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破三国-第1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皇宫,尽诛十常侍。”

    “不可!”袁绍话音刚落就有人出言反对,苏辰一看,是主簿陈琳,“大将军,未得太后与陛下召令,我等私自带兵进宫,其行为与谋反无异,大将军千万不可。”

    “荒谬!”何进还没说话,袁绍便斥责道:“如今正是千载难逢的良机,今日咱们在这里集会商议,肯定瞒不过十常侍的耳目,若是我们不能迅速决策,只怕最后会成为十常侍的刀下亡魂。”

    “本初不可!”卢植也劝谏道:“我等身为汉臣,切不可做出如此逆乱之事,即便要诛杀十常侍,也无需杀入皇宫,只需求得陛下圣旨即可。”

    “卢公所言甚是!”卢植和陈琳的话还比较有市场,大部分人都表示赞同,苏辰看过去,发现曹操没有说话,还有几人也没有发言。

    “这”众人你争我夺,倒是把何进弄得没有注意了,他看了看袁绍和苏辰,又看了看在座的其它官员,显然有些犹豫不决。

    苏辰见状提议道:“大将军,在下有一个两全之策,不如咱们现在分两路行事,大将军去皇宫拜见太后和陛下,求得诛杀十常侍的圣旨,在下和本初公路孟德等人去集结兵马,等候在皇宫附近,只要大将军一声令下,我们立即杀入皇宫,如此算是两全其美,大将军意下如何?”

    “星宇此言大善!”何进咋一听到苏辰的提议,觉得这个想法不错,既不违背陈琳等人的意见,又不违背袁绍的意见,可以说两全其美。

    陈琳等人还待再劝,无奈何进心意已决,当即下令道:“传本将军军令,让城门校尉放星宇麾下骑兵进城,同时本初公路孟德三人集结西园八校,伯求率领北军五校,在宫门外等候,随时听我号令!”

    “属下领命!”众人纷纷应诺。

    拿了何进的将领,苏辰直接让孙宾硕前去接应太史慈和张辽进城,自己则准备先赶回英雄楼。

    他刚刚出门,就被一个陌生的面孔叫住了:“卫将军何以会支持大将军进宫诛杀宦官的计策?以在下对卫将军昔日的敬仰,这等不明智之举不像是卫将军的风格,不知将军可否为在下解惑?”

    “敢问先生是?”

    “对了,忘记卫将军并不认识在下,自我介绍一下,在下黄门侍郎荀攸。”

    “原来是公达先生,本侯虽然远在幽州,可也听说过荀氏公达先生和文若先生的大名,一个是谋主,一个王佐之才,失敬失敬!”

    听到苏辰的话,荀攸倒是糊涂了,问道:“将军说的王佐之才乃是族叔,可是在下却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个谋主的称号?将军何意?”

    听到这话,苏辰有些惭愧,心说现在荀攸好像还没有谋主的称呼啊,看来刚才的确是太激动了,这也不怪他,毕竟荀攸可是比华歆还要高一级的谋士啊。

    “本侯早就听说先生智计非凡,如此自然当得谋主这一称呼。”草草一句话揭过,他转而说道:“回答先生方才的问题,十常侍祸国殃民,天下有识之士得而诛之,今时今日可是千载难逢之际,所以本侯才同意大将军的决定。”

    荀攸听到只是这样的回答,显然不符合他的心意,摇摇头也不再继续,抱拳离开。

    他虽然想要上前套个近乎,可是又不便继续刚才的话题,所以只能任其离开,不过好在知道了对方的身份,一时半会儿也不担心。

    不一会儿,袁绍三人也出来了,看到他,袁绍笑道:“五弟,没想到今日咱们兄弟又聚在了一块儿,只差了文台远在江东,不能与我等共谋大事。”

    “小弟见过大哥,二哥,三哥。”他对着三人行礼后说道:‘大哥所言甚是,接到大哥书信的时候,小弟也是激动万分,我等今日共诛宦官,今后想必也是一段佳话。’

