好的有秦直道,但那样的工程,庄毅就只能想想而已。

    但是水泥呢,其用途和性能分为三大类,即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及特性水泥。绝对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烧出来的,需要火山灰、矿渣、石膏、粉煤灰等混合材料,还要石灰石、砂岩、页岩、铁粉等作为主要材料,再锻烧成熟料,配以相应比例的混合材料,全部打磨成细粉,才是硅酸盐水泥。但还需要经过反复试验,才能知道这是哪一类水泥。

    看看这个条件,无论是哪一条,都不是目前的庄毅能够实现的。而且他也是个很现实的人,不可能去异想天开,劳民伤财地要烧水泥。但如果有合适的条件,倒也可以试一试。

    这条安化县到汝罗县的官道,路面宽约一丈五,全长约三百五十里,两边用石块垒砌了尺来高的矮墙,用来保护路基,然后还要摘上两排防风林。防风林的树木全部摘种山楂、山柿、白梨、樱桃等果树。

    每一个路段都划归一个村落,让村民自己摘种果树并维护,到收获的时候,果子也归他们自己了。这绝对算是大工程,不过这是不急的,城池必须要先建起来。

    顺着新修的官道赶到安化县城工地时,正是巳时隅中,天色还早得很,远远就看到城墙已高达两丈,三五成群的工匠们正在城墙上忙碌,地下是成队的民夫,用马车运送城砖和各种材料到城墙下,然后用装了滑轮组的立架,用经绳子吊上城墙。因为去年修建军堡,什么都是现成的,这个进度算是非常快了。

    不多时,段忠实得士兵禀报,闻讯小跑着赶来,他脚上穿着草鞋,袖子挽得高高的,这样子看着不像是个官吏,倒像个田间老农。

    “不错啊……有个做事的样子!”庄毅打趣着笑道。

    “咳咳……手上无人可用,这些民夫头儿,什么事都要来问我,有些事还要亲自下手试试,都忙得脚不沾地,偏你还来打趣……怎么样?去粮库看了吧?”段忠实诉了苦水,还不忘幸灾乐祸地挖苦一下。

    “嘿嘿……确实是个问题,现在去幽州运粮回来,也是来不及了,一旦停工让民夫们回去,然后再征调,来回折腾就是个麻烦,这事你可有什么好办法?”

    “我早就说过,工程不能太大了,现在嘛……很简单!官道就修到柳城得了,再停了汝罗县的工程,那海边又没几户人家,明年再筑城也不急嘛!这样粮食可省下一半来,去幽州运粮就行了。”段忠实毫不客气地说道。

    “那怎么行呢?工程一个都不能停,没粮食不能靠省,我们得另想办法!”庄毅摇头说道,手抚下巴沉思起来。

    “某家鲁钝愚笨之人,已是无法可想了,大郎你一向英明,定有好办法!某还忙呢,少陪了!”段忠实送上一个马屁,随即躬身一礼,转身自顾自走了。

    “我去……这老滑头!”庄毅无语地翻了个白眼,喃喃了一句,继续寻思着。

    我这里是没粮了,但是别人有,比如幽州、奚人、契丹、渤海、新罗,一个个都是肉头主儿。幽州还欠着九千石粮,尽管时间来不及,但仆达刚去了幽州,正好派人送信通知他一声,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