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之寨主当自强-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笑闹了一会,酒宴已准备完毕,邓龙拿起一碗酒,玩笑道:“今晚已经立下军法,就让我们无拘无束的放肆一晚,等明天颁布军律,诸位可不要明知故犯啊,来干了这一碗!”

    众人抬起桌子上的酒碗,一饮而尽。

    鲁智深道:“以前在军中听将军的,在五台山上听智真长老的,这段时间再山寨无拘无束,倒是浑身不自在,现在又找回以前的感觉了!”

    阮小七笑道:“要不让哥哥给你找一婆姨,免得时间长了,你又难受!”

    鲁智深老脸一红,连忙道:“使不得,使不得,小七莫要取笑洒家了。”

    邓龙跟着说道:“要不我给提辖当月老,找个婆姨好给提辖暖被窝!”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声称要给鲁智深找老婆。

    鲁智深:“…………。”

    第二天,林冲站在点兵台上,手拿黄娟,朗声道:“寨主与诸位头领昨夜立下军法,以后如果有人犯了军规,当按照军律处置,绝不容情,军律如下:

    其一:闻鼓不进,闻金不止,旗举不起,旗按不伏,此谓悖军,犯者斩之。

    其二:呼名不应,点时不到,违期不至,动改师律,此谓慢军,犯者斩之。

    其三:夜传刁斗,怠而不报,更筹违慢,声号不明,此谓懈军,犯者斩之。

    其四:多出怨言,怒其主将,不听约束,更教难制,此谓构军,犯者斩之。

    其五:扬声笑语,蔑视禁约,驰突军门,此谓轻军,犯者斩之。

    其六:所用兵器,弓弩绝弦,箭无羽镞,剑戟不利,旗帜凋弊,此谓欺军,犯者斩之。

    其七:谣言诡语,捏造鬼神,假托梦寐,大肆邪说,蛊惑军士,此谓淫军,犯者斩之。

    其八:好舌利齿,妄为是非,调拨军士,令其不和,此谓谤军,犯者斩之。

    其九:所到之地,凌虐其民,如有逼淫妇女,此谓奸军,犯者斩之。

    其十:窃人财物,以为己利,夺人首级,以为己功,此谓盗军,犯者斩之。

    其十一:军民聚众议事,私进帐下,探听军机,此谓探军,犯者斩之。

    其十二:或闻所谋,及闻号令,漏泄于外,使敌人知之,此谓背军,犯者斩之。

    其十三:调用之际,结舌不应,低眉俯首,面有难色,此谓狠军,犯者斩之。

    其十四:出越行伍,搀前越后,言语喧哗,不遵禁训,此谓乱军,犯者斩之。

    其十五:托伤作病,以避征伐,捏伤假死,因而逃避,此谓诈军,犯者斩之。

    其十六:主掌钱粮,给赏之时,阿私所亲,使士卒结怨,此谓弊军,犯者斩之。

    其十七:观寇不审,探贼不详,到不言到,多则言少,少则言多,此谓误军,犯者斩之。

    其余各寨头领也在宣读军法,郎朗之声不绝于耳。

    梁山自军法出现后,风貌为之一变,坐立行走间,多了一股军人才有的精气神。

    时光易逝,眨眼间便到了八月,天气已经微微转凉。邓龙坐在虎皮大椅上嘴里啃着牛骨头,手里拿起酒,时不时的喝上一口。

    晁盖喝一会后,说道:“当日多亏有宋公明冒死前来报信,才叫我们有了准备。我上山已有月余,一直忙于山寨事物,不曾下山给看望公明贤弟,现在我想让刘唐兄弟下山一趟,送些金银给公明贤弟,还望哥哥准许。”

