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7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破开这些长城,你们想的不是推着这些火炮走出,甚至借之守护这道长城都不想,你们怕打破这道长城,所以想要毁了火器,一如当年的郑和宝船,烧了船,毁了图纸,自以为这样就安全了,却没想到万里之外的人坐着船,打上了门来……这些万里之外西夷,载着比我们更厉害的火炮……现在,你们却想毁掉我们自己的大炮……”

    毕自严等人弯腰在那里,神色紧绷,心里惊惧不安。

    这件事比他们预想的严重,皇帝不是以势压人,而是在‘教育’他们!‘教育’他们的愚蠢,数落他们的无知!

    朱栩收回手,拢了拢衣服,看着眼前的一群人,道“朕就说这么多,回去之后,写一篇心得体会给朕,朕希望你们都能有所得,有所悟。都回去吧,放假一天,好好休息。”

    毕自严等人不知何时已经口干舌燥,脑子轰轰响,无法思考,闻言抬手道:“臣等告退!”

    朱栩手里端起茶杯,看着这群人的背影,颇有些意犹未尽。

    他有些话没有说,有的是没到时候,有的是不能说,比如,这道圈禁他们的长城,指的就是这些大人们奉为‘圣经’的儒家思想!

第九百八十八章 朝鲜的解决办法() 
    这道长城迟早要被打破!

    朱栩坐了一会儿,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起身向里面走去。

    曹化淳让人搬走椅子,跟在他身后,道:“皇上,明日,可有什么安排?”

    朱栩来到软塌,又拿起那本兵部与各地巡抚做的‘联合行动’奏本,随口道:“没什么安排,休息两天,吃吃喝喝。”

    刘时敏能感觉出朱栩的轻松,上前道:“皇上,是否借此机会,一举将‘新政’的各项议程定下?”

    这帮大人们现在被朱栩骂的狗血淋头,根本无从反嘴,这个时候要是开大议,只怕什么事情都能定下,免去内阁六部以及地方巡抚的争议,迟迟不决。

    朱栩摇头,道:“事情不能总是要朕来做,这些大人们得学会在新形势下的新的交流,沟通,做事的方法,再给他们几天时间吧。”

    刘时敏见朱栩是真不急,便没有再多说。

    朱栩看着手里的奏本,面露思忖。

    兵部与各地总督的这个‘联合行动’,实际上是一次全国性的剿匪行动,由兵部统筹,各地总督配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清扫,希望能一举剿灭各地匪患,给‘新政’一个安稳,太平的环境,同时也震慑一些人。

    之所以要‘联合行动’,盖因这些匪患要么藏在山野,要么是几省交界,单独去处理,太过复杂,且因为不能跨省,难免给了这些匪患苟延残喘,死灰复燃的机会。

    “这个计划不错,发给内阁看看,继续完善细节。”朱栩将奏本递给刘时敏,道。

    “是。”刘时敏应声。

    “你们也去休息吧,朕眯会儿,两个时辰后叫朕起来。”朱栩摆了摆手,躺在软塌上,拉过毯子道。

    “是。”曹化淳与刘时敏答应一声,待朱栩躺下,悄步退了出去。

    朱栩确实有点累了,这一阵他都没怎么休息好。闭着眼,脑子乱哄哄的,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内阁,六部以及诸位巡抚出了宫,一个个即觉得惭愧,心头沉重又很是欣慰,自古良臣盼明君,当今陛下不管有多少非议,在大是大非上,还是相当的‘明’,至少他们这些人,远远不及。

    毕自严也有这样的矛盾心思,悄悄吐了口气,看着这些人,道“皇上乃不世明君,我等愚钝不及,今日之事皇上虽未追究,但我等不能这样就算了,皇上要求的奏本,务必要认真去写,先送到内阁,本官看过后,再送入司礼监,今后行事,我等更需三思,值此大事关头,万不能出一丝差错,以免祸延后世,百死莫赎”

