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8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后宫,朱栩一直觉得还是‘精简’为上。

    大明的历代后宫,从开国以来就没有平静过,近期是越演越烈,越来越离谱。

    从郑贵妃到客氏,李选侍等等,后宫的惨烈不比辽东弱,绝对是一本言之不尽大书。

    朱栩不希望步这个后尘,对于张太后的要求,他只是笑呵呵的不应话。

    桌上有小永宁,小丫头已经十三岁,是个半大姑娘,她握着筷子,插在饭,哼哼唧唧的道:“男人……”

    张太后瞥了她一眼,小丫头撅了噘嘴,拿起筷子扒饭。

    张太后转向朱栩,面色不多和善的道:“这件事我已经与皇后说了,布木布泰尽量也留在宫里,你上点心,不要继续任性……”

    朱栩硬着头皮,刚要说话,一个宫女忽然跑进来,急声道:“娘娘,皇上,太妃,太妃……”

    朱栩与张太后脸色都是一变,对视一眼接着快速起身,奔向仁寿宫。

    老太妃身体不大好,近来后宫一直提心吊胆。

    朱栩赶到的时候,仁寿宫一群人都屏气凝神,在刘太妃的病榻前,一个老太医还在号脉。

    朱栩等人悄悄进来,都是探着头,向里面张望。

    后宫里的人基本都来了,面色凝重,一脸的担心不安。

    床上,老太妃面容憔悴,嘴唇蠕动,似在喃喃自语,给人一种极其无力的感觉。

    朱栩探着头,看着老太妃的神色,没敢多言。

    张太后,张筠,李解语等人站在朱栩后面,遥遥的看着,紧张不安。

    好半晌,太医转过身,抬手向朱栩。

    朱栩一颗心已经提到嗓子眼,低声道:“怎么样?”

    太医抬着手,道:“皇上,怕是就这一两天了。”

    老太妃已经撑了不少日子,危险了好多次,但这一次,朱栩觉得是真的了。

    他心里沉重,摆了摆手,然后上前。

    老太妃躺在那,偶尔出声,但已然是弥留之际的模样,听不清说的是什么。

    张太后上前,轻声叹道:“你也不要太伤心了,老太妃之前虽然迷糊,但也说了后事,要越简单越好,不要大操大办,也不要跟神祖合葬,她没那个资格……”

    朱栩点点头,坐在老太妃床边上,拉着老太妃的手,眼前迅速浮现他与老太妃的过往。

    这是一个有智慧的慈祥老人家,对他,对后宫帮助不知道多少,以前那个精神矍铄,笑声朗朗的老人家,现在躺在这里,一点反应都给不出。

    朱栩悲从心中起,双眼酸涩,忍不住的流出泪来。

    张太后,张筠等人就更敏感一些,纷纷跟着啜泣。

    朱栩等人一直在守着,直到半夜。

    老太妃一直躺在那,似乎有些回光返照,偶尔还能睁开眼睛,但对外界一点反应都没有,更是不能说话。

    朱栩半天没有处理事情,内阁那边也有了反应。

    孙传庭与傅昌宗,靖王等聚集在一起,说完正事,就说到后宫。

    “皇上大半天都在仁寿宫,老太妃怕是真不行了。”傅昌宗摇头叹道。

    靖王道:“是啊,皇上这大半天都不见人,想必这次是真的了。礼部那边已经在准备……”

    孙传庭道:“待会儿我们去见见毕阁老,将最近的事情拢一拢,就不要烦皇上了。”

    几个人都点头,傅昌宗忽然道:“听说江左那边对商税抵制很大?”

    孙传庭面色凝重,道“嗯,朝廷以及地方对这个认识不足,内阁还要发文,督促地方加大力度执行,税务总局那边也要树立权威,商税现在是国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不能有一丝松懈,任何人不能成为阻碍!”