    “晁大哥想去就去,不必告诉给我,要钱的话,直接去找王伦要就是了。”邓龙郁闷道,怎么还忘不了宋黑子,那次要不是自己,你们还不得被官兵撵着满山跑。

    晁盖笑道:“那我这就去写封书信,叫刘唐赶快下山。”说完便急匆匆跑去找刘唐。

    邓龙本来想让晁盖不要写书信了,被人抓住了不好。但一想到阎婆惜被自己弄到了梁山,所以就没阻止。

    现在梁山终于走上正轨,展现出一片生机旺盛的样子。到处都是一副忙碌的场景,晁盖找到刘唐,说明缘由,刘唐痛快的答应,找王伦拿了百两金子,就去郓城县找宋江。

    躺在床上,宋江看着睡在旁边的少女,心里哀叹:自从晁盖上了梁山,这山东的局势变得让人琢磨不清,根据朋友的线报,济州被梁山攻破,府库被洗劫了干净。

    而济州府尹楞说是田虎干的,朱仝和雷横被捉上梁山,那个寨主邓龙写信让自己去梁山领人,宋江心里感觉不对劲,便没理会。等两人回道郓城县,见都没见自己,就去了济州,自己写信也不回,这么多年的苦心经营,这就打了水漂。

    这几天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三千官兵一去不回,全被梁山俘虏。邓龙的名声在短短的几个月,传遍山东,比起自己只差了那么一点点,难道老天都不管自己了吗?

    少女见宋江满脸的忧愁,笑着说道:“押司陪奴家再睡一会吧!”

    烦躁的推开少女,宋江冷漠道:“我还要去县衙办差,你一个人睡吧。”

    宋江走在街上,全然不见刚才的冷漠,见了谁都是一副和善的样子,时不时的和路人打着招呼。

    一个头戴斗笠的汉子,在人群中说道:“押司还认得小弟吗?”

    宋江道:“兄弟好生面熟,好像在哪见过。”

    那汉子说道:“这里不方便,押司请借一步说话。”

    宋江也没怀疑,自己帮过的重犯不在少数,以为又是找自己的,就跟着汉子来到小巷里,那汉子摘下斗笠,下拜道:“小弟刘唐,见过公明哥哥。”

    宋江一惊,连忙拉着刘唐来到一处酒店,说道:“兄弟犯下天大的案子,怎么还敢来县城?”

    刘唐笑道:“晁大哥在梁山想念公明哥哥,便叫刘唐来郓城县看望哥哥。”

    宋江笑了笑,道:“只要晁保正在梁山一切安好,宋江就放心了。”

    说着话,宋江叫小二打来一坛酒,切二斤熟牛肉给刘唐吃。刘唐也没客气,赶了好几个时辰的路。肚子早就饿的咕咕叫,当下便大口吃了起来。

    看着天色不早了,刘唐拿出金子与书信说道:“公明哥哥的大恩无以为报,晁大哥叫小弟拿些金银相报。”

    宋江连忙把金子装进招文袋,说道:“贤弟听我说,你们刚去梁山不久,正是用钱的时候。宋江家里颇有家财,这些金子你先拿回山寨,就当我暂时放在梁山,等我用时在取不迟,这书信我就先收下了。”

    刘唐苦着脸说:“要是押司不收金子,回到山寨,晁大哥还不知道怎么怪我呢!”

    “我自会写封书信给晁保正,他不会怪罪与你。”当下宋江向掌柜要来笔墨纸砚,写下书信,交给刘唐道:“今夜月色必定明朗,贤弟趁着晚上人少,赶紧上路吧。”

    刘唐拿了书信,告别了宋江,快马加鞭回道梁山,向晁盖道:“公明哥哥不肯收下金子,直说等用时在取,这是公明哥哥的书信。”

    晁盖看了书信,叹道:“宋公明真是义士,我不如他啊!”

    邓龙撇了撇嘴,也不问书信里有什么,而是问道:“宋公明在郓城县过得还好嘛?”

    刘唐笑了笑:“公明哥哥纳了一房小妾,听说现在连门都很少出!”

    邓龙心里一凉,急忙问:“你是听谁说的,那小妾叫什么?”

    刘唐还以为邓龙听了别人取了妾,心里不平衡,偷笑道:“我在郓城县听别人说的,说那王婆惜娇媚可人,宋公明真是好福气!”

    邓龙苦笑道:“真是好福气啊!”自己带走了一个阎婆惜,又来一个王婆惜,这难道就是天意吗?

