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N道贩子康采恩-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婆婆却摆摆手,向他说道:“你不要着急,我把武卌叫进来,让他把昨天听到的话,一五一十的转述给你听。”

    武卌随后就出现在了赵祯面前,他的叙述,平淡而又直接,没有任何的花哨,但也正因为没有花哨,所以才让赵祯听起来有些别扭。

    好一会儿他才反应过来,问道:“他只带了200文钱,就去见那位所谓的海商,可200文钱在汴京城里,连个谈话的像样地方都找不着,他又怎么和海商谈买卖呢?”

    曹婆婆微微一撇嘴,有些不满的看向了站在面前的武卌,说道:“这还用问吗?他当然是直接用两百文钱,去购买海上手中的雪花盐了。”

    武卌看到陶婆婆的目光,不禁有些尴尬起来,因为康采恩当时的话,是把取钱和买盐两件事情分开来说的,他当时也是脑子犯浑,竟然能想通其中猫腻。

    这事他们都想不到,其实这其中原本就没有什么猫腻,康采恩之所以把两件事情分开来说,主要是因为这两个要求之中,一个是实打实的,另外一个只是托词。他哪里有什么海上要件,分明是回到1977年的湘江,用铜钱去换取食盐去了。

    不过曹婆婆在此处的理解,也没有出现什么太大的偏差。康采恩的实际行动,的确也相当于用那两百文钱去购买食盐了。只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他还去文物市场倒腾了一把而已。

    不过这些细枝末节,都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更不会成为赵祯关注的重点。

    因为他只在乎那种雪花盐的价格,如果真的足够便宜,以至于有足够的利润区间,能够保证商贾们将其贩卖到陕西路,依旧不会亏钱,那么陕西路的私盐弊病,将会得到质的改善。

    谁知道从西峡那边贩卖私盐的贩子当中,不光有那边的党项人,也有自己这边的宋朝人。而且两边的人由于从事的是相同的买卖,又是一方与产地亲近,一方与销售地亲近的关系,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些合作的状况。

    时间久了,双方也就变得熟络起来,这就导致在战争爆发的前期,有很多新上的私盐贩子,都是在宋朝同行的掩护之下,完成军事侦察任务的。

    虽说宋朝这边也有不少爱国的肺癌分子,将他们长年累月对西夏地形地貌的了解,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朝廷官军,但奈何朝廷的军事力量实在太过薄弱,前两次在前线的大规模行动,都最终以失败而告终。这让他们的努力,白白成了西夏同行们的笑柄。

    赵祯早就有心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就算不从根本上去掉走私的弊病,也要在改善民生的基本需求之下,控制一下陕西路的私盐走私。

    只可惜他在之前的时候,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手段,但如果康采恩所说的事情属实,那么他就可以直接采购便宜的雪花盐,与西峡那边贩卖过来的青盐做一次价格战,用最直接简单的方法,尽可能地根治食盐走私给陕西路带来的安全隐患。

    所以他急的摆摆手,说道:“这种小事并不重要,只要他能把食盐带回来,让我们检查一下成色,一旦能够说的过去,我们就按照他购买的价格,上浮两成从他手中拿货。”

    曹婆婆点点头,又摇摇头,说道:“陛下的决心固然是好的,但是上浮两成的让利太多了。而且,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最好直接从那名海商手里买货,这样还可以省下中间环节的浪费。这是这样以来,正好我也早就想知道,他在海上究竟有什么样的秘密。”

    赵祯闻听此言,先是点点头,但却又像曹婆婆一样摇了摇头:“直接与海商接洽,倒是的确能省下不少费用,但我们也要冒着打草惊蛇的危险,错过康采恩其他的秘密,焉知他没有与其他的海商联络呢?”

    “有道理!如此一来,我们先听一下他的报价再说,如果实在是太低廉,那就让他赚取其中的差价好了。”

    就当曹婆婆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外面却突然传来了康采恩的声音,原来他已经打完了点滴,并且寻了一个私密的地方,穿越来到了1041年的北宋,还将她丢到自己房间的那些蔬菜和鱼肉,都拎到了众人的面前,于是便有一名店伙计问道:“恩哥儿,你这是要开一家分茶店吗?”

    “分茶?那是什么?”康采恩有些不解的问道

第37章 分野—1() 
“分茶,就是经营各色饮食炒菜的店铺,比如说我们家隔壁的李四分茶,就是汴京城里鼎鼎有名的分茶店。”

    康采恩闻言,长长的嗷了一声,这所谓的分茶,原来就是饭店的意思。怪不得此人在看到自己手中的蔬菜鱼肉之后,会调侃自己,这是准备要开一家分茶店呢。

    他虽然有这样的计划,而且朱雀集团名下,已经有了五凤楼这样的产业,只要稍稍培训一下厨师,定然就能在汴京城中打出一片天地可是,可他现在铺开的摊子已经够大了,而且这种标新立异的经营方式,无异于与其他同行宣战,所以在此之前,他必须要做好万全的准备,至少要如同赵老六说的那样,与官府建立良好的联系。

    食盐的贩卖,就是与官府建立联系的布局之一。

    他原计划准备通过那两名与自己合作的宗室子弟,直接将食盐贩卖到陕西路去,左右有他们的身份撑腰,估计一路上也不会遇到什么危险!到了那里之后,只管敞开供应,一方面可以赚取巨额的利润,也好让之前的预期落袋为安,一方面也可以有力的打压当地的盐价,让西夏的私盐贩子无利可图。

    而且食盐的买卖,也可以帮助他打通陕西路的商业渠道,照样以后在向那里贩卖一些其他工业品,也就变得容易了许多。

    不过这些事情,自然是不方便跟太多人讲起了,所以面对这位义兄的好心调侃,康采恩也只能回应道:“这些蔬菜和鱼类,是给那些来学习的厨子们准备的,总不能让他们拿着菜谱,却没有相应的食材可以用吧。”

