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定远侯班超-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陵。

    这段时间,被饥饿和热浪折磨得了无生气的安陵邑也有点反常,街头和各村寨间,频频出现着便装的雍营士卒与羌人闲荡的身影,班超、班秉、班驺三人已经嗅出不安味道,他自然比嫂嫂雁旋焦心的地方更多。

    嫂嫂走后,班超没有动员阿母、师父、师母举家迁雒阳。阿翁班彪葬在班氏祖茔,阿母舍不得离开故地。抱着锏返回班府,在接下来时间内,班超一直悬着心,只到班秉、班驺从雒阳平安归来,他才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从七月中旬开始,司隶校尉牟融大人已经命三辅各郡县倾力赈灾,汉明帝则在诏书中明令三辅众官,“不得饿死一人!”各郡县闻风而动,隗里令古春也按帝令,在各乡、各里弄开了粥棚,早晚两次排队分粥于饥民。

    但此时的三辅,田地干裂,饥民遍野。班府虽然饥饿,还有班昭的夫家曹家、隔壁冯家相助,也比普通黔首、流民好多了。榆钱、榆皮、草根、苇根等一切都食的,已经被饿民吃光。剩下的唯一的救命之所,便是朝廷赈灾的粥棚。可班家人清高,从不涉足。他们宁可忍着,也不会去与饥民争食。

    其实,虽然是大旱之年,但作为东汉窦氏河西豪强集团的重要一分子,班氏家族的贫困与当时社会中下层人民的绝对贫困,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汉代户等划分,大致为“细民”或“小家”、“中家”与“大家”三个等级。小家家赀三万钱以下,中家四万至十万钱,而有家赀十万以上,则为大家或大户。

    按照当时三辅地区訾算(注:即官府计算民每户财产为划分户等级、制定政策基础)的物价标准,班家有老宅一区约值万钱,薄田四顷约值二万,良马三匹约值三万,牛车二两套值四千,辎车二乘约值万钱,役牛四头约值一万二千钱。当时大婢一人值二万,小奴一人直一万五,而班家有婢和小厮七八人,除金杏、芙蓉外,包括班超的侍婢慕容越在内,均为徒附子女,不能訾算在内。

    即便如此,金杏、芙蓉二人按当时的官价也约值四万钱,破落世族班家訾算出的家财也超过十万钱,按照户等应该为“大户”了,属于“有赀”者。其实不然,东汉年间到了建武末年和永平年初,由于休养生息数十年,百废俱兴,国力渐强,尤其是土地兼并愈演愈烈,三辅地区豪强世族林立,家赀十万钱已经沦为小户。一般的大户动辄坐拥数百万、上千万钱,真正的世族大户则往往家赀过亿,富可敌国。

    如安陵著名世族伏波将军马援一族,是建武中兴后汉帝国最大的商贾,曾门人宾客数百,膏田近千顷,牛马驼数千,徒附、仆婢无数,家赀无可计量。

    班氏一门人杰,之所以沦落为小户,与当年家主班彪定下的家规有关。

    班彪早年进入雒阳后便立下家规,即“不慕荣辱,以史传家”,且将其作为自保之道。班彪自进入雒阳开始,班氏一心著史,不与豪强纠缠过深,不接受豪强的惠赠,与南阳集团、陇右集团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在京城赋闲时间,班彪宁可拖着病弱的身子开堂授徒讲学,也不趟宫廷争斗的这窝浑水。

    东汉初期很多后世知名的大儒,都曾是班彪的学生。如大学问家、大思想家王允,就曾经跟着班彪习古文经学整整五年,后其文章流传后世。班彪的家规虽然迂腐可笑,但却是书生自保的长远之策,在东汉初年士家大族兼并整合的潮流中,很好地保护了班府读书人的形象,也保护了家族的安宁。

    当然,他的子女也有违背他的家规的。如后来长子班固为追求功名,主动加入窦宪的大军,官至中护军(注:类中郎将,秩奉二千石),成为窦宪集团的一个重要人物。然盛极而衰,终落得个身死狱中的下场,令后世文人叹。当然,此也为后话,本书另表。

    所谓屋漏偏遭连夜雨,从来祸不单行。就在班氏在大灾之年与徒附一样苦熬岁月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又骤然降临。

    早在阴历六月初,曹世书便曾在一个月黑之夜来找班超,悄悄通报说,雍营已经知道有五人在太华山被害,并怀疑是班超三人所为。怕班超掉以轻心,曹世书提醒道,“雍营护羌校尉石凉乃锱铢必较之辈,彼虽无证据,然定然借羌人之力举仇。班弟虽勇,然举族妇孺脆弱,不能不防!”

