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8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副总兵等应声,跟着祖大寿向外走去。

    三天后,准噶尔已经回到驻地,黄太吉的女真骑兵被发配到一个角落,吃都是牛羊,马奶酒,连水都很少。

    图尔塔在黄太吉的大帐里,看着脸色越发枯槁,奄奄一息的黄太吉,默然的跪在那里,两眼垂泪。

    他是真的伤心,他们叶赫那拉家已经好几代人跟着爱新觉罗家,不管是努尔哈赤还是黄太吉,都是一代人杰,蒸蒸日上的大金国,轰然倒塌,他们的大汗现在苍凉而死,他心里的悲痛,无以言表。

    黄太吉整个人已经皮包不同,眼帘仿佛睁不开,他干裂的嘴唇动了下,轻声道:“不要哭,不要怕,我还没死。”

    “大汗。”图尔塔看着黄太吉,哽咽的说了一句。

    黄太吉脸上似乎想笑,但却没有什么表情,歪着头,看着图尔塔,道:“记得我那几封信,他可以保你平安的到多尔衮那里,我金国数万人的性命都在你手里。”

    图尔塔看着黄太吉的脸色,深深的跪下,呜咽之声更大。

    黄太吉缓缓转过头,道:“我死后,秘而不宣,将信送出去,按照我的计划走,到了宁夏镇,什么也不要说,听他们的安排,最多两个月,你们就能到安南,信给多尔衮,其他的……”

    黄太吉说到这里,就闭着眼睛,一点动作都没有。

    图尔塔抬起头,看着黄太吉的表情,等了一阵,试探了一句,道:“大汗”。

    但黄太吉一动不动,连眉头都僵硬了。

    但图尔塔知道,黄太吉还没死,悄悄的又磕头,无声的退了出去。

    黄太吉躺在那,依旧一动不动,远远看去,真的如死了一般。

    当天晚上,图尔塔再进去的时候,怎么也唤不醒黄太吉了。

    黄太吉躺在那里,真的再无一点生息。

    图尔塔跪坐在那里,压抑着哭声,痛苦了一个多时辰,红着眼出了大帐。

    他如无其事的一如往常,悄悄拿出黄太吉的信,按照上面的做,果然,那些千户,百户都听他的,开始悄悄收拾行李,准备远走。

    第二天,他又拿出信,按照信上说的做,离开准噶尔去明朝宁夏镇路上可能阻拦他们的那些台吉,千户,纷纷无声的让路,没有丝毫阻挡,如若没有看到。

    他们一路顺畅,径直本着宁夏镇赶来。

    女真骑兵的风驰电掣,他们害怕有变故,不顾一切的冲来,准噶尔还没反应,宁夏镇却吓了一跳。

    一群总兵,副总兵,都尉以及参谋处,军情处等人聚集在一起,紧张商议。

    一个副总兵道:“按理说不应该,瓦剌(漠西蒙古统称)现在内忧外患,根本不敢惹我大明才对,是因为夏收,所以如多年前一样,来劫掠一番?”

    “黄太吉一直朵在准噶尔,朝廷索要多次都没给,他们暗藏心思,若是借机对我边关作些倒是不奇怪,我们直接打回去就是了。”

    “不弄清他们的目的,我们只是打回去太草率,皇上,朝廷力求边境稳固,专心处理内务,这里要是战事久拖不决,定然会怪罪的。军情处,你们刺探到了什么?”

    军情处的校尉神色凝重,道“诸位大人,下官查遍过去半年的情报,没有发现异样。准噶尔刚刚征讨哈萨克回来,不会这么快与我们开战。事发突然,诸位大人,军情处还需时间探查。”

    “那参谋处有什么想法,可有预案?”一个都尉道。

    参谋处的校尉直接道:“诸位大人,末将已经观察到,来的是建奴骑兵,人数不过三万,不管是坚守不出,还是出城一战,咱们都是胜算极大,问题在于,诸位大人是要速战,还是慢来?”