    现在一群人心头激荡,难以平静,听毕自严这么说,脸上轻了几分,齐齐抬手道:“遵命。”

    这件事是大家的尴尬事,毕自严不好多言,说几句便散了,他转身去内阁。

    他需要拟旨,颁给那些上书的人。

    这群人不比他们,若是看到这份措辞如此严厉的旨意,不知道是什么反应。若是在全国登报,那些‘拒不出仕’之人,恐怕不知又要多出多少。

    这些人毕自严已经管不了,只能尽可能的弱化口气,给他们保留一点颜面,希望他们都能有所悟,不要做出极端事情来。

    朱栩已经睡下,刘时敏拿着内阁的旨意,在内阁值班,等朱栩醒来送过去御览,盖印,明发。

    与此同时,朝鲜二位国主也是急的六神无主,心慌意乱。

    驿站内,李倧背着手,走来走去,神情焦躁。

    他以及李珲亲自以及派出很多人与大明官员接触,结果发现,大明的官员,倾向从朝鲜撤兵的非常多,占了相当大部分,理由之一就是为了节省开支,哪怕朝鲜愿意负担这部分支出,这些官员也不愿意大军继续驻扎在平壤,希望撤回国内,以便专心于内务。

    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不好的消息,若是大明上下都执意撤兵,不等于是坐看朝鲜亡国吗?

    李倧与李珲对视,尽管两人恩怨难解,这个时候却也都目露凝重,彼此巡视。

    “不管如何,国号不能去!”李倧咬牙道。

    李珲点头,朝鲜与大明关系匪浅,政治,文化,体制各个方面都很像,去国号这样的大事,根本不是他们说的算。

    “殿下,这是王先生的信。”一个朝鲜宫女入内,递上一份信给李倧。

    李倧一愣,旋即连忙打开。

    这位‘王先生’是朝鲜的大儒,近来在大明游学,李倧苦无计策,所以去信请教。

    李珲也凑过来,盯着打开的纸。

    只见信纸上写着大大的‘国省无分,内外有别’八个字,遒劲有力,外方内圆,是汉字。

    “王先生这是何意?”李珲看着这八个字,神色不解。

    李倧也不明白,缓缓坐下来,看着这八个字,思索不断。

    不知道过了多久,李倧猛的站起来,神色大喜,急声道“对对对,王先生一定是这个意思,一定是,好好,好主意,明天咱们去内阁,只要大明内阁同意了,皇帝陛下那边一定也没问题,朝鲜有救了有救了”

    李珲看着李倧这么激动,也面带喜色的道:“具体是什么办法?快跟我说说,大明内阁真的能同意吗?”

    李倧看着王先生的八个字,激动的道“先生的意思,对朝鲜来说,咱们还是朝鲜国,对大明来说,我们就是朝鲜省,然后只要稍做变革,仿照大明设置‘内阁’,他们说的就是巡抚衙门,说白了,大明需要的是一个说服上下,不得不驻军的借口,我们给这个借口就可以了!”

    李珲双眼一亮,确实,大明没有吞并朝鲜的意图与需要,只是要一个借口,对大明来说,朝鲜是去了国号,对朝鲜内部来说,却没什么变化,对内对外都能接受!

    “好,快写奏本,对了,你说,我们是先见陛下,还是见内阁的诸位大人?”李珲很激动,看着李倧道。

    李倧强压激动之情,认真思索一番,旋即皱眉道:“还是得先找皇帝陛下,内阁诸位大人态度太过坚定,若是能说服陛下,陛下再施压内阁,我们再游说一番,事情更容易成一些。”

    李珲也觉得大明内阁的大人们太过强硬,不是他们能说服的,点头道:“恩,快写奏本,明天一早就进宫!”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居阅读网址:

第九百八十九章 解决了() 
    朝鲜的二位国主,还是没有等到第二天一大早,而是连夜进宫。

    朱栩睡的没多久,就被叫醒了。

    这件事,曹化淳等人不敢耽搁,将二位请进宫,一边好茶招待着,一边唤醒朱栩。

    朱栩洗漱一番,强打精神,在东暖阁接见二位国主。

    朝鲜之所以有二位国主,是因为朝鲜国内的‘叛乱’,现在李倧,李珲二人站在朱栩对面,在朱栩看着他们的奏本的时候,二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补充,详细的向朱栩解释着这道奏本。

    朱栩看着奏本,听着二人的话,面露古怪。

    朝鲜想到的办法也算奇特,对外是去国号,不使用国家称号,‘朝鲜’是大明的一个省。对内依旧是朝鲜国,朝鲜王世袭罔替,国内的整体稍加变动,与大明其他省份‘别无二致’,税赋上交,防务上移。

    朱栩捏着下巴,尽量不露声色的道“你们是说,朝鲜……在内保留国号,对外去国号,我大明派遣一些官员到朝鲜,上传下达,其他不变,是这个意思吗?”

    李倧连忙道:“是,下臣认为,只有如此,大明才能合理的,长久的驻军在平壤。”

    李珲接着道:“下臣等经过仔细商议,认为此法可行。”

    朱栩看着两人,嘴角不自觉地的抽了下。这二人的根本目的其实还是想要大明继续在朝鲜驻军,若是倭国再来,可以与大明‘同干休’。

    只是这二人虽然说的大义凛然,但看上去,却仿佛就是变着法子欺骗大明上下,骗大明保卫朝鲜,而且是明目张胆,光明正大,有理有据,找到大明皇帝陛下跟前。

    按照礼制,朝鲜王是大明的郡王,朝鲜是大明属国,不管是出于大明尊严还是地缘战略,大明都必须保卫朝鲜!

    不过,在大明现在的特殊情况下,朱栩有意为难后,朝鲜二位国王能想出这样折中的办法,算是难能可贵了。

    同时,这也将朱栩吞并朝鲜的计划向前推进一步,到了这一步,朝鲜就是大明的一部分,一个省,时机一旦成熟,架空了朝鲜王,大明直接派人接管朝鲜都是理所应当——一道诏书的事情!

    朱栩心里松了口气,目光微微闪烁。第一岛链现在还差倭国,倭国与大明之间隔了个朝鲜,现在朝鲜已经解决,再接下来,就是倭国!

    朱栩的思绪瞬间回到眼前,看着手里的奏本,然后看着二位朝鲜王,沉声道“保卫朝鲜,是我大明的责任,朕这就下诏给内阁,平壤的驻军不得撤回,不在‘新政’的计划之内!”

    李倧,李珲大喜,跪地道“臣,谢陛下隆恩!朝鲜与大明,同荣同休,万世不变!”

    朱栩看着两人,嘴角微笑,道“平身,不过,还有一个问题。”

    李倧,李珲两人脸色微变,有些小心的道“请问陛下是什么问题?”

    朱栩放下手里的奏本,道:“朝鲜是一省,但是国王有两位,当如何处置?”

    朱栩的话一出,李倧,李珲二人脸上都有僵色,因为这两人都算是‘谋逆’得来的王位,过往并不光彩,不能去探究,多言,‘不合礼制’。

    这件事,不止朝鲜国内有争议,大明现在朝廷上下对朝鲜这种状态也很不满。当年袁可立的一句‘冠履倒置’,至今还在朝野回荡。朝鲜国王每次入京,都有人上书,要求朝廷对朝鲜严惩,‘拨乱反正’。

    大明修的《神宗实录》,《熹宗实录》,都有涉及朝鲜这件事,非常不光彩,朝鲜三番五次上书,甚至派人入京陈情,希望大明不要写这一段。

    毕竟,史笔如刀,这是千秋史册,后人都要看的!

    李倧,李珲对这些都心知肚明,可都不敢多提,这件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