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4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遵命!”

    魏钊身后的几个番子上前,将魏忠贤套牢,直接拖走。

    魏忠贤的人刚要动,魏钊的身后的人立刻围了上来。

    噗

    魏忠贤强压了不知道多久的内火,终于忍不住,一口献血喷出,将他对面的东厂番子喷的满身是血。

    魏钊看着魏忠贤被拖走,揉了揉僵硬的脸角,等了一会儿,转身向前走去。

    他要绕过午门,前往东华门,解决徐文爵。

    徐文爵带领的三千巡防营驻扎在东华门不远,原本计划,皇宫一旦生乱,他们就乘乱杀进去,控制皇宫。

    可是,皇宫至始至终都没能乱起来。

    他从子时就在等,现在已经天亮,太阳高高挂在头顶。

    徐文爵不愿意放弃,放弃就等于抄家灭族!

    成安伯之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悄悄溜走了,徐文爵身后的都尉早就心惊胆战,若不是还有徐文爵挡在前面,他早就跑了。

    “公爷,我们怎么办?”这都尉是真的急了,声音都在发颤。

    到了这个时候,他们都清楚,即便张之极来了,胜算也没有多少,现在要谋求后路!

    徐文爵哪里不清楚,但他更清楚,天下虽大,却没有什么退路!甚至于,他们现在连皇城都出不去。

    ‘祖宗打下的爵位,到我这里就没了……不过,想必列祖列宗也不会怪我,是他们朱家毁了诺言……’

    徐文爵面色平静,眼神淡漠,右手握着刀柄,微微颤抖。

    这都尉见徐文爵不说话,又道:“公爷,想想办法吧,兄弟们都是有家有口的,不能都死在这……”

    徐文爵还是没有说话,他远远的就看到魏钊带着人马过来。

    不等魏钊开口,徐文爵就直接道“魏忠贤已经被你抓了?”

    魏钊是锦衣卫发展的下线,本来是个秘密,没有想到徐文爵一下子就能猜到。不过,这个时候已经不重要了,魏钊直接道:“公爷,现在投降,还能保全魏国公府一些人,不要执迷不悟。”

    徐文爵抬头看了看天,一片湛蓝,万里晴空。

    “没机会了。”

    徐文爵轻叹一声,他这次的所作所为,景正是不会再给他机会,何况参与的,知情的,半参与的,知情没参与的,几乎将原南。京所有勋贵都卷了进去,真正干净的没几个!

    这件事已然败了,再也没回头的机会!

    徐文爵转向魏钊,大声喊道“魏钊,转告皇上,得饶人处且饶人,今天我们会反,明天还会有其他人,不给别人留活路,总有一天别人也不会让他好过!”

    谱子

    一说完,猛的拔刀,自刎!

    当~

    长刀落地,徐文爵的身体也缓缓倒下,睁着双眼,还残留着不甘之色。

    “大人饶命……”

    那都尉以及知情的几个校尉眼见徐文爵自杀,忍不住的扑通一声,跪地大喊。

    魏钊看着徐文爵就这么自杀了,叹了口气,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这里交给我,抓捕其他人吧。”

    “遵命!”

    魏钊身后的东厂番子以及巡防营士兵四散而出,奔突向四方。

    这次要抓的人太多,涉及到的勋贵,官吏,士绅等等,单单锦衣卫递过来的名单就有近百人,如果再查下去,这个数字还要翻好几倍!

    哪怕是魏钊都十分明白,北直隶这一次,是真的天翻地覆!

