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狂野大唐-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群结队的小孩们在小摊间钻来钻去,更多的聚在卖饮饼、煎饼的摊位前垂涎欲滴,眼馋却又无钱买,偶尔趁摊主不注意时,抢了一个就跑,摊贩们破口大骂,却又追之不及。这些草原上长大的孩子们,性子都野得很,他们并不怎么怕生人,偶尔也会成群结伙地去城里玩耍,他们的家人也并不怎么管。

    庄毅没兴趣逛这种小摊,直接进了大营内侧,因为青壮劳力都被庄毅调去筑城了,这里目前仍是室韦人自己守营,一名叫安特的五十来岁老者带五百年老的士兵,用以日常维持秩序。另外,他们每五百帐,也就是五百户,有一名头人分管,这样也算是井然有序了。

    但现在那些头人们都带着青壮去工地参与筑城了,守营的就只有安特和一些老兵。有玩闹的小孩们看到庄毅带着士兵前来,立即就撒丫子跑去通报了。安特闻讯忙带人迎了出来,请庄毅去自己的营帐。

    “军使前来探望,我等穷鄙,无茶点款待,甚是抱歉!”安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无妨!我就是来看看这里的情况,跟你们说些事情。按前些天移交的名册来看,老人和寡居的妇人、小孩太多,而青壮很少,这样下去可不行。所以呢,我决定开设学堂,将小孩送去读书识字,妇人在家也可以做些事情养活自己,比如缝制士兵们的冬衣,做棉鞋、靴子,布帛和皮子等材料我会让人从城里送来,定期前来收取,付给工钱,你看这样如何?”庄毅笑着说道。

    “哦……这样好是好!孩子们都去读书,那……需要拜师交米粮么,这个我们没有啊!马牛羊等牲畜倒是有些,可以交点……入冬了,牲口也不需放出去,我们这些老骨头就可以看管。”

    “不用交米粮,十五岁以下,五岁以上的都送去,早上去晚上回来,中午由学堂供应伙食,不收任何费用。”

    “那什么时候去呢?”

    “三天之后吧,我会派人来接,你在此之前先召集大家通知一声就行了。另外就是那些寡居的妇人,若有愿意再嫁人的,这两天内我就派人带单身的士兵前来,让她们自己看,有相中的就可以当场登记造册,自行择日完婚,你觉得可行么?”庄毅笑容可掬道。

    “这也是好事啊,可行……那些战死了丈夫的妇人也是可怜,家里有个男人撑着,也能安稳地过日子,军使想得周到啊!”安特当即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那好……我这就回去整理名册,明日一早就带人来,你去通知大家一声,将这两件事都说到。”

    “好嘞好嘞!”安特高兴地回道。

    庄毅便告辞回府衙,到户房找到段忠实,与他说了自己的打算,二人随即亲手整理名册。奚人士兵们大多是有家室的,只是还没带来,少部份因为年轻而没有成家的,只有五百多人;而叠秀寨与白狼山里来的百八士兵,再加上青龙山里高保奴带来的一批人,总共就有一千五百人是单身的。

    再仔细翻看室韦人的户口,年轻的姑娘不算,带着小孩寡居的妇人足有两千多,这让庄毅第一次觉得,自己麾下的单身汉还是太少了。这件事就落在段忠实的肩上,由他明天带段仁贞、祖向荣、元敬思三人去操办。

    另外就是重开学堂了,这可不是叠秀寨那样的小学堂,至少会有数百到上千学员,一般的小宅院无法容下这么多人。庄毅首先想到了城西那处常用来招待宾客的宅院,但那个又不够大,最后决定在城内找找。

    一条条街道地转下来,最后看中了位于城池东南角处的一小街道边,两座相邻的大宅院,各占地有二十来亩,将中间隔开的院墙拆掉,就可以合为一座学堂。但问题是,其中有一座宅院是有人居住的,而且还是大户人家。

