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7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良玉有些转不过弯,完全不知道眼前的皇帝陛下在打什么主意,心里飞转,迅速跟着道:“臣看过内阁给的简报,对于这一次的‘军改’没有意见,只不过云。南事关边境,且战端未断,需仔细斟酌,考量,不能一言而决。”

    “就总体而言,如何?”朱栩又拿起茶杯。

    左良玉脑子勉强是思忖了下,道:“回皇上,臣认为,这是国之大计,没有问题,只是一些细节还需详细商议,兵乃凶器,不能轻动。”

    朱栩神色不动,不管左良玉是为了自己,还是真的出于公心考虑,他的态度是站在‘谨慎’一边。

    朱栩打量着他,道“你对我大明的边患如何看?”

    现在大明要对察哈尔用兵,已经是满世界皆知,左良玉也清楚,当即就道:“边患首重蒙古,察哈尔坐大,当尽早减除,次之是榆林,甘。肃等三镇,不过近年还算太平。再就是南方,臣认为,未来几年,不会有大的战事,要害依旧在北方,蒙古。”

    朱栩微笑,道:“你这个观点倒是与朝野一致,察哈尔……朕不难解决,那你觉得,之后是否就万事太平,马放南山?”

    左良玉现在已经分不清朱栩到底要说什么,心里急转,同时道:“臣认为……下一步我大明的注意力……应该在‘新政’上。”

    实则上,他想说是南方,这样他就有理由回去,继续手握大军,以观待变。但这与他刚才说的不同,不能出尔反尔。

    朱栩暗自摇头,这位到底是格局太小,对朝廷关注或者对他不够了解,端起茶杯,点拨道:“朝鲜一直担心倭国再次入侵,请求朕继续驻兵,说说你的看法?”

    朝鲜去国号,孙传庭已离京传旨,这件事左良玉知道,但没有放在心上,闻言突然心头一沉,道:“臣认为,倭国狼子野心,不能小觑,朝鲜还需驻扎重兵,不能轻视。”

    左良玉有些不安,他担心朱栩让他去朝鲜,这可就在京师边上,他没有半点安全感。

    朱栩心里叹气,这位还真是不上道,放下茶杯,道“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朕打算彻底了结倭国之患,你有什么想法?”

    左良玉神色微怔,更加糊涂了,哪怕是要征讨倭国也不可能是他,同样的,也无需这么绕圈子的询问他的意见……

    他绞尽脑汁,好一阵子才憋出一句话“倭国……臣认为当尽早剿灭。”

    左良玉对倭国实在没什么了解,只能说出这么一句来。

    朱栩对这位已经失望透顶,脸上和煦笑容也没了,道:“倭国现在分为一百多个诸侯国,他们的天皇也是个摆设,是一个将军,挟天子以令诸侯,倭国的一个诸侯国,也就是萨摩国,已经归顺我大明,是九国岛之一,接壤琉球。现在九国岛民乱四起,倭国那位将军不断调遣大军征讨,但收效甚微,其中就是萨摩国以及我大明在暗中做手脚。朕希望不断的消耗倭国的国力,等我大明恢复过来,能一举彻底消灭倭国,解决这个祸患!”

    左良玉听着,还是不明所以,因为,他不可能去征讨?

    他抬起头,一脸疑惑,欲言又止。

    朱栩表情平淡,道“去年朕就让人悄悄收集倭国的武士,在济州岛悄悄训练,有三千人,现在已经初具战力,并且朕给他们配备了火炮,朕打算送他们回去,在九国岛,添一把火。”

    左良玉到底不傻,很快醒悟过来,目露惊色,脸角僵硬,道:“皇上,是想让臣去指挥这三千人?”

