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定远侯班超-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邓尧执意要下车,绿荷只好战战兢兢地先下车,放下脚垫。邓尧两腿发软,象踩着丝绵一样软绵绵地下了车儿,幸好绿荷扶着这才没倒下。见郎官正痴了傻了一般,木然地看着她,便看了一眼班府大门两边的两个羽林郎,然后身不由已地转身向官车走过去。

    郎官魏瑁系大鸿胪魏应少子,是侍中邓训的追随者。他已经进府拜望了老夫人,两位羽林郎连府门都未进。此时,他见一辆辎车来到府门前,小厮刹住车,先是见一个约十七八岁的侍婢,从车内下来。小婢子哭得梨花带雨的,从车内拿出毡布包着的木头脚垫放好。

    车内伸出一双绣着美丽花纹的歧头丝履,接着,一个头上挽着垂云髻,耳坠透明水晶珠,身着紫绮直裾深衣的女子,在侍婢的搀扶下风摇杨柳一般地款款走下车来。魏瑁怔住了,他以前只是偶尔在邓府见过一次高密侯的女公子,此时邓尧足蹑丝履,虽然一脸愁容,却亭亭玉立,雾鬓云鬟,楚楚可怜!

    邓尧下车后,先是扭头向班府大门看了一眼。魏瑁分明看到,邓尧眼里已浮上泪花。那回眸一望,有悔恨,有不舍,顾盼之间,精致的五官,微皱的眉头,顷刻愁绪顿生,撩人心怀。天哪,如此人间尤物,竟然便宜了一个破落世子,小小的书佣,这让他这个雒阳世家子弟情何以堪?

    没等魏瑁反过神来,邓尧已经在下西洛众街坊和行人的围观中,脚下如踩着丝绵一般,规规矩矩地走到郎官魏瑁面前,躬身万福道,“民女邓尧,情愿伏法!”

    魏瑁当年也是邓尧的追求者,他看着美不胜收的邓尧,这才知道自己走神了。他手里拿着诏书却忘了宣,邓尧未等郎官宣诏,自己已经老老实实地爬上辎车。魏瑁挥了一下手,两名羽林郎撤了回来,辎车启动,一行人慢慢向宫内走去。

    郎官的辎车刚走,见威武的羽林郎撤进了,绿荷这才“哇”地一声哭了起来,连滚带爬地一头扑进府中。

    班超夫妻二人同时被宫内诏狱收监,郎官押走邓尧时,师母、少夫人雁旋带着内眷、侍婢、仆人就站在院门内。“私修国史案”过去七年后,历经磨难的班家再一次走到了生死关口。这一次犯的是“偷盗皇家典藏”罪,这罪名比“私修国史案”更重,是要灭九族的。

    羽林郎封锁班府大门后,樊儇、夜玉和全家人,都在前院班超的堂上,等着廷尉府官差们来抄家的那一刻呢。可郎官彬彬有礼,只身进来向老夫人鞠了一躬,并宣了诏。在得知犯妇邓尧已经外出、且即将归府的消息后,便又躬身施礼后退出班府,与羽林郎再未进门。

    既犯大罪,侍中庐官员又如此礼遇班家,这不同寻常的一幕,让樊儇、夜玉看到此事定有转机。邓尧被押走后,老夫人抱着绿荷安慰一下后,便冷静地众人道,“静待宫中消息,谁也不得乱动。旋儿速派人至兰台转告固儿,不得胡乱去求助朝中同僚!”

    大难当头,班家掌舵人可谓老谋深算,心里已经稳操胜券。

    郎官和羽林郎们未扰班府,便说明皇帝并未恼怒。此案未发廷尉府审理,便说明皇帝并未下决断要严办班超夫妇。此时朝廷正在筹备与北匈奴开战,只要窦固、耿忠二将和高密侯邓震能同时上书,皇帝和朝廷大臣们便有网开一面的可能!

    高密侯心里虽然还对小女邓尧赌着气,得知女儿女婿同时被皇上收监,心里还是慌张了一下。又得知班府并未被查抄,这让他看到了一线曙光。毕竟爱女心切,了解了事情原委后,邓震斗胆上书,为班超和邓尧说情。

    奏章和班妤婕“真迹”都递进去了,宫里很快便有了回音!