    傅昌宗沉吟着道:“等过了八月的大猎,我打算去趟南直隶,给他们施施压。”

    地方高层虽然已经被大修过,但地方的顽固势力,尤其是基层的依旧庞大,根基深厚,涉及的钱粮之类,抵触的不知凡几。

    孙传庭点头,道:“可以。我过几天去一趟辽东,现在辽东能自给自足了,有些地方,不看看不放心。”

    靖王听着,没有插话。现在大明的事务是千头万绪,每个人都分身乏术,内阁辅臣,六部尚书这些大臣动不动出京已经是常态。

    第二天,天色未亮,宫里突然响起钟声,沉闷,忧郁。

    数着钟声,整个皇宫都知道,这是丧钟,宫里有贵人过世了。

    内阁的几个人全都在,默然一阵,都齐齐起身,换了衣服,请旨入内廷。

    朱栩,张太后,张筠等人都很悲伤,坐在偏殿,看着内监,宫娥等进进出出,沉闷,压抑。

    好一阵子,张太后,张筠等人才劝慰朱栩。

    朱栩摆了摆手,道:“你们去吧,朕在坐会儿,告诉外廷,不要进来了,老太妃生前遗愿,丧事极简,不用大费周章,该省的都省了吧。”

    曹化淳还是第一次见朱栩这么悲伤,默默的应着,退了出去。

    宫里迅速办起了丧事,因为守孝的缘故,皇宫变的沉寂,连带着似整个京城都沉寂了。

    到了七月才算好一点,宫里多少有点热闹。

    坤宁宫,小淑娴,小慈烨,小慈煊,小慈熠四个小家伙在嬉闹,张筠,李解语,海兰珠,布木布泰几人坐在一旁说笑着。

    张筠与海兰珠的身孕已经八个月,两人都挺着大肚子,与李解语,布木布泰等说话。

    几个小家伙都是三四岁,能跑能跳,能说能笑,在宫里四处乱串,谁也治不住。

    朱栩从外面进来,几个小家伙看了一眼,你拥我挤的欢呼着跑到另一边去了。

    张筠等人连忙起来见礼,道:“臣妾参见皇上。”

    朱栩笑着打量几人一眼,道“都免礼,坐吧,今天都在坤宁宫用膳。”

    四个人听着,都轻声应着。

    朱栩招呼着,来到暖阁,坐在软塌上,看着几人都头带微汗,想了想,笑着道:“城外的云雾山冬暖夏凉,过一阵子收拾下,搬过去,生了再回来。”

    张筠,海兰珠连忙起身,道:“臣妾谢皇上。”

    朱栩看着一群人,叹息道:“太妃过世了,咱们都要守孝,纳妃的事情再缓缓。皇后,海兰珠去云雾山,布木布泰,再待几天,可以回去了,礼数到了就行了。”

第1170章 迁都之议() 
“你们听说了吗?皇上要去打猎?”

    “听说了,哎,我大明已经有多少年没有这种事了,咱们这位皇上还真是能折腾……”

    “按照皇上的要求,所有二品以上的文武大臣,要骑马出城,不得坐轿坐马车,那些大人们怎么受得了……”

    “这不是孤例,按照礼部那边的要求,今年的科举全部加项,六艺都加了,如果骑射不过关,直接剔出三甲,现在不知道多少士子疯了在练习骑马,射箭,市面上这些东西价格翻了好几倍了……”

    “不少大人们都上书,说是斯文扫地,结果被孙阁老怒斥,君子六艺,圣人之言,岂容玷污,只怕也要成为定制了……”

    在六部九寺的一些小班房里,窃窃私语的传递着各种声音,都是朝野动态的反应。

    眼见八月临近,内阁也是忙的脚不沾地,尤其是夏收之后,内阁的政务一下繁重数倍。

    走在出宫的路上,孙承宗陪在朱栩身侧,道:“皇上,‘军改’已经到了一个阶段,大局稳住了,暂时没有大问题。曹大都督的军队已经到了陕西,正在参与剿匪,过一阵子会到四川,参与对土司的围剿,帅府,兵部都派人去观察……”