    众人一听,自然觉得有道理,便七手八脚的帮着他,将这些蔬菜和鱼肉送到了厨子们练习的地方去。而武卌也趁着这个机会,将她拉到了曹婆婆和赵祯所在的那个房间里。

    康采恩万万没有想到,坐在这里的,除了曹婆婆之外,竟然还有他的那位合作伙伴赵六员外。

    这位宗师可是亲口说过,自己是不方便经常出来的,怎么这么快就出现在了跟你面前?不过看他和曹婆婆的熟悉程度,想来很可能是从曹婆婆那里,得到了什么关键的消息。

    曹婆婆这里能有什么关键的消息呢?这时的她才想起来,似乎昨天晚上他还曾经说过,要去面见一位海商,并且从他那里弄来价格相对便宜的雪花盐。

    好在自己没有把这件事情给忘掉,在今天早上出售掉那两百枚铜钱之后,他就在和邱无双的大规模购物之中,就包括一袋食盐。

    这袋食盐并没有和蔬菜一起,被他通过穿越门丢进自己的房间里,而是只揣在他衣服大众的口袋里,刚才穿越回来换掉衣服的时候,就已经转手放到了袖口里。只是他们大大方方的拿出来,轻轻的放到了曹婆婆和赵六员外之间的案几上,然后故作谦虚的说道:“这是一斤雪花盐,20文钱,梁卫星看看我这笔买卖,做的值不值?”

    赵祯对这一刻我早就等待已久,他当即慌忙的拿起那一段誓言,却突然发觉入手微凉。当他定睛一看的时候,不禁有些惊奇的注意到了这段时间的外包装,这种材质的东西,他还是从未见过。

    想自己富有四海,什么珍奇异宝不曾见过,哪怕就是海外的稀奇,宫中这个宝库就算是没有,也大抵是能找到相关记录的。

    可这玩意儿,他却是从来也不曾见过。只见他轻轻反射着微光,上面彩色的文字,清晰而又艳丽。手指微微捏动两下,便有从未听过的噪响发出。

    赵祯的观察似乎过于仔细,以至于康彩云都有些好奇,这家伙的态度,怎么像是在鉴赏某个宝物,可这只不过是一段时间而已,它的外包装虽然不曾在北宋出现过,但这塑料袋儿上简单而又潦草的花纹,可不符合中国古代人的审美标准。

    他不仅轻轻的咳嗽了两声,以便提示赵祯的尴尬神态。但他却没有想到,自己的这几声轻咳,却招来曹破破的怒目相对,看这意思,似乎是在责怪他有失礼数。

    在康采恩的心中,面前的这位赵杜员外,只不过是他的合伙人而已。因为他这样的后世人来说,合伙人就是需要平等对待的,那也就没必要格外讲究礼数。

    不过曹婆婆毕竟是个古代人,或许在他的心目当中,像赵六员员外这种尊贵的宗室子弟,就是需要用格外的礼数来对待的。

    对此,康采恩也只能在心中表示无奈,并且按照婆婆的意思,乖乖的闭上了嘴。

    不过赵祯也算是个反应快的,在听到那几声轻咳之后,他立刻抬起头来,指着那个塑料袋儿问道:“这是什么?”

    “是塑料包装的,防止食盐受潮的。”

    “哦,原来是这样。”赵祯慢慢咀嚼的抗反应的回答,很快又发现另外一个问题,“照你这么说,这里头的就是食盐?”

    “没错,就是那位海商提供的雪花盐,连同外面的塑料包装袋,只卖20文钱一斤。”

    赵祯赶紧和陶婆婆对视一眼,两人心照不宣的传递了同样内容的信息,这个价格,算得上是很便宜了。

    于是赵祯转过脸来,问道:“那你准备怎样出手这样的食盐?”

    “这一点正是我想请教赵六员外的!不知道员外您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赵祯似乎这时候才想起来,自己的身上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这个小伙子的老师,于是,他的好为人师的情绪又开始泛滥起来,并且催促他找寻在这方面的成就感。

    昨天,赵祯微微闭上眼睛,稍稍逊色的片刻,便给出了两条建议:“国家向来实行盐铁专营的政策,如果你想自己卖,恐怕是不成的,那么你就只能和官盐组合销售,或者就像是盐池里的那些矿工一样,将这些盐一股脑地都送给朝廷,并收取一个合适的价格,至于朝廷以后怎样贩卖,那就与你无关了。”

第38章 分野—2() 
这两条建议,对于康采恩来说,无疑是相当犀利的,他原本还准备悄无声息的出手掉手中的雪花盐,没想到自己的这位宗师合作伙伴,并不乐意自己去抢大宋的墙角,所以他给出的建议,都是可以摆在官面上的文章。

    不过这样也好,有了观念上合理的说辞,自己就可以明目张胆的在这边出货了。如此一来,不但安全有所保障,而且出货量也因为无需隐藏,而可以变得很大。

    那刚好可以让他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

    不过和官府所产出的食盐进行组合销售,却是康彩云不愿意接受的条件,他可不想让那些想购买自家雪花盐的老百姓,不得不捏着鼻子,同时买下成色更差的官府食盐。

    所以康采恩干净利索的选择了第二条建议:“我选择让官府来采购!”

    “采购?”赵祯微微咀嚼了一下这个词语,似乎觉得也没什么不妥之处,不过他还是纠正了康海英的说法,“你那应该是海上的称呼,在我们大宋内陆,这种方式叫做合买。”

    “那就叫合买!”康采恩对名称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