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N道贩子康采恩-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13章 准备绽放的零售业() 
康采恩的这番话铿锵有力,怎么看都像是非常有底气的样子,可她毕竟只是个十岁的孩子,想不想又都不可能有着如此强悍的实力,然而对于邱德根而言,这个十岁孩子的不同寻常之处,他本人是亲自见识过的,这就让他又不得不信。一时之间,他陷入到了一个逻辑的死循环当中,不知道该不该答应康采恩的合作邀约。

    一旁的邱大海看到这一幕,不禁开始哈哈大笑起来。他走上前去,拍了拍康采恩的肩膀,说道:“你邱伯伯家的产业,可不是现在的你能相比的,等到你以后强大了,再去同他谈合作也不迟。”

    康采恩心中蓦地一惊,并慢慢的转过身去看一下邱大海——曾几何时,邱大海也有了如此深沉的心机,他这话分明是在暗示,邱德根家里的势力实在太过庞大,就算他本人也没有恶意,但他周围的人也有可能会因为康采恩的秘密,而暗暗生出某些不良的心思。

    山猫也迅速的领悟到了邱大海这番话的内在含义,他笑哈哈的走上前去,用同样的角度和力道拍着康采恩的另一个肩膀,用一副玩世不恭的语气说道:“少年志向可佳,奈何你这副小肩膀,还承担不起太重的担子。我们还是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走吧,邱伯伯能有今天,也是从你这样过来的。自家的产业,当然要有坚实的基础,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的话就算做得再大,也会像空中楼阁一样坍塌。所以你不要着急,一步一步来,再者说了,邱伯伯和我也都会帮助你的。”

    他一边说着,一边还慢慢地抬起头来看向邱德根,仿佛是在反问对方:“是这样吧!”

    邱德根有些尴尬的笑了笑,他不知道面前的这个青年是谁,但却被对方的这番话拿住了,所以他只好表态道:“当然是这样的!你要有什么困难,我肯定会帮你的!就算不看在你上次帮我的份上,也要看在大海鳅和阿双的份上!”

    一旁的邱无双似乎从他的这番话中听出了某些别样的意思,她不由得小脸一红,有些害羞的说道:“关我屁事!”

    邱德根只是扫了一眼她的神色,就开始哈哈大笑起来,在场的其他人也被这份童真所逗乐,也忍不住发出了愉快的笑声。

    邱德根就在这样的笑声欢送之下离开了医院。康采恩一行人也紧随其后,返回了仓库之中。

    由于他们在之前到春秋时期溜达了一圈,所以,他们今天并没有给北宋那边的酒楼送货。而根据康采恩的部署,那边的仓库也基本上准备就绪,零售业这个吸金怪兽,也很快要在北宋中期粉墨登场。

    所以他今天不得不去看一趟了。还好关羽那边有曾大夫照顾,他的伤势也比较平稳,并不需要她额外花费太多的精力,所以他现在可以放心大胆的经营北宋。

    北宋的商业舞台,也是最早对康采恩作出抵抗反应的地方。李四现在正幸灾乐祸的站在潘楼上,听着手下人带来的最新消息。

    “朱雀分茶在开张之后,的确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尤其是一些宗室子弟,他们不惜重金,要去尝个新鲜。一时之间,那里也可谓是日进斗金,可是最近这几天,随着几位宗室子弟因为食用辣椒而出现腹泻的消息传开,那边的生意已经开始变得寡淡起来。虽然包括冷大夫在内的多名医者,都极力证明辣椒本身是无毒的,但与他们对立的声音早就已经产生了。目前双方的口水官司,依旧是汴京城里大街小巷的谈论热点。不过据小的观察,这个热点好像持续不了多久了,因为朱雀分茶即将断货的消息,恐怕很快就瞒不住了。”

    “断货?”李四扶着雅间的栏杆凭窗而望,一副要抒发惆怅的样子,然而他的语气之中,却充满了调侃的笑意,只听他继续问道,“怎么,他的那位海商朋友,没有继续给他供货吗?”

    “目前来看好像是的。根据坊间传言,由于康采恩的生意实在太过兴盛,造成他的那位海商朋友大幅涨价,于是迅速的闹僵了他们两人之间的关系。”

    “竟然还有这等趣事。”李四幸灾乐祸的笑了起来,让她的声音发出不久,就引来了他的那位手下的劝诫。

    “小人认为,坊间的这种传言其实什么有道理的。或许朱雀分茶真的是供货不足,以至于现在很多菜单上的菜都炒不出来,但康采恩背后的那位海上朋友,至今仍然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他与康采恩之间就算已经产生嫌隙,恐怕也不会为外人所知,所以坊间的那些传言,恐怕多半都是臆测。我们恐怕还得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行。”

    李四的脸色,瞬间就变得铁青起来。他很想转过身就大骂一声:“你就不会让我高兴片刻吗?”然而他最终还是阻止了自己这个冲动的行为,因为就在他所面对的东十字街上,一群人正浩浩荡荡的穿行而过,走在最前面的,分明就是他如今的冤家对头康采恩。

    康采恩穿越回新郑门内分店之后,立刻带着宗齐客等人,赶往卜吉盘下来的那家门店,继而用最快的速度钻进了仓库之中,并把那些人都锁在了门外。

    这里的仓库十分宽广,如果有两三个足球场那么大,只是建筑质量看上去比较让人忧心。刮风下雨的小事,应该还是能挡得住的。

    如此说来,更多的货物应该在这里汇集了。

    或许,那个为本本计划而准备的原始积累方案,也应该开始实行了。

    于是他打开了随身储物空间,那里面是原本储存在香江仓库当中的货物,如今却被她转移到了1041年的大中王朝。

    接下来他需要做的就是赶紧派人去通知苏舜钦,因为他们的第二个合作项目就要来了。

    可怜汴京城里的百姓们,还不知道何等震撼的事情,正在慢慢的走向他们!

