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7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樊一蘅等江。西官员都是长长松口气,毕自严到底是‘首辅’,他要是对他们不满,他们与回家种地就是一句话的距离。

    毕自严看着滚滚的大水,道“现在大旱大涝并行,要做好储水,应对干旱,农事无小,不得大意。各地的水库要继续扩大,再建,打井的成本比较大,量力而行……现在国库紧张,工部的工程最早明年底就会结束,收尾的事情就交给地方,你们要有心里准备。另外,朝廷的赈灾力度也会削减,移民的事,还要再等两三年,可以预先登记,准备一下……”

    樊一蘅听着,顿时倍感压力,现在地方上的财政无力,赈灾基本上靠朝廷,要是朝廷不再支持,地方上的压力将无比巨大。

    这些毕自严早就决定好,不容樊一蘅等人说话,又道:“傅昌宗不久之后就会入阁,朝廷对一系列的‘新政’的推动会前所未有的加大力度,地方上的懒散,塞责,推搪的行为不准再有,否则朝廷会采取断然手段,绝不会再纵容……”

    樊一蘅神色微凝,低头不语。

    地方上对‘新政’还是有保留的,很多政策没能切实落地,若是朝廷强压下来,地方上还不知道怎样的群魔乱舞。

    毕自严在江。西待了不少日子,该考察都差不多了,便道:“本官不日启程回京,你们的议员要抓紧选好,年底之前进京,今年有太多的事情要预估,审议,确定,他们能帮上大忙……”

    在朝野看来,这些‘议员’是各省的代表,将会对朝廷的政令上传下达,也会将地方的意见传递给朝廷,类似一个中间人的角色。

    “是,下官明白。”樊一蘅道。他也没有多在意这个‘议员’或者‘国家议会’,并不曾多想。

    毕自严脚步停下,抬头看向南方,神情矍铄,目光如电,道:“其他人差不多也要回京了……”

    毕自严还没有说完,一阵冷风吹来,吹在众人的脸上,撩起发丝。

    起风了。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波澜涌() 
    皇家政院的阅卷速度很快,第二天一大早,录取的名单就送到了内阁。

    孙传庭带着名录,来到三楼朱栩班房,站在朱栩御桌之前。

    孙传庭道:“皇上,孟兆祥,魏学濂,于成龙是一甲,其他名录等皆在此,请皇上御览。”

    曹化淳上前,接过来递给朱栩。

    朱栩神情平静,慢慢翻着,暗自点头。这与宋应星告诉他的很相似,几乎没有什么变动。

    朱栩看着一个个名字,有些人熟悉,大部分不熟悉,有的偶尔在哪里听过,看过,不出意外,八成以上都是政院出来的生员,其他的也跟政院千丝万缕。

    “吏部那边是怎么安排的?”朱栩道。

    不说今年的科举,一年到头,吏部那边的考核,升调也该有计划出来了。

    孙传庭道:“吏部那边打算依照他们的资历,进而分配到地方,未来几年都是如此。”

    朱栩端起茶杯,没有说话。

    孙传庭的说法有是多重目的的,一个是锻炼这些人,二来是为了打破最底层的顽固势力,为‘新政’铺路,三来,也是‘清风运动’的开始。

    这群生员突然插入地方,会给清风运动带来巨大的能量!

    朱栩喝了口茶,放下茶杯,道:“孟兆祥,品行,能力都很出众,在凤阳府做了两年的府丞,调入顺天府任府丞。魏学濂的资历也算厚实了,入清风司,于成龙嘛,去南安南,让他给多尔衮好好梳理下政务。二甲的人,曹鼎蛟前两年受了委屈,先到吏部考功司做员外郎,其他的,就看着安排,放到地方吧,凡是已经做过两年县丞的,放知县,放上等县府……”

    孙传庭听着,面上不动,心里颇为震惊。

    孟兆祥任了两年凤阳府府丞,现在要调任顺天府府丞!虽然看似都是府丞,但完全不同!

