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N道贩子康采恩-第2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拜托了!”

    说着,这位自称粗鄙的杂役,竟然像士大夫一样,朝他们二人拱手一礼,然后转身消失在那鸵鸟群中。

    王安石和苏总呆呆的站在原地,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竟然会在这种地方,收到如此之高的期许,他们两人也是瞬间感觉到肩膀上的担子重了许多,好在,他们本来就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虽然从小读书到大,也没有如此直白的接触过别人的期许,但刚才的那一番话已经深深的刻在了他们的脑海之中,将来,恐怕也将会极大的影响他们的人生选择。

    不过他们现在终究年轻,在缓过劲儿来之后,这些沉重的话题便被他们有意无意的忽略掉了,转而是那些美味佳肴,似乎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于是,松松便挥舞着手中的纸条,带着身后的一群狐朋狗友,准备前往北边的食堂。

    他们的身后,康采恩则出现在了鸵鸟群附近。他的身边还站着刚才送纸条的那个小孩子。

    由于鸵鸟的体型过大,所以康采恩并没有带着孩子到里面去玩耍,实际上动物园里的鸵鸟大多是可以背着孩子跑上那么两三个来回的,但这里的鸵鸟并没有经常和人打交道的际遇——要不然也不会对王安石那个家伙感兴趣——若是勉强让他们背着孩子玩耍,说不定会出现什么意外,在这个防护装备还没有被贩卖过来的时候,做这种危险的事情很容易就招来一些麻烦。

    现在的他可是个小心翼翼的人,好不容易借助琼林苑教育集团拉拢起了一批人心,他可不希望学校里出现什么意外?那样的话可就要在坊间大失人心了。

    不过孩子们显然对这些奇珍异兽非常感兴趣,甚至他们都不愿意看着这些家伙被吃掉。但是鸵鸟的养殖往往就是建立在各种经济利益的基础之上的,要不然,康仔也不会在坐起还冒生意之后,千辛万苦的弄来这么一批鸵鸟。

    其实他原本是想要养在香江时空的,甚至他都准备去问一问邱德根,看看他有没有兴趣在梨园里来上这么两只珍禽异兽,但他很快就打消了这个主意,香江本来就是个地狭人愁的地方,根本并不适合养殖业的发展,所以他还是弄到古代去来,传些古代人的钱好了,真要在香江时空弄出什么动静的话,也只需要把销售环节做在那边就行了,根本没有必要把饲养成本也丢在那个基本生活水平都很高的时空去。

    而且特种养殖这种事情,还没有迎来它的产值高峰。就连销售途径,康采恩也需要花费足够的时间才能打听清楚。

    在这些事情做好之前,这些鸵鸟不妨先给本地土著解解馋好了。就连他费尽心机弄来的西门塔尔牛,如今恐怕也已经摆到了八大王的餐桌上,甚至这些牛肉在本地的标价都不是很贵,但如果能够卖到湘江时空去的话,那无异于将会给康采恩带来巨大的利益收入。

    现金流可是康祥也在那个时空最为看重的东西,可惜要解释大批量农副产品的突然出现,必然需要康采恩在相关途径上做一些手脚。可怎么具体的进行掩饰?他如今还没有想好该怎么做。

    所以他也没有着急忙慌的把这些动物的养殖技术扩散出去,虽然已经和很多行团都签订了协议,但因为销售渠道还没有打通,所以养殖环节也就没有急着铺开。

    大多数农副产品都是入不得库的东西,如果出现货品积压,那么带来的附带损失一定不小,所以需要准备就绪才能够大规模铺开的东西实在是有太多。

    不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生产普及这件事情,他看某人也不能不事先做好准备,刚才的那批士子,似乎在不久之后就会成为朝廷的地方官员,如果有他们帮助的话,那么

第371章 子容子容世无双—10() 
心里盘算着这些未来的部署,康采恩便立刻带领着自己的小伙伴们,用更加高频的步伐走向了他们熟悉的食堂。

    有鉴于他们往昔的实践活动,这里的一花一木,对它们来说都分外熟悉,尤其是这具有后世特色的冬青树,对于他们而言简直就是藏猫猫的绝佳掩护。至于那些散落在园子各处,由康采恩亲自带人小心翼翼的移植过来的松树,就更是他们登高远望的重要途径之一了。

    可是那群进京赶考的蠢货,显然就不如他们这样说明熟了。一刻钟之后,已经到达了食堂门口的康采恩等人,却意外的没有发现那人群身着儒袍的书生。几个小家伙爬上松树一看,才愕然发现他们竟然稀里糊涂的走错了路,现正在东京围拢出来的迷宫里转圈圈呢。

    无奈的康采恩只好喊上几个小朋友,亲自前去把这群呆头鹅带出了迷魂阵。那群书生受了这些帮助,便更加不好意思把刚刚过去的龃龉挂在脸上了,于是他们纷纷摆出一副大哥哥的样子,试图和他们这群小家伙套近乎。

    城市里生活的孩子,从小见识的便比别人多,套起近乎来也更容易上当一些。于是康采恩一边看着周围的这群小伙伴们,被那群进京赶考的士子们顺顺利利的给戏耍了。

    好在他们这群人的唧唧歪歪,在走入食堂之后就不得不消停下来,因为他们意外的发现了一位不速之客,那正是和他们差不多同时进入一玉津园,却始终没有进入他们视野的八大王。

    此时他正和康定国坐在一桌,买三五个闲杂人等的陪伴之下,一起讨论着关于食堂称呼的不妥之处。

    “堂之一字,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用的,孤虽然才疏学浅,但也知道这里面的讲究非常之多,总之用在这种吃饭的地方实在是有失体统。正所谓君子远庖厨,这里可不是什么受人待见的地方,若是被朝廷里的御史言官们知道了,书不定,就要向你丢上那么两封弹章了,孤在年轻的时候,可没少经历过那群人的指桑骂槐。你要是不小心一些,说不定就要和孤王当年的待遇一样了,不过我好歹是天家宗室,怎么着都是皮糙肉厚,可你就算有我们撑腰,也不见得能够扛得住他们的非议,更何况你暑假在这里教学的,如果不在这方面注意一些,难免就会被人当成是学识浅薄之徒,那样的话可就糟糕了。”

