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6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达礼心里一惊,旋即恭敬的道:“不瞒陛下,臣入京之前,已与七个汗国订立盟约,约定共同抵抗,讨伐察哈尔!”

    “兵力有多少?”朱栩目光直直的看着巴达礼道。

    “总共有六千人,都是精兵。”巴达礼再次躬身,话音多少有了点底气。

    因为气候的关系,整个亚洲地区都在日渐虚弱,几十年,上百年前那种动辄几十万大军的军团作战基本看不到。

    即便是朱栩,也不能随意发动几十万大军的战争,从军力,心态到钱粮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蒙古各个部落也都很虚弱,他们想要维持下去,基本上就靠相互掠夺,靠近明朝的,在过去有岁赐,有互市,现在除了科尔沁,其他都只能自力更生。

    外加科尔沁分裂了一次,是以,六千人,对他们来说,已经非常的多。

    区区六千人朱栩不放在眼里,手指敲着桌面,斟酌着道:“你认为,察哈尔现在有多少兵力?”

    巴达礼显然是早有腹稿,没有迟疑的道:“臣以为,起码有两万,若是全力一战,当是能增加到四万。”

    “那你觉得,黄太吉是否会与察哈尔联手,从背后袭击科尔沁,甚至是寇我大明的边镇?”朱栩道。

    巴达礼顿时说不出来,面色沉凝。

    这也是他所担心的,黄太吉带走了科尔沁的大部分精锐,现在获得准噶尔的支持,若是他回头再打科尔沁以及整个漠南蒙古的主意,那就太可怕了,科尔沁根本阻挡不了!

    “还请陛下出兵,护卫科尔沁!”

    巴达礼猛的跪地,行大礼,沉声道。

    科尔沁已经到了生死关头,西面是晦涩难明的黄太吉,东面是野心勃勃的察哈尔,科尔沁的日子太艰难,整日提心吊胆,唯有求助大明!

    朱栩手指敲着桌面,面色思忖。

    明朝的军队,尤其是骑兵训练已经多年,但并没有经历过大战,尤其是出长城,在大漠,草原上,即便有大炮,重甲骑兵,朱栩心里依旧没有把握。

    如果不能一举消灭察哈尔,那就会变成祸患,大明不能一直在大漠开战,需要一战而定,速战速决,不容有失!

    沉思良久,朱栩看着巴达礼道“这件事虽然朕还需与群臣商议,但朕可以应承你,察哈尔,不尊王化,蓄意挑衅我大明,肆意破坏北方的和平,朕不能相容!今年,一定会发兵征讨,但时机,朕还要斟酌,你明白朕的意思吗?”

    巴达礼听着朱栩的话,深为激动,立即就道:“是,臣明白,陛下的大明需要时间准备,臣会耐心等待,与察哈尔等谨慎周旋,黄太吉那边臣也会想办法探查,获清他们的一举一动!”

    朱栩眯着眼,淡淡点头,道:“朕会派人与你联络,关于察哈尔,准噶尔那边的消息要汇总,妥善,全面的做出分析,而后再安排,这件事,不要泄露出去,你的那些盟友也不能,知道吗?”

    巴达礼能得到朱栩肯定的话已经是大喜,毫不犹豫的道:“遵旨!”

    说完这些,他悄悄看了眼海兰珠的房间,虽然已经没有婴儿的哭声,但这个孩子是海兰珠之子,大明皇子,这对科尔沁来说很重要!

    巴达礼眼睛急转,思索着要怎么做。

    海兰珠诞下第二个皇子,哪怕是蒙古公主所出,外廷也都是大喜过望。

    皇帝大婚,中宫有主,现在是有了两个皇嗣,这不止是皇帝地位稳固,也是社稷安稳。

    外廷的大人们虽然在激烈交锋,可面对这件事,还是一样的高兴。

    傍晚,毕自严府上,毕自严,孙传庭,方孔炤,李邦华四人在酒桌上,一阵子的热闹开场之后,孙传庭看着方孔炤,李邦华从容而笑的道:“皇上喜得二皇子,咱们也沾沾光,破戒一次,好好喝一杯!”

