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8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栩端着茶杯,轻轻啜了口茶,挡住了脸。

    张问达见朱栩不说话,又道:“皇上,当前‘新政’引起的矛盾越来越大,社稷有风险,臣认为,需要用尽一切办法,争取民心,陕西尤为重要,不能大意。”

    傅昌宗看着朱栩,有些会意的转向张问达,慢慢的说道“张尚书,陕西的情况相当复杂,不破不立。”

    张问达神色陡然微变,看着傅昌宗,脑海里瞬间将朱栩登基这些年的事情想了遍,终于明白了一些事情。

    当今这位,为什么登极以来的动作那么激烈,几乎要将大明所有一切都摧毁,搞个天翻地覆,因为不破不立!

    大乱方有大治,当今这位,是打算将大明一切推倒重来,重建一个大明!

    张问达明白了,心头沉重,眼神凝重,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

    陕西的情况在大明来说是最严重的,如果想要‘大治’,必然要推倒过去,那么,‘农庄策’就是最好的办法,不但不能缓和,甚至要继续加大力度推动,彻底粉碎两百多年建立的‘祖制’!

    张问达看着朱栩,默然片刻,道“皇上,臣认为,不应太急,现在我大明情势艰难,前所未有,万事需慎重,若是轻率冒进,恐会引起更多祸事……”

    朱栩见张问达态度软化,这才点头,道:“有所侧重,这个是应当,你去陕西后,政策不能大变,要秉持国政的要求,内阁的政令,朝廷的法度纲纪,朕就说这些,你自己掌握分寸。”

    张问达知道朱栩今天叫他来这里,就是给他最严肃的警告,侧身,道:“臣遵旨。”

    朱栩点点头,又看向傅昌宗,道:“舅舅,入阁之后,对毕阁老还是要有必要的尊重,内阁对内对外都要表现足够的和气。不管是毕阁老,还是孙阁老,朕都没有让他们致仕的意思,不管是谁,今后都不得再传这些谣言。周应秋……再等等。”

    傅昌宗听着朱栩的话,会意的道:“臣明白。”

    关于傅昌宗,周应秋,朱栩都曾给毕自严等人承诺,那就是他们不会成为首辅次辅。

    傅昌宗自己心里也明白,倒是容易接受。

    朱栩跑这么远与两人说话,分量已经足够,简单叙说几句,便一边逛着,一边回城。

    或许是被连续两个说他不常出来,朱栩特意绕了个圈,在一些地方转了转,与一些百姓,商人,工匠等聊了好半天。

    傅昌宗,张问达都陪着,见朱栩这么关心民生,两人心里是各有感慨。

    历代的大明皇帝,眼前这位,应当是独一无二!

    从最后一个小工坊出来,朱栩放走两人,开始回宫。

    朱栩刚回来乾清宫,刘时敏就迎过来。

    他一边走,一边汇报道“皇上,王永光已经在入京的路上,他是拟任刑部左侍郎,张尚书一离任,他就继任。”

    王永光是原南京的兵部尚书,后来历任浙江等巡抚,资历是足够了。

    重要的是,他也算是‘帝党’,南京一案后,周应秋亲自去应天安抚,还在朝廷的大部分江左官员,都是他收编的。

    朱栩脚步不停,还在往里面走。

    “李邦华与温体仁的调令,内阁已经准备好,打算在年后调,与傅大人,张尚书并行。”

    “蒙古的几位王爷,使者,想要求见皇上,毕阁老等已经见了多次。”

    “曹变蛟总兵的大婚已经准备差不多,就差曹大都督回来主持。”

    “内阁那边的议案,议会那边没有再驳回,已全数通过,只是做了稍微的修改。”

    刘时敏一连说了十几条,都算是重要的事情。

    朱栩一边走,一边回应道:“嗯,朕知道了,对了,蒙古那边,等曹文诏回来……先让他来见朕吧,那边再安抚一下,就说朕有空就去召见他们。其他的事情,交给内阁。嗯,宫里没什么事情吧?”

