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破三国-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着!”这书童颇有些不畏权势的意思,直接就把门给关上了,当然这也是因为陆家是大族,这等阵仗书童也不是没见过,再则来人既然自称是他家公子的好友,那自然不会做出失礼的事情。

    书童拿着周瑜的拜帖,进门递给了陆逊,陆逊看到周瑜的名字,一时间有些出神,最后叹了口气,说道:“该来的总会来,你去把来人请进客厅用茶。”

    “是,公子!”

第291章 陆逊出山() 
数年未见,周瑜再次见到陆逊,神情有些恍惚,想当初陆逊还是个追在他屁股后面的毛孩子,一转眼对方已经变成了一个气度沉稳的翩翩少年。

    “伯言,深夜打扰,还请勿怪,只盼你不会把我这个昔日的大哥扫地出门。”说出这句话,周瑜仿佛回到了当初。

    “公瑾兄请坐。”陆逊彬彬有礼地席地坐下,接过书童端上来的茶壶,给周瑜倒上一杯茶,这才说道:“早来晚来,公瑾兄迟早都是要来的,既然如此,是深夜来还是白天来,又有何区别?”

    周瑜一愣,接过对方递过来的茶杯,呷了一口,放下,答道:“伯言还是这么机变,数年未见,伯言可安好?”

    “一切安好。”陆逊表现得很平静,无悲无喜地说道:“旭日升起,我便起床读书,疲了累了,顺势去地里忙活一阵儿,到了晌午,回屋歇着,下午抚琴,夜深人静之时,挑灯夜读,这样的生活好不快哉,比起公瑾兄戎马疆场,却是悠闲自在得多。”

    “伯言倒是好生悠闲。”寒暄几句过后,周瑜也不打算和他打机锋了,直接说明来意,“此次我深夜来访伯言,实在是有一件要事需要伯言相助。”

    “公瑾兄先别说,让我猜上一猜。”陆逊说罢又给自己和周瑜添上茶水,放下茶壶后,抬起头看向窗外,遥望着舒城方向,说道:“公瑾可是早舒城吃了闭门羹吗?”

    “不错,伯言不出茅庐,便已经知晓天下事,佩服佩服。”周瑜并不奇怪对方知道,要是对方不知道,那他才会觉得奇怪呢,“如今几路诸侯共伐袁术,我方对舒城志在必得,但陈兰有三万精锐守军,坚守不出,我军兵力不足陈兰的两倍,要想攻克舒城实在是力有未逮,所以这才来请伯言出山。”

    陆逊听到这话立刻反问道:“公瑾兄莫不是在来之前喝得多了些,以至于都在说荤话了,我陆逊不过是一个小小士子,如何有帮助公瑾破城的本事,想必公瑾这一次是来错了,你所求的事情绝不会是我一个小小士子能够办得到的。”

    “伯言休要相欺,如此说来伯言可是还在怪我叔父当初所为?”

    听到这话,一向古井无波的陆逊终于有些动容,只不过他强自把这股情绪压下去,漫不经心地答道:“公瑾说的往事,陆逊已经忘了,如今陆逊以山水为伴,早晚读书,过过悠闲日子,什么天下大事,诸侯争霸,都与我这个小小士子没有关系。”

    “难道陆家也和伯言没有关系吗?”周瑜终于还是使出了杀手锏,说道:“伯言,难道你就不想重振你陆家门楣?吴之四姓,原本你陆家位居其二,可如今呢,陆家却成了四姓之中排名最末的存在,如果伯言再不下注,只怕将来江东便不会有陆家的一席之地了。”

    吴之四姓,顾陆朱张,萌生于东汉,崛起于东吴,鼎盛于东晋,中衰于刘宋,又中兴于齐梁,终衰于梁陈。如今四姓之人,在整个扬州那也是一等一的世家,虽说在天下世家大族之中还无法占据一席之地,可在扬州,更甚者在吴中,那可是四大家族。