    庄毅站在门前台阶下打量着门头上的匾额,见上面书有“李府”两个大字。让亲卫上前去拍门,一名老仆探头而出,见到盔明甲亮的士兵,他吓了一跳,小心冀冀地询问何事。亲卫毫不客气地让他进去通报,叫主人出来。

    屋主人很快出来了,却是一名二十七八岁的年轻美妇,她淡妆打扮眉目如画,高高梳起的倭堕髻上插满了名贵的珠花发钗,身着锦缎大红短袄,白底红花的交领半褙,下着翠绿的束腰襦裙,看这衣着妆扮就不是普通人家。

    营州这等边塞小城,怎会有这种大户,庄毅正自纳闷间,那妇人却开口笑着招呼道:“哟……这不是新近上任的庄军使吗?”

    庄毅闻言一楞,不由讶然笑道:“正是……夫人认得我?”

    “庄军使年少有为,新官上任又刚迎娶了奚王公主,这些大事,柳城谁人不知啊!而且……军使的婚礼,妾身妇道人家不便亲自去,可是让下人送了礼的,军使贵人多忘事,实属寻常。”那年轻美妇笑着回道。

    “如此多谢了!不知夫人的主家是何人?看这门楣当是名气不小啊!”庄毅有些疑惑地问道。

    “妾身仆仙氏,夫家姓李,名从佑,也曾在柳城府衙任职,两年前去任后,往来新罗、幽州各地行商,去新罗半年了,至今未回来,军使有事的话,请进寒舍一叙如何?”仆仙氏闻言一楞,满面疑惑之色,不过还是热情地出言邀请道。

    “哦……原来如此!也好……”庄毅犹豫了一下,便带着亲卫上了台阶,跨进院门。

    仆仙氏引他们过庭院到前堂坐了,又去唤了婢女上茶来,这才坐在一边相陪。

第一二五章 柳城书院() 
“照夫人刚才所说,你们家都是新罗人么?城南有几个乡住的都是高丽人,新罗人也有,但像你家这样的大户人家可是少见得很。”庄毅并不急着说正事,因为这家人让他觉着有些奇怪。

    “这倒是实情,我夫家祖上是高丽人,如今也算是唐人了,并不是新罗人呢!几代人都曾在营州府衙任职,这些年来境况不好,打算搬回新罗定居。”仆仙氏笑着回道。

    “哦……如今不一样了啊,营州重归大唐了,你们也可考虑留下来嘛!像你们家这样曾在营州任职的人家有多少,这些你可清楚么?”

    “这些事情,我家夫主倒是知道一些,妾身就不清楚了。还有……我家小叔在,军使请稍等,妾身去唤他来!”仆仙氏忙起身去了。

    不一会儿,带进来一名二十来岁的清秀年青人,身着淡蓝色圆领长袍,边走边好奇地打量着庄毅。

    仆仙氏忙催促道:“这是新上任的庄军使,快快上前见礼!”

    那年青人有些腼腆地上前躬身拱手道:“某家李从业!见过庄军使!”

    “免礼!你坐吧!”庄毅微微欠身还礼,又笑道:“这营州府衙原有多少小吏?都是些什么人家?”

    “小吏?这个早些年就散了,这几年就一个乌重礼为军使,高乐明管柳城军,城东的的杨家主人杨德寿为主簿,还有朴家主人朴达为衙官,另有叶家小郎叶添龙为衙推,及梅少白等四五名书吏,但乌重礼贪财,年年克扣奉碌米粮,损公肥私,大伙儿也都散去,自行谋生了。”李从业想了想,认真说道。

    “怪不得营州如此破败,这杨家和仆家都还在么?”庄毅随回了一句,略一思索也就明白了。

    这未必是因为乌重礼贪财,他是渤海人率兵客居此地,而营州汉化的高丽人口最多,那么,这当地的李家及一干小吏们肯定是把持了行政权,因为他们要保住本地人的利益,就只能如此。