    刘时敏道:“太后娘娘在帮着料理,没有什么事情,老太妃今天醒来了,还是出来晒了太阳。”

    朱栩一怔,旋即道:“那好,朕晚些时候去看她老人家。联合舰队什么时候能到济州岛?”

    刘时敏想了想,道“海上不平静,预计还有五天左右。”

    朱栩已经进了东暖阁,在屏风后,一边换衣服,一边道:“嗯,孙阁老什么时候回京?”

    刘时敏道“刚才军情处那边来报,孙阁老在外虽然有所耽误,但与曹大都督想必就是想差一两天的时间。”

    外面盛传曹文诏要接替孙承宗入主大元帅府,这两人见面的场景,很多人畅想了不知多少次。

    朱栩换好衣服出来,道:“嗯,近来事情比较多,忙起来吧,忙过今年,朕就撂挑子,你们也歇一歇。”

    刘时敏,曹文诏都是微笑应承,又说了几句,便告退离开。

    朱栩坐在桌前,开始看他的奏本。

    晚上,他去的是海兰珠那,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大早,曹化淳就匆匆来报:“皇上,曹大都督回京了。”

    朱栩从温柔乡出来,感受着一大清早的冷风,裹着再厚的棉衣都觉得冷,看着又下起的雪,朱栩道:“让他先回家,了解下情况,休息一下,下午来找朕,一起泡池子。”

    曹化淳道:“是。”

    曹化淳刚要走,朱栩又道:“叫上曹变蛟,还有曹文诏那个小儿子。”

    曹文诏的小儿子今年有七岁了,是一个虎头虎脑的粗壮愣小子。

    曹化淳目光微动,躬身道:“是。”

第1127章 甩手掌柜() 
    曹文诏入京,还没到宫门口就得到了旨意。

    他只得转回曹府,现在的曹府,处处洋溢着喜庆,人来人往,俨然是京城最热闹的地方。

    曹家虽然勉强算是武将世家,但朝野来往的文官,大儒等等,还是接踵而来,络绎不绝,填满了曹家大院。

    曹文诏还没进门,曹文耀,曹变蛟等人就迎接了出来。

    曹文诏站在大门口,看着蜂拥而来的人群,以及四处琳琅满目,奢华繁盛的结婚用具,面沉如水,眼神闪着怒火。

    曹文耀一见,立即上前低声道:“是宫里安排的。”

    曹文诏脸色难看,瞥了眼曹文耀,扔掉手里的马鞭,淡淡道:“你们跟我来书房,其他人,全数都请出去。”

    曹文耀一听,连忙道:“大哥,这些都是客人,不一般,不能得罪。”

    曹文诏眼皮跳了下,从身边侍卫手里一把抢过马鞭,冷声道“你要是不赶,我拿着马鞭一个个抽过去!”

    曹文耀见曹文诏这般模样,不由得皱眉,脸上有些恼,道:“大哥,这是谨昇的大日子,后宫的娘娘,皇上都很在意,你要是如此乱来,小心宫里怪罪!”

    曹文诏看着曹文耀,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看向曹变蛟,怒道:“我为什么给你取字谨昇?”

    曹变蛟心底也不太同意他父亲这般大操大办,但这一切都是后宫太后安排的,听着叔父的恼怒声,曹变蛟低头道:“凡事敏谨,知小慎微。侄儿这就送走客人,闭门,以最小的礼数来办。”

    曹文诏转向曹文耀,冷声道:“你儿子都比你有出息!”

    曹文耀一脸不甘心,他们曹家太低调了,完全不像传说中那么风光,看着曹变蛟已经去送客,心里堵了一团火,闷头跟着曹文诏进了书房

    等曹文耀再出来的时候,他脸上还有冷汗,再没有之前的不甘,急匆匆的去送客,哪怕连孙承宗府上送来的贺礼都据置于外。

    随后,关闭大门,放了小门,将原本的盛况,一下子缩小的几乎不可见。

    曹文诏站在屋檐下,看着已经冷清下来的院子,淡淡道:“听说,内阁,六部的大人都送了贺礼?”

