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4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龚鼎孳话音未落,冯德源连忙站起来,大声道:“臣冤枉!臣从未插手朝廷赈灾,一直都是户部直理。臣的家产也不过有田四百亩,已经向巡防衙门申报,并没有任何隐瞒,请皇上明鉴。”

    朱栩笑容满面,看着龚鼎孳道:“朕刚才还夸奖冯爱卿爱民如子,你没有证据,不能胡乱栽赃,诬陷朝廷大臣,是要治罪的!”

    龚鼎孳定神,从怀里掏出一道奏本,道:“回皇上,这是山。东各地一些官员,士绅联名写的揭发奏本,请皇上御览。”

    曹化淳连忙上前,接过来递给朱栩。

    朱栩扫了眼冯德源,打开看了起来。

    冯德源头上冒出冷汗来,这两件事他忽略了,还以为不会有人提及,没想到居然有人当着皇帝,巡抚衙门等一群人的面告发他!

    他眼神急急闪烁,后背不自觉的更弯了一些,突然间道:“皇上,微臣这是遵照济。南府的政令,从未贪污,也从未与不法士绅勾结,还请皇上明察。”

    朱栩合上奏本,扔给他,淡淡道“龚鼎孳,你来说。”

    “遵旨!”

    龚鼎孳心神大定,转头看向冯德源,冷声道:“冯大人,你的三个小舅子一个月以来,名下突然多了近千亩良田,你的管家,师爷名下也突然多了数千亩,其他七七八八的,加起来也有近三千亩,你可以不承认,不过只要查一下这些田亩的过往契约,你一定是逃不了!还有就你几个人妻妾在惠通商行的存银,起码也有几十万两,这些你肯定是抹不去!你的那些商铺,钱粮的仓库,一时间肯定没有处理干净,只要稍稍一查,断然证据确凿!怎么样,冯大人,还要我继续说下去吗?”

    冯德源微胖的脸上冒出一丝丝细汗,双眼通红,脸庞抽搐。

    黄承元站起来,目光冷峻的道:“冯德源,你是现在认罪,还是让本官亲自带人去给你查一番?”

    冯德源十分清楚,他是经不住查的,这么多年,这么多事,哪里能一时间抹去的干干净净!

    他心里挣扎一番,扑通一声跪地,颓丧道“罪臣认罪,还请皇上从轻发落。”

    朱栩叹了口气,道“大忠似奸,朕也看走眼了,来人,拉下去,交给巡抚衙门处置吧。”

    “是。”两个禁军冲进来,拖走冯德源。

    “给龚鼎孳安排一个位置。”朱栩道。

    一个禁卫搬进来一个凳子,放在最后面,龚鼎孳抬手道“草民谢过皇上。”

    他不敢抬头,低着头,躬着身,缓缓的推到最后,小心翼翼的坐下。

    一群人都不敢说话,尤其是黄承元等见过皇帝,进过京的人,心里越发的忐忑。

    皇帝根本不是这么轻拿轻放的人,如此简单的就放过冯德源,完全不是皇帝的作风!

    朱栩坐在那,手里拍打着折扇,目光在黄承元,阎鸣泰等人的脸上扫过,好一会儿才微笑着道:“不用紧张,今天咱们就闲聊,先来说说朕这些日子在山。东走动的想法吧。”

    黄承元等人丝毫不敢大意,微微躬身,以示恭听圣训。

    “朕第一感觉呢,就是腐败,山。东的官员,从上到下,朕已经不知道谁是廉洁,谁是腐朽?腐朽带来很多的坏处,人浮于事,与民离心,坏朝廷纲纪,带坏官场风潮,引起民乱,可以说是朝代更替的根本原因。这冯德源一知府,拥地近万亩,怎么来的?杨凤仲济。南府知府,老母过寿,收礼十万两,朕这皇帝比他大了好多,若是也过个寿,是不是能收个百万两?朕记得天启年间一年的税银不过两百五十万,说不定朕这一个寿辰就能赚到……”

    众人听的心里发冷,皇帝的话字字刺耳,将他们的脸面都扫落一地,却没有任何可反驳的话。

    朱栩说了一堆,继续道:“第二个,就是灾情,山。东的灾情不轻,可也没有上奏的那么严重,各级要是能认真对待,依靠山。东的能力基本上就能解决。从崇祯三年以来,朝廷给山。东免税,赈灾的钱粮接近一千万两,你们有何感想……”

    一群人头皮发麻,皇帝这分明是要秋后算账!