    顺天府,亦称作北直隶,顺天府尹兼任北直隶巡抚,现在称之为河。北。因此,顺天府比京外一省还高半阶,也就是说,顺天府的府丞,比地方上的参政还高半阶,是从四品,若是外放,都是一任巡抚!若是接着升任顺天府府尹,那就是直奔六部去,从三品!

    凤阳府府丞,才是正六品!这么一来,孟兆祥就连跳了两级,还是真奔要害之地!

    这分明是着重培养!

    魏学濂之前是督政院反贪局主事,从六品的小官,虽然清风司不入品阶,但毕竟是朝廷重视的机构,他日若是外放,少不得一个从五品,甚至更高!

    曹鼎蛟去吏部考功司,这也是位卑权重之处,不说在人脉之类的,单说在吏部向上爬几年,到了郎中的位置,外放也是一任参政甚至是巡抚!

    但这几人,目前还不到三十岁,也就是说,他们三十出头,就有可能是封疆大吏,继而进部入阁!

    孙传庭能理解朱栩的一些想法,稍做斟酌,道:“皇上,是否有些过于急了,若是他们根基不足,不易于拔苗助长,到时候于朝廷于他们自己,都是有害无益。”

    朱栩道:“朕知道你的意思。我大明正值多事之秋,有太多地方需要人,这些都是人才,要在各个地方锻炼,要让他们多看看,多做些事情,积累足够的见识,能力,才能让他们上位,将来具体谁能进六部,入内阁,边走边看吧,还早得很。”

    孙传庭闻言便放下心,道:“是,臣明白了,待会儿臣去一趟吏部……皇上,眼见就要年底,傅大人即将入阁,西面的六省总理大臣,不知皇上有何想法?”

    “你们觉得谁合适?”朱栩道。陕川之地情况最为复杂,要去的人必须要稳定住,还要有手段,能应对复杂的局面。

    孙传庭看了眼朱栩,微顿后道“傅昌宗举荐刑部尚书张问达接任。”

    张问达,在朝野之间,也是‘孤臣’一般的存在,一直都是无声无息,不曾有任何大动静出来。

    同时,很多人也都知道,这个张问达与朱栩有不少‘过节’,对他的任何动作,都小心翼翼。

    朱栩稍做沉吟,道:“张问达,能力,稳重都是有余,倒是合适。”

    朱栩对这个张问达也是爱恨交加,这个人有能力,偏偏心思不能完全转向,还是秉持老一套,看似圆润通达,实则顽固的很。但他的能力确实是很适合去陕川做六省总理大臣,他去了,朱栩,朝野都将放心大半,甚至超过傅昌宗。

    孙传庭心里稍松,道:“是,那臣就去安排。毕阁老等人将在年底之前回京,臣等到时候再详议商议,详细上奏皇上御览。”

    朱栩点点头,说起别的事情。

    又小半个时辰,孙传庭从朱栩的班房走出来,下了楼,心里不但没有放松,反而越发沉肃。

    不说朝廷内外官吏的变动,单说傅昌宗入阁,就表示朝廷就会有一番震动,权力的格局也将巨变!

    这对‘新政’来说是喜事,但对朝野的局势来说,尤其是傅昌宗这个敏感身份,或许对现在的朝廷来说,将是一场未知的风暴。

    朝廷对外界来说,再大的动静都显得无声无息,也无从去看里子。

    今年的科举榜单,很快就在皇宫门外,皇家政院大门前公布出来,引来无数士子的围观。

    孟兆祥,魏学濂,曹鼎蛟三人挤在人群中,看着大红名单,大喜过望。

    “老孟,果然是你啊……”

    魏学濂一脸的啧啧,嘲讽十足。

    孟兆祥平静微笑,看向曹鼎蛟道:“老曹,你这次委屈了,你们家给你怎么安排的?”

