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8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225章 祸之萧墙() 
对于傅昌宗代表朝廷提出的条件,朱栩故意的晾了一阵,道“依法治国。”

    傅昌宗看着朱栩,琢磨着他的话。

    ‘依法治国’,这个‘法’包含很多,除了明文的律法,祖制礼法,约定成俗的规矩,还有就是‘天宪’,也就是皇帝的话,不止是朱栩,还包括明朝历朝历代的皇帝。

    傅昌宗不知道朱栩的话指的是不是‘顺位继承法’,这样含混的措辞是打发不了朝廷,堵不住满朝文武的嘴的。

    若是今天没有一个合适的说法,大明是不会安生。

    傅昌宗心里转悠了好一阵子,道“皇上,现在朝野沸沸扬扬,若是不能有一个稳妥的交代,只怕会越演越烈,难以收拾,‘新政’也会大受影响。”

    朱栩不动声色的涮着火锅,喝点小酒,对于傅昌宗的话,仿佛一直在思索。

    不知道过了多久,傅昌宗似乎等不下去了,一张嘴话没出声,张筠微笑道:“舅舅,建明伯的事,是本宫要求的。他身为外戚,说的轻一点是结党营私,图谋私利,重一点就是图谋不轨。你们外廷这么帮着他说话,到底是要帮我们母子,还是要害我们?”

    这句话由一个皇后说出来,多么诛心!

    傅昌宗神色微变,连忙起身,抬手道:“臣不敢!”

    张筠端坐身体,俏脸一片冷清,道:“本宫身为六宫之主,这几个孩子也都视如己出,你们现在就要封王,赶出京,是不是说我不能容人,说皇上的后宫不安宁?你们打算让后世的史书怎么写皇上,怎么本宫,怎么写将来的皇帝?”

    傅昌宗眉宇紧皱,神色凝重。他没有想到这位一直不起眼的皇后娘娘居然有如此犀利的口舌,堵他说不出话来。

    傅昌宗瞥了眼朱栩,跪地道:“皇后娘娘恕罪,臣等忧心国祚,并非有意构陷娘娘与皇子,若是有冒犯,臣等愿认死罪!”

    傅昌宗到底是跟随朱栩最久的人,转瞬间就明白了这些话其实是朱栩托张筠之口说的,但该演的戏不能少。

    张筠转头看向不远处的宫女,道:“去把四殿下抱来。”

    听着‘四殿下’三个字,傅昌宗知道,今天他要无功而返了。心里揣摩着,要不要再找机会与朱栩单独聊聊,这件事涉及国本,朝野绝不会那么容易消停。即便不会出现旷日持久的‘国本之争’,一场漫无边际的争斗是必不可少了。

    很快,一个宫女将朱栩的四儿子,嫡皇子朱慈煓给抱了出来。

    张筠抱着孩子,看向傅昌宗,道“傅阁老,煓儿还小,皇上也还年轻,外廷的大人们现在急着就要立太子,你们到底安了什么心思?”

    这句话就更诛心,要是一般人听到这句话,估计离死不远了。

    但傅昌宗例外,他听着张筠的话,头磕在地上,片刻,说出四个字道:“臣等不敢。”

    张筠这些话当然不是说给傅昌宗听的,她俯看着傅昌宗,好半晌才冷声道“傅阁老,你将本宫的这些话传给内阁,要是他们还一意孤行,构陷本宫与煓儿,本宫就自请罪责,废去皇后之位。内阁‘动摇国本,祸乱朝纲’的罪名也休想逃脱掉!”

    傅昌宗听着张筠的话,明白了朱栩的意思。但他还是不明白,朱栩为什么要这么做。。。

    常理来说,即便正直青壮,不立太子也可以,为什么总给人一种他不喜欢嫡皇子,要再立呢?