    张文朱武,陆忠顾厚,这八个字便是对这四姓在历史上最真实的写照,陆康一心忠于汉室,陆逊虽不忠于汉室,但一旦择主,必定会一生追随,所以陆逊才会隐居,为的不过是等待明主。

    周瑜的话再次令陆逊动容了,他即便不顾自己,也得考虑家族,周瑜是谁的人,如今天下诸侯心中都有计较,孙策所为已经瞒不过天下诸侯了,所以陆逊也在犹豫,是否真的要投靠燕侯,尽管对方是天下最大的诸侯之一。

    周瑜见他不说话,进一步说道:“伯言乃是我的兄弟,在兄弟面前,我周瑜不说假话,相信伯言已经猜到了,我主燕侯对扬州势在必得,如果伯言能够助我军夺下舒城,占据庐江,那可是大功一件,我主素来爱惜人才,像伯言这等青年才俊,正是我主倒履相迎的对象,恐怕伯言还不知道,顾家已经效忠了我主,顾家青年一辈的顾雍也进入了燕京书院读书,并且被蔡大家看中,收为弟子。”

    “众所周知,蔡大家乃是大公子的外祖父,门生遍天下,大公子更是今后主公大业的不二继承人,顾雍拜蔡大家为师,顾家的崛起已经不可阻挡,如今大公子就在襄安抵御雷簿大军,以伯言的才能,肯定能够得到大公子看中,如今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陆家的未来就系在伯言一人身上了。”

    “这”坦白说,周瑜的话很诱人,陆家要想在江东占据一席之地,现在投靠燕侯的最好的机会,只是陆逊心中一直对陆康之事耿耿于怀,这便是他的心结。

    或许是看出了他的为难,周瑜忽然起身,对陆逊行了一个大礼,致歉道:“昔日我与陆使君各为其主,我叔父所为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今天我在这里给伯言赔罪,只希望伯言能够以大局为重,今后要杀要剐,为兄绝不会皱眉头。”

    “公瑾兄如何使得,快快起来!”陆逊终于动容了,他赶紧把周瑜搀扶起来,说道:“哎,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既然公瑾兄把话都说道这个份儿上了,我陆逊也不是不识好歹的人,公瑾请放心,破城之事包在我身上,就当是我献给燕侯的一份觐见之礼了。”

    “好,好,好!”周瑜欢喜地拉起陆逊的时候,说道:“如今我们兄弟能在一起并肩作战,该是一件大喜事,伯言何不今日就随我去军营,咱们秉烛而谈。”

    “只怕不妥!”陆逊拒绝了他的好意,答道:“当此之际,我等必须小心为上,公瑾现在应该快快回营,以免你来这里的事情被陈兰得知,至于破城,我自有办法打开城门。”

    “伯言说的是,我一时高兴,险些误了大事,如此就拜托伯言了。”

    “嗯!”陆逊没有再说什么,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周瑜来得快,去的也快,等他骑马跑出老远,回头看向陆逊所在的方向,笑了笑,摇摇头继续赶路回营。

第292章 里应外合() 
陆康在庐江百姓中声望很高,尽管已经去世,但不少人都还怀念陆康当太守的日子,那时候庐江远离中原战乱,物阜民丰,百姓生活殷实,可以说是世外桃源也不为过。

    可陆康死后,庐江百姓的日子就过得大不如前了,尤其是袁术的军队占领舒城之后,赋税徭役比起之前陆康在时多了一倍,袁术征召民夫在寿春修建宫殿,又大肆征召庄丁,可以说庐江百姓苦袁术久矣。

    舒城的世家豪族也没少被袁术手下的官吏盘剥,今天是为了修筑城墙,捐粮捐物,明天又是庆祝新皇登基,号召世家们源源不断地捐赠,这些世家同样对袁术十分不满。

    但比起普通百姓来说,这些世家算是好的,毕竟在捐出了那么多的钱粮之后,他们族中的子弟也得了个一官半职,可眼下袁术败局已定,袁术封赏的官职也不值钱了,这些世家都是聪明人,懂得如何才能确保家族能够度过此劫,所以陆逊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说服了这些舒城的世家投效。

    城内暗流汹涌,陈兰的日子也不好过,尤其是他派出去求援的斥候一直没有消息传回来,这让他心上又蒙上了一层阴影,乐就已经被俘,可以想见雷簿那里也无法支援他,要收住舒城,只能靠他自己。

    陈兰命令城中的世家大族交出私兵,协助官军收成,这一下总算刺激到了世家中人敏感的神经,私兵是什么?这可是他们的私有财产,眼下陈兰轻飘飘一句话就要让他们交出私兵,怎么可能?