    曹鼎蛟看着自己在二甲的名字,摇了摇头,挤出人群。

    孟兆祥,魏学濂对视一眼,连忙跟着。

    “你们家不会还要压你吧?”魏学濂惊讶的道。

    曹鼎蛟苦笑了一声,道:“我叔父给我来信了,说是朝廷要是没有安排,就老实的闭门读书,不准私自乱来。另外,我堂兄也要回京了。”

    孟兆祥,魏学濂顿时不说话。

    曹家的显赫已经不是一天两天,曹文诏是当今皇帝第一宠臣,手握重兵,被称为孙承宗的接班人,即将接管大元帅府。曹鼎蛟是禁军统领出身,现在执掌数万海军,这样的信任,不是一般人有的。

    若是这个时候曹鼎蛟再夺个状元,真的是太扎眼!

    “曹兄,魏兄,孟兄。”这个时候,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笑着走过来。

    曹鼎蛟三人看去,只见是一个朝气蓬勃,目光颇为深邃的年轻人,缓步向他们走来。

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额哲来归() 
    孟兆祥一见来人,双眼一亮,抬手道:“于兄,恭喜恭喜。”

    来人恰是于成龙,他春风满面,抬着手向孟兆祥三人,笑道:“三位乃至交好友,如今一位夺得景正朝第一状元,一位夺得榜眼,一位高中二甲,必然是一段佳话,在下佩服,心生向往之。”

    曹鼎蛟与魏学濂对视一眼,这位说的光明正大,情真意切,但总觉得有些古怪。

    倒是孟兆祥,异常的客套,道:“我三人在政院多年,这次出题也多是政院相关,于兄在政院之外,能高中探花,着实令我震惊,于兄的学识,只怕高我等三人不止一筹。”

    曹鼎蛟与魏学濂更加奇怪,孟兆祥这样的吹捧一个人,他们还是第一次见。两人不由得的打量起这个于成龙,心生疑窦。

    于成龙见孟兆祥这般客气,神色颇为欣喜,道:“孟兄客气了,在下也是侥幸。三位已经出仕,小弟初来乍到,还需要诸位同年多多提携。”

    曹鼎蛟与魏学濂听着越发不对味,认真的观察这个于成龙。

    孟兆祥恍若未觉,道:“于兄客套了,李巡抚曾多次赞誉,可见于兄大才。”

    于成龙看着三人,谦逊道:“孟兄见笑,李巡抚只是随口而言,三位可是要去庆祝,是否能带上小弟?”

    孟兆祥笑容满面,道:“我们三人确实打算庆祝,但老孟的叔父,堂兄不日回京,我们还得去他们家院子打扫,今天怕是不行了。”

    于成龙看了眼曹鼎蛟,立即道:“曹兄,恭喜了,令叔父这次入京,怕是就不走了吧?”

    孙承宗即将致仕,传闻曹文诏接替的风声在朝野越演越烈,几乎众所周知了。

    曹鼎蛟从容淡定,道:“都是谣言而已,于兄乃是大智之人,岂会也人云亦云?”

    于成龙深深的看了眼曹鼎蛟,笑着道:“见笑见笑,那小弟就不打扰诸位了,他日自有再见之日。”

    孟兆祥客气的抬手,看着于成龙很是干脆利落的潇洒离去。

    魏学濂等于成龙离开了,这才看向孟兆祥,疑惑道:“老孟,这个人什么来头,让你这么拍马屁?”

    孟兆祥没理会他,看着于成龙消失的背影,慢悠悠的道:“南直隶书院的旁听生,山。西,南直隶,陕。西三省巡抚的联名举荐,听说毕阁老也颇为看重,这次的探花,据说还是赵天官钦点的。”

    魏学濂一听就头皮发麻,脑袋感觉要炸。这里面水太深,他不敢想。

    曹鼎蛟倒是点头,自语的道:“这也算是对南直隶的一个安抚吧。”

    孟兆祥道:“这个于成龙是山。西人,听说身后还有一些商帮的捐助。”

    魏学濂眉头一挑,有些吃惊的道:“这个于成龙的背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