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5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内监小跑上前,将其中椅子一个搬出去,另一个放在正中。

    毕自严,孙承宗,张问达对这些倒是没觉得有什么,只是心里有些不安,在朱栩坐下后,依次在两边坐下。

    朱栩穿着厚厚的棉衣,呵着气,看着两边的三个人,笑了笑,没有立即开口。

    毕自严,孙承宗两人对面而坐,互相看了眼,孙承宗侧身向朱栩,顿了好一会儿,道“皇上,内阁总理天下政务,些许小事定然能处理妥当,请皇上勿忧。”

    孙承宗这话说的很有技巧,朱栩端起刚刚上好的茶杯,顺水推舟的道“嗯,朕对内阁的能力很是放心,只是回京之后,还没有与二位老师好好聊聊天,朕就想着找个机会聊聊,这不就来了。”

    孙承宗神色不动,心里不宁。皇帝丝毫不提靖王的事,摆明要有大事情。

    毕自严面上沉着,给孙承宗一个眼神,示意他不要接话。

    张问达就更不会开口了,东林党与阉党勾结的事,对他打击不小。

    朱栩喝了口茶,身心舒泰,然后看着毕,孙二人,道“朕上次去陕。西,虽然没有见到皇兄,可想起了很多事情,他当年在文昭阁,衣不解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对于政务从不怠慢分毫,朕回京这一路上一直在反省,这一条,朕比皇兄是差远了。”

    众人心头微跳,皇帝这话是何意?要召回信王吗?那万万不能!京城已经够乱,信王绝对不能回来!

    毕自严与孙承宗暗自警惕,静等着朱栩下面的话。

    朱栩并没有照着他们的想法来,目光坚定的道“朕决定了,待明年亲政后,朕便坐镇内阁,与诸位阁臣一同处理政务,同坐同休,风雨不停!”

    毕自严与孙承宗,张问达都是神色微惊,他们怎么也没有料到,皇帝的话是这个意思!

    圣君临堂当然是他们求之不得的事情,若是能时时见到皇帝,他们很多事情做起来都会顺手!

    这是盛世明君的作为!

    “皇上英明!”毕自严与孙承宗几乎同时起身,行礼道。

    张问达慌忙跟着,事情也出乎他的预料皇帝突然‘勤政’了。

    朱栩看着三人,笑着摆了摆手,道:“免礼,都坐下吧。”

    三人都颇为拘谨的坐下,心里还是很震动。皇帝虽然在景阳宫也算勤政,但却比不了在内阁,这才真正的‘勤政’!

    朱栩有端起茶杯,心里暗笑,他这个皇帝,明年就要兼任内阁首辅了。这皇权,相权,都将在他手里!

    装模作样的喝了口茶,他放下茶杯,环顾一圈,故作沉吟的道“内阁辅臣还是少了,这样吧,靖王入阁!督政院日后会越来越重要,他入阁,是必须,也是理所当然……”

    众人心头再惊,同时明悟!

    原来皇帝是打这个主意,他要靖王入阁!

    可是!

    这样不知道要掀起多大的风波,朝廷,京城官场还可控,天下士林还不知道会骂出什么样难听的话来!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居阅读网址:

第八百一十三章 靖王入阁() 
朱栩说完这句话,便端起茶杯,轻轻的吹着。

    毕自严,孙承宗对视,神色肃然。

    眼前的皇帝不拘礼法他们都知道,可是亲王干政这件事不仅是礼法,还涉及到社稷稳固。这是吸取历朝历代教训后,太祖钦定,一旦开启一个缺口,日后不知道有多少血雨腥风,皇室阋墙。

    毕自严斟酌再三,还是开口道:“皇上,臣认为靖王在督政院已是极限,若是入阁,社稷不稳。”

    朱栩早就知道他们的说辞,笑了声,转头看向刘时敏,道“鲁王来了吗?”