    众人一怔,旋即会意。建奴人来的太突然,太吊诡,不能贸然出城,可若是缓来,他们坚守不出,被朝廷知道,说不得就是怯战不出。

    祖大寿看着众人的表情,直接道:“所有大炮,箭炮等火气准备,大篮子升的再高些,本将要让瓦剌看看,我大明的重镇是多么的坚不可摧,敢来冒犯,是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众人立即明白祖大寿的策略,同时应声道:“是!”

    宁夏镇不知道演练多少遍的守城方阵迅速动了起来,大炮高抬,火器密布,在巍峨高大的城墙上,越发显得不可攀。

    图尔塔带着建奴人,不顾一切的冲来,直到离宁夏镇不远处,这才松口气,他看着宁夏镇高大如铁的城墙,顾不得口干舌燥的嗓子,一摆手,道:“上前,告诉他们我们的目的,所有人丢掉兵器。”

    “是。”一个固山额真越众而出,打马冲向宁夏镇,手里还摇晃着白色旗帜。

第1166章 受降() 
宁夏镇大城头上,祖大寿等人本来还颇为紧张,但看着一个骑兵摇着白旗冲过来,都有些惊疑不定。

    军情处的校尉拿着望远镜观察,不断综合大篮子的情报,来到祖大寿身旁,神色迟疑的道:“大人,方圆几十里,没有瓦剌人,只有建奴,而且建奴人也不都是骑兵,老弱妇孺都有,他们还主动扔掉了兵器,事情不太对……”

    祖大寿放下望远镜,神情不动,看着跑过来的那个建奴人,道:“用吊篮。”

    “是。”一个士兵应声,快速去安排。

    宁夏城依旧严阵以待,炮口高抬,一个个火把跳动,一万人纹丝不动,静等敌人来袭。

    很快,那个女真的固山额真上了城,被押解到了祖大寿身前。

    他跪在地上,道:“祖将军,我怀里有我大汗给大明皇帝陛下的亲笔信,还有我总理大臣图尔塔给您的亲笔信。”

    祖大寿没有动,直视着他,道:“你们要干什么?”

    这个固山额真眼神含泪,悲呛道:“我我大汗过世了,蒙古人容不得我们,我们……想回家。”

    祖大寿双眼一睁,道:“黄太吉死了?”

    固山额真咬了咬牙,道:“是。”

