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9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跑回来,看着板仓重昌道:“板仓殿,真的不能再攻下去了,否则这两万武士都得死在城下!”

    板仓重昌如何不知,但他这只是必须要坚持,为他的计划打掩护。

    “继续,节奏放慢一点。”板仓重昌压着颤栗的声音道。

    五岛真男看着板仓重昌,一咬牙又转头去督阵了。

    但是板仓重昌身后的那些带兵来的大名,面色相当难看,不时的低语,不知道在说着什么。

    在东门外,毛利忠恭已经在深深的地道内,前面是忙碌的武士,他们在挖土,传递,到处去,不断的前进。

    如果遇到石头,他们会用少量的炸药炸开或者绕道,不断的向着前面挖。

    毛利忠恭很着急,不断的催促着快一点,快一点,再快一点。

    在黑云城的青山忠俊,不断的听着外面传来的汇报,本就铁青的脸上,越发的难看。

    岛原城得到明朝的辅助他知道,却没想到,这些火器会有这样的威力。

    别说五万了,就是十万未必能攻得下来!

    那么,鹿儿岛的萨摩藩呢?他的七万大军能攻下来吗?哪里可是明朝亲自经营了五六年的地方!

第1333章 四国岛之战() 
板仓重昌对岛原城认识的比青山忠俊清醒,因此的没有妄图引诱天草四郎出城,也没有意图去困死,更不想拼死硬攻。

    这些基督教徒大部分人是农民,只要冲进城,他有信心,彻底绞杀这群乱民!

    因此,表面上两万人在轰轰烈烈的攻城,他心底寄望的是两条密道。

    至于鹿儿岛的萨摩藩,从未在板仓重昌的考虑范围内。

    天草四郎站在城头,即便他有大明的火器相助,但两万人不顾一切的攻城,还是给了他不小的压力,城头上已经出现胶着战。

    平三郎丝毫没有急色,站在天草四郎边上,疑惑的道:“主教,我怎么觉得有些不对劲。”

    天草四郎早就发现了,道:“按理说,板仓重昌应该围城,而后强攻,但他没有。并且,这两万人,看似进攻的猛烈,但总感觉乏力,似乎,还留有余力。”

    平三郎思索一番,道:“这是在试探?”

    天草四郎摇头,道:“板仓重昌不是傻子,他这么做,肯定是掩护他的真正目的,让四门小心观察,任何蛛丝马迹都要报到我这里。”

    平三郎立即点头,道“是。”

    板仓重昌自然是藏了实力,他站在一处高坡,眺望着岛原城头,控制着节奏。

    天草四郎也没有动用权力,岛原城头的‘胶着’更像是彼此的试探。幕府军没有更进一步,天草四郎也没有强力将他们都推下去。

    这一战,显得颇为怪异。

    与此同时,鹿儿岛很快收到消息,左良玉,桦山久等在商议着。

    桦山久的汉语现在是字正腔圆,道“左大人,板仓重昌五万大军进攻岛原,我们是否要策应一下?”

    左良玉这些年已经渐渐淡定,没有之初被流放的那么慌张,看着地图,道“青山忠俊的千万大军就摆在家门口,想要策应,得先收拾他们。”

    桦山久顿时不说话了,他们只有一万人,怎么对付得了幕府的七万大军?

    左良玉继续看着地图,道:“根据杨大都督的计划,海军很快就要进入四国岛与本国岛的海峡,而后多尔衮的五万大军会登岸,咱们要做的,就是守住鹿儿岛,等待大军攻克四国岛,反攻九国岛!”

    左良玉能明白杨嗣昌的目的,拿下四国岛有多重目的,一来,给幕府震慑,打击他们的抵抗意志。第二,消耗九国岛幕府军的锐气。第三,也是想试探一下,看看幕府军的真正实力。

    桦山久道:“那,我们也不能干坐着,要不要弄出点动静,吸引一下青山忠俊的目光,免得他分兵去支援板仓重昌?”