    李邦华,方孔炤都有些强颜欢笑,拘谨的陪着。

    内阁这次强势的很,很多政策在他们看来不合实际,太过操切,甚至于是虚假的,只是为了‘政绩’,‘名望’,‘迎上’!

    但内阁拿出的那本账簿,让他们面上无光,失去了继续反抗的底气。

    毕自严自然也知道这些大人们口服心不服,微笑着道“二皇子诞生固然可喜可贺,不过‘新政’才是我大明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内阁今年的计划纵然有过于庞大,琐碎,但我希望诸位大人能够敞开与内阁畅谈,不要藏着掖着,凡是由易而难,正好还有时间……”

    李邦华与方孔炤对视一眼,李邦华开口道:“大人,关于削减赈灾钱粮,停止‘以工代赈’,设置严密关卡,加重商税,控制商贩与百姓流动,可否有详细计划?要削减多少,何时停止,关卡都设在何处?重税是多少?”

    方孔炤接着就道:“税务总局首设在应天府,不知是何级别?辖制如何?税收多少,如何分配?文化局,是否有压士林的意图,何人为主事,是何品级,管辖哪些事务……”

    毕自严本来就是随口一说,今天就是联络感情,没想到这两位完全不解风情,直接就问出口。

    孙传庭是知道毕自严的意思,连忙道:“二位大人,咱们今天只谈风月,不论国事,明日里再请诸位大人到内阁,详细的商讨,内阁的计划不是定死,诸位大人牧守一方,内阁也想多听听你们的意见……”

    方孔炤对内阁是心存疑虑,担心他们一意孤行,见孙传庭这么‘推脱’,心里越发不安。

    李邦华在西,安被朱栩教训过一次,性情多少圆通了一些,目光在毕自严,孙传庭两人面上扫过,瘦削的脸角动了下,木然没有说话。

    “来来,举杯。”

    毕自严神色多少有些尴尬,举起酒杯笑着道。

    平日里在内阁,只是批批奏本,处理一下政务,虽然烦心事很多,却也没有想到,现实上的事情比预想的更难。

    孙传庭近来压力同样很大,奏本上的事情与现实几乎是两回事。这些封疆大吏口述出来,地方上已经到了极其‘严峻’,甚至是‘危险’的地步。

    这更加坚定了内阁的想法,想要控制地方,大力推进‘新政’,不再拖延,等待。

第九百六十五章 扬帆() 
    坤宁宫。

    朱栩侧躺在软塌上,倚靠着小桌子,一脸的笑容。

    张筠坐在他身侧,拿着切好的苹果块放入他的嘴里,同时轻声道:“皇上,太后娘娘,太妃娘娘那边赏赐了好些东西,都是给海姐姐的,对了,太妃,太后那边催促皇上取名字,早入如宗碟……”

    朱栩嚼着苹果,道“嗯,海兰珠生了皇子,赏赐些是应该的,朕也要赏,你也要,朕那份你一起吧,今天,明天吧,一起送去芷兰宫,名字嘛,朕待会儿让翰林院来取。”

    张筠又给朱旭递了一块苹果,顺便理了理他的头发,道:“是,臣妾待会儿去安排。海姐姐身子虚,还没醒,我打算多留几日,等身子好些了,再送回芷兰宫,二皇子,也暂时留在这里,臣妾会好生照顾。”

    朱栩一只手放在张筠的腿上,手指轻轻动着,顿了下,道“嗯,你安排。这小孩子,女人坐月子都不是小事情,让女太医那边谨慎看着,不管如何,孩子一定要平安长大,还有,关注下宫外的疫情,决不能传进宫来,尤其是几个孩子……”

    张筠连忙道:“臣妾记下了,一定会小心照顾。”

    朱栩微微点头,吃着苹果,倒是颇为放松。

    安静了一会儿,张筠伸手拉了拉朱栩腿上的毯子,道:“皇上,海姐姐估计快要醒了,要不今晚去陪陪她吧。”

