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破三国-第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以大哥的名望和我们兄弟的实力,早晚也能成为一方诸侯。”魏延一直鼓动刘备外放。

    “三弟之言不无道理,容我明天去和刘宗正商量一番,看看他能不能帮我美言几句。”

    第二天,刘备果然就找到了刘松,刘松正好有事情找他,不为别的,正是为了给马腾传旨的事情,这件事事关重大,要换成一般人,刘松肯定不放心,而刘备显然是个很好的选择。

    刘松的任务简直就是为刘备量身定做的,只是他不甘心于一个使者,而是希望去凉州募兵,于是说道:“只靠马腾这一支部队,陛下依旧很难掌控长安的局势,如果陛下信得过刘备,不如让刘备去边远之地募兵,那里的百姓远离长安,和吕布没有勾连,如果我能够练出一支精兵,陛下就有了一支可以信赖的力量。”

    刘备的话很打动刘松,他想了想,觉得此事可行,于是当即带着刘备进宫觐见刘协,刘协听了刘备的想法之后,问道:“爱卿竟然还擅长统兵?”

    这个时候,刘备当仁不让地说道:“回陛下,臣有两个结拜兄弟,个个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只要臣在凉州边远之地练出一支精兵,必能相助陛下夺回朝中大权。”

    “爱卿的忠心朕知道了,只是凉州各郡的郡守都是吕布的亲信,朕虽然是皇帝,可并不能擅自任命一个郡守,怕是帮不上爱卿了。”说到这里,刘协有些黯然,一个皇帝竟然连任命一个郡守的权利都没有。

    刘松却是灵机一动,说道:“陛下,有一个地方倒是适合玄德。”

    “哪里?”

    “敦煌!”刘松肯定地说道:“敦煌远离长安,即便是吕布也鞭长莫及,敦煌太守也已经空悬了多年,只是那里豪强恶霸横行,玄德此去,只怕要面临不少问题。”

    敦煌?虽然刘备想去陇西,可他也知道,陇西是个好地方,不是他想去就能去的,他原本希望能去陇西当个县令就不错了,既然能去敦煌当太守,他为何不去?

    “陛下,臣愿意去敦煌,臣向陛下保证,三年之后,一定给陛下训练出一支天下强军!”

    “好!爱卿好志向,既然如此,朕就助爱卿一臂之力,。明日朝会,由宗正提出此事,朕当场拍板,也避免尚书台否决。”

    “诺!”

    刘备得了刘协的允诺,欣喜若狂,他从来没想过自己能够当上一方郡守,虽然是边远之地,不过这正好给了他崛起的机会,有两个兄弟在,以他的能力,对付豪强还不是小事一桩。

    敦煌远离中原,正是他的霸业之基,想到以后美好的前景,他不由得对明日的朝会有些向往起来。

第310章 李儒动摇了() 
李儒的心情很烦躁,他发现吕布东征之后,小皇帝越来越不安分了,前几日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一个刘备,自称是汉室宗亲,没想到小皇帝竟然承认了他的皇叔身份,还封了一个左将军的官职。

    一个闲职到无所谓,关键是小皇帝此举是在挑衅凉王的权威,如今凉王不在朝廷,他的影响有限,毕竟有那么多汉室忠臣在,他也不能一点不给小皇帝面子。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小皇帝越来越得寸进尺,前几日刚刚承认了刘备的身份,今日在朝会上竟然力排众议,让刘备出任敦煌太守之职,这可就大大地触及到了凉王的底线。

    敦煌虽说是个不毛之地,远离长安,当地豪强林立,贼寇侵扰,朝廷本来是派出过两任太守,可最后都莫名其妙地死了,后来再也没人愿意出任敦煌太守,所以这个太守的职位也就空了下来。

    吕布倒不是没想过出兵平乱,可着实是得不偿失,每年敦煌按时向朝廷缴纳赋税,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

    可即便如此,这敦煌也不能落在汉室宗亲手里,小皇帝今日的举动很危险,这让他不由地想到了近日洛阳城中的传言,“莫非这流言也是小皇帝所为?”

