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6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涟眉头拧成川字,满脸写满不甘,在郑友元的逼视下,还是慢慢的跪了下来。

    “臣接旨。”两人异口同声,又能清晰分辨的道。

    郑友元看了两人一眼,打开圣旨,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杨涟,克忠勤勉,事圆通达,特命为吕宋学政,即刻赴任,不得耽搁。王纪,敏达用事,兢兢业业,擢旧港学政,即刻赴任,不得有误,钦此!”

    这道旨意是内阁拟定,朱栩盖印,简单不能再简单,里面既有着内阁的心态,也有着朱栩的威严。

    王纪嘴角狠狠一抽,剧烈的咳嗽起来。

    杨涟反而从容很多,抬起手,道:“臣遵旨。”

    郑友元对这二人已经不在意,放下圣旨也不交代什么,转身就走。

    待下了船,负责这一趟‘押送’的天。津卫基地的都尉走过来,抬着手道:“郑大人,现在就开船吗?”

    海上不比内河,天还不够亮,外加近来时常有大风,很容易出事。

    郑友元点点头,道“内阁并兵部的命令你也看到了,连夜走吧,到了南直隶还有二十多艘。”

    “是,下官遵命!”这个都尉抱拳,这一趟有六十多艘,除了押送这些大人们,还有各种补给,送给吕宋,旧港两地。

    船上的杨涟,王纪看着岸边,而后又向京城看去,目光复杂,神色变幻。真到了这个时候,哪怕他们意志再坚定,也是心慌意乱,忧虑丛丛。

    “开船!”

    没过多久,一阵大喝之下,三十多艘穿开始拔锚,扬帆,调转方向。

    这个时候,一些船上蓦然响起大喊大叫,甚至有人跪在船边,向着郑友元大哭,求饶。

    郑友元面无表情,恍若未闻,这些人他再熟悉不过了,督政院,刑部抓的人,都是提前请示内阁,每一个名字他都十分清楚。

    这些人要么是东林余孽,要么就是一直在图谋复起不得的朝野官员,整日的在京城散播流言,惹是生非,唯恐天下不乱,现在只是发配,已算是内阁向皇帝争取来的宽大。

    “我死也不去海外!”

    突然间有一个人大叫着,跳下了船,扑通一声落入了海水里。

    “我也不去!”

    “海外都是贱民去的!”

    “父母在不远行!”

    扑通扑通扑通

    一连串,十多个人扑通扑通跳了下水,在各条船还有不少人蠢蠢欲动,大喊大叫。

    “救命!救命!水太冷了!”

    “快救我,救我,我不会游泳!”

    “不要拉,不要碰我,快点,拉我上去,我不要死了……”

    郑友元本来还有些头疼,但现在却嗤笑不已,转身走了几步,上马道:“走吧,回京!”

    八个禁卫几乎同时上马,九个人打马飞奔,折回京城。

    那十几个跳海的,很快就被捞起来,船队如期开船,也没有人再吵嚷着跳海,只是求饶,哭喊声始终不绝。

    虽然杨涟,王纪等人的‘调令’没有公布,可随着钱谦益审判,加上之前那些人的消失,还是在京城引起了不少揣度。

    作为漏网之鱼的吴有为,现在是忐忑不安,忧惧难排,好几次都想一死了之,临头胆怯。甚至好几次要去督政院‘自首’,硬生生的又退了回来。

    整日里都在拼命的喝酒,想着要把自己醉死——这样就不知道痛了。

第八百九十七章 呢哝软语() 
    鱼藻宫。

    朱栩躺在床上,静静的一本书。

    这是皇家政院那边淘换来的,据说是南宋的孤本,囊括了北宋年间失传的诗词,还有一些轶闻野史,看上去颇为有趣,用来换换脑子最合适不过。

    他眼前的一页是评点李清照的,这个人是南、北宋时期的标志性女词人。作者不仅很有见地的评点了几首词,还煞有介事的描述了她的情史,除了他的两任丈夫,还加了几段‘绯闻’,朱栩是又讨厌又感兴趣的在看着。

    没一会儿,李解语终于搞定了两个小家伙,从外面走进来,坐在镜子前,一边卸妆一边轻声道:“皇上,今天我在太后娘娘那,太后说起了给慈烨找个老师的事情。”

    朱栩一怔,看向她道:“慈烨还不到一岁,皇嫂怎么这么着急?”