    朱栩说到这里,端起茶杯,淡淡喝了一口,又道:“地方官员欺下瞒上,似乎已经成了习惯。这个习惯非常不好,以往朕不追究,是因为被新政以及建奴的等事情缠身,现在新政开始,朕这个睁眼瞎要睁睁眼,你们也要认真做事,改掉那些臭毛病。朕度希望与臣工都能君明臣贤,成一段千古佳话……”

    一群人越发的不安了,连龚鼎孳都心里惴惴。

    “朕希望我大明的官员,在钻研文章诗词的同时,还能有济世为怀的情操,既然做了官,就要对得起一方百姓,不要整日的高屋建瓴,说些假话,空话,大话,不着边际,要脚踏实地,将政务落到实处,努力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平,切勿好高骛远,望尽天涯,无所适从……”

    一群人都没动,在座的也不是没有人真心想要做事。

    只是大明自张居正之后,朝政迅速崩塌,官员结党隐私,陷入内耗,根本无法做成事。东林党虽说是近年最大的党争祸源之一,可他们的口号也不是凭空来的,完全都是基于明朝官政的惨淡现实。

    “话呢,朕点到即止,天下的事情不能都让朕一个人去做,山。东的事情,朕跟你们黄巡抚说过,朕不插手,不过要是朕插手了,一切就由不得你们了……”

    众人如坐针毡,皇帝这话是冷冰冰的打他们的脸,给予警告。

    “另一个,就是白莲教,朕在不少地方都看到过,另外朕在京城也知道,有一个上帝教,他们还找朕,希望让他们传教,给朕回绝了。对于宗教,朕不反对,不过教义需要符合我大明律法,不能随意的成立教派,糊弄百姓,骗取他们的钱财,说什么‘无生老母下凡,接引子女归天’,这都什么教义?子不语怪力乱神?”

    黄承元等人都若有所思,却还是不明白朱栩要做什么。

    “每有乱事,借鬼神作乱不知凡几,对于一些邪教,朝廷要严格管控,不能因为他们暂时没有作乱,就放任自流。我中国自古至今只有两教,一个是佛教,一个是道教,至于其他的,还从未见过。所以,各级衙门要严格控制,审核,对于新出的宗教,要备案,跟踪,不能视之坐大,出了乱子才派兵围剿,要居安思危,防范于未然……”

    “这一点,你们山。东要认真商议一个条陈出来,递给朕与内阁看看。”

    “关于新政的事情,朕就不多说了,朝廷会派多个部门验收,朕也会暗中观察,若是你们想要糊弄朕,糊弄朝廷,现在就可以跟朕告老还乡,当面就允准……”

第六百五十章 民间组织() 
黄承元连忙站起来,抬着手,以保证的语气沉声道:“请皇上放心,山。东全体官员都忠诚于皇上,忠诚于朝廷,对‘景正新政’充满信心,必将一丝不苟,毫不懈怠的推动下去,直到完成!”

    “臣等忠于皇上,忠于朝廷!”