    他身边站着的是曹鼎蛟,曹鼎蛟神色凝重,道:“是。”

    曹变蛟冷哼一声,道:“你知道我为什么要让父亲赶人吗?”

    曹鼎蛟躬身,道:“我们曹家已经树大招风,若是再张扬,只怕离大祸就不远了。”

    曹文诏瞥了他一眼,道:“还算有个明白的,你在吏部,要低调做人,做事,三年内不要升官,三年后就去南直隶,五年不要回,十年内不得上四品。”

    曹鼎蛟的背景太深厚了,尤其是外面盛传所谓的‘新党党魁’,只要他不犯大错,仕途必然是一帆风顺,飞速上升,十年或许就能走完别人一辈子的路!

    曹鼎蛟心神凛然,道:“侄儿明白了。”

    曹文诏看着曹鼎蛟的表情,微微点头,旋即又嗤笑一声,道:“不过有些事情你也别太在意。自从皇上登基以来,弹劾我的奏本没有三万也要二万八,我还不是好好的活着?告诉你一句,只要皇上在一天,我们曹家就倒不了,没人能弹劾得了我!”

    听着曹文诏自信勃发,言之凿凿的话,曹变蛟神情一动,没有说话。

    整个大明,要说了解当今皇上的,他叔父绝对是独一无二!

    很快,曹家赶客的消息传遍京城,引出了不知道多少风言风语。

    “人家曹家是什么,岂能是咱们这种无名无姓能去攀扯的?”

    “可不是,听说一个员外郎只是争辩了几句,就被他们家丁给打出来了,是真打……”

    “嘿嘿,曹家真是了不得,要不是皇上宠信,早就不知道死多少次了……”

    “可不是,曹家这些年犯的纲纪还少吗?曹鼎蛟结交那么多人,不就是拉帮结派?要不是曹家人,早就满门抄斩了!”

    市井上流言纷纷,到了一定层次就不同了。

    沈珣正在礼部,听着家人来的奏报,若有所思的点头,道:“那就不要再送了。”

    家丁一怔,道:“老爷,你怎么说也是一部尚书,曹家这么做太过分了吧?”

    沈珣摆了摆手,道:“告诉夫人,家里不准乱说话,这件事我会与曹大都督说的。”

    家丁见他们家老爷要亲自出面,这才满意的道:“是,小的这就去回去告诉夫人。”

    沈珣等家丁走了,才自语道:“曹文诏到底是聪明人。”

    靖王在督政院收到消息,脸上微笑,对着班房文书,道:“给曹大都督递给话,就说有空给本王回话,本王要请他吃饭。”

    “是。”文书道。

    另一边,毕自严的班房也发生类似的事情,但他只是皱了下眉,就打发了通报的郑友元。

    郑友元走出门房,表情有些奇怪,毕阁老的神色,似乎有些遗憾?

    这是什么意思?

    到了中午的时候,朱栩在乾清宫,宴请毕自严,孙传庭二位股肱之臣。

    两人目前是主政‘新政’的辅臣,在内阁的影响力最大。

    外面寒风凛冽,里面的火锅翻腾,三人都吃的脸上冒汗。

    孙传庭涮着一块肉,道:“皇上,山西那边的疫情已经基本消灭,‘灭鼠’行动,扩大到了整个山西,臣已经派人多次查探,已经无碍。”

    毕自严端着碗,道“这几年防疫局那边做的不错,对很多疫情能做到标本兼治,用药及时,救了不少人……”

    孙传庭吃了块肉,继续道:“工部那边对明年的水情进行了评估,正在对各大河道进行梳理,趁着枯水期进一步疏通,防范汛期的大涝……”

    “翰林院已经改组的差不多,对各种大典,书籍的编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