    如果他的猜测属实,那意味着小皇帝肯定在暗中串联,或许想要颠覆朝纲,这不老实第地举动让他嗅到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如今凉王大军在虎牢关被拖住,长安这边的手握实权的将军他也无法命令,所以心情很不好。

    长安的情况有变,他第一时间就想要汇报给吕布,偏偏这个时候董昱找到了他,“文忧,近日城中传言是吕布弑杀了董相国,你难道就不怀疑吗?”

    董昱,董卓之弟,董卓死后,董昱自然无法再像以前那样作威作福了,不止如此,他手里的兵权也逐渐被吕布给收了回去,封了他一个车骑将军的官职高高挂起,可他这个将军连一个士兵都指挥不动。

    听到这话,李儒更担心了,问道:“叔颖,你想说什么?”

    董昱仿佛没听出李儒话音背后的意思,直接说道:“当初大兄被王允设计杀害,本来我就有些怀疑吕布,只不过当时吕布手握大权,又灭了王允九族为大兄报仇,所以我等董氏族人才选择拥戴吕布。”

    “可没想到,吕布继承了大兄的权利之后,竟然完全将董氏家族撇开,除了你文忧还在尚书台效力之外,其余董氏亲族全都没有了实权,原本大兄的二十万西凉军也全都被吕布收买,我董氏家族也越来越艰难度日,吕布卸磨杀驴,难道文忧就一点不担心吗?别忘了,文忧你也是大兄的女婿,你身上也有董氏家族的烙印,如果大兄真是吕布所杀,你觉得吕布将来还会放过你吗?”

    董昱之所以找到李儒,也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有一个姓董的人找到了他,此人就是刘协的岳父,董贵人的父亲董承。

    董承原本是牛辅的部曲,和董氏家族之人自然亲厚,因为是董太后的侄儿,又是董贵人的父亲,所以如今才担任了执金吾的官职。

    刘协想要脱离吕布的掌控,董承首先就想到了一个盟友,这个盟友就是董卓旧部,如果董卓真是被吕布所杀,那么董氏家族之人得知真相后肯定会答应同皇帝联手除掉吕布,虽然董卓已死,但董卓的影响还在,或许平白就能得到一支军队。

    董昱是个不安分的人,虽然他的能力不行,可野心很大,他也幻想有朝一日自己能和董卓一样,独霸朝纲,恢复董氏家族的威风,所以他才找到了李儒。

    李儒是董卓的女婿,也是西凉旧部之中举足轻重的人,如果说服了他脱离吕布,那么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听到董昱的话,李儒沉默了,事实上最开始的时候他也怀疑过,而且他比任何人都怀疑,可是那个时候他没有选择,西凉军中,只有吕布才能服众,那个时候他担心朝廷清算,所以才会帮助吕布收服西凉军,他也没想到,吕布会卸磨杀驴,对于长安城内的流言,他不是没有怀疑过,此时听到董昱的话,也不由地为将来有些担心。

    只是,董昱在李儒的印象中虽然有些能力,但绝没有这般远见,他今日来此,怕不是他自己的意思,于是试探性地问道:“叔颖,你是否与皇帝搭上线了?”

    “这”董昱知道此事瞒不过李儒,直接答道:“文忧,昨日执金吾董承找到了我,说希望能和我们董氏结盟,将吕布在长安的势力连根拔起。”

    “连根拔起?好大的口气,皇帝手上有什么实力?董承等人虽说有些兵权,可长安城中有南北两军驻守,尤其是的北军,这十六万人可是吕布亲自训练的士卒,这么一股力量,皇帝有什么办法?”李儒不知不觉已经偏离了自己的位置,或许他自己都没意识到,对于吕布,他已经没有那么忠心了。

