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破三国-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凰蚊V莞倍级健

    原来的荆州刺史蒯越则调入军机处,蒯越对此感激涕零,而荆州水师大都督蔡瑁职位不便,水师和陆军现在不是一个系统,为此,苏辰特地在军机处设立陆军衙门和海军衙门,陆军衙门以郭嘉为陆军大臣,海军衙门以周瑜为海军大臣,军机处从此分为两个系统,同时对苏辰负责。

    海军衙门下辖四支部队,分别是辽东海军都督府,青州海军都督府,扬州水师都督府和荆州水师都督府。

    水师的战船主要是楼船,用于内河作战,而海军的船则是海船,可以出海航行作战,太史慈仍旧是辽东海军大都督,苏辰任命周泰为青州海军大都督,甘宁为副都督,任命蒋钦为扬州水师大都督,四支海军部队完全归属于军机处海军衙门统领,与陆军不同的是,海军的经费完全都是自给自足的,不需要户部和兵部负责,海军的军籍也和并不无关,完全归属于海军衙门统领。

    海军衙门光靠周瑜一个人也是不行的,为此他特地把徐盛和吕岱二人也调配给周瑜。

    荆州平定之后,苏辰就准备班师回洛阳了,他给苏进留下了五万汉影骑兵,其余军地全部各归各位,他率领三十余万大军班师回洛阳。

    回到洛阳之后,苏辰自然是先去安抚蔡琰等人,毕竟蔡琰从涿郡搬来的时候,他正好在荆州作战,两人都还没有见过,正所谓小别胜新婚嘛。

    一连三天,他都给自己放了假,在家里陪伴妻儿,知道郭嘉传来一个消息把他给愣住了。

    “主公,所有的文武官员都在宫门外跪着,要当今陛下禅位给主公!”

    “什么?这么大的事情本王怎么不知道?”

    禅位?天地良心,他完全没想过这个问题呢!

    郭嘉自然知道他不清楚,于是解释道:“主公有所不知,我军携大胜之威而归,内阁中的不少大学士就动了心思,联合了一些官员,跪在皇宫之外,要求当今陛下禅位。”

    “是以谁为首?”

    “华歆华子鱼!”

    难怪!

    听到华歆的名字,苏辰表示理解了,如今除了凉州和益州之外,整个大汉十三州已经有十一州都在他手里了,这个时候称帝倒不是不可以,好处就是面对长安朝廷有底气了,毕竟刘和这个天子本来就得位不正,自然不能算是正统。

    “奉孝,依你之见,此事该如何处置?”

    郭嘉迟疑地说道:“主公,以属下的看法,此事不如顺其自然。”

    “什么?你竟然赞成他们的做法?”

    苏辰不知道,他的战绩实在是太强大了,现如今不只是内阁,就连军机处,甚至是各地的刺史,大都督,都写了奏表要求苏辰称帝,不为别的,他们也想做那从龙之臣。

    “为何不赞成?”郭嘉反问了一句,解释道:“众所周知,社稷神器,有德者居之,主公荡平宇内,四海升平,此时称帝正得其时,称帝之后,主公携无上权威西进,正好一举消灭西汉朝廷,代汉而立。”

    “嗯!既如此,你去把子鱼找来,本王亲自嘱咐他几句!”

    “诺!”

    看着郭嘉远去的背影,苏辰不禁回想起二十年多年前,他刚刚穿越来到大汉时的情景,没想到那时许下的愿望这么快就要实现了。

第342章 称帝与西进() 
华歆是跟着苏辰的老臣了,这些年先后在军机处,政事堂,刺史,内阁大学士的位置上干过,资历丰富,有他领头,百官当然集体劝进。

    得到了苏辰暗中授意,华歆的步子迈得更大了,刘和本就是个傀儡天子,无论是在洛阳朝廷还是在大汉天下,他的声望都几乎为零,有时候人们都忘了还有这么个天子,比起长安的刘协来说,刘和一无公卿大臣支持,二无外戚死忠,所以华歆劝刘和禅位,几乎无人不盼着他让出皇位。

