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5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栩哦了声,感兴趣的道:“说说你们的办法。”

    孙承宗,傅昌宗,傅涛都看了眼毕自严,毕自严不希望皇帝插手,以免事态扩大。

    毕自严心来斟酌,道“内阁将再申吏治,断绝一些人妄念,同时严查此类之事,震慑宵小。”

    朱栩微微点头,毕自严的意思就是小惩大诫,以稳妥为要。

    “你们怎么看”朱栩目光看向孙承宗,傅昌宗等人。

    孙承宗沉吟一声,道:“皇上,现在新政的第一要务就是整顿朝纲,严肃吏治,难免会有些人跳出来,都是预料之中,交由内阁处置便是。”

    “舅舅,你说。”朱栩转向傅昌宗。

    傅昌宗脸色微变,有些吃惊的看着朱栩。

    傅涛,傅昌宗,孙承宗都是微惊,在公开场合,皇帝从未称呼傅昌宗舅舅

    这是什么信号吗皇帝是在表达什么情绪还是已经打算做什么了

    四个人心头都狂跳了一下,目光全集中在朱栩的脸上。

    朱栩含笑宴宴,一副亲昵,鼓励模样的看着傅昌宗。

    傅昌宗压下心里的惊讶,默然一会儿,道:“皇上,都是疥癣之疾,无关痛痒,这点事情,内阁应该能处理得了。”

    朱栩轻轻点头,道:“嗯,既然如此,朕就不管了。从今天起,惠通商行以及所属的所有商行,包括盐,茶,田亩,漕运,驿站等等,外加十大粮仓,海关这些,通通划给内阁,年前要彻底接管,对于这些人与事,内阁要拿出一个明确的章程来,不能囫囵吞枣的吃下去”

    众人又是一怔,虽然这些都是早就定好的事情,可现在皇帝突然说出来,尤其在这个时候,还是吓了他们一跳。

    加上之前对傅昌宗的称呼,四个人都是心头不安,没有立即接话,心底急急的思索起来、

    惠通商行是那些人攻击傅昌宗父子最大的一块把柄,皇帝将惠通商行转移给内阁,是要将这个把柄扼杀,不让那些人有攻击的口实,这是显而易见的目的,可真的只是简单这样吗皇帝做事什么时候这么明了了又何必将他们特意叫到这里来

    皇帝到底要做什么

    毕自严与孙承宗,傅昌宗等人下意识的对视起来,心来慌乱,眼前这位皇帝可不是普通人,他要是动起来,整个大明都要抖三抖

    毕自严猜不透朱栩在想什么,过了一会儿道“是,臣等尽快处置。还有就是,关于内阁辅臣,不知皇上心中可有定议”

    朱栩看了毕自严一眼,坐在椅子上,右手掌轻轻拍了几下,道:“关于之前说的致仕制度,朕打算严格执行起来,年过六十或者六十二,在地方上,朝廷上可以弹性区别,一到年龄,不管身体是否还行,都要退休,不得复启,当然了,督政院这类的地方可以做些安排,但主政的部衙不能继续任职你们怎么看”

    朱栩突然转变话题,使得几人都皱眉,不过还是得顺着朱栩的话题,毕自严想了想,道:“皇上,此事还需缓行,现在从京中到地方,六十岁以上的还有很多,若是强行致仕,只怕会引起朝局震动。”

    “那就分步来,”

    朱栩道:“先禁止复启,任用,有能力的可以多放几年,内阁先做一个规定来,内部实施,不要对外公布,慢慢替换”

    毕自严看着朱栩,有些艰难的点点头,这么一来,闹的厉害的东林余孽就没有复启的资格了。

    这是两招断绝东林人妄念的手段吗确实凌厉,可毕自严还是觉得更有深意,却又猜不透。

    朱栩手掌拍了拍,脸上带笑的道:“关于内阁辅臣,朕还没有定议,先不着急,年后再说吧。明年的事情比较多,这样,六部尚书入内阁议事,六部由左侍郎代理,缓解内阁的压力”