    邓龙心里呐喊道:就算是天意,我也不会屈服!

第二十章 阳谷县() 
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各位大官人投一票吧!

    第二天一大早,邓龙召集各寨头领,说自己要去沧州一趟,安排林冲与晁盖暂时看管梁山。

    王伦劝道:“哥哥乃是梁山之主,不可轻动,我和柴大官人也算相熟,还是我替哥哥去沧州吧!”

    邓龙明知王伦这是好意,但还是忍不住打了王伦一巴掌:“你扔下梁山这一堆事,让谁来做,再说了,一路上强人出没,凭你的本事,能活着回来吗?还是留在山寨老老实实待着吧。”

    哥哥乃是梁山之主,不可轻动,晁盖就是死在这句话下的,要不是知道王伦没有野心,邓龙真想一刀劈了他。

    王伦还以为邓龙害怕他在路上出事,不让自己去,在一边感动的一塌糊涂。

    林冲知道劝不了邓龙,便道:“哥哥去意已绝,林冲便不再劝了,只是哥哥一人去沧州,我们放心不下,要不让鲁提辖跟着吧。”

    邓龙点点头,道:“我自知武功还不到家,所以想让公孙先生和刘唐兄弟跟我去。”

    公孙胜笑道:“能跟着哥哥,是贫道的福气。”

    刘唐也保证道:“诸位兄弟放心,回来后,哥哥要是少了一根汗毛,就找我刘唐问罪。”

    鲁智深笑骂道:“得了便宜还卖乖,本来是洒家跟哥哥去的。”鲁智深只是嘴上说说,心里知道梁山现在还少不得他。

    众人一直送到水泊外边,晁盖嘱咐道:“哥哥一路小心,刘唐你可要保护好哥哥。”

    刘唐再次向众人保证了一次,只差当着大家的面写下军令状了。

    出了梁山十里路。邓龙道:“刘唐兄弟,你先带着礼物,去沧州吧!我和公孙先生随后就到。”

    刘唐点点头,答应下来,带着三辆马车,在路上万一碰到同行,战斗起来,自己可能顾不到邓龙,而邓龙两手空空,一路上的麻烦,倒是少不少,当下便带着马车走了。

    等刘唐走远,邓龙对公孙胜道:“我们去阳谷县一趟。”

    公孙胜不解道:“哥哥去阳谷县干嘛,这不是绕远了吗?”

    邓龙微微一笑:“没事,刘唐带着马车走不快,我们先去阳谷县转一圈。”

    公孙胜见邓龙不说,便快马加鞭来到阳谷县。邓龙问了问路人,打听清楚了王婆茶坊在哪。县城本就不大,在路人指明道路后,邓龙谢过路人后,来到王婆茶坊,要了几盘时令鲜果,泡了一壶好茶,和公孙胜有一搭,没一撘的说着话,

    王婆看起来五十多岁,脸上的皱纹多的数不清,身着灰色抹布罗裙,见两人穿着不凡,便上前笑道:“两位客官哪里人啊,来阳谷县做些什么。”

    邓龙淡笑道:“我们是淮西来的商队,在东京卖了货物,准备回家。”

    王婆走出去看了一圈,问道:“怎么就两位啊,别的人呢?”

    邓龙也不嫌王婆麻烦,解释道:“商队先回去了,我们来这休息片刻。”

    王婆‘哦’了一声,正要打听邓龙是做什么买卖的,门外一个挑着担,长得矮壮的男子向王婆打招呼道:“王干娘今日生意真好,要不要帮忙。”

    王婆干笑道:“原来是大郎啊!你家娘子还在家等你呢。还是快回家去吧。”

    武大郎笑道:“那干娘先忙着,我先回家了。”武大郎挑着担,来到对面敲门,开了门,潘金莲连面都没漏,那大门便关上了。

    虽然心里已经知道武大郎长得不怎么样,但是亲眼一见,心里还是忍不住想骂娘,身高不到一米二,身体宽度竟和高度差不多,满脸的皱子,好似树皮似的,堆了一层又一层。那三寸丁谷树皮的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