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9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国维眼皮直跳,道:“不是说,只是酝酿,明年之后再说吗?这个要什么时候宣布?”

    府一级就两百多人,现在又加了更中坚的三百多人,要是一次性更换,非得出大乱子不可!

    孙传庭道:“今年年底之前,稳住了府一级,看时间宣布,暂时依旧保密。”

    张国维想了想,道:“我认为,内阁,六部的可以慢慢来,但各省的,要征求巡抚衙门的意见,由他们根据自身情况,条件,决定宣布的时间,相关官吏,也要可再讨论,不能完全剥夺巡抚衙门的权力。”

    孙传庭看向张国维,这个人,并不是毕自严推荐上来,也不是他为安抚毕自严的人特意拉拢,而是乾清宫点名的。

    孙传庭神色不动,道:“这个自然,周阁老负责联络各省巡抚,他会安排好,无需担心。”

    周应秋这个时候开口,道:“我昨日已经与徐大化,张问达,廖昌永,郭广新等人透过气,会任命他们为四大巡政御史,再次对全国进行巡视,同时会派遣内阁专员,与各省沟通,确保地方与内阁没有嫌隙。”

    周应秋这话任谁都不会相信,孙传庭这届内阁如此强势,简直要控制方方面面,调整府一级,只怕就是要越过巡抚衙门,直接辖制地方!

    张国维在内阁孤立无援,没有坚持。

    很快,内阁举手表决,全部通过两项人事任命。这些任命是内阁权利范围,无需内阁批准。

    孙传庭面露微笑,道:“内阁与吏部准备拟定一个新的考核体系,主要是针对地方推进‘新政’情况,问责相对严厉,你们带回去看看,先保密,今天不做讨论。”

    新任内阁中书包理游拿出一张张纸,给在座的人发。

    张国维只是扫了眼,眼皮就狠狠一跳。

    开篇中述就直言其意,这份新考核,是要给各地官员指派任务,完不成就严厉问责,同时还将责任划分到每一个人头,杜绝任何人推卸的机会!

    真要是这么做,还不知道基层会出现多大乱子!

    孙传庭喝了口茶,看向傅昌宗,道:“议会的工作要做好,尤其是常理会,我们很多事情可以走简易程序,就不要去上下两院的走。”

    人少能决定的事情,就无需费人多的劲。

    傅昌宗点头,道:“常理会总共三十六人,加我三十七,只须控制过半人数,问题不大。”

    孙传庭‘嗯’了声,道:“对于皇家银行,皇家商贸总行,商务总局,税务总局,外事院等,要做好统合工作,各方面要沟通好,这是咱们内阁未来四年工作的一个重点。”

    傅昌宗点头,道:“嗯,我已经召集这些部门的主管,要他们联合拿出一个四年的计划,正月十八开朝,二月初,应该会有个草案。”

    孙传庭满意,道:“农业方面,是我们的重中之重,我暂时也没有想好具体的策略,幕僚司那边正在研究,阁部也要派人参与,明年开朝之前,我要与皇上汇报,不能怠慢。”

    内阁的节奏明显不同了,靖王与汪乔年悄悄对视一眼,默默无声。

    孙传庭不同于毕自严,毕自严是大而求全,孙传庭是统而求精,有着强烈的计划性,目的性。

    日子真不好过了。

第1312章 在乎帝心() 
在另一边,大元帅府同样灯火通明,昼夜不息。

    秦良玉已经从孙承宗手里接过帅府的日常管理权,领导者九处二局,对帅府的架构,人事,进行重新的调整,梳理。

    这一次,曹文诏,熊廷弼等人也在,众人合力,对帅府进行革新。

    大明的军制,朱栩历来是托付给孙承宗一个人,其他人极难插手,为的就是确保军队牢牢控制在他一个人手里!

