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定远侯班超-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天不见动静,班彪痛苦地意识到,隗嚣不识时事,狂妄如井蛙,必不得善终。而他自己投奔河东、匡扶汉室的理想,已经付注东流。良禽择木而栖,生逢乱世,当隗嚣已经不能为其所倚时,他决心另寻明主了。

    当时,隗嚣率大军住三水城,倚河东兵锋直指河(注:即黄河)对岸。而窦融率大军住武威郡朴箚城,河东和河西军隔河相拒。虞四月已悄悄侦测到,隗嚣担心班彪有离心,即将动手了。于是,班彪先派虞四月偷偷至北地郡的富平城,并夜晚乘着羊皮筏偷渡过河,送信到河西。

    河西军河畔守将收到班彪的信不敢延误,便快马报与武威太守梁统。

    梁统亦是三辅人士,原住右扶风茂陵,前汉平帝末年,为避战乱举家迁徙至高平。窦融被推举为河西大将军后,梁统为武威太守,也是河西军的第二号人物。他素闻班彪才名,收到班彪的信不敢自专,便速报窦融。

    当时窦融正坐阵朴箚城中,天下纷争,他正求贤若渴之时,闻报便如获至宝,急忙筹划接应事宜。原来,堂堂的河西大将军窦融对班彪如此重视,除了慕其才名,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

第四十一章 如虎添翼() 
更始失败后,三辅的耆老士大夫们,全部逃奔到上邽归附了隗嚣。隗嚣素有谦恭爱士之名,待名士以布衣之礼。王莽新朝的平河大尹、长安人谷恭,被任为掌野大夫。平陵人范逡任师友,赵秉、苏衡、郑兴为祭酒,申屠刚、杜林为持书,杨广、王遵、周宗以及平襄人行巡、河阳人王捷、长陵人王元、安陵人马援皆为大将军,杜陵、金丹等若干人为宾客。

    多年的苦心经营,谋臣、勇将竟相来投,使隗嚣拥精兵十数万,可谓名震陇右,威名闻于长安以东。可自从隗嚣欲长期割据一隅,并暴露出争霸天下的企图后,一些游士长者,已经看清他的结局,便开始逐渐离开河东,转投他处。

    与隗嚣相比,窦融当时势弱,孤处河西一隅,天下名士很少看好他。班彪是隗嚣阵营中第一个转投河西的人,而窦融正是从班彪欲西行这件孤立的事情,看到了河东、河西彼此力量的消长。

    为接应班彪,窦融和河西二号人物梁统亲自策划了一次成功的渡河袭击行动。

    这天夜半,河西军屯骑营军司马陶恭率领二千铁骑主动渡过鹯阴河(注:即黄河武威郡段),奔袭被隗嚣河东军占领的祖厉城。夜晚鼓声四起,烽火连起,河东各城震动,正在高平的隗嚣急命大将周宗驰援。乘着三水一片混乱,班彪便欲悄悄出逃。

    就在此时,却出现了意想不到之事。

    原来,隗嚣将隗灵嫁给班彪,隗灵还承担着看守班彪的任务。见班彪欲逃河西,隗灵便竭力阻止。她甚至告诉班彪,自己已经怀有班彪的骨血,如果班彪狠心弃河东,她则必死。但班彪胸有大志,岂会为其所绊。

    见班彪心意已决,隗灵伤心欲绝,便悄悄派人告了密。

    当时正在三水城的隗嚣,闻班彪竟然欲逃河西,震怒中便下达了绝杀令,派出一支骑兵追捕班彪一家。

    班彪带着樊儇、夜玉和虞四月,驾二辆辎车,夜晚混出三水城后,便一路狂奔,天亮前已到达河边。

    这里不是渡口,河堤下芦苇丛生,十几条战船停在河边。班彪一家与三水派出的追兵几乎同时到达河边,相距不过一二里。情急之下,他们弃车下堤狂奔。班彪背起樊儇,虞四月则背起夜玉,四人仓皇奔进河堤下的芦苇丛内,跑向河边。