    即便真有这个想法,以朱栩的手段,完全可以徐徐图谋,做到神不知鬼不觉。

    傅昌宗想到了这里,忽然心里一跳,心底有一个想法出现,但转瞬间又消失不见,他想细想,却没有时间,只得向张筠道:“臣明白。”

    张筠抱着朱慈煓,轻轻晃悠。小家伙还在熟睡,不时的动动嘴角。

    傅昌宗等了一会儿,道:“臣告退。”

    这也算是他与朱栩两人演了一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戏,彼此心知肚明,不须点破。

    傅昌宗离开乾清宫还能听到朱栩一家的欢笑声,心里越发奇怪,尤其是之前那抹奇怪的感觉。

    他并没有去内阁,而是转了个方向,去了帅府。

    孙承宗对于傅昌宗的来访很是意外,上了茶,笑着道:“傅大人还是第一次来我这里吧?”

    大元帅府到底是军方机构,文官走的近太过忌讳,不止傅昌宗,其他朝廷文官也几乎没有来过。

    傅昌宗喝了茶,审视的看了眼孙承宗,道:“皇后娘娘指责我们居心叵测,离间帝后,语气颇为严厉,还当着皇上的面。”

    孙承宗目光微您,想起了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其中受到的王皇后,也就是朱栩的祖母。

    她受尽虐待,郁郁而终。

    对于这件事的隐晦之处,孙承宗自然不会多谈,沉吟一声道“皇上还是不肯松口?”

    傅昌宗看着孙承宗脸上毫无忧虑之色,轻叹一口气,道“我们为此事愁白头,没想到老大人早就洞察天机,却是让我们好生辛苦……”

    孙承宗一怔,看着傅昌宗,犹疑的道:“老夫洞察天机?”

    傅昌宗现在心里还是想不明白,神色不动的道:“我一直恨疑惑皇上都目的,想来想去希望能够不明白,看到老大人的表情,心里一松,自然一通百通。”

    孙承宗看着傅昌宗脸上的怅然表情,不知有诈,跟着默默叹了口气,怅然道:“自古皇位之争都是血迹斑斑,皇上雄才大略,目光高远,提早出手,或可消弥祸起萧墙也不一定,就是委屈那位大殿下了。”

    傅昌宗原本还想不透彻,现在是彻底明白了。

    朱栩是拿大殿下做挡箭牌,保护那位嫡皇子啊。

    这嫡皇子还在襁褓之中,却已经不知道有了多少拥护之人,且处于“被打压”的弱势之下,谁还能去攻击,算计什么?

    孙承宗没有注意到傅昌宗的表情,看着门外,脸上出现欣慰之色,道“这是皇上的一片苦心,一切都是为了我大明江山社稷,不管看破不看破,戏都得陪着演,还要真实……”

第1226章 孙承宗的意味深长() 
傅昌宗被醍醐灌顶,洞悉了朱栩的目的。

    到底是老官僚,心里无尽感慨,脸上丝毫不露,甚至还配合着做出感慨的表情。

    傅昌宗是很能体会朱栩的心意的,做人父男,做君父更难,做一个合格的君父就是难上加难。

    大明皇帝的父子关系,似乎从源头就不好,越往后越不好,尤其是朱栩前面的两代,神宗光宗,光宗熹宗,两代人说不上父子仇寇,至少也是相看两怨。

    傅昌宗对于很多事情都能看的明白,体悟了朱栩的想法,心里感慨万千,转头看向孙承宗道:“皇上到底是仁慈,将事情都做在了前头老大人,你说,毕阁老是否猜到了?”

    孙承宗现在基本上是独立于内阁之外,政务基本上不沾,所以旁观者清,看得分明,对于毕自严,他斟酌再三,道:“现在未必,但估计用不了多久。”

    傅昌宗闻言轻轻点头,毕自严现在已经有了‘首辅’的威望,若是他能想清楚,事情就变得简单了。

    孙承宗看着傅昌宗的神色,道:“傅阁老,你来帅府是?”