    左良玉沉默一阵,道:“将我们的全部兵力,外围的人手全数撤回鹿儿岛,坚壁清野!”

    萨摩藩是一个不小的半岛,核心的鹿儿岛是湖中半岛,易守难攻。

    桦山久一愣,道:“大人,这是何意?”

    左良玉站起来,笑着道“没什么,就是给青山忠俊施加点压力。”

    鹿儿岛有一万的倭国仆从军,一万的朝鲜,琉球联军,加上萨摩藩散乱的武士等,一起涌入鹿儿岛,可能会超过三万人。

    鹿儿岛虽然准备多年,但钱粮始终是个问题,何况还孤守一城。

    桦山久犹豫了一会儿,没有反对,道“是。”

    对于德川幕府来说,岛原城算是内乱,费点力气很容易解决,真正麻烦的,是鹿儿岛的萨摩藩,这个被明朝征服,他们还没有腾出手收拾的地方。

    这里是明朝经营多年,做为根基的地方,是威胁倭国存亡的祸根之地!

    青山忠俊的目光只是偶尔略过岛原,始终盯着的,是萨摩藩。

    萨摩藩急剧收缩,坚壁清野,这让青山忠俊很是警惕。

    家老山县和一跪坐在他身侧,道:“殿,明人只怕要策应岛原了。”

    青山忠俊表情如铁,面色冷清,道“问题是,明人要做什么?对马岛,虾夷岛的明军总数有十五万之多,他们沉寂了一个月,到底想要做什么?”

    按照他们的猜测,明人登陆的地方无非三个,第一个就是从对马岛,登陆肥前藩,第二个是由鹿儿岛登录,由南而北。第三个就是由虾夷岛出,登陆陆奥藩,由北而南。

    这么清晰的战略,明朝为什么久久不动?明人等了三年,倭国也等了三年,这个时刻,对方怎么还会有如此的耐心?

    亦或者,明朝在筹谋更多的计划……到底有什么阴谋?

    山县和一沉吟着,道:“殿,我觉得,我们应该先发制人,这样处处受制,很难获胜。”

    青山忠俊道“嗯,我已与内府商讨过,会将战士控制在鹿儿岛,但之前必须先产出岛原的异端。”

    岛原半岛近乎在九国岛的腰上,同时还能从海上登陆,若是不铲除,青山忠俊无法全力南下。

    山县和一面露凝色,道“殿,现在的岛原城城墙高大,配有明朝的火器,想要强攻下来,怕是会损失不小,我还担心,板仓殿会重蹈覆辙,无法攻下岛原。”

    青山忠俊看了他一眼,冷如铁的脸上露出一丝冷酷,道:“他一定会攻下来!”

    山县和一微微点头,一阵又道:“那,鹿儿岛那边要如何应对?”

    青山忠俊,道:“命加藤率两万人,缓步向前推,先试探一番明人的目的。”

    “是。”山县和一道。

    山县和一将战线向前推进,鹿儿岛的左良玉就向后退,坚壁清野,什么都不留。

    双方一样的谨慎,可制,丝毫没有激进以及让对方误会的行为。

    陆奥藩,松平信纲沉默如水,仿佛没有来到,外界只有伊达政宗一些大名知晓。

    他的对岸,虾夷岛,一样的平静,没有官船,也没有商船来往,安静的如一深潭。

    江户,同样很安静,整个倭国上下,除了在征收夏粮,调集更多的武士,仿佛一如往常,丝毫没有感觉到一场灭国大战已经开始了。

    洪武号,正在穿过鹿儿岛与大隅之间的海峡,驶往四国岛。

    在他们身后,除了一百艘的战舰,还有两三百艘的大小船只,上面或站或坐,都是人头——建奴骑兵!

    除却多尔衮的外,还有一些安南等的杂兵,总数五万人,他们正在翘首的望着四国岛。

    在这个档口,德川明秀,酒井忠胜等一群人终于抵挡京城,与外事局先接触起来。

    外事局副主事薛正庆目前主持京城的事务,听着德川明秀带来的议和条件,可以用目瞪口呆来形容。

    倭国居然想用他们的女天皇来联姻,这简直是旷世未有!

