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7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邦华,方孔炤,一个是最乱一省的巡抚,一个是最富一省的巡抚,两人在大明都极具代表性,在巡抚圈子中很有影响力。

    傅昌宗道“李邦华还好说,总归有我在,会给几分薄面。但‘新政’有很多地方是直接奔着南直隶去的,要钱要粮要权,方孔炤那边有些想法,甚至当面与毕阁老争起来。”

    傅昌宗不意外,道:“‘新政’的目的之一就是分权,巡抚本身又是集三司合一,方孔炤估计是措手不及,被吓到了,过一阵子应该不会有多大怨言,就看明天内阁会怎么办。”

    周应秋端起酒杯,没有再说。

    他们虽然话里话外都是内阁,可话外之音都是乾清宫的皇帝,朱栩。

    李邦华,方孔炤,林日瑞,赵平澜四人同时聚集在一起,气氛很是‘黑云压城’。

    赵平澜是广。东巡抚,为人沉稳,不胖不瘦,他看着三人,道:“皇上果然还是坚定的站在内阁一边,日后,我们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

    林日瑞这个大胖子,擦着头上的汗,摇头道“不是皇上站在内阁一边,是内阁秉持了皇上的一贯意图,咱们这么跟内阁顶着干,皇上没有降怒已经不错了。”

    李邦华点头,他脸角瘦削,黝黑,为人冷静,他道“咱们还是不能大意,明天还要大议,不管内阁怎么说,还得看皇上的反应,若是皇上对内阁的‘新政’计划不满,恐怕还得推倒重来……”

    方孔炤执掌大明的钱粮仓库,对‘新政’一举一动都极为敏感,他听着几人的议论,沉声道:“皇上雄才大略,胸中必有沟壑,咱们还是安静的等着,避免多生事端。”

    众人看了他一眼,默默点头,不自觉的又向皇宫方向看去。

    那里平静如初,却犹如大山一般,压在他们心头,令他们呼吸都小心翼翼。

    大明现在各个阶层,从身在中枢的内阁六部的大臣,下到贩夫走卒,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紧皇宫,盯着内阁。

    而今已经没有人不知道,大明在进行前所未有的‘新政’,在革新过去的一切。

    内阁的‘新政’计划早就一点一滴的透露出去,这是包含了各个阶层的庞大计划,事关自身利益,谁都忍不住的多看两眼。

    由于朝廷任用的‘偏好’以及各种禁令,大明被贬低,禁止入仕的官员,士人以及决意不再入仕的人如过江之卿,遍及大明的角角落落。

    能考取功名,入仕之人,无不是诗书满腹,才华横溢,名满一方。现在他们只能流落江湖,一个个几乎是不约而同的开门受徒,一个个学院拔地而起,各种学派纷至沓来,遍地开花。

    这些人,尽管他们之间相互看不顺眼,彼此争个不休,同时目光又紧盯着庙堂,针砭时弊,大谈国事,高谈阔论,吸引了更多的人,可以说,大明民间对政事的热情,前所未有。

    最为出名的,莫过于江右,也就是江南,而江南最盛的,莫过于秦淮河畔。

    这里名妓盈楼,艳名远播,才子风流,佳话叠传,名声隆隆,天下皆知。

    有人是借酒浇愁,有人是醉生梦死,有人是卧薪尝胆,有人是穷途之哭,人间百态,皆能看到。

    大明太大了,人也太多,千姿百态,靓丽纷呈。

    乾清宫。

    朱栩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

    桌上摆满了各种小手札,还有‘随记’,一个个小本子,他写一阵子就抬头看几眼,然后继续写。

    这些都是他多年来对于大明各项政策的思考,以及偶然乍现的灵光,都记录在这里,他在整理,这些都是要在未来的施政中逐一实现的。

    曹化淳陪站在不远处,眼见灯光暗了些,悄悄命人换了一盏灯。

    朱栩这已经是常态,从早到晚,几乎没有什么清闲的时间。

    ‘或许,等忙过这段时间就好了。’曹化淳心里道。

    这个时候,张筠一身常服,在宫女的陪同下,端着一碗羹汤,悄悄来到门前。

    曹化淳看了眼朱栩,连忙迎了过去,低声道:“奴婢参见娘娘。”

    张筠向里面看了眼,轻声道:“皇上还不想休息吗?”