    追兵至河沿,正要下堤追击,陶恭命河西大将秋臣率一彪人马从斜刺里杀出,将追兵截住厮杀一阵,掩护班彪一家登船。梁统的水军校尉秦巅则亲自驾一叶快船,将班彪一家渡过鹯阴河。陶恭和秋臣俱是窦融帐下勇将,隗嚣的河东兵不敌,只好退去。

    等隗嚣亲率大军赶来,河西军得已安然退回河西。

    为防河东军报复,窦融精心谋划布局,急令张掖太守史苞、酒泉太守竺曾、敦煌太守辛肜和金城太守厍钧,均率军云集朴箚城。河西大军云集,严阵以待,隗嚣找不到机会,到底咽下了这口恶气,班彪一家这才得以平安归河西。

    这是一次极其成功的营救行动,文人班彪的军事生涯,从此揭开了新的一页。

    河西大将军窦融也是前汉外戚世家,其七世祖窦广国,是前汉文帝窦皇后的亲弟。他亲自与梁统在太守府摆酒,为班彪接风压惊。第二天,他们长谈整整一天,窦融便正式命班彪为帐下从事,秩比一千石。负责起草文稿,参与帷幄运筹。

    两汉时的“从事”一职,类似于后世的“参军”。从这一任命不难看出,窦融对班彪是何等的期待!

    秋末从河东逃至河西,自呈送《王命论》后,樊儇和夜玉过了四五个月惊惶不安、草木皆兵的惶恐日子。进入武威郡首府姑藏城后,生活才安定了下来。冬天河水结冰,河东军不时寇武威,有两次一直打到朴箚城下,俱被窦融击破,退回河东。

    春天开冻后,河水(注:黄河)阻隔,战事稍息。隗嚣兵势已竭,双方攻守虽未逆转,但势均力敌,又开始隔河相持起来。隗嚣无力再犯河西,窦融便命梁统整修河防长城,严加防守,自己带领大军返回住于张掖郡的觻得城属国都尉府,从长计议。

    窦融是一个威镇一方的大将军,心细如发。隗灵虽然背叛了班彪,但班彪与樊儇一直对隗灵念念不忘。因此,待局势稳定下来后,他便专门派出河西大将、斥侯掾吏(注:类似于今情报首脑)西风,隐秘潜入河东,想找到隗灵,并将其带回河西。

    可班彪出逃后,隗嚣大怒,便将隗灵嫁给了大将王元为妻,已经移居西城。而且,并未听说隗灵生养了孩子。因此,西风只得空手撤回河西。从此,班彪与樊儇便失去了隗灵音讯。

    从班彪加入河西军开始,窦融很多便倚仗甚至离不开他了。

    当时河西未受战乱纷扰,加上窦融治理有方,河西各郡富庶丰饶,府库丰盈充实,在各方割据势力眼里,是一块肥肉。不仅受到隗嚣河东军强大的压力,而且高原上的羌人,沙漠之北的匈奴人,时常派兵寇掠,一时战乱不断。

    班彪为窦融献策,“隗嚣后有汉军,且前有天险所隔,必不敢全军向河西。羌人全为财货,全无裂土之心。故可结羌人,防隗嚣,战匈奴。匈奴败,则羌人也将自安。彼时,则可全军争河东……”

    窦融按照班超之策,派西风携重礼出使高原羌人,稳定后方。又命梁统稳固河防,并严令“以河为险,据城坚守,勿得出战!”自己则亲率三万河西军精锐,出漠北一直打到郅居水畔(注:即今蒙古北部色楞格河右支流,源于杭爱山脉北麓,流入贝加尔湖),一连四战,歼灭匈奴大军数万人,俘兵民二万余人,牛羊二百余万头,打得匈奴人几年内不敢出漠南。

    这场大战,是河西军与匈奴数百战中,最为惨烈的一仗。六千余河西子弟,长眠在苦寒的漠北草原之上。受伤士卒,则高达一万余人。

第四十二章 画策事汉() 
虽然河西军北征大捷,但此时窦融仍四面受敌,河西真正的危境并未解除,他正在苦苦寻求河西自保之策。等北征班师后不久,窦融便与众将持续帐议,并再次向班彪问计。

    他亲自将班彪请到书房长谈,“叔皮所著《王命论》,吾深以为然。观当今之天下,北征虽然惨胜,吾教训了匈奴人。然列强环伺,河西稍纵,定然旦夕难保。今放眼天下,不知叔皮如何教我?”

