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破三国-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虽然武将不缺,可是文人却是缺的厉害,他的部队里到现在都没有一个主簿,什么事儿都是他一肩挑,这只能在矮子里面拔高个,先凑合着用。

    不过这事儿倒是给他提了个醒,将来要管理地盘,只靠武将却是不行的,还得依靠文人。

    想到这事儿,他就找到了岳父蔡邕,蔡邕被赦免后,一直在九原县闭门研究,不理俗事,苏辰不想他这尊大神就这么浪费掉了,于是拉着蔡琰登门拜访。

    “昭姬和星宇来了,快进来!”

    苏辰在仆人的招呼下坐下,等仆人下去后,才和蔡邕寒暄几句,逐渐引入正题,说道:“岳父,徒儿有意在九原县建立一间书院,为五原郡,为并州乃自大汉培养人才,凡是进书院学习的学子,苏家可以全程资助学费,不让学子们花一文钱,这些学子结束学业后,来去自由,苏家并不干预,不知岳父以为如何?”

    “哦?”蔡邕听得十分动心,毕竟他也不想荒废了这大好的年华,不过这建议虽好,对于苏家貌似并无太多的好处,于是问道:“星宇为何想建书院呢?”

    苏辰于是把心中的来龙去脉说了,蔡邕听了问道:“星宇,不知你打算每年招收多少学子?是否允许寒门子弟进学?”

    “这当然是多多益善。”听到寒门学子这个话题,他也知道岳父想说什么,于是说道:“这寒门学子自然可以报名,不瞒岳父,徒儿的夙愿便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寒门学子举步维艰,更需要苏家的支持,所以书院的主要对象便是寒门子弟,毕竟那些世家子弟可看不上苏家的这点支持。”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蔡邕咀嚼着这两句话,眼中精光一闪,心里缺水十分震撼,他没想到这个徒弟竟然能够说出这样的“豪言壮语”,实在是难能可贵。

    不过他也担心一个问题,苏家如此重视寒门弟子,会不会引起那些世家的反对呢?

    这个问题仅仅是在脑中一闪而过,蔡邕对此并不担心,毕竟这些人才都是为朝廷培养的,任用谁为官是朝廷说了算,可不是苏家说了算,所以不存在这个问题。

    “你的意思是想让为师当书院的山长?”

    “正是!”苏辰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来意:“这间书院我将其取名为太行书院,太行书院的首任山长自是非岳父莫属,如果没有岳父在此坐镇,这太行书院怕是难以吸引学子们侧目了。”

    要想建立一间书院可不是小事儿,如果没有名师坐镇,试问哪个士子会慕名前来呢?

    蔡邕的地位纵然不如郑玄卢植这等大家,可毕竟也是清流中响当当地人物,尤其是密言七事让其声名大噪,有蔡邕这棵梧桐树在此,不愁引不来金凤凰落巢。

    看着他诚恳的眼神,蔡邕想也没想便点头答应了,既然这个做徒弟的都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决心,他这个做师父的又怎能落于人后呢?

