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6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慧净微微躬身,道:“先帝绕过王爷传位给当今,虽然众目睽睽,没有什么可指摘,但这毕竟不合祖制,并且‘新政’现在是天怒人怨,民生沸扬。这些谣言,有人相信,并且不断的在散播。”

    朱由检眉头紧拧,神色阴沉的道:“以前就有,不是第一次。”

    慧净默然一阵,道“但现在皇长子已经出生,还出现这样的谣言,外廷,皇上,甚至是后宫都会有一些想法。”

    现在朱慈焱是皇长子,哪怕朱栩有个三长两短,皇位也不会外流,若是还有人散播朱栩得位不正,那么就是居心叵测,意图谋逆了。

    朱家,甚至是大明对这个是有逆鳞的,毕竟成祖之事一直耿在所有人心头,说不得,论不得,自然更怕旧事重演。

    朱由检脸色变幻,目光闪烁不休。

    如果这个谣言继续发展下去,哪怕景正还念着一点情分,他也活不了,可能连他的几个孩子都会被牵累!

    朱由检猛的闭着眼,深深吸了口气,许久才睁开眼,看着慧净,漠然道“你说本王现在该如何做?”

    慧净神色微动,倾身道“王爷,入京吧,或可保全家平安。”

    朱由检心里怒气勃发,寒声道:“景正到底对我还是不放心!”

    慧净面上踌躇,道“当今的所思所想均迥异于他人,贫僧想不通,猜不透。”

    这个时候,周王妃从侧门进来,屈身行礼,而后看着朱由检,轻声道“王爷,皇上大婚,不管如何,我们都应该进京祝贺。”

    朱由检转头看了她一眼,微微皱眉,没有开口。

    京城是个是非之地,去了反而会更加危险。

    慧净也没有多说,这件事涉及信王府的安危,需要朱由检自己来权衡。

    内阁,朱栩班房内。

    朱栩已经习惯用小客厅招待这些外廷的大人们了,一边煮着茶,一边道:“跟朕说说山西的情况。”

    赵晗是第一次来这里,很是拘谨,躬着身道:“是,回皇上,山西目前灾情日益加重,虽然朝廷在不断减免,可还是入不敷出,如果钦天监预测是真的,未来两三年天灾不见好转,山西的日子将非常不好过……”

    朱栩不动声色,这场‘小冰川’的破坏力是无差别的,大明大江南北,几乎没有逃得过的,也就是南直隶还好一点,其他各处都是灾情如火,民不聊生,堪堪度日。

    “臣与山西的诸位同僚仔细商议过,若是继续下去,大同,太原等地的粮食都将锐减,每年一成,甚至是三成,陕西等赤地千里,十室九空的现象也会出现……”

    “臣来之前,诸位同僚还希望我能向内阁谏言,将山西也加入移民之中,转移灾情严重之地的百姓……”

    “番薯等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臣等也在力推,不过目前效用还不足够救活很多人……”

    “近年山西爆发了数次的瘟疫,虽然应对的还算及时,还是死了近万人……”

    朱栩手里端着一杯茶,听着赵晗的话,不时点头。

    北方的天气越发古怪,粮食减产是必然的,由此引发的一些问题也在逐渐扩大,并且日趋严重。

    这些都要靠‘新政’来处理,朱栩心里有数,看向赵晗笑着道:“嗯,对吏部,你有什么想法?”

