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6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皇家钱庄,朱栩比任何人更能明白它的作用,也深知其中蕴含的能量,以及随时都可以迸发的实力。

    但毕自严不懂!

    他这么去‘拆借’,是一种地主借钱的心态,想什么时候还就什么时候还,想不还就不还!

    朱栩手指在敲击着,看着毕自严,俄尔笑着道:“嗯,既然毕师能借到,朕就不说什么了,不过一定要按时归还,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要是有一天内阁不还钱,大哥将官司打到朕这里,朕的脸面可就挂不住了。”

    毕自严确实有不还,或者‘慢慢还’的意图,听着朱栩的话,神色动了动,心下了然,只得道:“是,臣明白。”

    朱栩看着毕自严与孙传庭,语含深意的道“这件事就这样吧,不止是北安南,其他各地也要照此办理,不能随便削减已经定制好的钱粮,如果发现有什么问题,核查清楚,严惩不贷就是,切莫伤了他人的一片赤诚之心”

    毕自严与孙传庭都能听出朱栩话里隐含的‘警告’,齐齐抬手,道:“臣遵旨。”

    “皇上,靖王到了。”曹化淳从外面进来,道。

    朱栩看向毕自严两人,道“还有其他事情吗?”

    毕自严稍作沉吟,道“皇上,事多繁杂,臣请有机会,皇上与臣等共同商议一番,将一些事情定下来,以备明年开局。”

    朱栩闻言,点头道“也好,一个个奏呈确实麻烦,明天吧。”

第九百一十三章 律法() 
    靖王来的时候,带了六七道奏本,整整齐齐的摆在朱栩的案桌之上。

    靖王站在下面,道“皇上,对于大明律,督政院已经基本修订完成,另外大诰也重新进行了梳理,都已妥善完善,只等皇上过目。”

    朱栩看着这些厚厚的奏本,神色不动,道:“朕要是看下去,没有个一年半载的估计看不完,捡重要的说给朕听听。”

    “是!”

    靖王抬着手,道:“臣依照皇上的意思,已经将其他律法从大明律中单独列出,现在的大明律,是我大明的‘宪法’总纲,涵盖了我大明的方方面面的总框架,从皇帝,后宫的地位,到文武百官,天下臣民,万事万物都囊括在其中,共有总纲目七十八条,分类一百二十六,补充六十九”

    朱栩端起身边的茶杯,耳朵听着靖王的话。大明律这么一改,确实成了宪法总纲,其他法律都将是这部宪法的衍生,解释,扩充,但始终都包括之内,不能突破而出。

    靖王没有将具体条例念出来,实在太多,只是简而言之的形容了一下。

    朱栩听完,点头道:“嗯,继续说。”

    “大诰,是太祖所立,包括我大明历代皇帝之天宪,以及各种典型之案列,处置方法,量刑之度等等,臣等已经进行了编修,对于不适当,量刑过轻过重,新的案列等,督政院都进行了审慎的商讨,目前基本已经改订完成,只等皇上过目,御批,颁布”靖王显然早有腹稿,一流似水的说着。

    朱栩放下茶杯,手指在桌面上缓缓敲击着,目光沉稳。

    这‘大诰’是朱元璋搞出来的,地位甚至超过了大明律,毕竟这是‘天宪’,谁都惹不得,凡事自然依此而行,但朱元璋在很多事情上太过苛刻,严厉过了头,甚至可以说,‘大诰’是对大明律的一种践踏,背弃了律法精神,在很多事情上,本身就是违法,纯属以自身好恶为标准。

    朱栩现在正着手整肃‘纲纪’,重新‘立法’,自然不能允许这种‘人治大过法治’的现象,沉吟一声,道“‘大诰’暂时不发,督政院再做商讨,上给内阁的时候,‘大诰’抽出来。”

    靖王眉头微动,这‘大诰’往往是历代皇帝整肃朝堂,宣威扬望的利器,眼前这位居然不要?