    薛正庆没敢擅端,连忙入了乾清宫。

    朱栩正在陪着几个孩子上课,听着薛正庆的回到,走出课堂,站在屋檐下,摸着下巴,有些可笑的笑了起来。

    薛正庆见朱栩的表情,深为痛恨的道:“皇上,倭国不通教化,不明伦理,臣认为,当今早征讨,以拯救倭国万民于水火。”

    朱栩对薛正庆这个态度很满意,道:“嗯,你去一躺内阁,跟孙阁老聊一聊,谈判拖着,朕想看看,德川家光为拖延时间,要付出多大的筹码。”

    薛正庆抬手,道:“臣遵旨。”

    薛正庆转道去内阁,孙传庭的态度与朱栩一样,就是置之不理,随意的拖着。

    孙承宗,秦良玉知道消息后,立即传信给杨嗣昌,命他加紧开战,不能再给德川幕府时间。

    杨嗣昌受到命令,一系列密信发出,围绕着倭国,四面八方迅速动了起来。

    与此同时,曹变蛟的舰队驶入四国岛与本国岛之间的海峡,一声炮响,惊动了两岸!

第1334章 胜败之举() 
杨嗣昌与巴达礼等人蒙古台吉站在津轻海峡岸边,遥望着对岸。

    巴达礼道“大都督,咱们就这么观望,不杀过去吗?”

    巴达礼带着科尔沁以及蒙古诸部联军三万,随大明征战,听调于杨嗣昌。

    杨嗣昌放下望远镜,道“对岸那些西夷火炮,都是从海盗那偷买的,虽然远不如我大明的,但毕竟有些威力,要是我们渡船登岸,损失会不少。”

    巴达礼这次也算是前锋大将,自然对现在的情况了解的很清楚。大明在三年前占了虾夷,倭国就防备着大明从这里南下,在对岸可登陆的地点都修建了要塞,还配置了西夷的火炮,想要登岸,非得付出不小的代价不可。

    关键上,他们是沙漠,草原上的旱鸭子,不习水性,在船上的战力先天就少了一半。

    尽管知道这些,巴达礼心里还是不甘心。

    科尔沁现在没有了察哈尔的威胁,但喀尔喀三部又压在头顶,要是明天大明的庇护,他们的日子将很艰难。他们收到大明太多的好处,必须要有所回报!

    巴达礼看着波澜不惊的海峡,犹豫了一阵,道“大都督,那我们总不能待在这里看着吧?”

    巴达礼虽然是科尔沁大汗,接受了大明的二字王册封,妹妹还是宫中妃嫔,但姿态放的相当低,没有丝毫桀骜。

    杨嗣昌心里对倭国的征讨战略已经有了模样,笑着道“不着急,倭国要乱起来,咱们才好做事情。”

    杨嗣昌话音一落,钱瑾孝走过来,低声道“大人,倭国对岸来人了。”

    杨嗣昌眼神光芒一闪,道“是谁的人?”

    “是几个藩国的,也有伊达的人。”钱瑾孝低声道。

    杨嗣昌一点都不意外,道“你去见一见,价码先压一压,给他们一点压力。这些人现在是骑墙,没有到他们真正投诚的时候。”

    钱瑾孝会意,道“下官明白。”

    杨嗣昌目光转向那面,道“多尔衮,这个时候是不是要快登岸了,你通知军情处,散播一下,对于一些大名,尤其是那些外样大名,可以尝试接触一下了。”

    钱瑾孝抬手,道“是。”

    杨嗣昌手里握着银色的佩刀,这是他身份的象征,眼神灼灼。

    他沉寂的太久,尤其是在南海待了几年,大明已经很多人忘记了他。

    这一战,注定是他扬威大名,重新走入朝廷的绝佳机会!

    这一战,必须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