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7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给我回去!”

    张太后眉头愠恼,拎着小丫头往回走,同时教训道:“你这几日给我老实点,不准再去麻烦秦将军。你皇叔近来有重要的事情做,别给他添乱,不然有你好受的!”

    听张太后提到朱栩,小丫头抿了抿嘴,还是挺害怕朱栩的惩罚的,但大眼睛依旧滴溜溜的转,忽然一个转身,脱离了张太后的手,一边小跑一边道:“我去找小婶聊天。”

    张太后眉头一皱,想抓也来不及,只得探口气,让人去看着,免得又生乱。

    后宫的事情朱栩已经顾不及,‘军改’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他在乾清宫与内阁之间穿梭,对一些细节,大框架进行交代,也与毕自严等人沟通。‘军改’并不是独立的一件事,离不开内阁。

    傍晚,内阁小议事厅,孙承宗主持,兵部陪同,诸巡抚在坐,毕自严,汪乔年,靖王等人旁听,看似‘临时’,更像‘决断’。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军权在手() 
    郑友元发着内阁中书印刷的一道道‘军改’最新的大略,每一个人都打开,油墨未干,认真的看着。

    一干人全都低头看着,没多久,不少总兵面露惊讶,旋即是喜色,之后又是怔怔,悄悄抬头对视,继而又低头看审视起来。

    再到毕自严手上,毕自严慢慢翻着,看的眉头拧的成川字,神色凝重。

    他是内阁‘首辅’,尽管这道文书很多问题用了‘模糊’的方式处置,他还是一眼看穿。

    在地方上,这些总兵有了‘临机决断’之权,也就是说,在某些情况下,没有旨意或者朝廷的命令,他们就能单独行动,对辖区内任何目标用兵。其他方面,除了粮饷,几乎都大大的放开,地方这些总兵像是即将去除了锁链的猛虎!

    在朝廷上,‘大元帅府’的位置并没有明说,到底是挂在内阁之下还是如何,大元帅府的‘大元帅’虽然由皇帝兼任,可处理事务的是谁?具体如何运转,官员的任命,征讨命令从何而出等等,都有些含糊。

    这不是简单的事情,涉及到国体的方方面面!

    毕自严已经摸透朱栩的脾性,心里了然透彻,这是故意的!

    乾清宫里的那位故意留着这些‘破绽’,日后肯定会借此机会达成某些他们现在势必会反对的目的!

    这种埋‘伏笔’的手段,过往出现了不知道多少次,这次自然也不例外。

    ‘到底是什么目的?’毕自严心里暗道,他的眉头渐渐松开,没有过往那么忧虑,只是心里终归有些不舒服。

    皇帝做事,要瞒着他们这些辅臣,是不信任,也是他们认知不够,能力不够!

    这说出去,外人肯定不信,可历次事实证明,他们看的没有皇帝远,虽然不甘心,无奈,难受,可不得不承认!

    放在以前,这样的‘军改’计划,毕自严是绝对不会答应的,非得与朱栩争一争不可。但现在的毕自严已经不会了,他的心思全数放在‘新政’上,他是来旁听,知晓即可,不会多言一字。

    孙承宗坐在最前面,等了一阵,环顾众人一圈,沉声道:“你们都看过了,我说十点。第一,现在我大明各处民乱不断,匪寇四起,朝廷将视各地情况,放权不一,诸位总兵需要恪尽职守,不得逾矩。

    “第二,各地的兵额将由兵部严格分配,核查,杜绝一切吃空饷,贪污粮饷等不法之事,兵部以及大元帅府每年都将进行多轮次交叉的核查。”

    “第三,各地驻军、总兵,原则上驻扎一地不得超过五年,每二年轮调其中三分之一。”

    “第四,驻军需严格准守相关朝廷纲纪,不得与地方产生冲突,但凡出现重大事件,一律严惩不贷!”

    “第五,各地驻军的军饷,粮草,器械,用具,军装等等,由兵部统一配发,不得私自征集,任何进出都需严格向兵部奏报。”

    “第六,‘大元帅府’是我大明最高的军事管理部门,任何的军队调派,战争征讨,人事更替等都需要由大元帅府决定,内阁以及兵部,不得旨意,无权调用。”

    “第七,大元帅府最高职权隶属大元帅,大元帅由皇帝兼任,定制。”

    “第八,大元帅府设一大元帅,二元帅,八大将军,九处十二局,伊始初建,诸多事项不全,需慢慢完善,这期间任何不可造次!”

    “第九,大元帅府当前有两大要务,一个是国内必须稳定,任何叛乱,匪寇都要坚决镇压,消灭。另一个就是征讨察哈尔。察哈尔已成我大明咽喉之患,不得不除,皇上已经明确告诉本官,这一战,将由大元帅府来指挥,具体规划,本官会与皇上再做商讨。”

    “第十,本官再次重申,这一次的‘军改’,事关我大明江山社稷,千秋万代,万不能大意分毫!本官丑话说在前头,若是有人在这件事上与朝廷,与皇上相左……诛九族!”

    第十条一出,鸦雀无声!

    一干总兵心神凛然,面色凝重。孙阁老显然是在警告他们,或者说,直接威胁!

    孙承宗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看似威严,却从来不说狠话,当他说狠话的时候,没有谁敢不在意。

    他说到做得到,他有这个能力!

    曹文诏坐在孙承宗不远处,面色如常,一句话都没有出。

    这道‘军改’大略,上面除了大明常规部队的改制外,还列出了一个‘皇家军团’,包括赤金卫,泰宁卫的两支骑兵,多尔衮的建奴骑兵,还有他的快反营,总共四支军队,人数有十二万人!

    这些是不会裁减,不隶属兵部或者大元帅府,直接归属皇帝指挥,基本上算是皇帝的亲军!

