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之寨主当自强-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龙见武松穿的衣服,破了好几处,就出钱给武松做了几身新衣服,武松嘴上不说感谢的话,心里对邓龙好感直线上升,在武松心里的地位,邓龙的位子仅次于武大。

    武松陪邓龙在柴进庄上逛了几日,武松回家心切,向邓龙告辞,心里知道拦不住武松,邓龙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包袱,道:“我准备了些换洗衣裳,都在这里,兄弟一路走好,切莫贪杯!”

    武松接过包袱,挤出笑容道:“哥哥放心,等过些日子,我去梁山看哥哥。”

    邓龙送到门外,见武松就要徒步走回家,连忙叫住武松,把自己的马牵来送给武松:“兄弟离家千里,靠一双脚,几时才到家,还是骑着我的马,也好省些力气。”

    武松点点头,转身骑上马,道:“哥哥保重”,拉过马头,一挥鞭子,向着大路奔去,武松骑在马上,眼里渗出一丝泪水,自己与邓龙不过萍水相逢,这几日邓龙又是给自己治病,又是做衣服。刚才送的包袱沉甸甸的,怕是不下百两银子,联想到自己这些日子受到的冷落,心里愈加感谢邓龙!

    送走了武松,又在柴进庄上住了两日,柴进每日亲自作陪,倒是把沧州周边走了一遍。

    九月处,花园菊花盛开,邓龙和柴进在花园赏花,每人头上插了两朵碗口大小的菊花,要多傻,有多傻。本来邓龙不想插,盛情难却,现在有求于柴进,不好拒绝,只好做一回伪娘。

    邓龙不知道在宋代,但凡有点身份的男子都有插花的习惯,只是邓龙一直在梁山,林冲王伦他们又没这爱好。在邓龙插上花后,刘唐还在一边夸好看,邓龙差点没忍住给刘唐两巴掌。

    几人有的兴起,柴进还念了两首《咏菊诗》,邓龙本来也想背两首,谁知在库存里搜刮一阵,愣是没找到一首应景的诗词,只好作罢。

    柴进也不知道念得谁的诗,邓龙随口赞叹几句,正要念出自己刚刚创作的打油诗。公孙胜急匆匆的跑来道:“山寨来急信,哥哥快看。”

    邓龙连忙拆开书信,看了一遍,不动神色道:“山寨出了点事,需要我赶快回去。”

    柴进神色关心道:“山寨出了什么事,要我帮忙吗?”

    “没什么大事,只要我回去就好,只是那些……?”邓龙欲言又止道。宋江果然杀了王婆媳,逃出了郓城县,正在向沧州赶来,就是不知道是王婆媳看了晁盖写给宋江的书信,宋江害怕暴露于晁盖的关系,还是找一个落草的理由,杀了王婆媳。在邓龙想来,后者可能性更大一些。

    柴进了然道:“贤弟放心,东西我也备好,贤弟拿了就能走。”

    柴进从怀里拿出一份清单,交给邓龙。粗略一扫,邓龙惊喜的呼道:“怎么会这么多。”自己的那个疑问,就要解开了吗!

    铁甲两千副,纸甲五百副,熟铜鱼鳞甲五十副,一担硬弓八百把,箭头万斤,弩弓二百,弩箭一万发,马刀六百,看着清单,邓龙压住心底的狂喜,大概算了算,自己带来的那点东西,还不够礼单上的五分之一。

    柴进微笑道:“贤弟是不是想知道这些东西的出处,那就跟我来吧!”

