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破三国-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广陵张纮有礼了!”紧接着是张纮说话:“仲德先生,我们这么多人诚心留客,仲德先生该不会拂袖而去吧?”

    又听到张纮的名字,程昱眼中闪过一道精光,说道:“不曾想苏将军麾下竟然有这么多能人,徐州二张的大名,老夫早已耳闻,传闻你二人乃是徐州士林翘楚,没想到都在为苏将军效力,看来苏将军果然名至实归,适才多有莽撞,还请苏将军不要放在心上。”

    “哪里,哪里,是本侯该给先生赔不是!”看到对方的态度软化了,苏辰立马吩咐道:“传令设宴,今日本侯要为程先生压压惊!”

    至于张飞二人,苏辰没有管他们,任由他们在那里跪着,谁让他们犯了错误呢。

    晚上的宴席很热闹,不得不说,二张的名声很大,即便是程昱也不得不以礼相待,气氛也很热闹,双方都很默契的忘记了之前的不愉快。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苏辰开始诉苦,从归化城出兵以来,见到一路上黄巾为祸,百姓苦不堪言,心中十分愧疚,恨不得有力挽狂澜之力,可奈何智计不足,无法为百姓谋福祉。

    为了配合他的诉苦,其余众人也都纷纷发言,尤其是颍川一战,一把火下来,死伤数万,至今谈及,依然忍不住有些唏嘘。

    程昱听了也有些不是滋味儿,态度越发软化,苏辰趁热打铁,继续诉说,到最后又说到如今朝廷吏治不清,十常侍误国,天下乱象,也不知何时才能河清海晏。

    说起这个话题,程昱明显话多了不少,尤其在五原仙酿的刺激下,喝醉了的人明显话语变多。

    程昱本名程立,因梦中在泰山捧日,更名程昱。梦到泰山捧日,这本身就不是寻常之兆,所以程昱对于大汉没有多少忠心可言,最后更是狂言大汉风雨飘摇。

    见他说的越来越离谱,苏辰却是很高兴,心说有了这些把柄,还愁你不就范嘛?

    事实是,就在他糊里糊涂的时候,苏辰趁机邀请他留下来担任军机处军师,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程昱在酒劲的刺激下,慷慨激昂的表示答应,等第二天醒来时,才发现自己已经上了贼船。

    “程先生,昨晚你亲自答应本侯的,不信你可以问子鱼他们,大丈夫可不能言而无信,所以你就留下来吧。”

    “那老夫没有说什么别的话吧?”

    “有,好有很多,不知程先生想听什么?不如待会儿本侯慢慢说给先生听?”说罢苏辰笑意满满地看着他。

    “这唉,喝酒误事啊,也罢,东阿程昱拜见主公!”事实上,他也是拿拿架子,从进入军营那一刻起,那就知道,自己不可能轻易离开,而且一番交谈,他觉得苏辰也算是明主,投靠他也不是一件坏事儿。

    “仲德先生快快请起!”

    又多了一名军师,苏辰很高兴,当即付以重任:“仲德先生,你对法纪比较精通,以后你就专门负责整顿军纪,不用担心任何人,直接对本侯负责,若是谁敢违反,你可先斩后折,临机专断。”

    “多谢主公信任,属下万死不辞!”程昱说罢,想起张飞的样子,心说小样儿以后有的是机会报仇。

    还跪在军营的张飞打了个冷战,似乎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60章 整军备战,再添贤才() 
安抚好了程昱,苏辰才回到张飞二人跪着的军营,看到面前老老实实跪着的两人,苏辰感触颇为复杂,讲道理他是应该感谢张飞的,若不是张飞这么一搅和,他没准还无法得到程昱这个大才。

    可是张飞这种鲁莽的行径却是不能纵容,否则将来还指不定弄出什么幺蛾子呢,所以他打算趁此机会整治一下张飞的脾气。

    想到这里,他故作威严地问道:“翼德,你可知罪?”