    时过境迁,朱栩需要一个体制健全,奋发向上的多军种军队,这就需要各种人才参与到管理层。

    经过多天的会议与改革,孙承宗是长松一口气,将秦良玉,卢象升,曹文诏,熊廷弼,杨嗣昌几人邀入他的府邸吃饭。

    孙承宗多喝了几杯,朗笑着道“不怕你们嘲笑,这几年我日干部支,力有不及,本想与毕景会一起致仕,但皇上不允,这一次由你们在,我发现确实是老了……”

    曹文诏年近五十,依旧壮硕,哈哈一笑,道:“元帅,你这话骗得了别人可骗不了我,没少在皇上面前给我使绊子吧?”

    现在朝局已定,朱栩确实没有让曹文诏接替孙承宗,由此孙承宗不介意曹文诏的调笑,笑道:“不止是你,秦副元帅我也说了不少坏话。”

    秦良玉满头白发,坐在众人之间,丝毫不显突兀,声音坚韧又清朗,道:“我就不计较了,反正多元帅一个不多,少元帅一个也不少。”

    听着秦良玉的话,众人都是摇头失笑。

    当初传言秦良玉要接替孙承宗,不知道闹出多大风波,朝野的弹劾奏本,讲理进谗的人如过江之卿,数之不尽。

    卢象升看着几人谈笑无忌,道:“今年或许会更多,一个总兵,背后不知道站着多少人,牵扯多少达官贵族,士绅豪门。”

    熊廷弼道:“我琢磨着,除了辽东,老卢你的麻烦最大,其次就是我了,副元帅,明天我要登门叨扰,您可不要嫌烦?”

    熊廷弼接替秦良玉,出任四川大都督,接管周边六省的军务。

    秦良玉轻轻点头,道:“四川的情况最为复杂,若是熊大都督有需要,我可以派马祥麟协助,他对情况比较熟悉。”

    熊廷弼大喜,道:“那最好不过,多谢副元帅。”

    孙承宗听着几人的话,道:“我们不同于政务,相对简单一些。只要凌厉,果决的处置,军队之外,自有孙白谷去管。”

    秦良玉道:“此次清理,除了禁军,两大营,巡防营由兵部着手,其他的,皇家军团,骑兵,步兵,包括海军,都在内。总兵四十六人,副总兵一百九十六人,用半年时间,甄别他们,并进行重新调配、整肃,确保高层的纯洁,干净,忠于皇上!”

    孙承宗放下酒杯,道“稳一段时间,明年就可以开始进行都尉一层的甄别,这一层人数相当多,又最为中坚,关键,要逐步推进,不要引出乱子,一到两年是必须的,而后,就可以对下层校尉进行清查,两年时间应该可以收尾,前前后后,五年,差不多就能完成军队的彻底改造,打造一支新式,精锐,强大的海陆军!”

    这次的清理计划,不止是为了配合‘新政’,去除旧患的同时,也是要与大明旧式军队进行彻底的切割,打造新式军队!

    自然,清扫计划是孙承宗等人的,切割与新建是朱栩一直以来的计划。

    秦良玉以及几位大都督点头,这些天他们就是为这些事情在做计划,布置,等年沐一过,他们正式宣誓,述职后,就会向皇帝辞呈,各自履职,开始执行计划。

    军队这些人比孙传庭等人还有紧迫性,早已经迫不及待。

    元宵节一过,大明仿佛才迈入景正六年,一股紧绷,不安的气息在朝野流转。

    新任的朝廷高官,包括孙传庭在内的新内阁,秦良玉在内的副元帅,大都督,正式在议会,对着大明列祖列宗排位宣誓就职!

    这也标志着,内阁正式的进入孙传庭时代。

    就在孙传庭宣誓的第二天,朝报发表了一片白话文文章,是给天下人看的,这篇文章充满了火药味,强烈的进攻性。

    标题是黑色大字:‘新政’是一场不容失败的战争!