    大汉中兴之后,朝廷在隗里县驻防雍营,雍营护羌校尉的主要使命是防范高山雪原上的羌人。陇右之后的高原之上,羌人武装虽不敢来犯,但仍然是陇右各郡、甚至三辅的主要威胁。雍营压制着羌人,要报复班超,惟有借羌人之手并嫁祸于羌人!

    幸得曹世书通风报信,再加上班超、班秉、班驺三人早有预感,且十分谨慎,未给歹人一丝伤害班宅的机会。总算提心吊胆地熬到七月末,天是更热了,班超感觉风声越来越紧,该是下决心的时候了。

    七月流火,天干物燥。阴历七月二十六日午时,班家的田舍突然天黑时失火。风助火势,瞬间大火熊熊,浓烟四起,最后烟尘黑了半边天。

    等班超带着班驺策马赶到时,田舍已经化为灰烬。可怜芙蓉一家四口,除芙蓉因领着仆从外采榆钱迟归才躲过一死,丈夫龙三与两个孩子一家三口俱在大火中丧身。

    当天下午,隗里令古春就带人赶到安陵,封锁了现场。当夜和第二天,古春亲自勘查了现场。

    古春从田舍正房的灰烬中,寻找到芙蓉的男人龙三。此时的龙三已经被烧成了一团黑炭,只有一只脚还残留些少黑色的骨头。他的身下是两个小儿,已经全部被烧光,仅剩下两付铜锁。

    现场已被班、冯两家救火的徒附们踩踏破坏,古春勘查后的初步结论是失火。班超虽然对这结论不服,可又无可奈何。

    龙三身手矫健,正值盛年,当时正在田舍正屋中午睡,而两小儿在田舍中玩耍。这火起得蹊跷,两小儿这么小,打不起火。灶台在厢房内,即便厢房火起,烧到正屋也需要点时间。而在小儿惊呼声中,以龙三的身手,不可能一个小儿救不出?

    这两付铜锁,是夜玉分别在两小儿生日时,赏给孩子的。芙蓉闻讯赶到冒着残烟的田舍残骸前,扑倒在龙三的遗骸旁,手里拿着一对乌黑的铜锁,凄惨号哭,声音凄厉,撕心裂肺,闻者无不悲痛欲绝。

    班驺悄悄地对班超道,“尕叔,龙三是被堵在屋内烧死的……”

    樊儇和夜玉也赶来了,冯家主母于氏也赶来了,樊儇将芙蓉紧紧地抱在怀中。此时的芙蓉,瞪着一双震惊、木然、失神的双眼,疯了一般的悲啼,饥饿和悲伤,让她几度晕厥过去。

    隗里令古春带着忏作和十余名求盗,第二天又来勘查了半天。火势太大,田舍已成废墟,人已成炭黑,能臣古春里里外外勘查了半天,还是未能找到纵火线索。

    古春带着满腹疑问,但还是怏怏地走了。班超开始料理龙三后事,已经流不出眼泪的芙蓉,将两只铜锁紧紧抱于怀中,双目木然,嘴里只会称王翻来覆去地重复一句话儿,“虎子不会玩火石,打不着火……”

第七章 因爱生恨() 
都说人命关天,一把大火,烧死大小三条人命,对安陵邑、对班冯两家是天大的事。可对隗里县来说,不过烧死三个徒附,他们只能当成普通的失火来处理。

    大早之年,天干物燥,易发火灾,隗里令古春通告各乡各里要谨慎火种、严防火灾后,便又将精力转到赈灾上。

    但班冯两家却知道这起火灾的严重性,火灾第二天晨,原定是给龙三下葬。冯垦按班超所托,派小厮买来一大两小三具棺材,直接送到田舍废墟前,才返回班府。冯垦来到班府前院班超室内时,曹世叔陪着班昭恰好也赶回来了。