    “五弟所言极是!”袁绍也有些激动地说道:“今日之后,朝中再无十常侍,整个朝廷又重新回到我们士族的手中,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儿,不过时不我待,叙旧的话咱们稍后再说,现在我们各自去集结手中的兵马,然后去宫门外待命。”

    “小弟听大哥的。”

    袁绍带着袁术先走一步,曹操却是留了下来,对着他欲言又止。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81章 何进死,杀入皇宫() 
曹操单独留下来果然有话对他说:“星宇,以你的智计,不可能看不出来本初提议召外兵进京是个荒唐的举措,方才在议事厅,你为何还要鼓动大将军?你可知道,若是大军杀入皇宫,只怕宫中损失极其惨重,甚至会冲撞圣驾,若是皇帝陛下有个闪失,这个罪过谁能担当?”

    看到曹操脸上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苏辰心说现在的曹操果然还是汉室忠臣,什么事情都为朝廷考虑,完全不像袁绍,他敢肯定袁绍心中已经产生了极大的野心。

    不过面对曹操,他也不能用应付荀攸的话去应付他,故作吞吞吐吐地说道:“三哥,大哥的提议固然不行,可也未必就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若真是除掉了十常侍,大汉朝堂为之一清,不也是一件幸事吗?”

    “幼稚!”曹操有些微怒地说道:“大汉王朝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是区区几个宦官就能做出的事情吗?即便除掉了张让,未来还有可能会出现李让,王让,宦官是杀不尽的,他们也有必须存在的价值,曹某并非不赞同除掉张让等人,而是完全不必用这么极端的办法,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王莽之事重演。”

    这话一出,苏辰顿时色变,曹操也很快察觉自己这话有些不妥,急忙解释道:“星宇,曹某之言并非是说你,你的忠心三哥当然知道,可三哥担心的是其它人啊,董卓是什么人?一个西凉武夫,此人漠视礼仪,又不是世家中人,这等人焉知不是第二个王莽啊。”

    曹操的解释让苏辰平静下来,有些为难地说道:“三哥之言小弟不是不清楚,所以小弟急匆匆地赶来,就是想要阻止董卓进京,至于大哥的提议,坦白说,小弟也不赞同。”

    “那你为何还支持本初的建议?若是你方才向大将军劝谏,或许”

    曹操的话还没说完,苏辰就打断了他,说道:“三哥以为方才我就一定能阻止大将军吗?三哥你未免把小弟看得太重了,还有,这些年小弟能够在幽州过得有滋有味儿,反观当初打黄巾的皇甫嵩却是一再被宦官构陷,三哥以为小弟凭的是什么?是陛下的恩典吗?”

    “当然不是!若非大哥经常在大将军面前美言,而大将军又对我颇为看重,只怕早就被十常侍陷害了,哪里能活到今天,三哥,我与你们不一样,我即便如今身居高位,可终究没什么家族底蕴,一切不过是表面风光罢了。”

    “大哥对我情深义重,大将军对我又有知遇之恩,我苏辰素来信奉一个真理,那就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睚眦之仇,十倍奉还,所以莫说今日大哥和大将军只是让我带兵诛贼,即便是上刀山,下火海,苏辰也义不容辞。”

    “你!”看到他这副慷慨激昂的样子,曹操真不知道是该骂他还是该欣赏他,说他忠义吧,对朋友的确是忠义,可这是小忠小义,对朝廷才是大忠大义,为了小忠小义放弃大忠大义,曹操对他真是无语至极。

    “你!你啊!曹某真是不知道到该怎么说你了。”

    “三哥莫急,小弟心中有数,你放心,我肯定以维护朝堂稳定为第一要务,决不让野心家得逞。”

    “好吧,你能这么想最好,行了,咱们就说到这里,今日这个洛阳不会平静!”