    李解语抿嘴一笑,没有搭茬,拿掉头饰,解开头发,甩了甩头。

    朱栩眉头挑了挑,继续低头看书。张太后的意思朱栩明白了,大概是他小时候太跳脱,她害怕这位有可能是未来储君的皇长子也跟他一样,要早早的‘正规’教育。

    李解语又洗了洗脸,这才掀开被子,在朱栩边上躺下,枕在床头,歪着头看着朱栩。

    朱栩已经习惯每天晚上睡觉前看一阵子书,免得脑子里都是朝政那些乱七八糟的事,睡不安稳。

    过了一阵阵,他瞥了眼李解语,道:“怎么了?”

    或许是相处久了,李解语有些了解朱栩,放的开了些,轻声道:“皇上,钱侍郎……您是想要怎么处置?”

    李解语一向不会问这种问题,朱栩转头看向她,笑着道:“怎么了,有说客找到你头上了?”

    李解语抿了抿嘴,道“不是,是语棠今天进宫来看慈烨,顺口说了一些。”

    朱栩抬头看着屋梁,好一会儿才想起来,李解语有一个闺蜜,戚语棠,是戚家人,戚继光的后裔。

    这个女人比李解语成亲早,她的夫家是江南大族周家,周家与钱家是数代姻亲,有通家之好。

    想明白了……笑了笑,朱栩重新拿起书,道:“只是‘说了一些’?”

    李解语心里有些忐忑,看着朱栩小声的道“语棠担心会牵扯到他夫君,牵扯到周家,今天来我这探口风。”

    朱栩微微点头,瞥了她一眼,想了想,道:“我记得你在京城只有这么一个好友吧?”

    李家比较复杂,原本是辽东大族,在努尔哈赤攻破铁。岭的时候,一部分逃回山海关内,一部分战死,还有一部分投降了,虽然在朱栩灭后金之前‘反正’,可在大明上下还是很受歧视。所以,李家人一直都很低调,哪怕有李解语在后宫,也从不冒头,听不见任何声音。

    李解语与李家走的也不近,基本上没回过门,她在京城相对来说,还是很孤单的。

    李解语轻轻‘嗯’了声,有些紧张的盯着朱栩的侧脸。

    朱栩笑着伸手揽过她,片刻道:“不用担心,钱谦益的事情朕不会株连的,周家也算是书香世家,明天朕去内阁看看名录,若是有牵扯到,朕就随手划掉,没有的话,朕会下旨嘉奖一番,我大明难得还有秉持中正,不曾歪曲的世家……”

    李解语双眼顿时亮晶晶的,一只玉璧环绕着朱栩的前胸,道:“臣妾谢皇上。”

    朱栩笑了声,扔掉书,一拉被子,道:“睡觉。”

    李解语俏脸微红,还是乖乖的躺进被子里。

    半个时辰,两人相拥着,没有睡意的低声说着一些呢哝软语。

    李解语发丝被汗水打湿,侧脸贴在朱栩肩膀,轻声道:“语棠今天还带来了一个小男孩,刚刚十岁,是她小叔子,长的相当好看,臣妾觉得,慈烨将来长大,肯定也一样好看……”

    朱栩笑着‘嗯’了声,不过心里却摇头,老朱家的基因不太好,即便是他也说不上英俊,只能算中等偏上一点。

    李解语似乎畅想了一会儿,嘴角带笑的道“语棠说,周家想将他送入政院,但家里的长辈反对,希望能送入岐山书院,给严老先生做书童……”