    阎鸣泰以及一干参政参议,知府都连忙起身,大声说道。.更新最快

    龚鼎孳慌忙跟着,站在人群最后。

    朱栩摆了摆手,道:“都坐下,朕姑且说着,你们姑且听着,骑驴看唱本,到底怎么样,到时候再看。”

    一群人心里忐忑,眼前这位皇帝是实利之人,最重眼前效果,如果不能完成他的预期,只怕他们都将没有好结果。

    朱栩端着茶杯,心里还在斟酌着话。

    北直隶刚刚结束,他这一路也算是安抚之举,不过该敲打的同样不能手软。都是官场的老滑头,他要不是不说的足够重,他们未必在意。

    话重三分,他们能在意一份,做多半分,朱栩就很满意了。

    “京城这些年发生了很多事情,”

    朱栩茶盖摩挲着茶水,有些自言自语的道:“都算是新事物,涉及到政务,商业,税务,报业等方方面面,朕不知道是因为距离远,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这些都死死的被堵在京城,其他地方不见分毫。”

    “督政院不是给你们的绳索,是你们的助力,要好生研究,琢磨,应用在施政上,不管是朕这个皇帝,还是你们这些大臣,都是吃百姓的饭,咱们不能只吃饭不做事,还想着去砸锅……”

    一干大臣们恭敬听着,心里更起心思。

    在朱栩不远处一个角落里,不知道合适走了一个师爷模样的人,奋笔疾书。

    “朕呢登基六年,六年被锁在皇宫里,对外面是一无所知,可你们在外面,不能学朕躲在衙门不出去,五谷不分,六体不勤,一心闭门的圣贤书,想要读书,就不要当官,想当官就要潜得下心,弯得下腰,分得清轻重缓急,所谓的‘但求品自高’,一辈子读书就行了,没必要科举入仕……”

    黄承元等一群人心头沉重,皇帝的话显然不是随口说说,是在预示着什么。

    “朕呢,在京城也说了不少,也清楚这些话的效用有多少。总之,朕要看你们的态度,更看你们的动作,你们给朕表表态吧。”

    朱栩端起茶杯,喝了一口,面无表情的等着。

    黄承元深吸一口气,站起来道:“皇上,臣三个月内完成政体的革新,两个月完成对税粮的征收,一个月内扫清省内的贪官污吏,将政务清明!”

    这也算是重话,朱栩微微点头。

    黄承元话音落下,阎鸣泰站起来道:“皇上,三个月内,臣将扫清山。东境内的一切匪患,保证家家安居乐业!同时严肃军纪,在整个山。东形成一个密集的防治网,确保匪患死灰复燃!”

    政务与灾情是息息相关的,山。东巡抚衙门两手抓,或许对对整个会有极大的影响,日后对土改也将打下基础。

    朱栩放下茶杯,面色肃然,道“嗯,还有要充分利用各个衙门,朕绝不养闲人!喝茶聊天等下班,这种事朕不希望看到,还有,报纸要充分利用起来,要对支持朝廷革新的士林积极的拉拢,人才,不能留在外面!”

    黄承元与阎鸣泰站着,他们算是明白了,皇帝这是逼迫他们下军令状来了。

    朱栩知道,他现在是一个比较惹人讨厌的存在,拍了拍椅子起身,背着手走了几步,道“朕就说这么多,明天就南下,山。东的事情,朕就交给你们了。”

    “臣等请皇上放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群人站起来,齐齐向朱栩躬身。

    曹化淳见差不多了,走向记录的师爷的,道:“写好了?”

    那师爷连忙起身,道:“回公公,已经写好了。”

    曹化淳点头,道“再润润笔,分几次在山。东报纸上发出。”

    “是。”师爷小心的看着曹化淳,这位可是大内总管,比内阁首辅还要高一线的‘内相’。

    黄承元等人听着,不由得对视,这是要将他们逼到悬崖啊。

    朱栩觉得也差不多了,将黄承元与阎鸣泰叫到一边,又嘱咐了半个时辰,这才离开巡抚衙门。

    “你们说,朕是不是有些过分?”

    站在街上,朱栩捏着下巴道。

    曹化淳与曹变蛟都没有说话,他们跟随朱栩日久,知道他对国政心急,对大臣们人浮于事焦急。

    朱栩也只是笑了笑,一回头才发现,龚鼎孳还跟着。

    朱栩招了招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