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9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一些人就大感不安,上上下下的串联,抵制,感叹日子要不好过了……”

    孙传庭要改革的风声已经随着他四处走动而传递出去,各个衙门,甚至是内阁都感觉到强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不同于毕自严,毕自严是要稳中求进,孙传庭是要破而后立!

    柳如是眨了眨眼,道:“皇上,不见见诸位阁老吗?”

    朱栩动了下,躺的更舒服些,道:“朕还想再看看,当年东林党的时候,谁是敌人朕看得清楚,现在,朕反而看不清了。”

    柳如是若有所思的‘嗯’了声,给他轻轻按着太阳穴。

    没人知道朱栩已经进京了,张筠等孩子还因为‘大雪封路’,留在京城几十里外的一处驿站。

    孙传庭这个主持阁务,召开了年前最后一次会议。

    他们要审议的,就是今年的年终总结,毕自严‘卧病在床’,这个任务只能是孙传庭来了。

    这个年终总结自然也就成了明年的开始,是一个风向标,孙传庭想要的内容与毕自严完全不同,迎来的阻力是相当不小。

    但有朱栩的暗中支持,他的想法,还是最大限度的被加入了进去。

    除了毕自严,孙承宗,其他阁臣都在,孙传庭看着几人,道“年终总结已经基本完成了,你们还有什么想法?”

    这个年终的总结,已经经过六部的部议,其他自然早都知道了,现在孙传庭开口,只不过是走个流程。

    靖王,汪乔年对视一眼,靖王斟酌着道:“关于督政院的改制,我需要在督政院内部再讨论,内阁强压下去,我担心会有反弹。”

    汪乔年跟着道:“大理寺目前的主要任务是推进在全国的部署,接过地方的审判权,现在还在攻坚阶段,不宜大动。”

    傅昌宗沉默,与他一贯的作风相符,内心来说,他也不同意孙传庭这么早开启这么大规模的人事变动,但作为盟友,或者为了孙传庭背后的朱栩,他需要支持。

    沉默,就是支持。

    孙传庭是内阁‘首辅’,外加傅昌宗的支持,靖王,汪乔年反对也难以成功。

    孙传庭瞥了眼傅昌宗,微笑的看着靖王,汪乔年,道:“你们的想法我理解,但人心不稳,攻坚,都不是理由,改革要用人,用可用,能用的人。如果有人心思浮动,忧虑不安,还能有什么指望?百姓交税,不是让这些当官的整日为官帽子蝇营狗苟的!”

    汪乔年,靖王自然不会孙传庭几句话压住,这事关他们的根本,哪里会轻易妥协,刚要说话,平王就挺着大肚子,晃晃悠悠的进来了。

    他一脸笑呵呵的,当着四大阁老的面,声称‘本王身为亲王,当以国家为先,支持孙阁老的意见,将宗人府并入内阁,统一管理。’

    他一开口,含义不言而喻,靖王,汪乔年对视一眼,不再说话。

    平王在这个时候站出来说这样的话,背后站着谁,他们心底十分清楚。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ps:书友们,我是官笙,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1306章 孙传庭的手段() 
孙传庭压住了内阁的反对声,其他的事情就好做了。

    还剩下没几天,他带着幕僚司,对年终报告以及相关计划进行连夜审查,讨论,拾遗补缺,自然也从中夹带私货,添加了不少。

    目前在京城,几乎军政两界高官齐聚,所有人都目光灼灼的盯着这位即将上任的‘首辅’,揣度着他的报告以及将要做的事情。

    一些人事变动的风声悄悄传出,在京城自然又引起一波暗潮,上下官员的目光在皇宫,京城外来来回回的移动,既担心,警惕孙传庭,又急切的期盼朱栩尽快回京。

    他们心里还有侥幸,即便朱栩不反对孙传庭的计划,也能有所控制,不让孙传庭太过‘出格’。

    城东,柳如是小院。

    柳如是闺房,朱栩坐在小书桌前,看着一份厚厚的文书,神情认真,专注。

    柳如是站在门旁,静静的看着,心里前所未有的满足,仿佛这些年的痛苦煎熬,都不那么重要了。

    苏溪端着果盘,热茶过来,看着柳如是的表情,轻轻一笑,拉着她走了出去。

    “得偿所愿了吧?”苏溪有些促狭的看着柳如是笑着低声道。她早就回来了,知道柳如是在行辕,这还是景德镇后,她们的再见面。

    柳如是结果果盘,道:“我听说,秦老将军进京了,你的那位将军,是不是也来了?”

    苏溪闹了个大红脸,道:“快去给你情郎送进去吧!”

    柳如是轻轻一笑,少妇风韵动人,悄步走进房间,将果盘,热茶放到朱栩身旁。

    朱栩下意识的端过来,目光依旧盯着孙传庭送来的这份年终报告。

    这份报告,其中蕴藏的计划,比朱栩预期的还要激烈,宏大,很多事情都是他没有想过,或者不在意的,现在看来,都需要认真对待。

    很显然,孙传庭确实早有想法,也就是如此,在这么短短半年时间,他才能拟定这样庞大的计划书。

    或许,这还不是全部,毕竟他要考虑内阁六部的承受能力,不可能一下子将想法都掏出来。

    朱栩心里颇为激动,抬头看了眼柳如是,端起茶杯,感慨的道:“这位首辅,朕是选对了。”

    柳如是恪守本分,没有去看那本报告,轻声道:“皇上,大雪已经停了,时间也差不多,是不是该请皇后娘娘与殿下们回宫了?”