    朱栩神色出现威严之色,道:“察哈尔今年会解决,但想要再解决倭国,就不是短时间内能轻松做到的事情,朕需要借机大幅度消耗倭国的国力。萨摩国,海军以及那里的情报网,会全力协助你,你要做的,就是不断的挑起战争,不断的打下去,要以战养战,规模要不断扩大,将倭国的国力消耗到最大程度……”

    左良玉又低下头,嘴角不自觉的抽了下,满心不甘又悔恨。

    他自然不愿意去荒蛮的海外之岛,这一去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回来,可再不甘他也知道,这件事由不得他拒绝。

    朱栩说了一阵,便打发他道:“去吧,待会儿有人会告诉你怎么做,先去萨摩国,详细了解一下,再入岛原。”

    左良玉心里十分想要争辩两句,但看着朱栩的神色,以及回想着从头到尾,没有一丝的说话的勇气。

    眼前的皇帝没有与他清算云。南之事,也没有要处置他,从一开始就打算好,将他发配去海外那些蛮荒之岛,根本不容他反驳!

    左良玉心里复杂难明,无比难受的站起来,缓慢的抬起手道“臣告退。”

    朱栩已经没有看他,伸手拿起手边的奏本,自顾的看起来。

    左良玉无奈,只得转身出去,被内监带去司礼监的一处密室,有人专门给他介绍情况以及一些既定计划。

    很快,内阁就知道了消息。

    班房里的毕自严抬头看着郑友元,点头道:“皇上看来是早有想法,我们不用管了。诏令拟好了吗?”

    郑友元道“已经拟好,按照计划,今年的夏粮会全部兑换成现银存入各地的皇家钱庄,由皇家钱庄汇总,移交给国库,不再由地方现存,押送入京,只是,现在就发给各地吗?”

    毕自严道“地方腐朽太多太久,每年层层克扣,不知道损失多少,若是不给地方机会,有皇家钱庄介入,或许会省去很多麻烦。这只是暂时的手段,等‘新政’完善了,再归复。”

    郑友元点头,道:“我这就拿来,大人过目后,我送去司礼监盖印。”

    因为不设首辅,内阁无法单独发布诏命,需要司礼监的朱栩宝印。

    “嗯。”

    毕自严刚要低头继续,忽然又抬头道:“各地进京的总兵,除非来求见,其他的一律不见,还有,我府上今天起闭门谢客,不见任何人。”

    “是。”郑友元一愣,应声道。

    孙承宗很快也知道消息,摆了摆手,打发走报信的人,低头就思索起云。南总兵的新人选来。

    云。南到底是复杂之地,加上‘军改’,必须要有一个镇得住的人前往。同时,也要考虑北安南的形势。

    孙承宗还没有考虑清楚,第二个入京的人也到了。

    四川总兵秦良玉。

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宴请秦良玉() 
    秦良玉来的不算突然,毕竟各地总兵的路程兵部都有掌握,只是一些快慢还是出乎预料。

    左良玉是,秦良玉也是。

    “入京了?”朱栩有些诧异,看着曹化淳道。

    曹化淳站在朱栩身前,道“是,按照预计,她应该明天晚些时候到,想必是昼夜不停的赶路,没有进入几处驿站,所以没有得到报信。”

    朱栩神色若有所思,道“四。川那边近来有什么不寻常的动静吗?”

    曹化淳回忆一番,道“没有,只是民乱较多,不过杨鹤的招抚之策确实起到了作用,一些土司愿意归顺,但还有些反复不定,于大局无碍。”

    这些朱栩都清楚,四。川,贵,州,云。南,陕。西这几省最为复杂,异族众多,偏又多处穷山恶水,天灾连绵,食不果腹,外加本是土司,有权有兵,除了举兵反叛,似也无其他活路。

    四。川等省还需要朝廷输血维持,哪里有余力安置数十万的这些‘异族’,反复归叛是必然的。

    朱栩背着手,望着宫外碧空如洗的天色,沉吟着道“如果秦良玉求见,立刻带来见朕,对了,孙阁老也一起来。”

    曹化淳会意,道:“奴婢明白。”