    文章列明了大明面临的的十大问题,内阁誓言要突破桎梏,完成目标,并且摆出了一系列的准备方案。

    这是明晃晃的宣战,粗暴直接!

    不同于以往的毕自严时代,那个时候,朝廷一有风吹草动,天下沸然,反应激烈。面对孙传庭,回应的是一片安静。

    随后内阁,六部一系列官员的调整上任,不断充实着新内阁的权力与权威。

    在景正六年,二月初一,廉政反贪局局长,督政院院正,大理寺寺卿,吏部尚书四人,在内阁签署《反贪战书》,四部门将协力打击贪腐,用三年时间,打造一个清廉的官场!

    二月初二,这一天,大理寺开庭。

    新改革的大理寺,审判庭有一个主审,四个陪审。

    他们审的第一案,就是鲁王的‘贪赃不法,行为狂悖’。

    不说鲁王那些旧账,就是在宗人府,接过平王一大摊子,这些年做过的手脚,稍微一查就能连根拔起,牵累甚多。

    还有一个,就是晋王,这位幕后之人分的也不少,现在羁押在天牢,等着乾清宫下旨剥夺爵位,刑部好送审。

    主审的名叫陆正行,是皇家政院三期的生员,是汪乔年从政院调来的众多学生之一。

    陆正行翻阅着厚厚的卷宗,抬头看向站在大堂内,一身枷锁的鲁王。

    他前面不远处,有一个负责堂记的师爷,他拿着一张张状纸,大声宣读。

    林林总总,共十六条,大多是涉及贪腐,渎职。

    大堂内只有师爷的声音,堂内椅子上坐着四十多百姓,一样安静。

    师爷读完,转头对陆正行示意,而后坐下。

    陆正行抬起头,看向一脸枯槁,生无可恋的鲁王,淡淡道:“朱寿鋐,关于刑部指控你的罪名,你可有辩解?”

    被关了一个多月,鲁王是想的明白,心里郁结,面上叹了口气,道:“是我触怒了皇上,才遭此一难,什么罪民我都认了,只请你转告皇上,鲁王一脉对皇上忠心耿耿,不曾有叛心,与其他人不同。请皇上看在列祖列宗以及我这些年的苦劳上,让鲁王府有个体面……”

    陆正行一拍惊堂木,沉声道:“朱寿鋐,你要弄清楚!你是不法在前,处置在后,休要攀扯皇上!本庭再问你一次,是否认罪!”

    鲁王仰天,长叹一声,道:“认不认又有什么区别,你判吧,是坐牢还是流放还是戍边?”

    陆正行合上卷宗,道:“既然你认罪,本庭也省事。现在本庭宣布,鲁王认罪,三天后开庭,宣判。退庭!”

    本以为是一场大戏的审判,以鲁王的认罪,在所有人瞠目结舌中休庭。

    第二天,经过内阁再三上疏,乾清宫终于下旨,以晋王朱求桂‘行为不轨,殊途难测’为罪名,除爵!

    旋即,刑部将朱求桂从宗人府押出,送入天牢,又过一天,送入大理寺过审。

    朱求桂比鲁王干脆,他知道,现在再如何挣扎也无用,打错算盘的结果就是满盘皆输。

    孙传庭新内阁的开端,是以两位亲王除爵为开端!

    朝野更加安静,不知道多少人在考虑自身,想法设法的自保。

    但他们还没反应过来,孙传庭稳住内阁,一道任命砸下来,内阁,六部的大部分中间官员被调整,内部调剂还好说,但大部分是被外放,明升暗降。

    京城是什么地方,天下首善之地,谁不挤破脑袋往京城来,若不是放到肥缺,那都是妥妥的流放性质,将来没有机会再回去了。

    这自然在京城引起轩然大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种路数都找上了门。

    这一天,周应秋刚刚出门,原吏部都水司员外郎噗通跪在他身前,大声哭嚎道:“大人,您不能不管下官了!下官跟着您十几年,任劳任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