    不过他并未多言,继续道“户律之田亩制,督政院与内阁商议过,确立‘均田制’,‘占田过限’,废除‘先占先得’,内阁将用三到五年的事情,对全国田亩进行丈量,重新登记户籍,确立田亩数量等等。户律之婚姻律,规定了严格的男女成婚年龄,男子不得低于十八,女子不得低于十六,凡有逾矩,皆严惩不贷。对于伦理,婚姻对象,妻妾之数量,亦有规定”

    “吏律,分为两大块,十八条,其中对于官吏的选拔,任免,限制等多方面,还有具体的印信,文书等来往决策流程,详解有一百二十卷”

    “刑律,分八科,囊括了盗贼,任命,斗殴,诉讼,犯奸等等,刑部那边近来也参与修订,对审押分离,刑讯等方面做了补充,凡有二十八卷,三万余字”

    “兵律,有军政,关津,厩牧等,共有七科,因为兵部正在改革,所以全部都是暂行,在等候孙阁老等人的进展”

    “工律,有营造,河防等,匠籍等也被囊括在内,督政院正商讨予以废除,放归自由身”

    “礼律,主要是祭祀,仪制等,现在还有典客,喜丧,已经详细划分,定制”

    朱栩静静的听着,没有打断。

    这就是六律了,大明律下含有的六律,而后六律中也是包罗万象,极其复杂。

    这些事情朱栩无法事无巨细,基本上都交给了督政院。督政院现在有一百五十多人,过去的一年,基本上就是专门负责对法典进行修善,增补,删改。

    “另外,还有宗法律,盐法,商法,钱法,私茶条例,贱籍暂规,内阁发布的禁令,规定等等,凡还有十七法未列六律,单独成本”

    靖王说的有些口干舌燥,但毫无磕绊,显然是准备了很久,极其熟悉。

    朱栩静静的听完,知道了基本框架,心里推敲一阵,道“这样吧,你明天带着主修各部法律的人,明天到内阁来,朕,内阁辅臣,六部尚书,侍郎,都要听一听,有什么问题,记录下,再仔细研讨,等明年各地巡抚进京,再进行一次扩大讨论,争取做到更完善一点”

    靖王听着,倒也没有异议,稍微犹豫的道:“皇上,诸位大人若是对法典某些条款友异议,还请皇上公正处理。”

    朱栩眉头一挑,道:“你是说,有人对你修的律法不满意,让你感到为难了?”

    靖王抬起手,道:“回皇上,修订各项法律,六部,内阁都有派人参与,其中很多争议比较大,内阁,六位尚书大人颇有微词,臣担心明天会引起争论,祸及一些无辜之人,并且让督政院的努力付之流水。”

    朱栩微微眯起眼,看着靖王。

    靖王分明是话里有话,谨慎小心的给一些人上眼药。

    在整个大明,除了朱栩,也只有二位次辅,毕自严,孙承宗能给靖王压力,外加靖王近来与毕自严的关系多有龌蹉

    朱栩心如明镜,端起茶杯,淡淡道:“朕知道了。督政院是你的直属衙门,外人不应该插手,这件事你心里清楚。至于在内阁的政务,你虽然低于二位次辅,但毕竟是内阁辅臣,该有的坚持,你也要拿出来,所谓的‘纸糊’,‘泥菩萨’这些不堪的名声,朕不想在朕的内阁里听到”

    靖王一听就大喜,抬起手,沉声道:“臣遵旨。”

    朱栩也不希望内阁一团和气,凡是都稀里糊涂而过,靖王与毕自严不和,对朱栩来说,是某种需要。

    放下茶杯,朱栩问道“关于督政院的权职,范围,你们督政院是怎么看的?”