    “主公,俺”张飞还待争辩,结果抬起头看到苏辰拿严厉的目光,顿时气弱,只好说道:“属下知罪。”

    “那你说说,你犯了什么错?”

    “这属下不知!”

    “哼!”听到张飞这话,苏辰哪里还不知道,他完全没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于是训斥道:“你平日里脾气十分暴躁,经常打骂士卒,若不是有公祐督导,还不知道闹出什么乱子呢,如今更是连程先生也绑了,虽然本侯知道你一片忠心,但你此举实在是太过孟浪,你可明白了?”

    “属下明白了,主公,俺老张以后绝不再犯!”张飞听到他的话,心中松了一口气,心说主公终于不会责罚他了。

    说落了张飞,他又对孙乾说道:“公祐,你身为参军,平时要督导翼德的行为,这一次你没有及时劝阻,也有失职之罪,念你也情有可原,这一次就算了,下不为例,你可明白?”

    “多谢主公!”孙乾是老实人,没有分辨。

    “至于翼德”苏辰想了想,如果不给他留个记性,怕是他好了伤疤忘了疼,于是说道:“翼德,罚你三月不许饮酒,由公祐监督,若是敢私自偷喝,本侯决不轻饶!”

    “啊?主公,要不换个惩罚吧,俺老张没有酒可活不下去啊。”听到要断他三个月的酒,张飞老不情愿,不过也因为他们名为主仆,实为袍泽兄弟,所以张飞才敢这么说话。

    “你还敢讨价还价?要不要把时间再加三个月?”

    看到对方不怀好意的眼神,张飞下意识答道:“不用了,三月就三月吧,大不了俺老张这个三个月不喝酒就是了。”

    “嗯,翼德,你要知道,如今你身为一军之帅,若是不能控制自己的**,那将会酿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切不可如以前一般胡闹,本侯对你期望很高,希望你千万不要辜负本侯的期望才是。”

    “属下遵令,多谢主公!”

    “去吧!”

    二人下去之后,休整半日,苏辰便吩咐起营,一个月之后,大军才到了高唐,已经距离巨鹿不远了。

    到了高唐之后,苏辰没有再继续前进,高唐西北两百余里便是黄巾的大本营广宗,张角三兄弟拥兵两百万盘踞在此地,周边郡县更有几百万黄巾肆虐,这么庞大的一股势力,不是短时间能够瓦解的,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先和董卓去的练习。

    好在杨阿若没有让他失望,就在他下榻高唐的时候,杨阿若很快就来到了军营,见到杨阿若,苏辰立马问道:“伯阳,如今董中郎部现在哪里?”

    杨阿若接到苏辰的命令之后,火速赶到了冀州,借助五原商会的势力,很快就大致摸清楚了冀州黄巾的情况,此时听到苏辰问起董卓,当即答道:“回主公,董中郎到了巨鹿之后,与黄巾僵持数月,频频失利,损兵折将,原本二十万大军如今已去其半,正退守广平驻扎,不知道为什么,身在广宗的张角迟迟没有对他有所动作,平日里也是张宝负责守城,周边郡县的黄巾军全都以一名叫褚飞燕的贼首为尊,传闻褚飞燕乃是张角的亲传弟子。”

    “没想到董中郎竟然被打得落花流水,只是张角大军数十倍于我军,要想啃下这一块硬骨头,只怕也不是件易事。”苏辰感叹两句,又问道:“张角在广宗号称拥兵两百万,你可知道真正的可战之兵有多少?”

    “这”杨阿若支支吾吾地回答道:“主公,我们也没有得到确切的数字,不过张角之所以号称两百万雄兵,主要是裹挟了巨鹿郡乃自周边清河国,安平国,赵郡以及中山国的百姓,而张角靠着大量的人力物力,将广宗打造得水泄不通,似乎有意长期盘踞冀州。”

    “竟然是这样,如此说来,这两百万雄兵只怕水分也不多,这一战不好打啊。对了,你可能联系上董中郎部?”

