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7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明内外,这些人是万般心思,朱栩自是不理会,牵着张筠的手,沉稳有力的踏上龙撵。

    两人缓缓坐下,朱栩放开张筠的手,直视前方,不动声色的道:“没事,跟着朕就是。”

    张筠学着朱栩,端正仪态,眨了下眼,轻轻地‘嗯’了声。

    这一切都有礼部官员安排,指引,所有事情看上去都井井有条。

    “启程!”

    在一声大喝,一声钟鸣后,龙撵缓缓启动,驶向东方。

    朱栩转头看了眼承天门,心里暗道‘这一次是为了展现火炮,下一次,就要在这里!’

    张筠很紧张,随着龙撵摇摇晃晃,一直端坐不动,丝毫不敢有任何‘纰漏’露出,以免给朱栩丢人。

    龙撵身后的宗亲勋贵,文武百官,外国使臣等等,陆续上了马车,跟在朱栩身后,旖旎数里,缓慢有序的出京。

    朱栩四周是训练精良的禁卫,路两边是巡防营,密密麻麻,绵延到正阳门。

    在这些士兵之外,无数百姓们尾随着,热情洋溢,激动无比。

    大明极少这样君民同乐的情形,皇帝向来躲在深宫里,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见过大明皇帝,这一次,算是满足了很多人的好奇心。

    自然,也有无数人,心怀鬼胎的跟着。

    “如此劳师动众,就不担心怠慢了政务吗?”

    “这都是小事,你看看,如此大的行动,不知道浪费多少民脂民膏!”

    “哼,都是为了满足皇帝一个人的虚荣心,我大明为何如此,只要君明臣贤,众正盈朝,又何须旁门左道,妖惑人心!”

    “你们不是不知道,当今的皇帝,好大喜功,除了他自己,何尝为朝堂,为天下人考虑过半分!”

    “慎言!你们难道不知道吗,现在朝野上下都是皇帝的人,小心被抓。”

    “就算我说了,又能如何,他们还能堵住天下的悠悠之口不成!”

    “哎,去看看吧,希望不要出乱子才好,否则受苦的都是百姓”

    对于外面嘈杂,纷乱的声音,朱栩听不清,也并不在意,坐在龙撵上,很快就出了正阳门。

    正阳门外,是京东大营的人,士兵们里三外三的护卫在官道两旁,一路绵延不绝。

    礼部官员在前面领路,不时的有鼓声,号角声,唱喏声,在城外空地响起,久久不休。

    朱栩与张筠坐在前面,渐渐的也习惯了,两人环顾四周,低声的讨论。

    “皇上,臣妾真的要说话吗?”

    “说几句,不能让外界觉得我大明太不好说话了,刚柔并济。”

    “那,臣妾要赏赐吗?赏赐哪些东西?”

    “昨晚朕告诉你的那几样,看着赏,也算是为我大明的商人做一下宣传,造几个门面”

    “是,臣妾记下了。”

    在朱栩与张筠说着话的时候,后面的内阁,六部等等文武高官是各有心思,不过因为各自坐在马车里,倒是没有议论什么。

    但是,后面的使臣之类就没有这么多顾忌,都伸着头,彼此的议论着。

    “你们说,明国这是要如何演武?”

    “是打猎吗?比猎杀多少猪羊?”

    “哈哈,那我倒是可以,说不定能拔得头筹!”

    “我也可以,我拿个第二好了!”