    朱栩头疼,这大婚之日肯定不能去别的女人那,海兰珠刚刚生产,不去安慰一下肯定也不合适。

    两个女人就这么麻烦,朱栩心里叹了口气,感慨他有着没有大开后宫的先见之明。

    朱栩歪过身体,将头躺在张筠的腿上,道“醒了朕去看看,晚上还回你这里,明天朕要去天。津卫,三五天回不来,后宫里你照应着,多走动走动,就这么大的地方,皇嫂那,太妃那,解语那都走走,咱们要亲切一点,不能坐的太高,脱离了身边人……”

    张筠看着朱栩,眨了眨眼,抿嘴着偷笑。

    要说谁坐的最高,无疑就是眼前的皇帝陛下了。成天躲在宫里,宫外那些大人哪一个不是战战兢兢,担心忧虑。

    朱栩也意识到了,咳嗽一声,道:“对了,关于你大伯的爵位,国太的诰命朕已经让内阁在准备了,到时候你也看看……”

    张筠偷笑的神色微僵,旋即倾身,轻声道:“皇上,臣妾以为,朝廷现在正全力推行‘降爵案’,再封爵位不合适,不如……缓一缓?”

    朱栩抬头看着她,道:“不封?”

    张筠低头看着朱栩,直视着他的眼睛,道“嗯。”

    朱栩看着张筠不作假的俏脸,笑了,伸手摸了摸,道:“那就听你的,等咱们孩子出生了再说。”

    前一刻还挺严肃,张筠顿时大红脸,嗔道:“皇上,海姐姐快醒了,去看看吧,多待一会儿。”

    朱栩笑着坐起来,整理一番,道:“朕让人准备了乌鸡汤,多喝一点,给朕捂好被窝,朕怕冷。”

    张筠眉眼含情,娇怒的将朱栩推出了宫。

    朱栩去趟偏殿,看了一阵子海兰珠,等她醒了,陪着聊天。

    海兰珠醒来看到朱栩,差点哭出来,双眼通红,咬着嘴唇道:“皇上,臣妾不值得您这样……”

    朱栩伸手给她擦了擦脸,道:“值不值得朕说了算,好好休息,养好身体,好生照顾我们的儿子。”

    海兰珠顿时哭出来,眼泪直流,呜咽着说不出话来。

    朱栩陪了好一阵子,直到海兰珠再次睡着,才悄然离开,回到坤宁宫。

    第二天一大早,从坤宁宫出来,张筠跟在身后,轻声道:“皇上,臣妾给你多准备了几件衣服,鞋子,一定要注意,最近冷。”

    这以前都是李解语准备,朱栩命人接过来,搂着她腰肢,道:“嗯,朕知道了,后宫就交给你了。”

    “嗯。”张筠重重的嗯了声。

    朱栩深吸一口气,大步出了坤宁宫,去了趟乾清宫,而后径直出宫。

    朱栩在一队禁卫护卫下,快速出城,一直快马加鞭的奔东而行。

    工部这几年的宏伟的筑路工程,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南直隶,一个是北直隶,其中京城四周是重中之重,下了最大的功夫。

    从京城出发,有一条宽约五丈的水泥路,直通天。津卫,分为官道,民道。

    朱栩的马车在官道上,毫无阻碍,风驰电掣,十多辆马车连成一排,还有数百位禁卫骑着马,护卫在两侧。

    马车内,朱栩,曹化淳,还有一个冯祝,另外中间堆了十几本厚厚的书籍。

    朱栩身体摇摇晃晃,看着冯祝道:“朕说的那些,都记住了吗?”

    冯祝躬着身,恭敬的道“皇上宽心,奴婢都记住了。奴婢一定会比三宝太监做的更好,扬我大明天威于海外,播散皇上的仁德于西夷。”

    朱栩微微点头,道:“这些话,放在心里,事情还是还要俯下身认真去做,朕交代的那些事情,多半是西夷人求我们,不过其他一些要求,一定要尽力争取,尤其那几块地,要是能买下来,不管多少银子,贸易利润上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