    在这些人看来,刘和根本就配不上这锦衣玉食的生活,苏辰的威望广播四海,天下已得三分之二,他此时继承大统,正当其时,也是天下臣民所望。

    经过了一番三辞三让的戏码之后,刘和禅位给燕王苏辰:“昔者帝尧禅位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于常,惟归有德。汉道陵迟,世失其序,降及朕躬,大乱兹昏,群凶肆逆,宇内颠覆天之历数在尔躬。君其祗顺大礼,飨兹万国,以肃承天命。”

    苏辰部下在洛阳皇宫筑起受禅台,刘和命人宣布禅位诏书,禅位之后,苏辰便正式继承大统,改国号为燕,将刘和封为东海恭王,算是继承了他先祖刘强的爵位。

    继位之后,苏辰接受文武百官的道贺,从龙之臣自然要大加封赏,封侯拜相自然是题中应有之意。

    不过苏辰准备改革爵位,王侯只有俸禄,没有封国,爵位分为五等,公侯伯子男我等爵位,一共十五级,爵位可以世袭。

    这个爵位的改革是他和内阁商议之后的结果,苏辰苏进威望正浓,自然不会有人在这个时候去触他的眉头,所以爵位改革的事情很快得以实行。

    称帝之后,首先苏辰对自己的几个儿子都有钦封,苏进进爵为楚王,苏牧为韩国公,苏宁为赵侯,苏阳为宋侯,苏正为蜀侯,苏淳为梁侯,长女苏樱被封为镇国长公主,荣宠最高,甚至与楚王苏进平级。

    这些年他常年在外征战,与几位夫人聚少离多,自然没有更多的血脉延续下来,所以依旧只有六个儿子一个女儿。

    封赏了子嗣之后,苏辰又尊苏寔为开国高皇帝,太上皇,在涿郡修建皇宫,改涿郡为北、京,让让太上皇居住,此外对于苏辰的爷爷也有追封。

    封赏完了这些人,才轮到苏家的宗室,苏家血脉单薄,宗室几乎无存,但苏辰为了加强宗室的力量,封苏双这个远房伯父为中山王,苏双这些年为五原商会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更是担任五原商会的会长,给苏双封王,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宗室的力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抬高商人的地位。

    除了苏双之外,苏则这位赵郡苏氏,同时也是平陵公的嫡传一脉,和五原苏家有共同的先祖苏建,也就是苏武之父,苏则颇有才识,如今在幽州为官,早年间两家就续了族谱,合为一族,苏则被苏辰封为平陵王。

    封完了宗室,剩下的就该轮到文武大臣了,苏辰能有今日大业,这些文武大臣功不可没,苏辰没有忘记他们,一一封赏。

    阎忠被封为忠国公,华歆被封为高国公,高顺被封为晋国公,张昭被封为徐国公,郭嘉被封为齐国公,荀攸被封为英国公,程昱被封为魏国公,关羽被封为凉国公。

    苏辰一口气封了八个国公,其中只有两个武将,二人便是关羽和高顺,关羽高顺二人这么多年来镇守并州,着实是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两人也是最先追随苏辰的班底。

    其余六人,军机处、内阁和御史台的人都有,华歆被封为国公主要是因为他的从龙之功,否则不足以被封为国公。

    国公之下就是侯位了,徐晃被封为辽侯,太史慈被封为海侯,鞠义被封为下邳侯,张飞被封为陈侯,张辽被封为临淄侯,赵云被封为邯郸侯,张郃被封为湄侯,张昭被封为广陵侯,孙策被封为破虏侯,周瑜被封为庐江侯等等。

    根据封侯的名号就能看出彼此之间的爵位差异,一字侯是第一等侯,两字侯自然是第二等,苏辰上下文武就有封赏,最差的将军也都被封为了个子爵。

    除了部下之外,苏辰对于刘琮袁耀以及袁谭三人都各有封赏,刘琮被封为南阳王,袁耀被封为陈留王,袁谭被封为渤海王,此三人连同刘和是苏辰唯一封赏的四个异姓王,异姓王的王位都是降一级世袭,也就是后辈只能继承一等侯爵。