    跟着柴进作怪右拐,出了庄园,来到庄后面的小树林,走了大概十分钟,耳边传来一阵‘叮叮当当’的打铁声,眼前赫然出现一片作坊,几百个匠人打铁的打铁,制作模具的制作模具,没有一个闲人。

    公孙胜语气干涩着:“这是……,这是……?”震撼到说不出话来。

    柴进领着邓龙来到作坊中间,介绍道:“这个作坊是我父亲在二十年前筹建的,专门制作铠甲,各式弩弓、兵器。这里有匠人一千八百余人,每年制作出的东西,价值数百万贯。”

    一切好似有了源头,什么都有了解释。柴进为什么不住在有城墙保护的府州,而是住在这没有几人的乡村。高廉为什么处心积虑的要杀了柴进。

    柴进为什么敢收留朝廷侵犯,还狂言道:就算杀了朝廷命官,劫了州府的府库的罪人,也敢收留。从柴进上了梁山的表现,和最后隐退的风格,怎么看都不是一个傻子能做出来的。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作坊,殷天赐和柴皇城不过是可怜的牺牲品罢了。

    柴进伤感道:“我柴家在大宋,地位尴尬,前面还好,对柴家还算照顾,只是等赵家坐稳了皇位,就好像忘了柴家,不闻不问,这些年朝中有些人也对我柴家生出非分之想,父亲无奈之下,搬出京城,来到沧州安家。父亲知道哪些人迟早会出手,就暗中建造了这处作坊,每年拿出钱财安排族中子弟,悄悄出了柴家,散到各处,只求为柴家留留下香火。”

    “那现在你还守在这干嘛,不如和我去梁山吧!”

    柴进苦涩道:“柴家当初用柴王的王位,才换的安然出了东京。如今只得窝在沧州不得动弹,要是柴家做出什么令朝廷忌惮的事来,柴进不敢想象柴家面临怎样的狂风暴雨?”

    作为前朝的皇家遗族,柴家在中国的历史上本就是一个异数,那个王朝的开国皇帝不把前朝的皇族斩杀个干净,要知道李世明连自己的亲哥哥都没放过,柴家能安然传承到如今,不得不说气运冲天。

    邓龙忽然笑道:“柴大官人有话不妨直说,小可能做的,定会全力以赴的去做。”不惜暴露柴家最大的秘密,柴进摆明是有事相求。

    柴进大笑道:“邓兄果然是聪明人,那我就直说了,我只要邓兄的一个承诺。”

    “什么承诺,柴兄不妨明说!”

    “现在就是说了你也做不到,等以后吧。”

    “要是我以后也做不到,这次你不就亏大了。”

    柴进笑道:“又不是一次两次了,你要是做不到,这些东西就当是送你了”。这几年柴进不知往外送了多少东西,王伦的起家资本都是柴进送的,只是这两年王伦固步自封,没什么作为,柴进才断了联系。

    邓龙也没犹豫,柴进是个十足的聪明人,不会提出什么异想天开的要求,当下邓龙伸出右手与柴进击掌三下,定下誓约。

    柴进也不担心邓龙毁约,古人在操守方面,看的比命还重,曾经有一个人为了达成誓约,不惜赔上身家性命,成为当时的美谈。

第二十四章 登州大虫() 
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包养!

    邓龙与柴进击击掌为誓,二人相视大笑,在忙碌的人群中格外显眼,刘唐在一边对公孙胜高兴道:“这次哥哥来沧州,真是赚大了,用二十万贯的东西,换来价值百万惯的武器铠甲,山寨这下真要翻身了!”

    公孙胜却在沉思。心道:看不懂啊!邓龙哪一点值得柴进下这么大的赌注,他到现在还看不出邓龙有什么出彩的地方,柴进到底要干什么?

    完成誓约后,邓龙叹息道:“现在我梁山虽然兵多将广,只是缺少打造兵器铠甲的高级匠人,只能用几个乡间的打铁匠,制作几把杀猪刀,看到柴大哥的作坊,邓龙真是惭愧啊!”

    柴进翻着白眼,心道:不就是敲我的竹杠嘛,直说就是,百万惯的东西我给了,也不再乎再给些工匠,柴进笑道:“邓兄莫要烦恼,柴某这的匠人都是柴家世代的忠仆,我抽出三百人,去帮邓兄就是了。”

    邓龙故作迟疑道:“这不好吧。”

    柴进:“…………。”

    邓龙和柴进敲定了去梁山的工匠人数,便带着刘唐、公孙胜回到梁山,召集众人道聚义厅。说出了这次去沧州的收获,众人皆是高兴不已。

    “这次去沧州收获不菲,柴大官人给的那些东西太多,我们三人带不回来,所以得有人去押运,杨志、黄安何在?”