    于是,在蔡邕出山之后,太行书院的雏形便有了,地点不是别的地上,就在原先的崔家大宅,算是合理利用。

    崔府的地盘可比苏府大多了,用来做书院却是再合适没有,一切衣食住行全都有,只需要把门口的牌匾换了就行。

    这第一届学子大多都是依附于苏家的各大家族中的子弟,还有一部分则是苏家的家生子佃户一类,这些人在苏辰的要求下也都进入书院学习,总共有近五十名学子。

    如此多的学子光靠蔡邕一人是不行的,为此郭家主也在郭文的劝说下担任了书院的教授和名誉山长,负责教导蒙学,蔡邕则是负责教导高一级的学生。

    这个配置不可谓不豪华,郭家主虽然没有出仕,可郭家家学渊源,身为郭林宗的后人,学问那也是丝毫不弱于人的。

    书院的事情交给蔡邕去负责,他也就不管了,狼骑暂时也不需要他多操心,卸下了大部分担子,这才把心思转移到自己的武学修为上来。

    他如今乃是洗髓期的修为,在师父的日夜指点下,两个月之后终于踏足炼脏换血境界,如此便可以修炼长生诀了。

    长生诀短短五千字的心法早就被他记得滚瓜烂熟,至于枪法,刀法和剑法的招式,他也记熟了,不过是那种纯粹的记忆。

    记熟之后,五卷羊皮卷就被他藏到一个永远都不会有人找到的地方,苏寔是用刀的,所以他把第一层心法和刀法的秘籍默写给了父亲,并让他记熟之后赶紧烧掉,不能留下任何痕迹。

    练气不容马虎,尤其是刚刚开始练气,苏辰有一个好的师父指导,自然是事半功倍。

    王越将一丝精纯的真气渡入他的丹田之中,立即说道:“记住这条真气的运行路线,然后一遍遍地重复!”

    “记住了,师父!”

    苏辰按照师父指点的路径,一个周天运行完毕,额头上就已经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汗珠,不过他却乐此不疲。

    “这就是真气吗?”

    一股暖洋洋的涓涓细流在他身体里流动着,他能够清晰地感觉到真气的运行路线,每当有额外的真气注入之后,那丝真气就像是一个欢快的孩子一样,瞬间变得活蹦乱跳。

    初次修炼真气的苏辰,一直运行了三十六个周天,才依依不舍地停止修炼,按照师父所说,练气之道,可不是勤能补拙的事儿,除了天赋以外,劳逸结合,一张一弛,才能走得更远。

    并且练气的最佳时机是清晨,那时候旭日初升,灵气最为浓厚,是一天中最适合练气的时间。

    自那之后,苏辰每日闻鸡起舞,三更鸡鸣五更天,正是男儿修炼时,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月之后,他就在服了两粒培元丹的效果下终于突破到练气境界,稳定在了聚气期。

    看到徒弟终于踏入了练气境,王越也知道,他到了离开的时候,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今后是龙是蛇,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尽管心中十分不舍,可苏辰也知道,王越不可能永远留在九原县,英雄楼也不可能一直没有他在。

    王越走了,这一别,或许数年之内不会再有相见之机。

    望着他远去的背影,苏辰第一次留下了两行热泪,他是从心底里舍不得那个远去的师父,那个在他心里仅次于父亲的师父。

    “师父,你放心吧,数年之后,等你再次见到我的时候,我一定让你大吃一惊!”

    送走了王越,苏辰又把心思转移到了狼骑的身上,他偶尔练练兵还行,可身上事务繁忙,要让他一直在军营待着,确实不可能的事情。

    想到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八健将,如今只差一人,便凑齐了,为此他特地去找到郭文,让他给雁门太守郭缊写一封介绍信。

    郭缊和郭文一样,都是太原郭氏族人,论起来郭文还得称呼对方一声族兄。

    拿到了郭文的介绍信,苏辰就带着魏续和曹性前往雁门郡,这一次,他只为一个人而来。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54章 张辽() 
尽管有郭文写给郭缊的引荐信,不过到了雁门之后,苏辰并没有直接去阴馆,也就是雁门郡郡治所在,而是先去了马邑。

    说到马邑,就不能不提历史上著名的“马邑之谋”。

    公元前133年(元光二年)农历六月,汉武帝派遣精兵30万,命护军将军韩安国、骁骑将军李广、轻车将军公孙贺率主力部队埋伏在马邑附近的山谷中。将屯将军王恢与材官将军李息率3万多人出代郡(今河北省蔚县东北),准备从侧翼袭击匈奴的辎重并断其退路,一举全歼匈奴主力。汉武帝同时派遣商人聂壹前往匈奴诱敌。

