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5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足够调查,了解,不可随意发言!”朱栩最后看了眼邹维琏,淡淡说道。

    邹维琏神色动了动,心里堵了一块石头,憋的难受,还是道:“是。”

    朱栩又看向其他人,道“我大明幅员辽阔,除了我汉族外,还有众多其他民族,常常冠之‘蛮夷’二字,但朕觉得,这是不应该,我族确实人杰地灵,得圣人教化,脱去蒙昧,知书识礼,但也不能因此就洋洋得意,高高在上,俯视他人。更不能肆意的贬低,打压,甚至于动之刀兵。近来朕在读太祖实录,其中关于这些就有明确的规定,出现现在的乱象,皆因为是法度缺失,人为破坏,福。建需要认真的检讨,反省……”

    福。建多山,群居复杂,这方面尤其是慎重对待,自然,也要积累经验,推之整个大明。

    “臣知罪!”邹维琏,喻安性连忙起身。

    关于这一点,太祖还真是有明文规定,只是到现在早就名存实亡了。

    前戏结束,刚要加速度了。

    朱栩挥了挥手,又端起茶杯,在喝之前,漠然道:“近来有商民在海外遭屠杀,听说你们福。建有些不同意见?”

    朱栩话音一落,就有一个参议站起来,抬手向朱栩道:“是,臣反对!”

    朱栩喝了口茶,放下茶杯,神色淡淡道“说理由。”

    这个参议名叫田羽辅,他看着朱栩,神色坚定,道:“皇上,商贾乃贱民,且多无赖,皇恩浩荡,我朝仁义,岂能为一些贱民兴动兵革!”

    “臣附议!”

    又一个参事站起来,道:“皇上,海外争斗,未知祸首,胜负难料,商贾中弃家游海、压冬不回,父兄亲戚共所不齿,弃之无所可惜!”

    “皇上,”

    左参政王声咏出列,颇有些中肯意味的道:“兵戈非福,我朝历灾,不当兴兵,不若传一道缴文,令佛朗机人释放活着的人,归还财物,两厢交好,息却兵祸,是为上策。”

第七百三十三章 全部连将三级() 
朱栩静静的听着,神色不动。【。m】

    王声咏说完,一群人都看着朱栩,目光灼灼,想从的表情中探查他内心的想法。

    唐王朱聿键,熊文灿,喻安性等人多少知道一些朱栩的心思,这个时候却也不敢插话。

    过了好一会儿,朱栩才慢悠悠的道“还有没有要说的?”

    邹维琏看着朱栩,心里起了不安,心里斟酌一番,起身道:“皇上,此时确实不宜发生战事,当以内修政务为要,其他次之,待我朝渡过天灾,国力恢复再征讨不迟。”

    邹维琏出来了,就算是文官一系的定锤之音了。

    朱栩眉头挑了挑,坐直身体,淡淡道:“几年前我朝国力也不行,是不是说,朕不应该讨伐建奴,应该听信那些大人的意见,弃了辽东,守住山海关即可?”

    邹维琏,王声咏等人眉头一皱,皇帝这话是反驳不了的,因为事实证明皇帝是对的,建奴已经被打垮,辽东全境收复。

    王声咏眉头低了一会儿,又抬手道“皇上,建奴与佛朗机人完全不同,建奴威胁在眼前,大军征讨容易,可佛郎机人在万里之外,兴兵讨伐,于国于民都无益处,请皇上三思。”

    朱栩看了他一眼,道:“说的没错。”他说完这一句就停顿下来,端起身边的茶杯。

    王声咏一听,连忙道:“臣请皇上勿动兵念,海上商民之事,交由我福建巡抚衙门处理即可。”

    朱栩喝完茶,看着王声咏道:“佛朗机人,红毛人不远万里来到我大明附近,你们说,他们会不会只是来看看,然后就打道回府?据朕所知,他们船坚炮利,大船数百艘,屡次侵犯台湾,厦门,费尽力气才守住。过去是靖海,现在朕是不是也要这么做?让他们直接登岸,连抵抗都省了?亦或者,在海上修一道长城,咱们都躲在里面安享太平,一辈子不出去?”