    朱栩之前在回京的路上就与赵晗谈过,这么长时间,赵晗应该有些想法。

    赵晗闻言,稍作沉默,而后道:“皇上,臣认为,朝政现在还不够仔细,明朗,所以吏部的政务与朝局一样,都要进一步的革新,率先完成‘新政’的目标,往后才能谈及其他。”

    朱栩目色微动,赵晗的话说到关键处了。

    虽然‘新政’历经一年,但朝局还是纷纷扰扰,不够清晰,明白,稳定,内阁与六部还在持续的深化改革中。

    “你先去吏部吧,”

    朱栩沉吟一阵,道:“在朕大婚之前,写一份心得给朕,吏部是朝廷的要害部门,不能大意。”

    “是。”赵晗心里稍松,他确实有些想法,但不敢现在就说出口,因为许多事情他还没证实,需要进入吏部去看看。

    ——

    第四更,,月票~~

第九百零一章 洪武号() 
    赵晗离开了朱栩的班房,又去见了毕自严,这位日后算是顶头上司,不能怠慢。

    毕自严的手已经伸到六部,但没有吏部尚书的配合很多事情也将难办,倒是也相当客气,与赵晗叙话了半个时辰。

    随着赵晗的到任,六部尚书已经全部到位,内阁也有五位辅臣,基本上完善了朝局。

    随后一天,内阁的动作更为迅捷,一道道政令几乎是目不暇接的颁布,毕自严更是带着孙传庭再次走访了六部,向外面显示朝局的一片和睦,团结一心。

    当天晚上,朱栩的班房内,灯火通明。

    毕自严,孙承宗站在朱栩御桌前,已经说了一个多个时辰,三个人都有些口干舌燥。

    朱栩看了眼天色,眼见一时半会儿说不完,起身向小客厅走去,道“边喝茶边说吧。”

    毕自严,孙承宗两人年纪都不算大,但一个多时辰站着也是浑身酸麻,闻言便跟着朱栩走向小客厅,在朱栩对面坐下。

    朱栩拿起茶壶,开始煮茶,感受炭火的温度,看着二人道:“嗯,皇家两院要重视,朕兼任院长的事情,你们既然觉得不宜大张旗鼓,那就内部通报吧。关于明年科举,周应秋走之前确实与朕谈了不少,就照你们的意思办,对政院系的官吏,生员进行一次科举考核,不过考题需要吏部,督政院,皇家政院共同来出,由礼部负责监考,分南北两地同时进行,三甲名单扩大到五百人”

    毕自严躬着身,等朱栩说完,思忖片刻,道:“臣遵旨。臣会亲自监督明年的科举,确保不会出现徇私舞弊之事,一定公平公正。”

    朱栩‘嗯’了声,道:“另外,凡是录取的前三甲,一律公开试卷,对于有异议的士子,也在他们的同意下公开试卷,透明也很重要”

    这种事很容易引出乱子来,而且由着士子的要求,日后的麻烦会越来越多,如果变成一个漩涡,会影响国家选士。

    不过想了想,毕自严应声道:“是,臣会与吏部等详细研究办法,上条陈给皇上过目。”

    朱栩点头,转头看向孙承宗,道:“大演武,兵部准备的怎么样了?”

    孙承宗道:“回皇上,目前参与演武的军队已经都集结好了,总共一万五千人,都在天。津卫,正在加紧演练,武器,火器等也都已经运到,臣计划在年后找个时间,调过来,先在承天门外进行演练,确保万全。”

    小茶壶突突冒泡,朱栩拎起来,给二人倒茶,道:“这个可以,不过要注意保密,到时候长安东西门两头可以封锁起来,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朕的脸面不重要,咱们大明的丢不得!”

    毕自严,孙承宗两人都躬身,端了下茶杯,以示恭敬。

    孙承宗应声,旋即又道:“天。津卫那边的大船已经基本建好,正在尝试下水,工部那边拟定了三个名字,分别是洪武,永乐,景正,不知皇上属意哪一个?”

    这个朱栩早就想好了,道:“这种大战舰,应该是未来海军发展的方向,威力大,稳固,不容易沉,日后可能是海上决胜的关键,不会只建这一艘,等各方面条件成熟了,朕会建造更多,这样吧,先取‘洪武’,就叫做洪武号,太祖皇帝的年号,霸气,豪迈。”

    孙承宗倒是并不在意这些小事,记下后,稍稍沉吟,道:“关于‘军改’,皇上不知可还有其他要求?”