    聂壹以出塞经商为名,见匈奴军臣单于。聂壹欺骗军臣单于说,他有手下数百人,能斩杀马邑县令,举城而降,牲畜财物可尽归匈奴,但匈奴一定要派大军前来接应,以防汉兵。军臣单于贪图马邑城的财物,亲率10万大军进入武州塞,并派使者随聂壹先入马邑,等斩杀马邑县令后进兵。聂壹随后返至马邑与县令密谋,杀死一名囚犯,割下首级悬挂在城门之上,伪装为县令头颅,欺骗匈奴使者。

    军臣单于得到使者的报告后,率领大军向马邑方向进军。大军来到距马邑百余里的地方,发现沿途有牲畜,却无人放牧,引起了军臣单于的怀疑。匈奴在此时攻下一边防小亭,俘获了汉雁门尉史。在威胁下,尉史将汉军的计谋全部说出。军臣单于听后大惊之后继而大喜,说道:“我得到尉史不上汉天子的当,真是上天所赐”。于是封尉史为“天王”,下令立即撤军。

    王恢、李息率领的3万大军已出代郡,准备袭击匈奴的辎重,在得知匈奴退兵后,非常惊奇。王恢自思自己的军队敌不过匈奴大军只好退还。韩安国等率领大军分驻马邑境内埋伏,但好几天不见动静,遂改变原先的作战方案,率军出击,结果一无所获。

    “马邑之围”失败后,汉武帝以王恢提出战争却临阵脱逃,将王恢下狱。廷尉判处王恢畏敌观望死刑。王恢虽买通田汀ü何涞鄣哪盖淄跆笄笄椋晕薹ㄆ较⒑何涞鄣姆吲趸直黄茸陨毙蛔铩

    “马邑之围”之后,匈奴拒绝与西汉朝和亲,在边境拦路劫掠,或者出兵四处袭击汉朝边郡,以报复马邑之围,数量多的数不过来。

    在这马邑之谋中,一个家族也因此由荣到衰,此家族便是“雁门马邑豪”的聂氏家族。马邑之谋失败,聂家不容于匈奴,又怕朝廷降罪,于是避怨改姓,改为张姓。

    张姓虽然到了东汉末年,已经于寒门无异,不过却是出了一个鼎鼎大名的人物,此人便是张辽。

    苏辰并不知道张辽出生于何年,现今几岁,到了马邑之后,一路问过去,却是甚少有人听过张辽之名。

    苏辰三人找了一天,也没找到,第二天,有人来到他们下榻的客栈,来人是一个小乞丐,听闻这三人在找一个叫张辽的人,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硬是找到他们,说只要给钱,他就能帮忙找到张辽。

    “哪里来的小乞丐,一边儿去,大爷们的事情是你能插手的吗?还不快滚!”魏续对于一个乞儿却是不假辞色。

    苏辰正在用餐,听到魏续的声音,随口问道:“什么事儿?”

    听到苏辰的话,魏续转头答道:“主公,这不知哪里来的小乞丐,竟然说能帮我们找到张辽,这不是开玩笑嘛。”

    这倒是不怪魏续,此次陪着苏辰一路前来,在路上他们可听主公说了不少张辽的事儿,在主公口中,这张辽可是一个忠勇的猛将,一个小乞丐怎么可能认识这样的人物呢,所以他想当然地认为这小乞丐不过是为了骗钱而已。

    “哦?”苏辰却是不放过任何机会,吩咐道:“你让他进来说话。”

    “呃!”

    魏续有些不耐地把那小乞丐招了进来,苏辰递给他一个面饼,说道:“你真能帮我们找到张辽?”

    那小乞丐接过面饼毫不客气地呼伦吃起来,仿佛丝毫没把他的话停在耳朵里。

    苏辰也没生气,又倒了一杯茶给他,小乞丐慌忙地接过茶,一不小心,还被呛了些面饼出来,他赶紧用手接住,重新放回了嘴里。

    苏辰也不催他,等他吃完后,再次问道,这回那小乞丐才说道:“回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