    刘时敏道“应当快了,奴婢派人去催。”

    他话音刚落,外面就一个差役快步进来,道:“启禀皇上,鲁王求见。”

    朱栩看着毕自严道:“这说曹操曹操就到,让他进来吧。”

    “是。”差役应声,转身出去。

    毕自严与孙承宗都很疑惑,不知道这个时候叫鲁王来是为什么,不过他们都没有说话,静等着。

    鲁王大步进来,向朱栩行礼,道:“臣参见皇上。”

    朱栩微笑,道:“嗯,坐下吧,朕正与两个大人商量靖王的事情,你是宗人府宗正,来说说吧。”

    鲁王在毕自严下首坐下,看了在坐的几人一眼,目光微微闪烁,道:“回皇上,臣认为,靖王去留皆在圣心。”

    朱栩眼角眯了眯,这位鲁王现在倒是学会揣摩上意了,转而看向毕自严道:“毕师,说说你的想法。”

    毕自严不清楚朱栩要做什么,看了眼鲁王,道:“皇上希望靖王入阁参政,我等认为宗室亲王不宜僭越太多,否则社稷不安,江山不稳。”

    鲁王一听,顿时就明白了,从怀里掏出一道奏本,站起来向朱栩,道:“皇上,这是臣对宗法的一些见解,还请皇上过目。”

    刘时敏上前,接过来,递给朱栩。

    朱栩拿过来,打开一看,果然,鲁王是按照他的意思所写,对‘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兄终弟及’的一个阐述,并且排出了一个顺序,其中有一条特别有意思:‘三代以内,莫之能外’,也就是说,能继承皇位的,必须要三代以内,且严格按顺序来。

    对于这种顺位继承制,对现在的大明来说,肯定会引起巨大的反对声,哪怕是在‘宗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具体阐述’,实际上的继承规则也是这样来,可本质上还是违背了太祖朱元璋的‘嫡长子继承制’。

    另一个坏处是,这会加剧皇室内部的争斗,历史上康熙年间的九龙夺嫡势必会出现,成为王朝的一种巨大内耗,只是想到南明那种情况,朱栩认为,这种顺位继承法必须要实施!

    朱栩神色不动的看着,心里转念,好一会儿递给毕自严,道“毕师也看看。”

    毕自严伸手接过来,目光微凝的看了朱栩一眼,低头翻看奏本,旋即他眉头就紧拧。

    ‘国本之争’过去没多久,对于‘国本’,现在的文官集团看的非常重,哪怕是鲁王的奏本是依据宗法‘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兄终弟及’进行阐述,或者是完善,可事实上还是对‘嫡长子制’的一种挑战,削弱了‘嫡长子’的特殊性,给了其他人‘机会’与‘妄念’。

    毕自严看完,没有立刻说话,将奏本递给孙承宗。

    孙承宗看了他一眼,低头看奏本,不一会儿他就神色微沉,抬头看向朱栩。

    他沉吟好一会儿,道“皇上,臣认为这‘顺位继承法’不当公布,恐演宋太祖,宋太宗等旧事。”

    朱栩嘴角微动,只怕孙承宗想说的是,是‘成祖旧事’了,也就是靖难之役,这是明朝上下的一道心结,一道公认的,不愿意提及的伤疤。

    鲁王看了眼朱栩,接话道“小王倒是不这么认为,有了这道明确的继承之法,方可杜绝一些旧事重演,令朝堂,宗室都能齐心协力,没有过多的畏惧,顾虑,‘国本’之事也不会再发生,稳固江山,皇室安稳。”

    孙承宗,毕自严都皱眉,大道理是这样讲,可实际情形往往不会,他们必须要用最坚决的办法,杜绝一切危害皇位稳固有序的事情发生!

    “皇上……”毕自严心里思虑半晌,还是道:“这件事还请暂议,给内阁一些时间商议……”

    朱栩一摆手,道:“我大明两百多年,一直都是这么过来的,朕不过是将顺序摆了出来,没什么好紧张的。关于靖王入阁……列第三,加东阁大学士,定制,督政院院正由三代以外的亲王轮流担任,一届三年,最多连任两届……嗯,就这样吧,不必再议!”