    不过随着魏忠贤被抓,徐文爵自杀,北直隶的这场‘动乱’算是彻底的平静下来,要了结了。

    内阁颁布圣旨,诏令颁布,信王朱由检正式监国,开始处理这些乱事,抚定人心,收拾残局。

第六百三十五章 文会的骂声() 
古。北口。

    黄太吉与满珠习礼遥望了不知道多久,两人都出奇的好耐心,一点都不着急。

    满珠习礼抬头看了眼长城上方那些大篮子,佩服的道“大汗,还真被你说中了,魏忠贤不是明朝皇帝的对手。”

    黄太吉神色平静,望着好似没有尽头的长城,轻声笑道“要是他能这么容易除掉,我大金也不会灭国。”

    满珠习礼见黄太吉神色不动的说出‘灭国’二字,心底暗自敬佩,道:“大汗,我们现在怎么做,要不要进攻一番,或许能有些便宜。”

    黄太吉摇头,从容道:“没有必要了,既然他能轻松解决魏忠贤,我们就不会轻松的攻破长城,即便进去了肯定也不能全身而退,走吧。”

    满珠习礼一怔,道“大汗,你早知道?”

    黄太吉调转马头,道“意料之中。”

    满珠习礼跟在他边上,疑惑的道“那为什么我们还要跑这一趟?”科尔沁的日子也不好过,能省一点总是好的。

    “我是想提醒明朝那位皇帝,我黄太吉还活着。”黄太吉微微一笑的道。

    满珠习礼明白了,黄太吉这是想要恶心一下大明皇帝。

    济。南府

    进入四月中旬,天气渐渐热了起来。

    朱栩穿着一件单衣,手里附庸风雅的拿着一把折扇,在济。南街头乱逛。

    京城的消息无时无刻不传过来,自然知道今天会收网,也必然会稳妥了结。

    他身侧跟着的是黄承元,山。东巡抚。

    身后是曹化淳,再后面,曹变蛟带着人,警惕着四周。

    “是不是有很多话想问朕?”朱栩翻转着扇子,目光在打量着街道两侧,微笑着说道。

    黄承元也算是崇祯朝的老人,朱栩的半个亲信。

    他跟在朱栩身侧,慢了半步,看了眼朱栩的侧脸,犹豫着道:“是,臣以及朝廷诸公都认为,‘新政’需要稳,皇上这么大规模的对士绅动手,我等都认为实属……本末倒置,会引起天下士绅的反弹,不利于新政推行……”

    朱栩不可置否的点头,慢悠悠的走着“朕知道你们的想法,朕也跟你们说过,我大明两百多年,各个方面都腐朽到了极点,现在天灾连连,不见尽头,凡是都需要与时间赛跑,根本不能慢慢来。只是一直以来都是朕讲朕的,你们做你们的。现在,能将朕的话听进去,当回事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黄承元不知道对朱栩的话该怎么回答,却知道为什么越来越少的人听进他的话,那是因为他的目的看似与朝臣们一致,可行事每每过激,与朝臣们的心思完全相悖,这是造成今天这种局面的根由。

    黄承元听得出,皇帝的心思很难改变,默然一会儿又道:“皇上,北直隶这次……这次动静太大,影响非常深,只怕天下士绅,士林都会为之震怖,臣请皇上切莫再行此举,治大国如烹小鲜,凡是需慢慢来,水到渠成方可……”

    朱栩笑了笑,这种话在京城听的多,出来了也少不了,只是重病需猛药啊……

    朱栩脚步放慢,斟酌着话语道“朕要推行‘新政’,目的之一就是重塑官场体质,连带着肃清以往的弊病,反贪,提高效率。纵观历史,每一次的改朝换代的原因都可以归结为吏治的腐败,山。东离京城最近,你要给朕做出个样子来……”

    黄承元见皇帝避重就轻的不谈北直隶之事,心里沉甸甸的。大明以往的皇帝与朝臣是有隔阂,可这种隔阂在朝政上是体现不出的,最多就是意见相左,总会慢慢妥协,达成一致。

    不管是嘉靖皇帝,还是万历皇帝,都极其擅长与官员的沟通,或者说是‘御下’,哪怕是‘国本之争’,持续十多年的‘君臣对峙’,可在政务上,并没有出现什么分歧。

    眼前的景正皇帝却不同,他与朝臣们的‘隔阂’在于对待朝政的完全不同的行事作风,处置方法,朝臣们希望‘缓’,皇帝要‘急’,朝臣们需要‘稳’,皇帝却一心想要‘乱’,这种‘隔阂’随着时间过去,在逐渐扩大,形成了一种皇帝自行其是,朝臣们无奈跟着后面收拾残局的怪异局面。