    朱栩穿着单衣,尽量在阴凉里躲着火辣的太阳,听着点头道:“认真观察,要做好分析,总结,建议,并且要落实,对待军队,一定要严苛,卫所腐烂是深刻的教训,一定要吸取,避免……”

    孙承宗听着应声,接着道:“多尔衮对暹罗开战了,败多胜少,勉强守住,上书请求朝廷援助。”

    朱栩在东华门前停下,拿着扇子看了眼太阳,刺的让他连忙缩回头,嗤笑一声,道:“多尔衮多半是故意的,一面向朕势弱,一面积蓄实力。留中吧,对了,告诉南安南,今年正式收税,亩收三斗,秋收开始。”

    孙承宗想了下,道:“也好,是该试探一下多尔衮。不过,据臣的情报,暹罗的实力很强,多尔衮未必撑得住。”

    “不要小看多尔衮。”

    朱栩扇着扇子,望着门外,目光冷峻的道:“任何时候都不要小看他,朕养着他是有大用,但不允许他出了朕的圈!你们帅府要做的事情,必须百分百做到,不能有一丝侥幸而造成误判。”

    孙承宗感觉朱栩语气的认真,当即道“是。”

    “海军那边,你们有什么打算?”朱栩站在原地,没有动,接着问道。

    海军理论上在帅府的管辖之内,但实际上一直操纵在朱栩手里,不在这次‘军改’的范围内。

    孙承宗自然知道这些,但他确实做了一些安排,以待日后。他并没有藏掖,整个帅府都知道,朱栩自然也就是清清楚楚。

    孙承宗沉吟一声,道:“帅府的意思是暂时不动,等我大明情况转好,再做安排。”

    朱栩对这些有所料,顿了片刻,道:“外面的世界你们也都知道了,海洋那么大,一支海军肯定是不够的,联合舰队的性质还属于海防,虽然在扩大,但并不是远海舰队,朕打算将海军进行拆分,根据海洋来划分,组建多个舰队,用来执行远洋任务,维护我大明在海上的利益……”

    “皇上,打算扩编多少?”孙承宗问道,颇有些小心翼翼。

    海军的投入比陆军还可怕,如果要建立一支五万人的海军,投入是陆军的十倍以上!

    这对现在不堪重负的大明国库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不能承受的。

    朱栩哪里不知道孙承宗等人的想法,不动声色的道:“将海军拆分,但数量不变,具体拆分成几支,怎么拆分,你们帅府来做,做好报给朕,对了,海军那边也要参与,不能一味的强压下去……”

    孙承宗心头一松,会意的道:“是,臣明白。”

    朱栩又抬头看了看天,道“打猎的事情准备的怎么样了?”

    孙承宗道:“已经准备好了,出城一个时辰就能到,虽然有些荒废,但修缮一番,还可以使用。十面九围,驻地也已经安排好,不会惊扰到贵人。名单已经呈送上去,不知皇上可还要加什么人?”

    朱栩扇子背在身后,一阵之后,道“政院那边十个名额,宋应星,两个教授,两个博士,五个生员。对了,朕那几个儿子也去,具体的流程,你们再优化一下,晚上送到乾清宫去。”

    孙承宗对朱栩的‘尚武之心’早就有所了解,目前还在可控范围,他没有阻止,道:“是,另外,臣还想请几个名额,是军院那边的。”

    朱栩看了眼孙承宗,知道他说的是谁,点点头,道:“可以,都安排进去,朕想看看,我大明下一代中到底有哪些人才。”

    “遵旨。”孙承宗应道。

    朱栩扇着扇子,斟酌着道:“这些事情你盯着,朕放心。对了,倭国,东南半岛继续加大力度监视,朕已经通知锦衣卫,年底之前,将军事情报方面全部转给军情处,你们要认真对待,如果帅府出岔子,朕会考虑将军情处收回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