    朱栩的话音很平静,平静的透着一股股森冷寒意。

    朱聿键,熊文灿,喻安性等人悄悄躬身,不敢说话。

    邹维琏,王声咏等人心里沉重,倒是不担心朱栩会惩治他们,而是在担心,皇帝如果大肆兴兵,后果难料,尤其是福建,是首当其冲的!

    在大明现在这种状况,无论如何也不能兴兵海外!

    参议田羽辅抬手道:“皇上,一饮一啄皆是民脂民膏,一旦兴兵开战,必然耗费甚重,且是为了一些海外刁民,实数虚耗,臣请皇上三思!”

    朱栩看了他一眼,转头看向喻安性,道“你是武将,你说说。”

    喻安性连忙起身,道:“皇上,臣认为应当严厉惩处,不说胜败,都会告诉佛朗机人,我大明不可欺,我大明百姓更不可欺!”

    朱栩神色不动,目光转向唐王朱聿键。

    朱聿键立刻起身,沉声道:“皇上,海军整军备战已久,早就可堪一战,不管是红毛人,还是佛朗机人,我们都曾胜过,臣有信心!”

    熊文灿连忙跟着站起来,肃色道:“臣请战!”

    邹维琏侧头看了眼这三人,皱眉,觉得他们是察觉到圣意,在拍马屁。

    他刚要开口,朱栩却目光直视他,漠然道:“朕来说个故事吧。”

    大堂里现在俨然分成里两派,文臣主和,武将主战。

    只有朱栩一个人坐着,他这么说,众人都只能作认真聆听状。

    朱栩倚靠在椅子上,扇子啪的一声打开,稍稍沉吟的道:“马都是从野马驯化而来,猪也是,野猪凶猛,皮厚,齿利,哪怕是老虎见了都畏惧三分。可自从有了栅栏以后,它们就高枕无忧,只知道吃与睡,不管外面有多少事情,他们只知道安逸的长肉,用不了几代,它们的凶性没了,牙齿退化,皮也变的松软,而与此同时,四周的虎狼始终在一旁虎视眈眈,不停的冲击着栅栏,你们猜猜,这个栅栏能撑多久?如果栅栏撑不住了,里面的猪怎么办?”

    在场都是聪明人,朱栩这么简单的比喻他们都听得懂。

    这只野猪就是明朝,栅栏就是长城或者说还有海岸线,虎狼就是四周的建奴,蒙古人以及海上的红毛人,佛朗机人。

    这样的隐喻自然不被在坐的,尤其是文官一系的喜欢。

    邹维琏等人皱眉,正琢磨着说话,朱栩目光骤冷,冷淡道:“太祖成祖之时,我朝何等强盛,四海升平,万邦来朝!可到了宣宗之时,从安南撤兵,一把火烧了郑和船舶所有记录,遗祸至今。若是郑和船队还在,哪来的倭寇之乱,哪来的朝鲜三征!若是安南还属我大明,哪来的安南乱事,哪来的几十年的缅甸之战?”

    他语气在加重,冷哼一声,道“从古至今,朝代更替,亡国之祸全都归结给权臣,女人,就是这么简单吗?太祖打江山,太宗立根基,后世就马放南山,安享太平,天下之人更是好逸恶劳,一旦遇事就退缩,怕辛苦,怕麻烦,凡有事先推责,毫无担当,进取之心!”

    “朝朝如此,代代循列,结果就是将事情都推给后代,以至于积重难返,不可救药,朝代更替,莫不由此而来!”

    “若是当事之人能果断处置,担起责任,何来的改朝换代,王朝兴替?你们说,回答朕!”

    朱栩说到后面,已然变成了痛斥!

    王声咏听着浑然不惧,抬着手道:“皇上,文治武功,乃圣皇之所举,我朝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当以内修正,外修德,切不可穷兵黩武,兴兵恶邻!”