第二十五章 沁水公主() 
并非是“真迹”还归兰台起了作用,而是奏章中下面这段话打动了汉明帝:

    “陛下,超七岁习武,先师从家仆羌人虞四月,后师从河西名将左车。少时即存报效朝廷之志,虽为书佣,却勇冠天下。曾孤身斩杀众胡,救西域商人权鱼于危难。因其勇,有‘大汉第一剑客’之誉。熟读经书子集,虽为布衣,然温良恭俭让,有古名将之风。乞皇上留其犬命,他日定能让匈奴人闻之丧胆……”

    到底是邓禹大人的长子,邓震可谓摸透了皇帝的心思。

    他并未替班超、邓尧喊冤,也未在是否偷盗典藏上做文章,而是说“乞皇上留其犬命,他日定能让匈奴人闻之丧胆”。要知道此时的汉明帝,正盼望大汉有更多带剑世子,有杀敌报国本领,能让北匈奴“闻之丧胆”呢。邓震的这句话,显然已让汉明帝心里渐渐松动了。

    窦固与耿秉、耿忠三将也都连夜上书,请求赦免班超死罪,以便将来为将,且“因其勇,可为汉军先锋”。窦固在奏章还告诉汉明帝“陛下收超于兰台近十年,彼已深知谋国之难,温良恭俭,能聚人心。他日与争西域,此子定堪独撑一隅!”

    其实,杨仁收押班超后,曾禀报“江湖名号,名不虚传。绵中带针,可堪大用!”汉明帝当时未说话,但心里其实已经有决断了。

    北匈奴和西羌念念不忘“牧马中原”,大敌当前,他怎么可能为了一画而废了一个勇冠天下的世子性命,他又怎么舍得伤了天下带剑世子的心?但偷窃皇家典藏是重罪,以严刑峻法铁腕治吏的汉明帝,死罪他可以赦免,但既然犯了律条,重罪则必须严罚!

    否则,教化废弛,礼崩乐坏,何以治天下?

    亲政十余年,他第一次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而让他左右为难的,不是两千石重臣或列侯,而是一个小小的兰台书佣!

    这天他进入北宫章德殿画苑,准备静心作画。他没有将这桩普通的偷窃案交廷尉府、雒阳令、甚至河南尹等衙门审理,甚至连尚书台都未让插手。而是命杨仁将班超夫妇二人,暂时羁押在侍中庐,他要想一个两全其美之策!

    永平五年,漠北强人在雒阳欲加害西域大商贾权鱼,他授意杨仁,让这个班家后生狠狠教训了一顿漠北人呼衍历。无法无天的呼衍历差点命丧崤山之下,而这件事,也让汉明帝对班超刮目相看。

    “固文可辅国,超武可却敌!”汉明帝又想起窦融大人当年的密奏。朝廷当年便亏待了徐令班彪,班家清高厚道,此时他实在不忍心再重治徐令后人,难道朕能忍心让其以刑卒身份为朝廷出征!

    “皇上,快看哪,快看谁来了?”

    “父皇……”随着马后的声音,汉明帝惊喜地看到,他的小女儿,亭亭玉立的沁水公主刘致款款走进画苑,便一头扑进他的怀抱中撒娇。

    跟在她身后的邓乾跪下叩头道,“参见父皇!”

    “起来罢!非朝堂之上,一家人,不必如此生分!”汉明帝向邓乾点点头,命他起身。这才又端详着小女惊喜地问道,“小不点儿,汝怎么回来了,也不打个招呼?”

    刘致泪眼涟涟地道,“父皇为国事操劳,吾咋夜梦见父皇勤苦憔悴,心里戚然,今日便赶了回来……”

    汉明帝与马后相视一笑,刮着刘致秀气的小鼻子道,“吾最疼爱的小女,也学会说谎了!”

    刘致撅着小嘴,对马后撒娇道,“皇后,吾从小便骗不过父皇,真没劲!”

    说着,又从权倌手中接过包裹,打开将里面的宝贝一一摆到御案上,叽叽喳喳地道,“父皇,快看快看哪,看吾带什么好吃的!这是蜜枣,这是蒲桃(注:即葡萄)干,这是果脯。均是吾在沁园内自己种的,汝快尝尝,好吃着哪!”