    朱栩点点头,转身走回暖阁。

    与此同时,秦良玉的马车缓缓走进城门,马车里坐着秦良玉母子以及儿媳妇张凤仪。

    张凤仪掀着窗帘,看着外面,感叹道:“母亲,还是京城繁华,这车如流水马如龙,来往如织,一片繁华盛景。”

    马祥麟顺眼看去,只见外面商贩接踵,人挤人,热闹喧天,当真是盛世景象,却没有出声。

    四。川号称天府之国,在很多年前也是盛世景象,但经过年年天灾,年年民乱,早就民生凋零,不复往昔,即便近年朝廷大力赈灾,减免赋税,也不曾见丝毫回转。

    秦良玉闭着眼,盘着腿,哪怕在马车中,身形也一动不动,两鬓白发缕缕,面容瘦削,端坐着,自有一股大将风范。

    张凤仪放下帘子,看向马祥麟,道:“夫君,传言是真的,皇上宫里只有三位娘娘?”

    马祥麟倒是壮实,神色颇为英朗,闻言一笑道:“皇上册封妃嫔不是小事,这还能有假,除了皇后娘娘,还有凤藻宫的李娘娘,芷兰宫的海娘娘,这两位都育有皇子,宫女宫外十分看重,备受恩宠。”

    当今皇帝陛下幼年登基,掀起的动作是一个比一个大,很多人都担心他的子嗣问题,也就现在朝野才算松口气。

    张凤仪是见过朱栩的,只不过那个时候的朱栩还太小,转眼间这么多年,她也不知道当今皇帝在漫天的流言蜚语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马祥麟说完一句,便转向秦良玉,道“娘,为什么这么赶着进京,你身体吃得消吗?”

    秦良玉这才缓缓睁开眼,目中精光如电,语气颇为平静的道:“不要去管外面怎么议论皇上,我马家深受皇恩,不曾半分苛待,猜疑,在京中不得有任何不敬言行,待会儿随我一起进宫面圣。”

    马祥麟与张凤仪对视一眼,点头道:“是。”

    秦良玉再次闭上眼,她没多说,只是眼前不禁又浮现起多年前,在十里亭等候他的那个小皇帝。

    她不能再次让皇帝等,这有违为臣之道。

    很快兵部侍郎卢象升亲自出面,迎接秦良玉,将她一行人安排在驿站,小半个时辰才离开。

    三人沐浴更衣,正准备立即前往皇宫,拜见朱栩,但还没出门,孙承宗就进了门。

    又是半个时辰,秦良玉三人才坐着马车,前往皇宫。

    马车内,马祥麟面色微沉,道:“娘,这孙阁老是何意?对于‘军改’他不是应该胜券在握吗?怎么还需要娘的支持?”

    张凤仪也疑惑,看着秦良玉,神态有些不安,道:“母亲,我来之前就听人说,京城朝局动荡不安,内阁根本压不住,不知道孙阁老是否要借我们的势。”

    马祥麟一听,立即道:“我们到底是武臣,不能介入朝局,一旦牵扯进去,今后就挣脱不出了,也会引来皇上的忌惮。”

    秦良玉倒是脸色如常,道:“莫要胡思乱想,孙阁老就是问我对于‘军改’的想法,交流了一下意见。孙阁老身在中枢,老成谋国,切莫放肆。”

    马祥麟与张凤仪见秦良玉如此说,这才面上和缓。

    在秦良玉等人入宫的时候,朱栩正在听着曹化淳的汇报:“孙阁老提前去了,待了半个时辰,毕阁老没有出面。”

    朱栩笑了声,站起来,朗声道:“在偏殿摆席,让御膳房做些四。川菜,请孙阁老一起来。”

    “是。”曹化淳应声,去安排。

    朱栩坐在桌前,手指习惯性的瞧着桌子,小马蹄声响起,他的脑中飞转。

    陕川两省是他一直最为忧心的地方,若是这里乱了,会牵扯大明上下所有的神经,‘新政’的注意力将大减,无论如何,在这个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