    这对孙承宗来说,已经是相当大的让步!

    其他人,自然也没什么话说,胳膊拗不过大腿,削减兵权势在必行,他们无能无力。

    实际上,他们也确实做不了什么。

    西方战区,秦良玉手握近十万大军,对皇帝忠心耿耿,她不说话,下面的六省谁敢多言一句?

    南方战区,情势复杂,单左良玉所属的十万大军无声易手,就足够震慑所有人了。

    北方战区,熊廷弼在主导,他是朱栩的潜邸老人,朱栩一句话,他不敢回半句。

    剩下的沿海诸省,吴襄,杨肇基都不是有野心的人,自然很是服从。

    七七八八的算下来,哪怕有人不甘心放弃兵权,在大势滚滚之下,阻挡不了丝毫。

    孙承宗见震慑住了,便开始逐字逐句的开始‘商讨’起来。

    到了这个时候,除了一些小细节,其他基本上无可更改,一群人也就是配合着,将过程走完。

    毕自严在边上看着,听着,一直没有开口。

    但他发现了,这些地方的总兵,几乎都是乾清宫的人,在削弱兵权的同时,其实也在集中,向上集中!

    集中军权!

    ‘这是皇上的目的之一?’毕自严自语,他心里有某种预感,这只是目的之一,很可能是浅显的,乾清宫必然还在酝酿更大的事情。

    只是,他猜不透,也不敢猜。

    孙承宗的‘军改’会议还算顺利,基本上没有什么波折。这些总兵都希望朝廷放权,这次是史无前例,自是不敢要求太多。

    这场临时的小会议,一直开了两个多时辰,孙承宗汇总了各方面的意见,对‘军改’大略再一次进行修改,揣着奏本进宫。

    这个时候,朱栩正准备出宫,在乾清门恰好遇到了。

    朱栩放慢脚步,道“朕去一趟袁老大人家里,他夫人过世了。袁老大人病逝的时候朕不在京,现在必须去走一趟。一边走一边说吧,对了,海军的事情朕让你放着,没有与熊文灿,唐王多说吧?”

    孙承宗跟在朱栩身侧,来不及多想,道:“袁老大人那边,臣明天也走一趟,海军臣没有规划。‘军改’已经定稿,臣想请皇上过目。”

    “不用看,朕心里有数,说说这道奏本上没有的,你的想法。”朱栩道。

    孙承宗跟在朱栩身侧,看着朱栩的侧脸,沉吟一声,道:“皇上,对‘大元帅府’的架构,权职,以及运作,臣以及朝廷,地方总兵都不甚明白,尤其是官吏的配置,不知皇上心里有何打算?”

    朱栩直接就道:“架构,就是朕之前说的,权职,不受内阁辖制,你依旧是内阁右次辅,再挂一个元帅,中将衔,主持大元帅府一切事务,秦良玉,熊廷弼,卢象升加少将衔,曹文诏……也加少将衔,他的快反营改叫皇家第一军团,朕亲自赐名,旗帜。另外,特旨,英国公张维贤,兵部尚书申用懋,允准进大元帅府,挂‘军机参事’名……”

    孙承宗听着朱栩的话,一边跟着走,一边细细思量,渐渐有些明悟。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军策() 
    孙承宗跟着朱栩走了一段距离,在西华门停了下来。

    他已经大致理解朱栩的意思了,转身回转内阁,然后又去武成阁。

    他已经知道如何构建‘大元帅府’,也知晓该如何收权,准备先开始进行人事任命,将‘大元帅府’充实起来,而后就可以执行‘军改’的一系列计划了。

    过了这一关,一切仿佛都顺利起来,内阁,大元帅府并行行事,各项政务飞速的推进,令人目不暇接。

    下面的六部也在逐渐充实各方面的权力,督政院,大理寺,刑狱司的推动力前所未有,一张张‘政策’的大网从京城撒出,笼罩向整个大明。

    这些政策看似有形,实则又无形,如千丝万缕,穿梭而出。

    ‘军改’大会如期的在内阁召开,内阁,六部的尚书,侍郎在旁听,孙承宗主持,一项项政策,如同流水般,异常顺利的通过。

    景正二年,四月初八,乾清宫。

    毕自严,孙承宗并排站在朱栩的小书桌之前,两人手里都有一堆奏本,准备奏报,待批。

    孙承宗道“皇上,关于秦良玉,卢象升,熊廷弼,曹文诏等人的晋升旨意已经拟定好,臣等计划着今天就发布出去,三日后由英国公送他们赴任。”

    朱栩微笑,道:“恩,放着,朕待会儿让司礼监盖印。”

    孙承宗递过奏本,又道:“大元帅府的官吏任命,督政院那边复核无误,可以出状。只是,这个任命,是否由吏部出?”

    “大元帅府的一应任命皆出大元帅府,军职与政职要分开,要是互调需要经过更为严格的审查……”朱栩断然道。

    “是。”

    孙承宗放下奏本,道:“一旦人事就位,臣等打算从山。东,河。北进行试验,积累经验,在今年完成一半省份的裁军以及改制……”

    朱栩没有异议,道:“嗯,兵者无小事,各方面要考虑周全,大胆行动,小心应对。”

    孙承宗应声,又放下一本,道“关于今年的军队方面的支出,臣等已经做好计划,请皇上过目。”

    朱栩接过来,没有看,道:“先放着,先说你的事情。”

    孙承宗放下,道:“还有三件事,一个是海军的规划,二是兵部与大元帅府的交接,三……是关于察哈尔之战。”

    朱栩倚靠着椅子,神色不动,面露思索。

    各方面的改革在今年进入了关键时刻,千头万绪,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处理,应接不暇。

    孙承宗说的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