    “当然可以!主公有何吩咐?”

    苏辰当即写了一封信,交给他,说道:“你将这封信送给董中郎,务必要亲自交到他手里。”

    “诺!”

    了解了大概情况,苏辰把众将召集起来,商议对策,面对蝗虫一般的黄巾大军,众将也没有什么好办法,都把目光看向了华歆三人。

    华歆作为高唐人士,对于此地所知甚多,说道:“主公,我军若要破张角,恐怕还得依靠冀州的世家大族,高唐以西便是清河国,清河崔氏乃是郡中最大的世家,主公何不登门拜访?”

    “清河崔氏?”提到这个名字,苏辰如鲠在喉,想当初他可是灭了一个崔氏旁支,虽然当时清河崔氏没有对他出手,可现在要登门求教,只怕对方也不会给他什么好脸子吧。

    他不想热脸去贴冷屁股,个中原因又不好直言,在座之人也只有六健将对此颇为了解了。

    “不知本底还有那些世家可以利用?”

    听到苏辰的话,华歆如数家珍,说道:“魏郡审氏,巨鹿郭氏,清河崔氏,中山甄氏都是一方大族,冀州名士辈出,乡野之中多有大才,如广平沮授,巨鹿田丰,清河崔琰,安平乐隐等等,此皆州郡闻名的贤士,主公若要破黄巾,除了联诺冀州世家豪族以为辅助,更需借助本地名士的声望,方能有所作为。”

    “嗯!”华歆所言他深以为然,看来必须得借助本地世家,若非如此,要灭张角只是一句空话,思来想去,他说道:“子鱼,即日起你为本侯在州郡之中寻访贤才,本侯在此虚席以待,至于连诺本地世家,此事不如就由子布先生出面如何?”

    “属下领命!”华歆张昭二人齐齐出列应道。

    苏辰在高唐整军备战,操练士卒,华歆在外面积极奔波,不几日就有了成果。

    乐进,阳平卫国人,字文谦,这是第一个前来军营的人才,此人听说苏辰在高唐聚兵讨贼,征召四方贤才,乐进纠集了千余乡中儿郎,前来应招。

    他的加入直接让未来曹操的五子良将已经有四人被苏辰收拢,只差于禁一人,其余张郃徐晃张辽如今都成了他麾下将领。

    苏辰让张飞试了试乐进的武力,发现他如今也是气海境的修为,已经突破了先天,苏辰当即委任他为司马,暂时归入青州兵序列,统帅之前新加入的五千士卒。

    不几日,又有一人前来军营,此人名叫朱灵,字文博,冀州清河国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在历史上官至后将军,封为高唐侯,谥号威侯。也算是三国名将。

    朱灵的修为与乐进仿佛,苏辰依旧委任其为司马,归入青州兵序列,统帅五千青州兵。

    半月之后,华歆为苏辰寻访到好几位贤才,分别是乐进,朱灵,牵招,乐隐,崔琰五人。

    乐隐乃是安平国隐士,以教书为业,和王烈差不多,华歆登门拜访之后,乐隐直言对仕途毫无兴趣,不过却答应前往太行书院任教,并且把他的学生牵招举荐给了华歆。

    至于崔琰,则是张昭拜访了清河崔氏家主崔密之后,崔密答应帮助苏辰,条件就是让次子崔琰在苏辰麾下效力,至于五原那些陈年旧事,崔密并未谈及,或许在他眼中,一个无关轻重的旁支已经不重要了。

    值得一说的是,如今崔氏最厉害的还是博陵崔氏,博陵崔氏现在的家主乃是崔烈,也就是以前五原郡守崔寔的族兄,博陵崔氏在东汉年间就已经是世家大族了,至于清河崔氏,真正崛起还是从崔琰这一辈开始。

    崔密有两子,长子崔霸,次子崔琰,后世清河崔氏真正发迹也是崔琰这一支,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