    不知道的,自然大肆嘲笑,知道一些的,就缄口不言。

    此刻,在京东大营。

    孙承宗,申用懋,曹文诏,卢象升,赵率教等人忙的脚不沾地,在进行这最后的安排,确认。

    一座水泥高台伫立,坐北朝南,最中间,一杆国旗迎风飘扬,庄严肃穆。

    左侧东面的一万五千精兵,列阵严正的立着,被一道围墙,一扇门挡在内,肃然整齐,威风凛凛。

    在他们右侧,是铁甲兵,箭炮兵,他们同样整齐的立着,没有一点声音,安静的等待。

    在高台正前方,不过两百米外,是一千门火炮,错落有致的摆放,黑洞洞的炮口,对着南方,那边是一片荒秃秃的碎石荒地,方圆有二三里。

    孙承宗拿着望远镜,来来回回的看着,寻找着所有的瑕疵,可能出错的地方,在紧急,最后的调整。

    在高台前三十米,一个四方台中间,旗杆伫立,旗帜飘扬,四周立着的是国旗卫兵,笔直如杆,一动不动。

    好一阵子之后,申用懋,卢象升,曹文诏齐齐上来,在孙承宗身后。

    申用懋道“大人,阵型列队已经准备妥当了。”

    卢象升道:“骑兵那边业以齐整,人,马,武器都没有问题。”

    曹文诏道:“炮兵都齐了,下官做了些安排,确保万无一失!”

    曹文诏话里分明是暗示了什么,但孙承宗没有追问,望远镜放下,抬头看了看天色,道:“算算时间,半个时辰后,皇上等人就会到,准备好迎接吧。”

    “是!”众人抬手,沉声道。

    这一次的大演武,对内对外都极其重要,没有人敢大意。

    从辽东叛乱以来,大明的士气是一天跌过一天,亡国之音甚嚣尘上,哪怕近年大明不断展现武力,四处开战,都取得大胜,这种谣言在各处依旧很有市场。

    这一次的大演武,就是要重创这种流言蜚语,同时增强大明上下的士气!

    自然,这场大演武若是顺利,于大明上下,‘新政’,人心等等,都有无穷的好处。

    同时,也是对外的一种震慑!

    大明国库日渐枯竭,灾情却不断加重,在整修内务的严重关头,大明需要一个平稳的外部环境!

第九百七十八章 升旗仪式() 
    朱栩的龙撵缓缓走进京东大营的营地,旖旎数里的马车等队伍也跟着进入。

    孙承宗,曹文诏等一干文臣武将数十人,在高台下候着,等着朱栩与张筠从龙撵上站起,抬手而拜,朗声道“参见皇上,吾皇万岁!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

    朱栩背起手,一眼扫过这片场地,满意的笑着道“诸卿免礼,平身!”

    “谢皇上。”孙承宗等人起身。

    接着,孙承宗走上前,在朱栩下了龙撵后,道:“皇上,都已经准备好了,时辰一到,便可开始。”

    朱栩望了眼不远处那座扎眼的高台,又转头看了眼身后的人群,沉吟片刻,道:“好!你们安排吧,照常进行!”

    “遵旨!”孙承宗应声,神色不动的看着朱栩,对着身后摆了摆手。

    申用懋等人立刻向后走去,安排给着朱栩来的这群人。

    这些,都是大明最上层的那一群人,文武高官,男女老幼,富贵贤达,还有一些国外的使臣,国主等等。他们的安排也都是礼部早有规划,一切都异常有秩序的被安排着,丝毫不乱。

    朱栩与张筠携手,一前一后的上了高台。

    这高台与之前的不同,上面没有坐席,只有围墙内可以站人,露出半截身子,眺望远处。

    而在高台下面,有着不少坐席,是给文武高官,外国使臣的。在另一边,有铁栏杆,已经聚集了无数百姓,正在远远观望,窃窃私语。

    张筠站在朱栩左侧,朱栩右侧是五位阁老,各自站立在高台之前,俯瞰着前面。

    所有人都有序的出现在各自的位置上,大明的上层,下层,每一个阶层都来了。

    朱栩看着前方,眼角跳了下,暗自深吸了口气,不自觉的握了握手。

    ‘这一次,一定要完美!’

    申用懋站在另一侧的四方台之上,计算着时间,使臣一到,他猛的一敲鼓,沉声道:“吉时到,升旗!”