    乌重礼肯定不愿凡事倚重当地人,这样就产生了矛盾,按结果来看,这帮本地官吏肯定是被乌重礼谴散驱逐了。反正有商税也足够他养兵,没有了这帮本地官吏,还免得受气。

    “都还在的,就住在城内……”李从业陪着笑脸回道,这笑容很有些不自然。

    “那好……改天你去各家通知一声,让他们回府衙报到,我重新量才任用,还有你……年纪小了点,可是读书识字,能写会算的么?”庄毅问道,这些本地官吏还是要用的,他有自己的嫡系力量,完全没有这个担心。

    “呵呵……某也还读了些书……”李从业有些受庞若惊地笑道。

    “那就成……不用担心奉碌,我还付得起。你兄长若回来了,也叫他一起来。另外呢,有件事要知会你们,最近,我打算开设学堂,你家与隔壁的大宅院将作为学堂地址,所以,我希望你们搬家,当然,你们家的小孩也可以送来学堂读书。”庄毅认真地说道。

    “啊……这……不能搬呐!这是我夫家祖宅,住了七八代人,翻修重建了几次,这不行啊!”仆仙氏见新军使上门,必是有事的,果然……这时正自高兴呢,不想庄毅竟是看中了她的房子,不由大吃一惊,有些语无伦次地说。

    “急什么?又不是赶你们走,这大街对面那边还有一座空置的宅院,与你家这个面积差不多大,你们可以搬去那里。我会补贴一笔钱给你们,另派士兵来帮你们搬家,有什么难处,你们现在可以说……”庄毅不容置疑地说。

    “这怎么行,我家夫主回来要怪罪的啊!”仆仙氏顿时愁眉苦脸,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他要是怪罪下来,你叫他来找我!没其他的事,就这么决定了,明天就开始搬,你们先准备一下,庄某这就告辞了!”

    仆仙氏呆若木鸡,六神无主,李从业一时也是喜忧参半,可以回府衙任职了,可是居然要搬家。

    次日,庄毅亲自带了一百士兵以及十几名工匠前来,士兵帮李从业搬掉家具后,庄毅亲自指挥工匠,拆掉两家之间相隔的院墙,并运土填掉了前院里的一些小池塘,及一些无用的设施,经三日紧急装修一新后,这天早上正式开学了。

    庄毅的命令得到了贯彻执行,经段忠实派人带兵去接后,第一天就有六百多室韦人的小孩们前来,但是吉时未到,学堂并没有开门。门前已是人山人海,数百小孩将这条丈来宽的街道挤了个水泄不通,好在有士兵维持秩序,也不至于出乱子。

    片刻之后,学员差不多到齐,一通鼓乐后,庄毅作为学堂院长,亲自扶梯而上,到原来的右边宅院门头上揭掉了新牌匾上的红绸,显出“柳城书院”四个大字。

    这时大门徐徐开启,两名士兵抬着一块有支脚的大木牌从内出来,竖放在了大门右边,上面贴了白纸黑字的招生简章。一群小孩们好奇地围上前去,却一个个大字不识,你看我,我看你,大眼瞪小眼。

    庄毅、段忠实随即站在门前台阶上陆续发表了讲话,这才正式开门,放小孩们进入学堂。当然新入学的学员,还需要一个个进行登记备案,定十岁以下分为幼年班,十岁到十五岁的分为少年班。而所授课目分为两科,文学和数学,这是庄毅决定下来的。

    学员太多,是没法全聚在一间教室授课的,这得分开来,一间教室坐五十名学员就满了,好在房屋是足够的,但师资力量奇缺,于是府衙的全部文案书吏都充当了书院教员。

    但就算这样也还是不够,但是没关系,初级只要能识字算数就可以,军官们也可以当教员。尤其是叠秀寨出来的那一批二十多名军官,这下子人手完全够了。

    庄毅自为院长,兼主要授数学,元敬思及一些数学不错的为助教;段忠实为副院长,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