    朱栩这段时间一直在与内阁,大理寺,六部尚书等官员‘闲谈’,谁都知道这是年底的一种‘考校’,靖王心里也十分清楚,早有准备。

    靖王抬着手,道“回皇上,臣等商议过,有八,一,律法;二,督察;三,核举;四,秉政;五”

    朱栩听着,微微点头,道:“与内阁奏呈的倒是差不多。嗯,朕还在考虑一条,就是百姓代表可以在督政院陈情,督政院一定比例投票后,可以罢免一个品级范围内官吏的官职,并且在一段时间内不得复职,任用,你觉得如何?”

    这个不新鲜,朱栩很早之前就提过,只不过还没有实施的环境,现在的省府一级,基本上具备条件,可以试试看了。

    这是在给督政院增加权利,靖王自不会拒绝,沉声道“是,臣回去之后就会商议,详细的条陈明日上奏皇上。”

    朱栩心里也是撑着一口气,道:“嗯,做的精细一点,不要给人抓漏洞,抓把柄,发现律法的漏洞,要及时堵住,不要给小人机会”

    “臣遵旨。”

    靖王本来还带着忐忑,现在却是高高兴兴而去。有了朱栩的支持,他就无需担心毕自严将手伸到督政院,在内阁的政务上,他也有底气与毕自严争一争!

    看着靖王离开,朱栩看着已经冷透了的薯饼,肚子里感觉还是空空的,不禁有些想念慈宁宫的鱼羹,抬头看向曹化淳道:“还有几天到年?”

    “回皇上,今天是二十一,还有八天。”曹化淳上前一步道。

    朱栩微微颌首,神色若有所思。

    过年后,朝廷休沐二十天,正月二十开朝,他大婚定在二月初九,近一点的还好说,偏远一点的,只怕这个时候就已经启程入京了。

第九百一十四章 巡政御史() 
    朱栩坐在椅子上,翻阅着奏本,心里还是在不断的计较。

    明年是大明‘新政’的第二年,很多改革举措将向深入推动,去年还是他在京外走了一圈,开了一通杀戒,这才让很多事情顺利起来。明年的‘新政’将更加困难,同时他又不能随意出京,朝廷上下面对的形势将极其困难。

    一阵之后,朱栩合起一道奏本,突然向曹化淳道“对了,巡政御史,准备的怎么样了?”

    曹化淳稍微想了想,道:“回皇上,二十二个省,需有二十二巡政御史,外加配齐各种各类的官员,总人数有近三百人,内阁,六部,大理寺,督政院等都还在商讨,还没有完全定下来。”

    朱栩沉思片刻,道“让内阁加紧督促,必须在元宵之前出京!巡政御史,要将各方面都摸一摸,朕要看看大明的具体状况!还有,这二十二巡政御史还要交错巡视,不能出现糊弄的情况,一经发现有内鬼,严厉惩处!”

    “遵旨。”曹化淳应声。

    朱栩摆了摆手,低头认真的批阅起来。

    曹化淳悄步退出去,转身向毕自严的班房走去。

    在朱栩批阅奏本的时候,内阁的各种命令也不断颁出去,相当的密集。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系列的任命了,除了任命各省的参议,参政,副督正,还有就是大理寺的官员,这个异常引人注目,因为巡抚的品级是从三品,依照‘战区’划分,设立的四个由京城大理寺直辖的‘巡回大理寺审判廷’,品级是正三品!

    也就是说,这个巡回审判庭,有权审理辖区内的所有案件,哪怕涉及巡抚,总督都可以!

    他们的品级,是从三品!

    这对地方来说,简直太过可怕,犹如绳索套在脖子上,大口呼吸都不得!

    京城的一干观察家,舆论批评家都为之侧目,继而掀起一股股的风潮,各种言论铺天盖地,席卷京城,接着就如狂风大浪,滚滚如潮,冲击向大明的四面八方。

    大理寺的动作相当突然,这原本应该是年后的安排,可汪乔年新任大理寺卿,又入了内阁,迫不及待的想做些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