    毕自严有些看不懂这样的布置,孙承宗却心来一动,有些明悟,抢先道:“臣等遵旨。”

    毕自严看了孙承宗一眼,而后慢慢的行礼,心里还是不解。

    朱栩看了孙承宗一眼,起身道“行了,今天就到这吧,舅舅,陪朕走走。”

    毕自严,孙承宗等连忙起身,道:“恭送皇上。”

    傅昌宗今天感觉朱栩有些不太一样,心来思索着,跟着起身道:“是。”

    朱栩,傅昌宗一前一后走了出去,傅涛随即就离开。毕自严看向孙承宗,道“你看出什么了”

    孙承宗望着外面,深吸一口气,道:“怕是皇上对内阁起了别的想法。”

    “别的想法”毕自严若有所思。他与朱栩相处日久,渐渐也能摸索到一些东西,听着孙承宗的话,心来就琢磨起来。

    “你是说,皇上还是不希望增加内阁辅臣那为什么又明旨要增补”毕自严道。

    这也是孙承宗疑惑的地方,道:“不管如何,皇上没有小题大做,我们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当前要紧的,就是平息东林人的蠢蠢欲动,确保这个年能平稳渡过。”

    明年皇帝就将大婚,真正的亲政,到时候必然会是一番大变动,他们要早做准备。

    毕自严会意的点头,道:“先回去,再商议一番。”

    孙承宗颌首,两人一前一后的也出了皇家钱庄。

    在回宫的路上,朱栩慢慢的踱着步子,微笑着道:“舅舅,我们很久没有这样散步,闲聊了吧”

    皇帝今天很奇怪,傅昌宗现在很谨慎,跟在朱栩身后,微躬着身道:“皇上登基以来,日理万机,半点空暇都没有,当然就没有闲心出来散步了。”

    朱栩抬起头,看着前面道“舅舅应该有不少想问的,随便问吧,朕也没什么好瞒着的。”

    傅昌宗看了眼朱栩的侧脸,默然一阵道:“臣没有什么想问的,一切都遵照旨意行事。”

    朱栩无声笑了笑,现在傅昌宗也是谨慎的有些过了头啊,背着手,看着四周的景色,冬天已来,是一片荒凉,清冷,人烟稀少。

    “舅舅对现在的朝局怎么想”朱栩走了几步道。

    现在的朝局从体制上是理顺了,实际上却是两头翘,皇帝强势,六部权重,内阁夹在中间,显得很是不伦不类。

    傅昌宗是从天启朝过来的,对这些看的分明,他也隐约猜出了朱栩一些心思,道:“皇上是否有意臣等入阁”

    傅昌宗话里的臣等是指六部尚书,他猜到了朱栩在给内阁增加权威,可这样还不够,也不是朝夕能够完成的,六部尚书集体入阁,才是最直接,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

    朱栩摆了摆手,道:“朕打算六部尚书暂都不入阁,先缓一年半载,舅舅觉得如何”

    傅昌宗神色微怔,明朝的内阁往往都是翰林出身,由六部入内阁,错过这个机会,日后就难了。

    他想了想,道:“皇上,可是有其他人选”

    朱栩慢慢的走着,道“朕打算在西南六省设置总理大臣,统理政务,舅舅觉得何人合适”

    傅昌宗越发不明白了,怎么想都不明白朱栩的意图,好半晌道:“臣不知。”他是真不知道了,完全不明白朱栩的意图。

    朱栩笑了声,道:“好,朕知道了。”

    又闲聊几句,傅昌宗便告退走了,还没到户部,他心里陡然有所悟。

    “皇上是希望我去西南吗那内阁怎么办,皇上到底要做什么”傅昌宗沉思着,想不透,想不明白。

    这个时候,户部主事迎出来,道“大人,您举荐张大人任福建巡抚的奏本写好了,您看一下。”