    他这一番话说下来,康定国和康采恩都才想起来,食堂这个词汇是明朝才慢慢出现的,虽然那个时候是专门为宰相级别的重臣准备的吃饭地点,但现在还没有经历过蒙古人破坏的华夏文明,对于这类词汇的使用限度,可没有那么不讲究。

    不过康定国对此却并非没有说辞,你听他就当着旁边一群虎视眈眈的赶考柿子,忽然丢出了一套颇有威力解说方案:“大王方才所言,的确是真知灼见。我朝御史风闻奏事已养成习惯,无论有没有真凭实据,上来就是一通唧唧歪歪。更何况是这类颇具争议的事情,的确容易被他们抓住把柄,不过,我们玉津园大学,颇受当今官家看重,在这里代课讲学之人有很多,都是朝廷重臣,至不济,也是安定先生狐缘那样的海内名儒,至于陛下所亲近的宰执大臣,御音画匠,更是经常出入这里。我虽然是鱼介布衣之徒,但却并非毫不知礼法之辈,如此重要的人物,怎能让他们在这里受了委屈,自然应该弄出一些体面的工程,以便安置他们的日常营业,可我又不能照搬朝廷的制度,毕竟这里只是一所小小的学校而已,所以我也只好别出机杼,弄出这么个不伦不类的食堂来,其中酸辛自然也只有我和安定先生这样的筹划之人最为清楚,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御史言官,哪里又会体会到我背办学的辛苦。他们只知道如今朝廷内外多事,却不知道这些事情都是因何而产生,更不知道唯有培养新型人才,才能让这些危机逐渐转化为对大宋有利的机遇。”

    这番话说完,他康定国和安定先生,胡瑗几乎成为了忍辱负重的道德典范。那群进京赶考的数字,更是已经在内心之中产生了无限钦佩。

    可这些话忽悠忽悠他们还行,但坐在对面的八大王,可是一位久经浮沉的老油条,哪里会被康建国这番说辞糊弄过去,要知道当年的他可是对九五大位志在必得的一代猛人,若非时任宰相的李迪弄了一盆子墨水,让他认为那老王八蛋有意用其毒加害于他,所以吓得溜之大吉,恐怕如今坐在九五之位上的,还不一定是被老婆打过的赵祯呢。

    但是他八大王也只是担心一下而已,要不然也不需要把这个顾虑讲出来给他们听不过既然康定国已经准备好了一番说辞,甚至能够在他面前骗的那群赶考设置热血沸腾,那么相信在那群御史言官面前也能够辩论个不相上下。

    而且最为要命的是,这群年轻士子不久之后就会有很多人进入官场,他们如果要贯彻和康秉国一样的理念,那么这样的说辞将会很快在全国范围之内普及开来,说不定那个时候有很多徒子徒孙会从五湖四海汇聚而来,到时候康定国可就真的成为了能够左右底层人心的厉害人物。

    无论是在哪个朝代,在基层的意见领袖,总是能够用自己的威望,来让上位者感到棘手的人物,要不然东汉末年的那些皇帝和太监们也不会接连掀起两次党锢之祸,将太学生和他们的市长们收拾得服服帖帖。

    想到这里的八大王赵元俨不禁有些惊奇的看向康定国,不知道她在十几年之后会不会也得到一批与他息息相关的厉害学生,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这个大学将会成为未来官场上的一股强横力量。

第372章 子容子容世无双—11() 
康采恩和康定国当然不知道赵元俨的思绪飘到了哪里,所以在场之人也只能在尴尬的寂静之中,一直观察着那张皱纹纵横的脸。

    好在这个时候,一只火鸡被端到了八大王面前的桌上,轻轻的一声闷响,彰显了这盆美味的分量,思绪飞到了九霄云外的赵元俨,也终于睁开眼睛,审视着面前的这道大餐。

    周围的那群书生,看到他终于缓过劲来,也跟着有了喘气和生息,如果当他们的视线注意到那盆火鸡的时候,便瞬间发出了一声低低的惊疑之声。

    听到这阵倒抽凉气的声音,康采恩倒是在心里小小的自得了一下。

    火鸡养殖如果在大宋朝普及开来的话,最容易受益的就是那些山多林密的地方。比如说他即将前往的那个福建路,就很有可能会为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倘若能够在那里建设一个生产基地的话,将来也可以借助黑帽作为掩护,鼓捣一些时空走私的贸易出来。

    相对于1977年的香江来说,大宋朝廷对于这方面的监管应该是更加松弛的。

    说不定以后她就要在福建路安营扎寨了呢,至于汴京这边的生意,自然仍旧由康定国来总理,具体的销售职责则由老猫来负责贯彻。

    至于郗平负责的轻纺织部门,考虑到地价和劳动力成本的缘故,肯定会转移到其他的地方,至于是京东路还是两浙路,亦或是湖广四路,康采恩倒是还没有想好。但无论怎么说,他们一家人很有可能要分居三地,如果再加上要在香江上学的康彩云的话,那可就是四个地方了。

    话说他们家里一共就四个人,想不到会因为事业的摊子要不断摊开的缘故,不得不做出兵分四路的部署。

    汴京、杭州、泉州,将来到都会成为富贵之地,可惜那里的富贵不会平白无故的属于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