    刘庄与马后品尝后,连说“好吃好吃”,一家人欣喜地团聚在一起,画苑内不时传出刘致银铃般的笑声。小女这开心快乐的笑声,让身心俱疲的刘庄心里洋溢着幸福。心情一好,人便也一下子年轻了许多。

    刘庄有女11人,五女刘致是他的掌上明珠,是他的心肝肉。刘致雅静贤淑、善良文弱,从小身体便不好,因而一生中难有几次笑容,被称为汉宫内的冷面美人。刘庄心疼小女,与马后一起悉心宠爱她。

    永平三年(公元60年),刘庄封刘致为沁水公主,婚配东汉开国元勋邓禹之孙,“仁者之所”邓府长门世子邓乾。

    邓乾是谦谦公子,儒雅英俊,通《春秋》、《尚书》、《左传》,汉明帝甚是喜爱。为了给爱女找一个好的耕读和休养身心之地,汉明帝亲自走遍河水(注:即黄河)两岸,最终选定沁河北岸,离沁阳城东北约四五十里的一大片竹林,为女儿建筑沁园。

    这片竹林和山水,北依太行,南邻沁河,富饶幽静,明朗祥和。“矮屋曲篱间,绿竹黄花绮”,“地在无尘境,人来不住天”,“筠篁突淇澳,风景胜江南”。据说周文王当年称此为“天下大阳居”,正与公主的性格天然匹合。

    汉明帝大喜,便命将大匠作启用千名劳力,仅仅一个多月,沁园便建成了,作为公主的陪嫁之苑。

    建成后的沁园,成为沁河岸一方仙境,更成为天下儒士仰慕之地。竹林凭风,绿柳滴翠,泉溪遍流,依山傍水,沟壑起伏,仿佛一个天然的大盆景。苑中殿堂巍峨,几座亭台楼阁点缀其间,一番田园风光,雅静秀逸,与公主一样别样美丽。后世闻名遐迩的词牌《沁园春》,便是歌诵的此园。

    沁阳城离雒阳城不过隔着河水和邙山,沁水公主经常返回雒阳城看望阿翁和马后。此次,邓老夫人派人送信给她,言班超与邓尧二人作下大业。国家战端将起,皇帝虽然惜才,可碍于维护汉律的威严,又可能不得不治其重罪。

    老夫人贵为列侯夫人,自然不会开口求媳妇帮忙。可老人家信中透露出的,又分明是这个意思。邓乾开始时还颇感为难,可病弱秀美的刘致却连想都没想,便与夫君一起过河,匆匆返回宫中。

第二十六章 天山雄鹰() 
“父皇,此人杀不得!”

    在章德殿画苑内,一家人品尝完果脯后,沁水公主与阿翁刘庄一齐在作画,马后在一边观看,邓乾与权倌则在一边磨墨。这是一幅已经上了卷轴的黄色缣素(注:即汉代供作书画用的双经双纬白色细绢),古色古香。父女二人均是此中高人,笔走龙蛇,挥毫泼墨,一边作画,一边说着“正事”。

    “说说,为何杀不得!”

    刘庄正在画着一只凌空展翅的苍鹰,鹰画完了,只有鹰眼是空的。刘致画完白云、大漠、天山,便又提起笔一点,鹰便活了,展翅欲飞出画中一般。

    《天山雄鹰》画完了,刘致替父皇盖上印鉴。汉明帝不想夺女儿之功,还专门题上“朕与小女致著”!

    “待他日漠北事了,朕定将此画赏与为朕挽弓谢雕之将!”汉明帝看着这幅父女共同画的绢画,平静地道。

    谁都知道此画的意涵,谁都清楚此时的汉明帝,渴望朝中尽出勇将!只到此时,刘致才淡淡地接着父皇的话头道,“父皇,典藏不过一画尔,而班家公子实是此鹰!大汉儒士向仁,然仁不过班府。大汉世子尚武,然此人却勇冠天下!北匈奴秣马厉兵,欲‘牧马中原’,父皇何故因一画,而失朝廷勇将邪?!”

    “汝小孩儿不懂,有罪必罚,此乃天条!否则,教化一坏,礼崩乐乱,朕何以治天下?”刘庄道,“彼便为刑卒,一样可为吾大汉出征,不妨事!况且戴罪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