第114章 两个用和() 
在当天的深夜里,一封来自内军巡院的密奏,被紧急送到了皇宫中的福宁殿里。

    已经准备就寝的赵祯,只是大略的扫了一遍,就立刻兴奋的跳了起来。他喊过今天值夜的内侍,让他们天一亮就去传达两份密令。因为明天他准备要去看一下,皇店里究竟会摆上怎样的海外商品?

    接到这两封密令的人,都是与赵祯渊源非浅之辈。其中一人更是他的亲娘舅,名叫李用和,官拜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而另一位虽然官职不高,但却曾经救过赵祯的性命,在人才荟萃的进程之中,也能算得上是医学泰斗一样的人物。

    巧合的是,此人与李用和同名,而姓氏在百家姓中的排序,甚至还高于李用和。

    这个人叫做孙用和。他和他的两个儿子孙奇和孙兆,都是北宋时期有名的医学家。

    赵祯选择让他们两人陪同,自然是考虑到武力安全和人身健康的因素。至于吃住问题,在汴京城里还不需要太过担心。

    于是第二天一大清早,赵祯这个勤奋到批阅奏章而晕倒的皇帝,直接选择了罢工,带着他的两位亲信就钻进了距离他们最近的一家朱雀超市门前。

    看着刚刚揭开红绸的匾额,李用和有些纳闷的问道:“这超市是什么意思?”

    坐在店里的康采恩,早就注意到了赵六员外一行人,他忙不迭的出来见礼,并向李用和解释道:“这超市,意思是我们这家店铺,就是超越市场的存在!”

    “市场?”孙用和咀嚼着这个词语,疑惑道,“小郎君是说像长安东西两市那样的地方吗?可是在我大宋建国之初,商铺开设店铺摊位的位置,就已经不再受到约束?谁还会大老远的跑到这里来买你的东西!”

    “因为我这里的东西全啊!”康采恩呵呵的笑了笑,孙用和的话说的当然在理,这本也是商业发展史的一个重要变化。宋代坊墙倒塌之后,工商也因为解开束缚而得到了相当充分的发展。

    但是这也同样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工商业店铺过于分散,以至于人们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前去采购!

    尤其是在都城这类大城市当中,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偏快,哪怕是在节假期间,也不一定有充分的时间在街上游逛,所以,如果有一个地方能够集中供应各类商品的话,那么他的生意一定是不错的。

    这就是康采恩要在汴京城中设立超市店铺的原因。

    更何况,他手头的杀手锏,还不仅仅是这个还算先进的经营理念。

    毕竟他手中的小商品,可是超越宋朝生产力好几个级别的存在,所以他在宣称自家商品期权的同时,还可以更加高傲的拍着胸脯炫耀道:“而且,我们店里还有各种各样的海货,不信你们进来看!”

    赵祯闻言之后,呵呵的笑了笑,他此次前来就是要看看,究竟还有多少稀奇古怪的海货,是他这位神州之主没有见过的

    如果他们三人跟着康采恩进入店铺之中,就闻到一股异香扑面而来,李用和紧张的握住了手中佩剑,但赵祯却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嗯,好吃!”

    “八叔!你怎么会在这儿?你不是称病不朝了吗?”

    循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赵祯快步来到了柜台前面,却见八大王赵元俨正在狼吞虎咽的吃面,而成年的那种餐具,洁白无瑕却又并非瓷器,一时之间也引起了赵祯的好奇!

    不过,赵元俨可没有心思解释这种神奇的物事。他擦了擦嘴巴上的油渍,抬起头来有些不好意思的看向侄儿,讪讪的笑着说道:“我的确是病了,是风寒,有大夫可以作证的。那个大夫还说,朱雀分茶里最近推出的一种食材,可以可以用来驱赶身体中的寒气,缓解风寒的症状,我一想那不正是咱们家的产业吗?所以就急急忙忙赶了过来,没想到,他们端上来的却是一碗这个什么方便面。不过这面里的汤可真是够辣的,但吃上之后也的确觉得腹中暖和。不信你可以来尝尝。”

    赵祯对那碗面当然不感兴趣,北宋的面食比起后世来丝毫不遑多让,至于辣椒那种玩意儿,在宫中一直关注着康采恩动态的他,自然也是知道的,如果他作为一国之君,是需要极其重视自身健康的,在那两波狼中的争吵还没有得出结论之前,他是不会轻易使用这些不明食材的。

    但那个盛面的碗,他一定要问一问!

    或许是他的目光盯在那个碗上的时间太久了,以至于有些老眼昏花的八大王赵元俨,也看到了自家侄子想要知道的事情,于是他嘿嘿的笑了笑,说道:“这东西,据说不值什么钱,叫做塑料碗。但在大宋却是极其稀罕之物,恩哥儿刚才说,准备把这些东西卖到高丽和倭国去,狠狠的坑一笔钱财回来。”

    这段话里有三层一层意思,第一层是恩哥儿的称呼,意味着曾经与康采恩有嫌隙的赵元俨,已经放弃了当时的成见,开始接受这个十岁的小家伙。

    第二层是康采恩的诚实相告,意味着他对大宋王朝并没有隐瞒欺诈的意思,否则被骗钱的就不会是高丽和倭国,而是他们这群近在面前的宋朝人。

    第三层意思,也是赵祯最为关心的一层意思,就是康采恩似乎终于要启动他的航海计划了。

    这小子对海外的描述,实在是太能吸引赵祯的关注了,尤其是海外那些奇怪的商品,以及仍然就没有揭开神秘面纱的海外武器,都让他这位一国之君,茶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