    班彪显然早有准备,他指着缣图,对窦融说道:“河西五郡孤处西北,列强环窥。北有匈奴、鲜卑和原来据有三水、现已投奔匈奴的卢芳,俱虎狼之众。西和南有羌人,蜀中有公孙述,东有隗嚣,可谓四面受敌,一夕三惊。河西如孤独自处,不思进取,在强敌环伺之下,定然难以长久自保。”

    “观当今天下,成家帝公孙述器量有限,唯建武大帝刘秀是汉室正统,灭刘永、彭宠,中原稳固。剩下张步、董宪之流,已不足为虑。民心思汉,天下归心,兵锐甲利,势不可挡,天下一统,当为时不远矣。将军如能以河西五郡之众,追随雒阳,如此则非但能自保,福荫子孙,而且还会造福天下苍生,留芳于万世……”

    班彪侃侃而谈,为窦融画策事汉。窦融与隗嚣正是两虎相争的关键时刻,仅以一已之力,河西时刻处在岌岌自危之中,更别说战胜隗嚣了,窦融必须为河西军找到一条出路。就是在这风云际会的历史关头,班彪为窦融定下“依附东汉,共击河东”的千秋大计。一语点醒梦中人,班彪此策,加速了割据列强的灭亡,改写了历史的进程!

    窦融早有归汉之心,但天下群雄逐鹿,以河西数万劲旅事于东汉,窦融内心也隐隐似有不甘。此时,经班彪一番分析,他终于下定了决心,便派长史刘均为史,悄悄穿越河东至雒阳,向建武帝刘秀递书陈述河西之事。此时的刘秀也正遣使出使河西,争取团结窦融共同对付隗嚣、公孙述,他多次派出使节出使河东,均未成功。

    此次,两边的使节在河东相遇,便一同返回雒阳。

    见到刘钧,雄才伟略的建武帝刘秀自然很高兴。他亲撰一书,称赞窦融安定河西,远见卓识,功在国家。随书还赐黄金二百斤,并任命窦融为凉州牧。

    窦融率领河西五郡归汉后,顿时改变了天下割据格局,使刘秀的汉军如虎添翼。统一战争的天平顿时倾向了刘秀一边,窦融附汉不久,便与建武帝刘秀相约共击河东,陇右数年大战,隗嚣彻底灭亡。继而建武帝又讨平蜀汉,终于实现天下一统……

    窦固是温厚长者,平时话语不多。耿忠是汉军大营的大管家,平时说话最多、操心最多的是耿忠。但窦固是汉军的灵魂,中军每次升帐,他端坐堂上,众将校可以海阔天空地发表个人见解,所谓言无不尽,说错了也不打紧,他一般不干涉。可一旦到他做决定了,则无人敢喧哗。

    两军对垒时,他一般立于帅纛之下。守则稳如泰山,汉军各营就是剩下最后一个士卒,也不会让敌军威胁到中军。攻则势如破竹,汉军士卒只要见到火红的帅纛和身披红色战袍的身影开始向敌军移动,全军会如钢铁的潮流一般,将敌军碾碎。

    这些将校,都是从永平初年征战高原羌国烧当羌开始,便一直跟随窦固南征北战的骁将,与窦固情深似海。但是,窦固很少讲述窦氏当年在河西的辉煌历史。可今天,窦固却借欢迎班平的午宴,讲述了河西军的战斗历程,让众将热血沸腾。这让他们都想起了中军大帐上空飘扬的河西军战旗,他们强烈的求战之情,被深深地激发了!

    大宴之间,窦固赠给班平一把古老的河西军佩剑。老将耿忠理解窦固的心情,便庄重地对班平说,“都尉是要汝记住,汝是班从事后人,是河西军的后人!”

    班平一家主仆十数人,闻言则长跪于地,班平抱住弟弟班超,喜极而泣。她是班彪的后人,是大汉文章世族的一员,是汉军司马的姊姊,罩在头顶数十年的阴霾散去,她的腰杆挺直了起来。

    大宴之后,班超将班平一家拜托给窦戈,请他们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