    傅昌宗醒悟,接过来嗯了声,而后道:“你去督政院走一趟,看看他们审核的结果怎么样了。”虽然无法做到所有官吏挨个查清楚,可高官还是很容易的。

    “是。”这个主事应声。

    在傅昌宗回户部没有多久,在朱栩御书房内,周应秋恭恭敬敬的在奏报着。

    “皇上,”

    周应秋道:“对官吏的甄别范围越来越大,除却各地的巡抚,参政参议,已经扩大到知府一级,目前都在调查是否清廉,是否违背禁令,其他的还无法深入”

    朱栩不时点头,表示自己在认真听。

    “今年的考核已经开出来,臣打算做一个大规模的任免,已经通报内阁,内阁还没有回应”

    “科尔沁,琉球,吕宋,旧港,安南等的官吏臣已经遴选出来,已经陆续派出”

    “目前朝廷内没有结党迹象,不过政院的学生,气性高,做事方法与过往完全不同,甚至书写的文字都不太一样,隐隐成为一股势力”

    朱栩神色不变,政院在对汉字进行简化,对数字也进行了改变,还有就是度量衡等等,都进行了精确,这与现在朝廷,地方的官员自然难免产生摩擦。

    这些都是需要时间,慢慢来磨合的。

    “你对辽东怎么看”在周应秋话音落下,朱栩突然道。

第七百九十七章 动作迅速() 
周应秋一怔,抬头看向朱栩,旋即默默的认真的回忆起来。

    辽东虽然有总理大臣,但不设巡抚,所统领的区域及其广袤,目前主要职责就是开垦荒地,接纳移民,在空白情况下,建立新的秩序,先行做试验。

    总理大臣是一种类似‘巡视’的官职,是比尚书高半阶,并非是常设,现在是孙传庭在负责,已经好几年。

    周应秋不太明白朱栩为什么调转话题,但必有深意,他回忆一阵,道:“皇上,辽东之地开垦不足其一,仍是荒多人少,需要多加开垦,加纳灾民,任重道远……”

    朱栩端起边上茶杯,喝了口茶,而后就仿佛忘了刚才的话,直接道:“嗯,你的奏本朕都看了,会催促内阁尽快处置,你去吧。”

    周应秋看着朱栩,有些摸不着头脑,还是抬手道:“臣告退。”

    朱栩头都没有抬,继续翻着手里的奏本。

    周应秋退出了御书房,在出宫的路上,微低着头,皱着眉,心来不断思忖在御书房里的对话。

    皇帝不会无的放矢,莫名其妙的来那么一句,定然是有深意的,只是这个深意他怎么也猜不透。

    辽东近年还是需要大笔钱粮投入,在安置灾民,开荒上都是花了大力气,目前还不能自给自足,尤其是经过消化,今年又要开始大规模移民。

    “到底皇上是想要说什么?”站在皇宫门前,周应秋还是很不解。

    朱栩的回京,以及在外面走了一圈,犹如一座大山突然压下,本来沸沸扬扬,翻腾不休的京城陡然安静了下来。

    一些本来要有的小动作,如同被暂停了一般,通通都停了下来,无数双眼睛望着皇宫方向!

    不管他们怎么看待朝局,看到皇帝,都不能否认一点,那就是,景正对朝局的掌控力,远超天启,万历,甚至超过了之前的数代皇帝,直追太祖太宗!

    朱栩的日子过的相对舒服,批批奏本,逗弄逗弄孩子,去慈宁宫吃饭,前所未有的适意。

    因为有了孩子,又有李解语陪同,张太后的顾忌也少了些,这样的感觉每一个人都很喜欢。

    唯独是对选妃这件事上,张太后一直希望多纳几个入宫,但朱栩坚持只纳一个,直接立后,确保后宫平稳。

    张太后这次更坚持,因为朱栩目前只有三个女人,两个还是异族女子,都有了身孕,这依旧很危险,她希望朱栩多些子嗣,以免重复一些旧事。

    朱栩为此与张太后有了些小矛盾,最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