    即便是陈兰自己也对此抱有疑虑,在他想来,这些世家总会支援一些私兵,毕竟眼下舒城还在他手里不是,可令他喜出望外的是,这一回世家中人没有犹豫,纷纷慷概解囊,你家出一百,我家出两百,他家出三百,最后总共凑足了将近五千私兵协助陈兰守城。

    有这五千私兵加入守城,陈兰总算是舒了一口气,要防守四门,他手下的三万军队看似很多,实则分散开来也不过寥寥无几,更何况这些军队还是轮流巡逻,这么一算,每道城门的守军不过三千人罢了。

    陆逊是这些世家推选出来的代表,这五千私兵也是由陆逊统帅,陈兰没有因为陆逊小小年纪就轻视他,尤其是陆逊给他提了两个建议之后,他对陆逊越发看重。

    陈兰没有怀疑陆逊的动机,要知道城外的孙策和周瑜同陆逊可是有仇的,也正因此,陈兰对陆逊很放心,时常把他带在身边,虽无谋士之名,却有谋士之实。

    “伯言,依你看,如今孙策周瑜合围舒城,雷将军是否能够派出援兵解救舒城?”派去求援的斥候已经好几拨了,可一直没有消息传来,这让陈兰有些慌神,要真是这么围下去,只怕再过半个月城内就要断粮了。

    “雷将军只怕派不出援兵救援舒城了,孙策既然攻克了临湖,势必会留下重兵防备雷将军,更何况陛下那里接连损失了二十万大军,寿春皇城已经很难派出军队抵挡下邳的苏辰,只怕陛下很快就会把雷江军召回皇城守卫。”

    听到陆逊一番分析,陈兰叹息一声,说道:“哎,虽然知道伯言你所言非虚,可本将军还是有些无法接受,想当初跟随陛下讨伐董卓时,是何等的威风意气,没想到如今我等却被孙策这个黄毛小儿围在城内,就连一个斥候都无法突围出去,眼下我军粮饷已经不足半月,在这么下去,只怕城内就要人心惶惶了。”

    “将军为何不主动出击?”陆逊的话让陈兰很意外,可他没等对方发问,就解释道:“将军手下三万士卒都是久经沙场的劲旅,此时士气尚存,如果将军拼死一搏,尚有一线生机,如果我军困守舒城,只怕早晚被孙策攻破,更何况我军接连逼迫城内的世家,难保这些人不在背后给将军使坏,内忧外患之下,一旦断粮,那才是真正的危机。”

    “哦?”陈兰细细品味陆逊的话,倒有几分道理,问道:“伯言也是世家中人,如何不维护世家的利益?”

    陆逊早知道对方会这么问,慷慨激昂地答道:“在下虽然是世家中人,可以知道忠君的道理,食君之禄,自当为君分忧,眼下敌军兵临城下,在下自当与舒城共存亡。”

    “伯言忠勇之心,本将军已经知晓,你适才说我军主动出击,不知伯言有何良策?”

    “好叫将军得知,孙策与周瑜二人围困舒城,连日来大动干戈,想必军中粮食也所剩无几,如果将军派一支奇兵夜袭敌营,烧毁敌军粮草,一旦断粮,孙策周瑜不战自退,舒城之围也就顺势而解了。”陆逊侃侃而谈,表现得成竹在胸。

    陈兰一听,陆逊之计或许可行,他有舒城为底蕴,尚且面临断粮的危机,周瑜和孙策远道而来,肯定也没带多少粮草,若是烧毁了敌军的粮草,那舒城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