    听到这话,董昱一喜,说道:“文忧若是担忧这个,大可不必,北军中垒校尉阎行乃是金城太守韩遂的部下,更是韩遂的女婿,韩遂名义上臣服吕布,实际上此人野心极大,陛下已经传召给马腾和韩遂,只要二人出兵勤王,便封韩遂马腾二人为上将军。”

    “至于北军八校尉,这些人也个个都是野心之辈,怎么会满足于区区校尉之职,朝廷官员任命皆出于陛下,陛下封官许愿,不愁八人不归顺。”

    李儒万万没想到就连吕布亲自训练的北军也都被皇帝给谋划了,心里暗暗吃惊,看来这真是来者不善,说到底小皇帝不过是借势,借的是马腾韩遂的势,马腾或许对汉室有几分忠心,至于韩遂,他更想取吕布而待之,怪不得会答应小皇帝的招揽。

    “那还有南军的张济和城门校尉李肃呢?别忘了,张济可是吕布的亲信,而李肃是吕布的老乡,此二人绝对不会归顺朝廷!”问出这句话,李儒忽然发现自己好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第311章 长安生变() 
“张济?”董昱听到这个名字也有些皱眉,“张济的确是块硬骨头,即便牛辅亲自出面,张济仍然推脱,看来他是铁了心跟吕布走到底了,不过不足为虑,张济手上只有五万兵马,只要韩遂马腾带兵赶到,张济除了投降别无他法。”

    “至于李肃嘛,此人可以说是吕布的功臣,但近年来吕布提拔马超阎行等人,却对李肃不屑一顾,李肃早有不满之心,董承已经在接触了,如果没有意外,李肃应该会站在朝廷这边。”

    “看来你们都计划好了,要是我不答应,是不是就会成为你们的刀下亡魂?”李儒颓然地说道。

    “文忧,吕布非明主,他能弑杀大兄,将来又如何容得下你,只要你答应帮助陛下,事成之后,你便可以担任尚书令之职。”董昱蛊惑地说道。

    “罢了,罢了,既然事已至此,我也不说什么了,至于朝廷,我已经厌倦了,事成之后,我只希望能够归隐山林足矣。”李儒历经了董卓吕布两位雄主,如今着实是有些灰心丧气,他也到了退出的时候,别看现在这些人蹦的欢,小皇帝没有兵权,召外兵勤王不过是换了个人而已,马腾韩遂尤其是易予之辈,早晚董氏家族也会覆灭,他只希望能够帮董卓保全家眷足以。

    争取到李儒的支持,董承活动的越来越频繁,尤其是在李儒纵容之下,不少人已经嗅到了危险的气息,这其中贾诩便是其中之一。

    贾诩知道这长安三支军队中,若说有谁不会被朝廷拉拢,那必然是张济无疑,贾诩对朝廷没有忠心,对吕布同样没有忠心,他所求的不过是安身立命而已。

    看到如今朝廷诸公蠢蠢欲动,贾诩终于下定决心,深夜拜访张济,两人曾经同在牛辅帐下为官,私交不错,对于贾诩深夜来访,张济有些纳闷。

    将贾诩请进密室,张济问道:“文和深夜来访,可有要事?”

    “卫尉可知如今长安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当此之际,不知卫尉何去何从?”贾诩直接开门见山地问道。

    “这”张济和贾诩私交很好,也不瞒他,说道:“前几日牛辅将军前来找过我一次,话里话外谈的似乎都是关于如今长安城中的流言之事,凉王被苏辰袁绍二人拖在洛阳,朝廷诸公蠢蠢欲动,本将军也着实有些为难,若传言属实,本将军也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若是卫尉不介意,某倒是为卫尉谋了个去处,不知卫尉是否愿听?”

    “洗耳恭听!”

    贾诩忽然正襟危坐,说道:“如今长安已经成了风声鹤唳之地,某在尚书台得到消息,皇帝下旨召令韩遂马腾二人起兵勤王,如此一来,朝廷和凉王之间必有一场生死之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