    曹化淳看了看外面的天色,道:“估计还得三更。”

    张筠看着灯光下,奋笔不止的朱栩,将羹汤递给曹化淳,道:“劳烦公公端给皇上,请他早点休息。”

    “是,娘娘费心了。”曹化淳端过来,悄步走向朱栩。

    张筠又看了眼,悄步的走了。

    曹化淳进去,将羹汤放在朱栩桌前,低声道:“皇上,这是皇后娘娘送来的,娘娘今晚在乾清宫留宿。”

    朱栩一怔,抬起头,好一会儿才适应过来,看了眼眼前的白色羹汤,放下笔,吐了口气,伸手端过羹汤。

    轻轻尝了口,清淡爽口,提神醒脑。整个人都清醒了几分。

    曹化淳看着朱栩,道“皇上,明天就是大议,是否要早点睡,养足精神?”

    朱栩放下碗,看了眼外面黑漆漆的天色,道:“今天就到这吧,内阁那边,有什么动静吗?”

    曹化淳想了想,道:“没有什么特别的,内阁近来的态度有些奇特,似乎专注于‘新政’,其他的事情,已经不再插手。”

    朱栩刚要起身,顿时一愣,道“什么叫做‘已经不再插手’?”

    曹化淳沉默一阵,道“对于皇上的一些既定政务,内阁极少反驳。”

    朱栩依靠在椅子上,眯了眯眼,不由的笑着道:“内阁也算是学聪明了,好。行了,今天就到这里,都去休息吧。”

    “是。”

    这一夜,相当的漫长。

    第二天一大早,东华门就排起了长队,内阁辅臣孙传庭领头,后面是六部尚书,侍郎,接着是各地的巡抚,总督,五十多人,分成两排,看着紧闭的大门,安静的等着。

    内阁大议厅,毕自严,孙承宗,靖王,汪乔年早已经在了,郑友元忙着指挥,布置,安排各种程序。

    这个大议厅,本来是能坐下将近两百人,但实际来的人,只有五十多人。

    孙承宗与毕自严并排而立,打量着这个大议厅,孙承宗道“这只是个开始。”

    毕自严抱着手,脸色平静的点头。

    当今这位皇帝,很多事情都藏在一些细微的事情之中,以往不在意,现在稍微留心,就能发现端倪。

    比如,这个大议厅,近两百个位置,预示着下一次大议会有两百人,只是,这多出的一百多人从哪里来,如何来,就不得而知了。

    郑友元转了一圈走过来,道:“大人,差不多了。国旗卫队已经准备好,只等时间开启宫门,诸位大人进宫。”

    毕自严与孙承宗却没有松气,反而心情越重,越到是这个时候,更要谨慎。

    咚咚咚

    宫里沉闷,厚重的钟声突然响起,响彻整个紫禁城。

    东华门应声而开,两扇大门被拉开,孙传庭望着里面,抬步率先走入。

    在这些外廷的大人们进宫的时候,朱栩也在张筠等的帮助下,穿好了龙袍,遥望内阁。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阅读网址:

第一千零二章 百官宣誓() 
    内阁。

    六部尚书,侍郎,诸巡抚,总督等在内阁的安排下,陆陆续续的走进内阁,在事先安排好的位置上坐下。

    内阁的文书等端着茶水,铭牌,文房四宝在大厅里穿梭,放在一个个桌子上。

    这样的大议算起来也是第一次,尽管已经看过议程,诸位大臣还是觉得新鲜,相继的走进来,在位置上落座,目光却在毕自严等人身上流转。

    傅昌宗,周应秋,杨景辰,王从义,余大成等人各领着所属的巡抚总督,分成五个部分,环绕着内阁以及后面的朱栩的高台。

    在朱栩的高台右侧,是一个矮一点的桌子,那是今天主持人的位置。

    在主持人的前方,有一个高脚桌,在朱栩高台与诸位巡抚的正三角处,人可以站在里面,侧向诸位总理大臣,巡抚的方向。

    在大厅的正中间,有一个四方台,一杆银色的旗杆笔直而立。

    在正对的不远处的门里,国旗卫队静静的等着,手里斜竖着一杆国旗。

    在百官对面,朱栩左侧,正北方,是一个‘壁橱’,里面摆放的是大明历代皇帝的灵位,檀香袅袅,庄严肃穆。

    郑友元忙活了好一阵子,来到五位内阁阁老身前,抬手道:“诸位大人,已经安排好了。”

    毕自严微微点头,看了孙承宗等人一眼,道:“我们也就坐吧。”

    孙承宗,靖王等人点头,随着毕自严在朱栩高台前的四个位置上坐下,孙传庭走向朱栩右侧的台子,他是主持人。

    这么一来,一切就齐了,静等着朱栩入场。

    朱栩已经跨过归极门,在曹化淳等人陪同下,慢慢的向着内阁走去。

    到了这会儿,一直从容平静的朱栩心脏不由砰砰直跳,竟然有些紧张,放慢了脚步。

    曹化淳,刘时敏两人跟在他身后,他们看着朱栩的背影,目光微微变化,没有出声。

    大明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不能回头,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谨慎再三,今天的‘大议’筹谋了太久,对皇帝,对朝廷,对天下来说,都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开端!

    这个开端不容易,未来究竟如何,谁也不敢预料。

    朱栩放慢的走了几步,深吸一起,忽然间大步向前。

    他紧张,又有些迫不及待!

    曹化淳等人跟在朱栩身后,来到侧门。

    内阁现在安静异常,一群内阁辅臣,六部尚书,外加各巡抚总督等,都是大眼瞪小眼,无声无息。他们虽然知道仪程,可详细的细节没有经历过,现在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一些人甚至连身前的茶杯都不敢端,只能正襟危坐的看着前方,熬着时间。

    毕自严等人倒是从容很多,与孙承宗,靖王等人低声交谈,还在做最后的嘱咐。

    “皇上驾到!”

    曹化淳尖锐的声音,刺破了大厅里的平静。

    朱栩随后大步迈进,一身龙袍,龙行虎步,直奔他的高台位置。

    朱栩一进来,所有人都纷纷起立,抬手而拜“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

    朱栩站在高台之上,俯瞰着这一群人,大手一挥,朗声道:“众卿免礼!”

    “谢皇上!”一群人放下手,目光齐齐望向最高处的朱栩。

    朱栩望着这群人,他们是大明朝廷,地方的最高层,这个国家基本上是由这群人决定着发展方向,未来‘新政’的成败也在他们手中。

    朱栩内心沉甸甸的,手心里居然出现了丝丝细汗。

    他不动声色的眯了眯眼,转头看向孙传庭,道:“开始吧。”

    孙传庭侧身,继而转向内阁与诸巡抚,沉声道“大议现在开始,第一项,奏国歌,升国旗!”

    咚咚咚

    孙传庭话音一落,钟鼓齐鸣,厚重,激昂的音乐在大厅里响起,荡气昂扬,令人精神迸发向上。

    国旗卫队从门里走出,踏着正步,声音如一,步伐整齐,一步一步的在钟鼓声中向着四方台走进。

    一切都是计算好的,当国旗卫队走到旗杆下,将国旗系好,旗手立在两旁,钟鼓声陡然一变,更加昂扬,急促盘旋而上。

    金色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