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N道贩子康采恩-第3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家乡据此并不算遥远。

    至少比瓦岗寨的那群河南鱼猎手要近得多。

    至于蔡邕,前不久才刚刚被发配到北边去,虽然对这一代不会陌生,李靖就更好说了,常年在与突厥争战,而且还配鼠在李渊的部下,而李渊的龙兴之地太原,此时正是大宋河东路的治所所在。

    所以他对这一代也是相当熟悉的。

    只是宋夏战争爆发以来,附近的生态出现了相当巨大的变化。

    当然也有人认为,自唐末藩镇割据以来,此处便陷入了连年征战之中,甚至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前,这里就已经出现了过度放牧的苗头,因此将黄土高坡荒漠化的罪责全都丢给松下的百年战争,很有可能是不太公道的。

    但无论怎么说,环境一旦开始恶化,其趋势就很难扭转过来。如果说在此之前的黄土高坡就已经出现类似问题,那么松下的百年战争毫无疑问就是催化剂。

    至少从李靖惊疑不定的神色来看,这里已经属于最熟悉的陌生之地了。

    不过留给他们熟悉场地的时间可不多,因为康采恩随后就带领着手下的一支骑兵队向南出发了。

    这支骑兵队由三个骑兵指挥,一共1500人组成。是目前集团重要的机动战略力量。

    虽然,集团之前所占据的地方当中,并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养马之地。但隋唐时期人口相对稀少,所以即便是中原地区,也有很多可以跑马的地方。

    而时常要上战场参战的隋朝百姓,更是很容易就能培养出一支骑兵队伍,更何况鱼俱罗和吐万绪带来的隋朝官军当中。本身就有很多这方面的高手。

    所以即便在之前的时候,他们也是拥有几支骑兵武装的。而到了后来,赵思成到达凉州武威郡之后,大量马匹便成为了康采恩补充力量的重要因素。

    于是一支规模接近1万人的骑兵队伍开始慢慢的在集团内部搭建起来,不过由于这只是最近一段时间内发生的变化,所以其中的大多数人现在还不能轻易在战场上自由驰骋,因此康采恩手底下的这1500名老卒,算得上是集团为数不多能够拿得出手的中坚力量。

    这股中坚力量所表现出来的战斗素质,其实也是很让康采恩感到满意的。

    在进行了两天两夜的长途奔袭之后,康采恩欣喜的看到除了他在内的一少部分人,以及专程留下来保护他的鱼俱罗之外,其他人都没有掉队。

    而先行出发的单雄信和王伯当的人,也已经派遣之后与他们取得了联络,目前双方只相距半天的路程,随时可以形成相互策应的态势。

    当然刚才和他手下的这批人最为要紧的是找个机会休息一下,否则他们即便拥有足够快的速度,也将会是送到敌人嘴边的一块肥肉。

    好在王伯当并不是个蠢货,他出了散开的斥候之外,还向南边派出了更多的斥候,而这些人则很快为他们带来了新的消息。

    杜伏威等人在几天之前连续多次进攻,左厢神勇军师,但西夏党项人拼死抵抗,以至于他的数万大军都未能吃掉对方。

    相持三天之后,敌人的援军陆续从周围赶来,杜伏威只好选择撤退。而敌人则一直逡巡在他们周围,正准备伺机发动进攻。

第524章 你好,李元昊—48() 
杜伏威并不是傻瓜,在看到党项人的援军到来之后,他便立刻受到阵型,缓缓的撤出了左厢神勇军司的地盘。

    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他的手下大部分是步兵,在速度上无法和党项人相提并论。而且如果放纵部下四散逃跑,那么就相当于主动带散了自己的阵型。到时候敌人只需要趁乱冲杀,便可以轻轻松松的获取一场大胜。

    所以他们只能收紧阵型缓缓撤退,这样还可以顺手保护好那些轻重伤员们。

    根据康采恩的说法,这里可是一个很遥远的地方,听说是什么海外之地,总之想要回去就必须找到康采恩,只有他有办法在短时间内跨越那么遥远的地方。

    所以谁都不想被丢在这里,而大多数人也不忍心让同袍伙伴客死他乡,最为吊诡的是,杜伏威也准备用那种从容不迫收集轻重伤员的方式,让远道而来的敌军援兵们高估一下他们的实力。

    当然那也只是个无奈的选择罢了,黔驴技穷之后,杜伏威也只能像乌龟一样慢慢的向着丰州爬去。

    但是这个爬行的过程,绝对不可能进行的太过顺利。

    党项人又不傻,哪里会容许他们就这样从容不迫的爬回自己的老窝去,所以这一路之上他们从来没有停止过试探进攻。

    在步兵面前,骑兵的进攻是很难应对的。

    一人一马的骑兵组合,再加上几十斤的铠甲护具,总重量轻轻松的超过500斤,一旦它们的速度冲起来,光是凭借简单的物理动能,就足够在撞击之下,让敌人内脏碎裂而死。

    所以面对冲锋的骑兵,杜伏威的手下们并没有太好的应对策略,而且他们的密集阵型提供了太好的标榜。

    所以几乎敌人的每一次进攻,都能够给他们带来大量的杀伤。

    这样的局面一次次的上演,显然已经开始影响到他那些手下的心态了。

    此时,就连跟随杜伏威一起行动的李子通,也开始无奈起来了。

    早知道她就不该参与这次南下的行动,虽然现在的他也知道杜甫为收缩阵型缓缓撤退的策略明显是对的,但是他的心中还是对这个家伙怨气满满。

    不过很快他就意识到,再这样埋怨下去的话,恐怕他们两个人都要死在这里了。

    因为士兵们的恐惧也已经传播到了他的身上。

    这让他不得不向杜伏威建议道:“寨主,兄弟们好像坚持不下去了。你听,党项人每次吹起号角的时候,他们都在打哆嗦。再这样下去。我们的阵型可就维持不住了,一旦他们因为恐惧而四散奔逃,你最初所担心的事情。恐怕就会变成现实了。”