    两人分开之后,苏辰摸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心说要装出一副两难的样子还真是不容易,等曹操走远了,他才对张郃吩咐道:“儁义,你先一步潜入宫去看看情况,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事,哪怕天塌了,你也不能擅自行动,必须第一时间回来禀报我,明白吗?”

    “属下遵命!”张郃说罢就消失无踪了。

    对于张郃的神乎其技,他早就不陌生了,即便张郃修为不过刚刚突破三花聚顶,可是他隐身的功夫即便是典韦都很难发现,所以区区一个皇宫难不倒他。

    张郃离去之后,他才对着身边唯一的许褚说道:“走,仲康,咱们不回英雄楼了,直接去和大军汇合。”

    且不说苏辰等人各自整军备战,却说何进进宫与何太后商议,请求杀死全体中常侍。何太后听后犹豫不决。

    有宦官把何进进宫的消息禀报了张让,张让、段珪等商议说:“大将军何进自称有病,不参加先帝的丧礼,不送葬到墓地去,如今突然入宫,这是什么意图?难道窦武事件竟要重演吗?”

    众人越发觉得何进进宫非比寻常,于是派人去窃听何进兄妹的谈话,结果获知全部谈话内容。

    得知何进竟然要诛杀他们,十常侍十分恐慌,张让段珪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是率领自己的党羽数十高手,手持利器,偷偷从侧门进去,埋伏在殿门下。等何进出来,就打算假传太后的旨意召他。

    何进被张让召进宫后,张让等人责问何进说:“天下大乱,也不单是我们宦官的罪过。先帝曾经跟太后生气,几乎废黜太后,我们流着泪进行解救,各人都献出家财千万作为礼物,使先帝缓和下来,只是要托身于你的门下罢了。如今你竟想把我们杀死灭族,不也太过分了吗!”

    于是尚方监渠穆拔出剑来,在喜德殿前一剑杀死何进。随后张让、段珪等写下诏书,任命前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尚书看到诏书,觉得可疑,说:“请大将军何进出来共同商议。”

    中黄门将何进的人头扔给尚书,说:“何进谋反,已被处死了!”

    尚书大惊!

    苏辰,袁绍,袁术,曹操以及何进的部下吴匡、张璋等人全都在宫门外等候,听到何进被杀的消息,其部下十分惊恐,袁绍当机立断:“诸位随我杀进宫去,为大将军报仇。”

    袁绍此言一出,群起响应,袁术当即与吴匡等共同进攻皇宫,用刀劈砍宫门,中黄门等则手持武器,防住宫门。适逢黄昏,袁术于是纵火烧南宫的青琐门,想以此威胁宫中交出张让等人。

    张让等人到后宫禀告何太后,说:“大将军何进的部下谋反,纵火烧宫,并进攻尚书门。”

    十常侍裹胁着何太后、少帝刘辩、陈留王刘协,劫持宫内的其他官员从天桥阁道逃向北宫。尚书卢植手持长戈站在阁道的窗下,仰头斥责段珪,段珪惊恐害怕,于是放开何太后,何太后从窗口跳下,得以幸免。

    袁绍与他叔父袁隗假传圣旨,召来樊陵、许相,把他们处斩。

    袁绍与何苗等率兵驻扎在朱誉门下,捉住赵忠等人处斩。

    吴匡等人一向就怨恨何苗不与何进同心,而且怀疑他与宦官有勾结,于是号令军中说:“杀死大将军的人就是车骑将军何苗,将士们能为大将军报仇吗?”

    何进部下都流着泪说:“愿拼死为大将军报仇!”

    于是吴匡就率兵与袁术一起攻杀何苗,把他的尸体扔在宫苑里。

    袁绍关上北宫门,派兵捉拿宦官,不论老少,一律杀死,共二千余人毙命,有人因为未长胡须而被误杀。袁绍乘势率军进攻,扫荡宫禁,有的士兵爬上端门屋,向宫内冲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