    “在。”

    邓龙沉声道:“你二人带领二百人马前去沧州押运兵器铠甲,那些工匠更是重中之重,路上不许有半点差池。”

    二人应声道:“哥哥放心,我们去也。”两人下去点齐人马,就赶往沧州。

    安排完沧州之事,邓龙目光灼灼的看向朱贵道:“你在信中所说之事,可是真的。”

    “并无半点差错,这是我得到的文书,哥哥请看。”

    邓龙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书信,尤其是落尾的署名,更是看了三遍,确认之后,狂喜道:“不错,正是此人,真是天助我也。”

    吴用在一边不以为然道:“不就是登州一个通判,哥哥为何这般兴奋?”

    邓龙一直以来好似忘了什么事,直到叶春说出登州后,邓龙这才想起来,大宋的未来的顶梁柱,此时正好在登州当通判。

    宗泽原是进士出身,文武兼备,博学识广,只是出身寒门,没有靠山,做了一辈子的七品县令,由于为官清廉,不削巴结上司,一直到了五十五岁,才升任做了六品的登州通判,在任期间,惩贪官,除恶霸,登州吏治一片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今年宗泽年过六十,对于大宋官场的**,深深感觉到自己已经难有作为,心灰意冷之下,上书朝廷告老还乡。

    在原来的轨迹里,宗泽辞官后回到老家浙江东阳县。由于宗泽在登州时,得罪了不少人,在宗泽卸任后,纷纷跳出来诬陷宗泽污蔑道教,被宋徽宗发配到镇江看管起来,直到宣和三年(1122)年,宋徽宗大赦天下,宗泽掌监镇江酒税,两年后又被任命为巴州通判,实为流放。

    靖康元年(1126)年在御史大夫陈过庭的举荐下,出任河北义兵都总管,以六十八岁的高龄率领数万人马,在河北京师之地,与金兵大战数百场,打的金国既害怕他,又尊敬他,私底下金兵都尊称他为宗爷爷。

    大名鼎鼎的岳飞,岳武穆就是被宗泽在刑场救下,与岳飞交谈过后,宗泽赞叹道:“真乃将才”。巧的是赶上金兵攻打汜水,宗泽交给岳飞五百骑兵,迎战金军。岳飞果然不负宗泽的期望,以五百骑兵,击溃数千金军,大胜而回。

    在徽、钦二宗被金军俘虏北上,宋高宗在南京即位,宗泽率领岳飞部将,从金兵手中夺回东京开封,上书赵构,收回失地,只是此时的赵构被金军吓破了胆,哪里还敢攻打金军,宗泽接连二十多道奏折都被赵构留而不发。

    宗泽见赵构没有收回失地的想法,忧愤成疾,背身恶疮,此时宗泽已经七十岁,在弥留之计,对部下说道:“我因为徽、钦二帝遭受不幸,积愤成这样。你们如果能够消灭敌人,则我死而无恨了!”诸将都嚎声大哭道:“我们愿意跟着大帅死战到底。”

    在诸将退走后,宗泽念着杜浦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胸。”随后连呼三声:“过河,过河,过河”怀着悲愤的心情在开封与世长辞,宗泽的遗体由爱将岳飞和儿子宗颖扶柩至镇江,与夫人陈氏合葬。

    宗泽的前半生怀才不遇,在古稀之年为了大宋南征北战,保境安民,直到去世的前一刻,还在想着收复失地,细数华夏上下五千年,没有比宗泽更悲壮的人了。

    回忆了一边宗泽的生平,邓龙不由得伤感不已,这位老人为了这个大宋,付出了身家性命,死后连个空有虚名的王位都没得到。

    邓龙没有回答吴用的疑问,而是坚定道:“此人定属于我梁山的。”邓龙盯着吴用,语气冷冷道:“不管用什么方法,这位老人家,必须得上梁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