    班昭顾不上到后院去安慰芙蓉,她和曹世叔带来的消息,让班昭、冯垦、班秉、班驺的心头更加蒙上了阴影。

    “二兄,冯大兄,大伯已被看住,不能出营。君舅(注:汉时媳称公公为君舅)怕有事,命吾专程转告汝,须防雍营加害吾家……”

    班超送雁旋归雒阳时一番细密安排,众人便对班府处境早有预感。原还以为火灾是莫名其妙的失火呢,此时闻班昭一说,众人恍然大悟,心惊不已。

    雍营校尉石凉终于下手了,火灾是“警告”,甚至是“战书”。

    安陵就在驻隗里的雍营的眼皮子底下,班家不过一个蓬门小户,竟然扳倒了雍营一个司马,杀了五名士卒,雍营这口气,无论如何是要出的。雍营数千众,班、冯两家徒附、小厮老弱病残都算上,不过数十人,如何抵挡?

    班超见冯垦脸都吓黑了,便抱拳躬身道,“兄弟,梁子是吾班超结下的,绝不会连累冯府、连累于阿母,实在抱歉。

    冯垦两腿直哆嗦,但却砸了班超一拳道,“说的屁话……没有班家护着,冯家早亡于弓氏矣……天大的事儿,你吾扛着……”

    班昭怕阿母和师母担忧,在前院厅堂内将曹大人的叮嘱悄悄转告班超。

    就在此时,阿母、师母和冯府的于氏老夫人、冯垦妻吕氏四人,一齐来到前院班超室内。见班超脸色铁青,班昭脸色焦虑,班秉、班驺、冯垦三人捂捂盖盖、忿然不平的样儿,三位老人便大体明白发生了什么。

    阿母淡淡地道,“天塌下来便接着!套车,给龙三出殡!”

    侍婢扶着一身白色孝衣、神情木然的芙蓉走了出来,众人一起上车。芙蓉上车时,冯垦看一眼楚楚可怜的芙蓉,心都要碎了。知道芙蓉不待见他,心里想上前扶一把又不敢,便躲藏在人后面。

    里监门班伍已经请来了安陵的吹鼓手,十六家徒附自发为龙三戴孝,冯家的数百家徒附,也都举家而来。班府正正规规地给一个徒附出殡,安陵各世族只好派人来参加。虽然是大灾年景,徒附龙三的葬礼也算隆重,尤其是他最终得已葬入班家的祖茔!

    和和美美的一家人,眨眼间阴阳两隔,芙蓉接受不了这一现实。出殡时,她双目迷离,身体麻木、机械,仿佛痴傻了一般。等棺材入坑,徒附们正准备封土时,她乘扶着她的侍婢不备,凌空一头撞向坑中的棺材上,欲寻死同去。

    幸好班超早有防备,他命班驺时时看着。芙蓉跪在高高的坑边,她突然疯了一般头向上扑向棺木,在众人的惊呼声中,班驺飞身而起,先她一步跳入坑中棺木上,双手一招海底捞月,一把接住了芙蓉。

    “咚”地一声巨响,两人重重地摔在棺木上!

    虽然命被救下了,芙蓉还是被撞昏了过去。班超大为恼怒,不得不命侍婢将她提前送回班府。

    出殡后,按惯例是要办谢礼(注:即行答谢客礼)和宴客(注:即丧宴)的。可大灾之年,食不裹腹,丧宴是办不起的,再说班家又未收赙(注:即收受礼金)。可樊儇还是破例命夜玉从冯府借来栗米,熬成飦粥(注:即稠粥),款待众宾客、徒附。

    班府老夫人亲自做主,将徒附龙三葬礼办得一丝不苟。

    这场大灾之年的风风光光的葬礼,也让班超明白下面该怎么办。班家与雍营的怨结本就无解,阿母跟随阿公在河西军多年,她在在用行动告诉对手,班家虽然穷困,但不会屈服于邪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