    毕自严,孙承宗一怔,细细思索,尽管心里还是很不舒服,皇帝的安排倒确实能避免亲王干政,威胁皇室稳定,也应该是皇帝最大的让步了。

    毕自严心里翻涌一阵,深吸了一口气,向朱栩道“皇上,此时事关重大,关于诏命,旨意,臣请由内阁起草。”

    朱栩眼角眯起,笑着道:“毕师这样说了,朕也不能驳,嗯,起草好送到御书房,朕盖印之后,也由内阁颁布,今后……非重大事项,政令皆出内阁!”

    听到‘政令皆出内阁’,毕自严‘受伤’的心里总算有了不少安慰,连忙起身,道:“遵旨。”

    朱栩一连完成了几件事,他心里也很开心,笑着道:“那就这么定了,加了一个靖王入阁,应该对‘新政’大有裨益,但内阁的人还是少了点,你们也再物色物色。”

    “遵旨。”毕自严与孙承宗都有些口是心非的应道。他们现在都已经清楚,皇帝对内阁有着通盘的考虑,不是他们能插得了手的。

    朱栩又打量了眼这个内阁,道:“这里到底是太小了,你们拿个主意出来,对这个内阁进行改建,扩建,毕竟是我大明总理朝政的地方,不能太寒酸了,各种机构,直属的衙门,都要搬进来,重新梳理一下,我大明的这些衙门还是太乱了些……”

    对于这些,毕自严,孙承宗都没有什么意见,点头应下。

    朱栩又交代几句,便起身离开了内阁。

    内阁大堂里,只有毕自严,孙承宗,张问达三人,这三人都不是迂腐之人,眼下的情况,需要他们‘变通’去处置,堵住天下的悠悠之口。

    毕自严看了眼张问达,向着孙承宗沉吟着道“事已至此,只能让靖王入阁了。”

    孙承宗沉着脸,点点头。

    他们是挡不住的,换个角度来想,靖王入阁确实有很多好处,稳定宗室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力推动督政院,督政院一旦完成,内阁对天下的控制力就会进一步增加,‘新增’推动的速度会大大加快。

    “那就以‘破格’为由擢升靖王,另外,对‘督政院’的限制也要明确摆出来,不能引起一些人的妄念……”毕自严道。

    “我来起草!”孙承宗道。这道旨意非同一般,一不小心就可能为日后埋下大祸,他要慎之又慎,不能假他人之手。

    毕自严没有多说,转头向郑友元道:“将靖王请来吧,本官要与他谈谈。”

    内阁以往就两个人,能在‘身份上’要六部,督政院一头,现在靖王入阁,这些身份,关系要好好梳理一下了。

    “是。”郑友从外面进来道。他有些意味深长的看了眼毕自严,没有出声。今天皇帝看似为了靖王而来,可宫外的事情绝口没提,显然还另有打算——今天的事情不算完!

    毕自严仿佛没有看到,犹自思忖着。

    靖王的入阁会对内阁,尤其是现在的朝局关系产生冲击,若是傅昌宗,周应秋等人再调离,影响就更大了。

    ‘傅昌宗,周应秋等人没有入阁,反而靖王入阁了,皇上到底要做什么?他说还要加人,还有谁能加入内阁?’

    毕自严心底转悠着,难以平静。

    朱栩走在回去的路上,在乾清宫前,停了下来,背着手,远远的望着。

    他一直住在景阳宫,这偌大的乾清宫长久空着,现在空荡荡的,半个人影都看不到。

    刘时敏站在朱栩身侧,心里微动,却没有开口。

    乾清宫一直是皇帝的居所,是最重要的办公之地,已经空置了好些年。

    “你说,朕是不是该搬进去了?”朱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