    封赏完毕之后,燕国群臣斗志昂扬,眼下只剩下一个益州,一个凉州,在文臣武将的眼中,这两个州就是今后的战功啊,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被封为国公的将军来说,早就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苏辰以燕为国号,以开元为年号,公元208年为开元元年。

    开元元年,苏辰主要把精力都投入到内政的建设之中,他以内阁统领六部,以军机处统领海军陆军衙门,文武分离,互不干涉,此外有御史**立于外,负责监察百官。

    开元元年只有半年就过去了,进入开元二年,苏辰大力发展教育,中山王苏双代表五原商会,出资在各郡各县修建学校,这个工作已经有条不絮地在进行,苏辰以郑玄、乐隐、管宁、王烈、庞德公、司马微、黄承彦七人为祭酒,分别在幽州、冀州、青州、徐州、荆州、扬州、并州建立了七所大学,与此同时,太学也从燕京书院等之前建立的学校之中挑选了三百人进入太学学习。

    第一批太学生数量在一千人左右,其中功勋世家子弟占了八成,寒门出生的人占了一成半,而普通百姓出生的只有半成,这半成人还大多都是他军中退役将士的后辈,因为得利于幽州的办学质量,这半成人才能进入太学。

    苏辰规定,每年太学都会从七所大学之中选拔优质的人才充实太学,考试的题目和祭酒无关,乃是有皇帝亲自拟定,尽量保证公平性,每一年的太学生考试都在洛阳举行。

    开元三年,太学生增至两千五百人,其中寒门和平民出身的人占了三成,比起前一年有所提升。

    开元四年,太学生增至四千人,同时第一批通过考核毕业的学子有八百余人,全部被苏辰充实到各地担任小官,燕国的官员品级一共是九级十八等,这十八等便是俸禄的品级。

    太学生毕业之后,都要在县中担任九品主簿,然后才慢慢升迁,一步一个脚印往仕途上走,谁也不能例外,除非真正是身怀大才之辈。

    四年下来,苏辰通过大力兴办教育的模式,几乎将治下所有有潜力的士子一网打尽,真正做到了野无遗贤,即便有些隐士淡泊名利,不愿为官,也都加入了各个郡县,担任讲学教师。

    这四年苏辰没有开启对外战争,主要是休养生息,经过四年的修养,他治下的所有地盘都被完全消化,不存在之前因为战事频繁,导致消化不良的情况。

    这四年来,苏辰的后宫也着实壮大了不少,苏辰也改革了后宫的品级,从上到下,分别是皇后、皇贵妃、贵妃、夫人、昭仪、婕妤、常在七等,后面还有掌管宫女的女官两等,同样仿照官位品级,后宫也分为九品十八级。

    苏辰登基之后,以蔡琰为皇后、莺儿为皇贵妃、糜贞和甄氏为贵妃,此外甄宓,孙小妹、郭女王、步练师、甘梅五人也都被选进宫充实了苏辰的后宫,作为皇帝,后宫关系重大,这关乎着皇家子嗣传承。

    让他高兴的是,甄宓给他剩下了一个女儿,这是他人生当中第二个女儿,出生之时,皇宫之中有霞光相伴,他心中甚为高兴,在百日宴上,为其赐名为紫,封为护国公主,荣宠丝毫不亚于镇国公主苏樱。

    母凭女贵,甄宓也被苏辰封为夫人,要知道同期进宫的其余四人现在都还是婕妤常在的身份。后宫之中,皇后一人,皇贵妃一人,贵妃两人,夫人四人,昭仪六人,婕妤常在不限。甄家一门出了一个贵妃,一个夫人,着实让人羡慕。

    众所周知,皇贵妃莺儿乃是苏家丫鬟出身,他身后站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