    朱栩喝了口茶,想了片刻,道:“前日曹文诏也来跟朕说了,朕大体上没有意见,只是‘制衡’与‘效率’如何统一,这是一个难题,孙师与兵部那边要再仔细研讨。对了,朕之前说过,想要建立一支特别的军队,要能全面,快速,有效的反应军队,兵部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这也就是特种军了,很早之前朱栩就在要求,但因为经验,武器等方面的原因进展缓慢,规模小,不能成军。

    孙承宗想了想,道“兵部已经从各军中挑选,已经准备了三千人,目前还在新兵营筹备。”

    朱栩轻轻颌首,道:“自古以来战争都不是由人数多寡决定的,我大明要走精兵化路线,当年建奴为何能坐大?区区三万人就能将我大明十多万大军打的溃不成军,这个是教训,要吸取。”

    孙承宗对这些自然知之更深,点头道:“是,臣等正在商议,有了具体条陈会上奏皇上。”

    朱栩手里端着茶杯,看着突突冒热气的小茶壶,道:“现在事多杂乱,咱们都耐心一点,慢慢来,以前朕是求大求全,现在要求细求妥,内阁一定要拿出足够的态度来”

    毕自严作为内阁‘首辅’,自然清楚,现在朝局内外的大框架已经构建的差不多,是要继续推动‘新政’深化,完成既定改革目标的时候了。

    “臣明白。”毕自严道。他已经听出朱栩暗示,未来不会有大动作,内阁可以安心做事了。

    毕自严看了眼孙承宗,开口向朱栩道“皇上,明年的支出户部那边一列出了大概明细,臣”

    这个时候,外面的曹化淳匆匆走进来,看了眼二位阁老,走近朱栩,低声道“皇上,张夫人进宫了,太妃,太后娘娘请您过去。”

    朱栩眉头一动,顿时就知道张夫人为何而来了。

    哪怕曹化淳声音在小,这点距离也足够毕自严与孙承宗听到了,两人对视,双眼都有喜色。

    他们已经得到通知,张家的大小姐将要入宫,明年大婚,会被立为皇后,大婚之后的皇帝已经成年,肯定会更加成熟,稳妥,不会再让他们提心吊胆。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起身道“皇上既然有事,臣等告退。”

    该说的也说的差不多了,朱栩起身,道“那好吧,要做的事情,你们都辛苦一下,明年争取有一个好的开局!”

    “臣遵旨!”

    毕自严,孙承宗两人心里都很高兴——皇帝终于要大婚了。

    朱栩目送两人离开,片刻后又看向曹化淳,道:“除了张夫人,还有谁?”

    曹化淳道“还有宗人府宗正,鲁王。”

    皇帝大婚是要上宗碟的,宗人府也是主要承办,自然少不了。

    点点头,朱栩道:“走吧,今后朕得比外面那些大人们还要忙了。”

    曹化淳微笑着,跟在朱栩身后,出了内阁,转向慈宁宫。

    慈宁宫内,老太妃,张太后,永宁,鲁王等人都在,张夫人很是拘谨,陪坐在一旁。

    老太妃笑呵呵的看着张夫人,道“不用那么拘礼,日后咱们都是一家人,无需紧张,皇上也是随和人,不会亏待筠儿的。”

    话是这么说,可张夫人哪敢真的放松,小心翼翼的陪着笑。

    她一直都认为,女儿能进宫,封个才人,选侍就不错了,没想到居然会是‘皇后’的唯一人选!

    张太后也看出了张夫人的紧张,笑着道:“筠儿知书达理,娴熟德厚,是皇后的好人选。皇上的宫里没有几个人,不会很辛苦,不用担心。”

    张夫人脸上僵笑的附和着,道:“是是,民妇这都知道。”

    鲁王坐在一边,他就是来听听的,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