    立时间,钟鼓齐鸣,不远处的国旗卫队护卫着国旗,从不远处踏步而来,整齐而严肃,刚正且有力。

    朱栩神色不动,眯了眯眼,心里无尽心思,理不清,说不透,一股豪情在胸前汹涌澎湃。

    大明的高层官员都已经很熟悉,都悄悄瞥了眼高台上,面色肃容,不敢分心。之前已经有好几个在升国旗时随意玩闹被罢官,在这个时候,谁要是再乱来,就不是罢官那么简单了。

    倒是一些使臣,国主神色莫名其妙,看着大明官员上下的奇怪动作,神情,都私下交谈,疑惑丛丛。

    不远处的百姓就更直接的议论纷纷,吵吵嚷嚷。

    “你们看到了吗?那是国旗,有一个奇怪的仪式”

    “哪还能不知道,听说不少当官的上书反对,说是‘旁门左道,体统大失’,不过皇帝没理会”

    “这个一看就是皇帝搞出来的,这还给皇帝上书,这些当官的还真是有趣”

    “那能怎么办?不给皇帝上书,其他人还阻止皇帝不成?”

    “说的也是!”

    尽管各种声音嘈杂,但所有人的目光依旧是在国旗,等旗手挂好国旗,准备升旗的时候,鼓声,钟声等齐齐一变,陡然昂扬而上,稳重抬头。

    “大风起”

    高台上,朱栩朗声高唱,面色肃然,庄重,声音清朗。

    他身侧的张筠表情严肃,张嘴跟着唱,她昨晚背了好一阵子。

    毕自严,孙承宗等人都已经习惯,同样跟着张嘴“壮士兮”

    朱栩几乎是第一个唱的,内阁等人慢了半拍,高台下的六部尚书等又慢了一点,只得连忙跟上,大声道“风云骤起八方来贺”

    再慢一点的是那些还没有经历过的巡抚,总督之类,他们已经知道详细流程,纷纷张嘴,但已经慢了,不免有些杂乱,可迅速又追上朱栩,声音变的整齐划一。

    这些大佬都跟着唱,其他大小官员自然不会坐看,不管会唱不会唱,继二连三的开口,嘴巴开开合合,国歌声陡然大了起来,隆隆滚动。

    “千涛万壑东流去

    大千世界不尽还

    ”

    国歌声乐慷慨激昂,振奋人心,本来还在看热闹的百姓,神色愣住,旋即忽然双眼大睁,跟着唱了起来。

    一个,两个,三个,十个,二十个,一百个,两百个,人声渐渐覆盖了钟鼓声,在着空廓的演武之地唱响,昂扬而上,直入云霄,回荡不绝!

    一些外国的使臣,国主发呆,他们或许会写点汉字,听懂几句,可并不能理解,也不知道这国歌的歌词,更不懂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仪式!

    太奇怪了!

    但是,如朝鲜,琉球的使臣,国主就能懂,他们对大明文化有深入的研究,此刻心潮澎湃,纷纷跟着唱和,哪怕慢了一拍,还是激动不已。

    于是,除了极少数的使者之外,在场的所有人都在唱起了大明国歌,目光紧盯着缓缓,有力上升的国旗!

    朱栩认真的看着国旗,认真的唱着,太阳并不刺眼,眼前有好多场景在飞转。

    有历史上的李自成入北。京,崇祯殉国,山海关大战,满清入主中原,郑成功退守台。湾等等。

    有血有泪,朱栩眼角有些湿润,怔怔的看着这面国旗。

    它仿佛置身在太阳中,炽烈,绚烂,似近似远,朦胧的有些不真实。

    张筠的感触比较少,她一直按着朱栩的要求做,一丝不苟。

    毕自严,孙承宗等人倒是心里也有别样的感触,这种感触更多的是对于大明的多灾多难,以及激发了他们心底一些情绪。

    这些情绪具体是什么,他们暂时也说不清楚,胸中澎湃,滚滚如潮。

    六部尚书以及侍郎,诸位巡抚,总督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