    朝臣们的秉性自然是难以更改的,这是两百多年养成的习惯,可皇帝的性格却出奇的倔强,不管朝臣们如何劝说,始终没能动摇分毫。

    君臣之间,‘平静对峙’。

    黄承元有心为国,‘中兴大明’的口号喊了多年,可肩膀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还要面对一个不按常理出牌,动不动就要搞出惊天动地大事情的皇帝。

    心累。

    或许也只有这两个字能诠释黄承元的内心,庆幸的是,他不在朝中,那些大人们的日子只怕更不好过。

    黄承元心里转悠一番,还是忍不住的劝说道:“皇上,山。东百废待兴,各项‘新政’都在稳步推进,臣希望能有足够的时间,落实新政,恢复山。东民生……”

    朱栩会意,猛的一合扇子,笑道:“嗯,你能有这个决心就好,山。东靠海,离京城近,你要好生的经营。对了,找个机会,朕要见见山。东的官员,也让他们都看看朕,是不是传说中的三头六臂,吃人妖魔……”

    黄承元见朱栩就是不肯给准话,神色忧虑一闪,应声道:“遵旨。臣回去之后,立刻召集山/东大小官员,挑选合适的机会,觐见皇上。”

    朱栩点点头,恰巧来到一个院子前,看着苍劲有力的‘浅山院’四个大字,背着手道:“这里就是今天举行文会的地方?”

    黄承元抬头看了眼,这里是山。东有名的大儒黄千山的别院,后来改作书院,临近趵突泉,是济。南有名的圣地,才子佳人最喜欢聚在这里。他转头看了眼朱栩,若有所思的道:“皇上,这里的士子都是今年要参加科举的,才情出众,仪表堂堂,必将是我大明日后的栋梁之才……”

    朱栩微微颌首,扇子猛的打开,笑着道:“嗯,朕也想看看我大明士子都是何风华,若是有看好的,你要先替朕磨炼一番。”

    黄承元连忙道:“遵旨。”

    朱栩扇着扇子,做偏偏才子模样,迈入了这浅山院。

    黄承元没有跟着,他看着朱栩的背影,不禁轻声自语道:“以皇上的能力,中兴大明在望……”

    朱栩只带了曹变蛟进来,有些装模作样的漫步。

    脚下是青石路,两边的青翠柳树,小湖,假山,亭桥,楼阁,该有的全都有,每一个处都典雅有致,很具韵味。

    在不远处一块草地上,一群男女席地而坐,在欢声笑语,推杯换盏。

    朱栩想着之前遇到的难民,不禁的自语道:“所谓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概莫如是了……”

    “对于当今朝廷,在下可要说是失望之极,朝堂衮衮诸公,碌碌无为,尸位素餐……”

    “不错,崇祯以来,内阁空悬,科举停罢,东林先贤更是惨遭无妄杀戮……”

    “朝廷这次所谓‘新政’,不过是掩人耳目,只为劫掠钱财,满足铜臭皇帝的罢了……”

    朱栩的话音刚刚落下,就传来一群忧国忧民的士子的议论声。

    眨了眨眼,朱栩摸了摸脸,转头看向曹变蛟道:“铜臭皇帝,朕还有这个绰号?”

    曹变蛟微低头,没有说话。实则心底很清楚,遍布大明的‘惠’字头商会,早就给皇帝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这也是士林不耻,诟病的一个由头。

    “你们可能还不知道,朝廷为了推动‘新政’,强行抢劫士绅钱粮,在北直隶大肆抓捕士绅,已经天下大乱了……”

    “岂止,北直隶的几乎所有知府,知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