    朱栩目光冷峻,直逼着他道:“什么是穷兵黩武?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还是我朝的太祖成祖?内修政,外修德?所以你们就要朕自废武功?动不得一丝一毫的兵卒?你们还要再三的提防,任何风吹草动都不能被你们允许,只能守着老本过一辈子?”

    王声咏眉头紧皱,微低着头,不敢直视朱栩的目光。

    田羽辅看了眼前面邹维琏,抬着手,小心翼翼的道:“皇上,可还记得英宗旧事。”

    他话音一落,整个房间都安静了。

    英宗旧事是大明的伤疤,皇帝被掳,京城被围,死伤无数。

    这件事对大明打击太大,大明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衰落的。

    朱栩作为朱家后代,当今皇帝,这无疑是他的家丑,在揭他的短,打他的脸!

    朱栩看着这个田羽辅,心中怒火涌动。

    这帮人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不管怎么说都没用,还得来狠的!

    朱栩缓缓站起来,背着手,冷声道:“当年随英宗出塞的都是什么人?几十万大军,结果是兵败如山倒,英宗被掳,这是谁的错?英宗皇帝吗?是王振吗?为什么你们这些大臣永远都是对的?自古以来但凡有事,皆是女人,内监,奸臣的错,那你们这些忠臣都干什么去了?要是事情都是他们做的,朕要你们干什么!”

    朱栩说到最后,近乎是吼叫出来。

    “臣等知罪!”

    邹维琏等人心里大惊,纷纷跪地。

    “传旨!”

    朱栩目光如刀,近乎实质,沉声道:“福建官员懒惰无为,目光如萤,迂腐无能,不堪大任,从巡抚以下,六品以上,全部连降三级,戴罪留任,再有不妥,就地革职查办,严惩不贷!凡求情者,同罪论处!”

    邹维琏心里咯噔一跳,嘴角动了动,强忍着没开口。

    王声咏,田羽辅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心胆俱寒。这全福建都连降三级,全都是因为他们,不管皇帝会不会处置他们,全福。建的官员一定会生撕了他们!

    两人头在地上,浑身冰冷,颤抖个不停,脑海中都是恐惧。

第七百三十四章 海战主动权() 
朱栩站在那,俯视着这群人,神色严峻,声音如铁的训斥。

    “给朕记住一句话,‘犯我大明,虽远必诛’!不管是商籍还是什么,都是我大明子民,是你们的衣食父母,不是什么贱民,可以任人屠杀!”

    “你们都是朝廷、地方大臣,该有的格局,该有的想法,都要具备!就算不具备,有些话也不能当众宣之于口,以免丢我大明的脸面!”

    “这海外之事,乃军国大政,当有专门的机构处置,朕会在南直隶设立外务局,有什么事情,由他们呈报朝廷,轮不到你们福。建多嘴多舌!”

    “为臣,为官,为人,都给朕好好想想,细细思量,认真的反省!”

    ‘邹维琏,朕今天说了这么多,你给朕写一份奏本来,写的要深刻,要是写不好,不足,你们巡抚衙门都给朕回去种地,还当什么官,为什么民,全都在给朕丢人现眼!’

    “臣等知罪!”邹维琏领着一群人,齐齐喊道。

    忧惧不安的同时更在担心,皇帝的怒火正在气头上,生怕连降三级还不能让他消火,还有其他雷霆降下。

    所谓的兔死狐悲,唐王,熊文灿,喻安性等人都小心翼翼,揣度着皇帝有没有什么怒火要冲他们去。

    朱栩今天主要就是为这个来的,他要为大明的对外策略,尤其是海外,定一个基调,构建一个清晰的战略,宣之出口。

    现在是就题发挥,向整个大明发出信号,具体一点还要内阁那边开议,形成定制,统一大明上下的思想。

    他压了压火气,估摸着火候也差不多了,最后道:“朕不喜欢看奏本,朕要看实情,朕走之前如果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