    祖大寿审视着他,片刻点点头。

    一个士兵上前,从这个固山额真怀里掏出两封信,检查一番,递给祖大寿。

    第一封信,封面上写着:大明皇帝陛下,朱由栩亲启。

    方正楷体,每一个字都仿佛贯穿纸背,硬朗霸道。

    祖大寿前后翻着看了看,没有拆开,递给军情处。拿过图尔塔给他的,上面用别扭的汉字写着:祖大寿将军亲启。

    祖大寿看了眼,旋即拆开。

    图尔塔在信里说了很多,他们在准噶尔的遭遇,黄太吉病逝,还有就是表示投诚,希望大明不计前嫌,让他们‘回家’。

    祖大寿看着这封信,一直不动的表情起了一丝变化。

    当年的大金国何等强盛,从努尔哈赤开始,明朝就是败多胜少,可以说,那个时候的大金国气势如虹,明朝逐渐处于劣势。

    金国的灭亡,可以说相当突然,对建奴来说是,对大明来说也是。

    大明的朝廷官员,京城内外,甚至是军方,包括孙承宗等人,都没有料到,直到金国灭亡,都是在震惊中缓慢接受的。

    而金国那边,是一次失败之后,步步失败,被明朝占得先机,步步为营,逐步蚕食下灭亡的。

    这种灭亡速度,比他们崛起的要快很多,回过头看,也是显得很突兀,短短的两三年时间。

    要知道,当时是金国处于进攻地位,明朝被动防守,可逆转仿佛就在突然之间,谁都没有料到,准备好的时候。

    这一切,自然归功于深藏不露,韬光养晦,高瞻远瞩的皇帝陛下。

    祖大寿在辽东抗击后进不知道多少次,对金国的强横了解最多,但现在看着跪在地上的固山额真,看着手里的信,一时间有些恍惚。

    好一阵子,他身旁的总兵咳嗽一声,才将他回过神。

    祖大寿走到城边,看着不远处的两三万建奴人,又眺望远处,茫茫一片,没有蒙古人骑兵。

    他瞥了眼其他人,眼神询问。

    几个副总,都尉等倒是很热切,这是不战而胜,大功一件!

    但建奴人相当敏感,尤其还涉及到黄太吉,他们要是不请示朝廷贸然处置,恐怕会被秋后算账。

    军情处的校尉沉默片刻,道:“大人,下官觉得,可以接收进来再说,然后请示秦大都督,同时上书皇上,朝廷。”

    秦良玉是西部战区的大都督,统管一切兵事。

    其他人一听,纷纷点头,道:“大人,这是个办法,只要分开看押,隔离监视,相信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祖大寿看向这个固山额真,目光闪动,道:“好,本将容许你们入关,但一切都必须听本将安排。还有,具体处置本将做不了主,需要皇上,朝廷决断,你们可明白?”

    这也就是说,建奴这两三万还是生死未卜,而一旦入了关,要是明朝不答应,那就是死定了!

    这固山额真显然是得到了足够的嘱托,直接道:“好,我明白了,我们同意。”

    祖大寿脸上又动了下,旋即淡淡点头,道:“好,你回去吧,告诉图尔塔,听我们的安排。”

    “是。”这个固山额真脸上都是悲戚笑容,看不出其他,答应一声,被押着,用吊篮送下城。

    等他走了,一个副总兵道“大人,他们答应的这么痛快,会不会有阴谋,想要里应外合?”

    另一个副总兵道:“末将倒是觉得不像,这些建奴人估计是真的走投无路了,黄太吉一死,准噶尔对建奴最后的情分,顾忌没了,肯定会吃掉他们,他们心里肯定也有数。”

    祖大寿摆了摆手,道:“不管他们有没有阴谋,这些建奴人都必须接进来,不能留给瓦剌。”

    众人瞬间会意,没有再多说,目光眺望着图尔塔带领的建奴人,神色各异,心里也是各有想法。

    图尔塔听着祖大寿的要求,心里一松。祖大寿说的虽然看似苛刻,实际上都是应有之意,不算意外。

    图尔塔看了眼身后不远处的马车,黄太吉的身体已经传来臭味,他需要尽快下葬。

    ‘大汗,我一定会带你回家的。’图尔塔心里默默的说道。

    祖大寿很快大开城门,一队队骑兵冲出,一边戒备,一边看护。

    明军严阵以待,严防死守,不敢给图尔塔一丝机会。

    图尔塔倒是没有耍幺蛾子,一切听从安排,只是向祖大寿提出了一个要求,合理的安葬黄太吉。

    祖大寿倒是同意了,小心谨慎的看押者,同时在等待秦良玉以及京城的旨意。

    就在建奴人刚刚进城,一大队骑兵出现是明朝的监视范围。

    祖大寿等人一惊,一面严加看管图尔塔等建奴人,一边上城,紧盯着远方奔来的骑兵。

    但是这群蒙古骑兵并没有靠的太近,远远观察一番便迅速调头离开,消失在明朝的监视范围。

    “大人,是准噶尔的人。”军情处的校尉与祖大寿道。

    祖大寿默默点头,片刻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蒙古我亡我中国之心不死,不能放松分毫!”

    一个副总兵接着道:“末将认为皇上的战略是对的,暂时压住他们,稳住边境,集中精力,财力物力休整内务,等我大明缓过力气来,一举收拾他们,彻底解决祸患,给后代子孙一个千年和平盛世!”

    众人都跟着点头,这是军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