    朱栩知道,现在政院以及下辖的书院,还是普通人的天下,士人都相当‘鄙视’,不愿意孩子与这些‘泥腿子’一起,恐影响孩子的未来,盛行的还是传统的‘名师出高徒’教育。

    “皇上,您说,慈烨要怎么办?太后娘娘那边说要找十个老师,一天六个时辰不间断的上课才行……”李解语微微仰头,在黑暗中看向朱栩的侧脸。

    朱栩搂紧她一分,道:“不着急,等他大一些再说。朕是倾向他去政院……朕,皇兄,父皇,神祖等等,我大明的皇子皇孙,除了太祖,成祖,宣宗,其他历代皇帝几乎都没出过宫,不懂人间疾苦,朕希望后面能多了解一些,最好有个传统……”

    在李解语看来,朱栩还没说话就已经‘都对’,听着就微微点头,道:“嗯,臣妾听皇上的。”

    或许刚运动完,朱栩没什么睡意,搂着李解语软玉温香的娇躯,问道“戚语棠就说了这些?”

    李解语眨了眨眼,道:“说了不少,不过都是闺阁之语,对了,她还说,京城里不少人在串联,明天要去城门外迎接赵尚书。”

    “赵尚书?赵晗?”朱栩一怔的道。

    “嗯,”李解语道:“语棠的夫君也在列,听说这位赵大人以前在京城官声很好,不少人都受了他的恩惠,所以有人开口其他也不好拒绝,只得都去迎接了。”

    朱栩嘴角动了动,微微摇头道:“你不懂,赵晗接任的是吏部尚书,天下都知道他是朕的人,这不是去还恩情,是提前抢关系了。”

    赵晗接任吏部尚书,不说掌握了人事任命,考核,升迁的的大权,本身也前途无量,很值得投资。

    李解语轻声笑道,道“语棠说是巴结,他那夫君甚至还准备了酒席,花了二十多两,语棠很是心疼。”

    京城里有的是想要复启或者出仕的人,刚刚调任的赵晗无疑是一个好机会。

    ‘确实是一个机会。’

    朱栩眯了眯眼,笑着道“过几日抽空,将戚语棠以及他那个小叔子请进宫,朕见见。”

    李解语一怔,道“皇上要见语棠?”

    朱栩枕着一只手,道:“我大明勋贵公卿,世家子弟享乐成风,奢靡无度,能看过眼的着实没几个,得整顿一下了。”

    李解语轻轻应了声,没有再吱声。

    朱栩也没有再说,微闭着眼。宗室已经在进行‘降爵’,是时候调教一下那些混吃等死,无能无用的世家子弟了。

    第二天一大早,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下起大雪,飘飘洒洒,在外面铺满了一地。

    鱼藻宫屋檐下,朱栩煮着小火锅,喝着小酒,赏着雪。

    在朱栩对面坐着曹文诏,一脸的爽朗笑容、

    两人之间是李解语,在拿着筷子在火锅里摆弄着,同时还要热着酒。

    待李解语给曹文诏舀了碗酒,曹文诏连忙笑着道“有劳娘娘。”

    李解语轻笑着,又给朱栩盛了一小杯。

    朱栩端起酒杯,看着外面的雪花,笑着道:“朕待会儿还得去内阁,不能喝多,你随意吧。”

    曹文诏不跟朱栩见外,端起碗就喝了一大口,道:“殿下……皇上,酒还是大口好,尤其是烈酒,喝着舒服,在冬天就更爽了……”

    朱栩看着他笑了声,道:“你也知道,朕也有过做领兵大将,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梦,可惜啊,朕没有领兵之能,更无胜战之才。”

    曹文诏嘿嘿一笑,道“那个谁,韩信说的,是吧,说汉高祖会统领大将,皇上也是这样,更厉害……”

    朱栩喝了口酒,摇了摇头,道:“汉高祖怎么说也是经历沙场,建立大汉的人,朕是差的远,对了,跟朕说说你在南海上的见闻。”

    曹文诏刚刚端起的酒碗放下,稍作沉吟,面色微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