    杜伏威紧紧的攥着拳头,他知道李子通说的对,但是他现在已经没有了更好的办法。

    农民起义军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各种装备上都太过落后,无论是手中刀剑的锋利程度还是盔甲的拥有率,都是一个让杜伏威感到十分无奈的事情。

    而自从他追随康采恩之后,他便从瓦岗寨观察到了许多可怕的差距。

    首先瓦岗寨的士兵们虽然人数不比他多,但却拥有极强的远程打击能力,弓箭几乎是人手一把,光是这一点,就让他难以企及。

    倘若他也像瓦岗寨那样的话,那么在党项人发起进攻的时候,恐怕早就已经被他铺天盖地的弓箭给射死一半了。

    而且。他们在后勤辎重的运输方面,也比不过瓦岗寨的那些士兵们。光是大车的数量。就是他杜伏威羡慕不来的,而且根据康采恩此前的作战表现,那些大车在行进的过程当中,似乎随时可以成为弓箭手的掩体。

    光是这个组合,就足够可以保障他在游牧部落的包围之下,从容不迫地撤退了。

    而如今的他却显得狼狈不堪。甚至手下的士兵们,随时都有可能陷入崩溃。让他不得不暗自下定决心,回去之后一定要按照刚才的想法,打造出一支精锐来。

    可现在,他们能不能活着回去,还是个问题呢?

    党项人进攻的号角,再一次此起彼伏的响了起来。

    经过这一路上的不断袭扰,杜伏威的手下们早就知道这个是西夏党项人发起进攻的信号。

    如雷的马蹄声已经从他们的四面八方响起,无论左翼右翼还是后方,甚至就在他们前进的方向上都有西夏的骑兵小队,向他们发起了冲锋。

    喊杀之声。随即就覆盖了周围的原野。弓弦响动之声,时不时的交错在这其中——这是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来自西夏人的强弓劲弩,更有一种不需要步兵费力搬运,便可以在马匹上灵活使用的强弩,给杜伏威的部下们带来了惨重的伤亡。

    即便是曾经和突厥人交过手的隋朝百姓,也只见过在冲锋时用弓箭抛射的敌人,却不曾想强劲的弓弩竟然也可以在高速移动之下发挥威力。

    于是,天下人发出的恐惧,从遥远的距离上就开始扑向杜伏威的部下。

    当他们冲到近前的时候。这些来自水母的农民起义军们,早就已经被吓得不知所措。

    虽然仍然有人在抵抗,但是西夏人的阴影一直在他们北上的道路上笼罩着他们,所以紧张和恐慌早就已经在他们心中酝酿积累了许久,而这最后的进攻似乎正是将这一临界点的火山彻底引燃。

    于是杜伏威和李子通最担心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

    一声不知道由多少人发出的呼喊之后,这些来自隋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们,终于受不了压抑和恐惧带给他们的煎熬,撒开腿向敌人包围网最薄弱的前方跑去。

    这个时候的杜伏威和李梓桐都想阻止他们的手下们四散奔逃,可是他们的呼喊已经不起任何作用了。

    最终还是李子通更能审时度势一些,看到手下着急忙慌的逃跑之后,也率领着百十名亲卫,疯狂的夺路而逃。

    他的那些手下们,在看到首领如此这般之后,哪里还有抵抗的心思,于是大家一股脑的向前冲去,哪里还在乎什么阵型不阵型的。

    而此时的西夏军官们则显然意识到了战机的到来,虽然从敌军前方发起突袭的那几支骑兵队,早就已经淹没在了人海之中,不知所踪,但他们的死亡却为大白高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只是,自我号称大白高国的西夏人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他们发起进攻的时候,另一场全速冲刺也在附近正式上演。

第525章 你好,李元昊—49() 
“前面就是杜伏威的大军了。”

    “没错,不过看他们的样子好像很糟糕啊,感觉就快要支撑不住了。”

    差不多半个时辰之前,这样的对白正发生在单雄信和王伯当之间。

    至于他们是如何得知这一点呢,当然是得益于集团发达的滞后培养体系。

    只可惜,有了如此明确的战场态势认知,也不见得能够帮他们做出多么正确的策略来!

    倘若康采恩在这里,一定会让敌人的侧后方去狠狠的照着,腰也痛上一刀,然后撒丫子逃命了事,可是这两位仁兄却冲着敌人最为精锐的方向直接冲了过去。

    哪里是敌军最为精锐的部分,当然是盘踞在杜伏威所部侧前方的那两股骑兵队伍?

    这两支队伍承担的责任极为重大,一方面他们需要派出斥候侦查前面的形势,一方面他们还要参与到大部队的试探攻击当中去,而且他们要应对的也是杜伏威最为厉害的前军,要是不挑选精锐的话,恐怕早就已经损失过半了。

    再怎么说,随常在他短暂的生命也是曾经多次发起过对外战争的。绝大多数老百姓都在朝廷的召唤之下上过战场,所以当金凌的屁股被杜伏威从康采恩那里借来的时候,一支装备还算精良的前军就被这样武装起来了。

    虽然这支前军的战斗力距离宋朝最为精锐的边军还有不小的差距,但不可否认的是摆出乌龟铁桶阵的任何一支步兵方阵都不是骑兵队能够随随便便打穿的。

    因此前方的态势原本是比较均衡的,只可惜后方的杜伏威部下因为顶受不住党项士兵带来的恐惧与压抑,最终选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