    朱栩合上报告,道:“嗯,朕已经让人通知了,你也收拾一下,随朕进宫。”

    柳如是脸上勉强一笑,道:“臣妾出身不好,尽管已经没有法度限制,礼制还是要守,请皇上见谅。”

    苏溪一直侧耳在外面听着,到了这里,不由得提心吊胆,紧张的不行,害怕朱栩真的就将柳如是扔在宫外。

    但后来里面的声音就小了,她没有听清,就更加担心了,似乎朱栩发怒了。

    再接着,就是朱栩的感慨声“委屈你了。”

    苏溪就更加不安了,恨不得冲进去质问朱栩。

    半个月后,朝报新上任了一位主编,一身白衣,皮肤白皙,一举一动都是贵公子风范,谈吐优雅,学识丰富,令朝报上下都很欣赏,他的笔名是:赤青。

    赤是朱,青是柳。

    这位大主编后来写了很多文章,在大明引起巨大轰动,深受乾清宫的看重。时常进出乾清宫,甚至夜宿不出。

    这在后来也传出了另一个短暂的谣言,那就是乾清宫的皇帝陛下实则喜好男色,佐证了他宫里妃嫔那么少,还一度坚持拒绝纳妃,一时间甚嚣尘上。

    当然,这是后话。

    孙传庭的人事计划尽管是‘小范围’的讨论,但瞒不住高层。

    毕自严自然很快收到消息,他面前站着张国维。

    “我也没有想到,孙传庭会这样安排,你有什么想法,尽管直说。”毕自严看着张国维,叹道。

    根据孙传庭的安排,兵部侍郎张国维,升任兵部尚书。

    按照毕自严的想法,是想让张国维去安南做巡抚,以避开混乱的朝局。但孙传庭直接让张国维继任尚书,这样的有惑,张国维未必推卸得了。

    张国维看着毕自严,神情肃然,抬手道:“下官不满大人,孙阁老找过下官谈过,没有封官许愿,而是要下官做很多事情,下官……想做这些事情。”

    毕自严沉默一阵,感慨道“孙白谷倒是好手段,你连你都能拿住。幼唐,去哪里?”

    张国维抬头看向毕自严,犹豫了下,道:“新成立的商务总局,局长,正卿。”

    毕自严神色怔了下,点头道:“孙白谷好魄力,也好算计。我不拦着你们,但你们要记住,一群人行路,一定要跟上速度,跟不上,就会被甩掉,目标要一致,不要走岔路,不是同一个终点,也会被抛弃。”

    张国维知道,这算是毕自严给他的政治忠告,看似浅显,实则大有道理,是毕自严的写照。

    他恭敬的抬手,道:“下官明白。”

    “希望你能真明白。”毕自严摆了摆手。

    张国维再次抬手,告退离开。

    孙传庭坐在轮椅上,看着门外的雪,神色平静,目光复杂。

    平王出来说话,代表的是皇帝,‘帝党’一系将会站在孙传庭一边,现在又摆平了张国维,李幼唐,等同于搞定了他这个‘前首辅’的势力,朝廷内外,基本没有谁能阻挡孙传庭了。

    毕自严沉默了良久,心里也不知道在想什么,自语道“皇上韬光养晦十年,培养了孙白谷,孙白谷沉寂五年,筹谋多年,你们……到底要带大明去哪里……真希望我能看到。”

    一天后,朱栩的车队使过正阳门,迈入大明门,正式回京。

    在他的车队还没有进城的时候,京城里不少人就收到消息,开始忙着写奏本。

    没有了过去言官那种抱团,连绵不绝的攻击如潮,这次这些大小官员要么‘实事求是’阐述孙传庭这些日子的‘不轨’与‘专断’,或者是大打悲情牌,言称孙传庭‘祸害忠良’,‘大乱朝纲’,长此以往‘朝廷威信尽失,国将不国’。

    在第一时间,孙传庭踏入乾清宫,在东暖阁,与朱栩面呈。

第1307章 开始了() 
东暖阁内,没有任何人,宫女,内监,都远离乾清宫五十米,谁也听不到里面的对话。

    这次对话,谁也不知道,除了朱栩与孙传庭。

    后世史书,对这一天的对话,仅仅这样描述:庭立于帝前,言时机到,不可等。帝允,另有期许。

    这十八个字,后世反反复复研究,只知道出自大公公刘时敏的晚年的《乾清宫杂述》,被收录在《景正实录》中,其他的,再也研究不出。

    孙传庭在进了乾清宫,朝野目光都盯着。他们心急如焚,都想知道,朱栩对于孙传庭到底是如何看待,对他即将的施政计划是是什么样的态度。

    孙传庭在乾清宫待了足足三个时辰,这才出宫。

    很多人都在等着各处的反应,令人惊讶的是,乾清宫安静如往常,深不见底。内阁,六部同样缄默,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

    只是,在很多人的焦急期待中,肉眼可见的,反对孙传庭的声音渐近小了下来,本来若有若无阻拦着孙传庭的人与事慢慢消失。

    朝廷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变得自然流畅。甚至于,京城内外的谣言都趋于平静,日渐稀少。

    时间快又慢,很快就到了景正五年的尾声,年终大议被定在最后三天。

    各部门都紧张无比,尤其是议会,要审议的东西太多,还要面对内阁的强大压力,可以说是忙的焦头烂额,同时又一顿子腹诽。

    孙传庭对内阁压榨的比毕自严厉害的多,近乎成了内阁的下属机构。

    议会都如此大的压力,可以想见其他部门了。

    景正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深夜。

    内阁,依旧灯火通明,几大阁老忙的是争分夺秒,片刻不停。

    这个时候,李幼唐突然跑进来,急匆匆的道:“大人,出事了,鲁王把杨锦初给打了。”

    孙传庭抬起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