    傅昌宗来这里,还真不是单单为了这件事,神色微沉,道:“李邦华给我写来了一封密信,老大人过目。”

    孙承宗看着傅昌宗,目中有些疑惑的接过来。

    这封信是来自于李邦华,李邦华现在是北安南的巡抚。

    孙承宗看着扉页,继而打开信,看着看着,面色也沉了下来。

    李邦华去北安南自然不止是负责政务,他主管军务多年,另一个隐秘的任务就是监视北安南的多尔衮,探查他的底细详情。

    李邦华的信里直言,多尔衮手底下有一群文官,有的来自大明,有的来自安南,占城国还有暹罗等多地,这些人善于政务,加上南安南的肥沃土壤,这些年很是积累了一些钱粮,底子渐渐厚实。

    并且多尔衮与暹罗的关系有些暧昧难言,打打停停,始终不曾有大的决战,双方已然有了某种默契。

    李邦华直言,暹罗现在在东南半岛是一家独大,野心在膨胀,朝廷需要提防一些事情。

    等孙承宗放下信,傅昌宗道“之所以是密信,是因为李大人拿不出实据,若是奏本入朝,恐怕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他希望我与老大人,皇上密奏,未雨绸缪。”

    孙承宗神色沉吟,道:“皇上登基以来的大方略就是先安定边疆,再图内政革新。现在‘新政’已经在最紧要的关头,国库空虚,不能再有战事。各大营初建,还能随意调动,那三支骑兵也不宜南下,这样吧,我让曹文诏去云南,加上那里的兵马,近有五万人,足以应付暹罗了。”

    听着孙承宗的话,傅昌宗眉头一皱,瞥了眼外面,凑近低声道:“司礼监悄悄给我透露消息,有锦衣卫在泄露军情给倭国,皇上在倭国的一些隐秘布置出现了一些变故。”

    孙承宗听着话,不太明白,道:“具体是什么意思?”

    傅昌宗迟疑了片刻,道“左良玉密奏,怀疑是曹变蛟与倭国有联系,是他泄露的。”

    孙承宗听着,陡然双眸闪烁凌厉之色,旋即面色出现犹疑,深思之色,忽然说道:“你有没有觉得,最近的的一些事情有些不对劲?”

    傅昌宗拿出信,自然是看出了一些端倪,道:“前面密告曹文诏,后面就构陷曹变蛟,幕后之人所图甚大。”

    曹文诏是是什么人,那是当今皇帝的第一心腹,手握重兵,也被寄予厚望,是接替孙承宗的人。

    曹家,注定是大明第一军伍世家!

    现在,有人要算计这叔侄俩,其用心可想而知是多么险恶!若是被他们得逞,后果将不可预料。

    孙承宗对大明朝局内外都是有深思熟虑的人,自然不会允许出现这样的事,若是曹家倒塌,破坏了乾清宫的布置,只怕内阁,帅府也要跟着倒地。

    这样的后果,他们承受不起,现在的大明也承受不起!

    孙承宗心思千转,道“有怀疑的人吗?”

    傅昌宗这次是来交底的,道:“骆养性失踪了,找不到,锦衣卫那边已经在摸查,正在大规模更新,准备摸去骆养性的痕迹,但一时半会儿还做不到,另一个朱宗汉在甘肃镇,态度有些奇怪,司礼监也怀疑他。”

    孙承宗听着,眼神不断有精光闪过。

    锦衣卫近年不断的变动,基本上一拆为二,军情处接手了锦衣卫相当多的机构与人手。锦衣卫不说这些年本身藏着的龌蹉,就是权力被削夺就可能引发不满,外加一些其他诱因,出现变数也不奇怪。

    只是,他不相信,乾清宫对这两人就真没有一点控制力,这么容易失控?

    孙承宗无声的瞥了眼傅昌宗,没有点破,道“我已经命军情处在查,倭国,东南,蒙古的布置帅府在安排重新设计,傅阁老回去转告曹公公,帅府会尽快呈奏改革方案。”

    话题到了这里就不能继续说了,傅昌宗会意,道:“嗯,待会儿我打算写道奏本,请皇上早立太子,到时候请内阁阁员署名,老大人必要的时候,要说句话。”

    傅昌宗这是要配合朱栩演戏了,孙承宗道:“嗯,毕自严那边用不了多久就会清楚,你先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