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3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时敏没有说话,他在宫内,视野开阔,遥望天下,朝局是什么模样,他洞若观火。

    随着政改的推进,朝廷中央的架构日渐完善,朝臣们的职权明确,上下清晰,且政务也变得明了,不再事事依靠皇帝,有了极大的自主权,在某些方面,甚至开始与皇帝出现分歧,不时出现似是而非的‘顶撞’。

    “你的担心是多余的,”朱栩背着手,望着渐渐熄灭的大火,道:“万历以及天启年间朝政的败坏,不在于外廷抱团,而在于喜好空谈,人浮于事。若是在政务出现分歧,朕很高兴,说明他们在用心做事,而不是万历,天启年间的尽是邀清名,高谈阔论,半点实处都没有。”

    朱栩话虽这样说,心里也感慨。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两难,他希望朝臣们能能够按照他设计的路线走,可又不能将他们当做提偶,需要他们发挥积极性,拾遗补缺。可这种积极性是不可控的,朱栩没有办法控制所有人都只能在他划定的圈子里做事,也不能!朱栩不是圣人,也会犯错,朝臣们需要有独立的思想,来纠正他的错误!

    一面想要独断的按照他的计划一步步走,不能偏差;一面需要朝臣们有独立的思维,明别是非本就是矛盾的。

    朱栩虽然没有明说,刘时敏还是能猜到一二,神色沉默着,心底一个敏感的问题挂在嘴边,犹豫着不知道该不该问出口。

    朱栩心里对内阁以及六部能扛大梁还是比较高兴的,有计划,有目标,虽然朝臣们心思各异,在大体上还是一致,更何况,朱栩的威望,能力,手段,足以压服任何一个人!

    刘时敏看着朱栩的背影,还是道“皇上……就不担心朝臣们再结党吗?”

    结党现在在大明来说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任何人都避之不及。可现实是,傅昌宗,周应秋等人都是外人眼里的‘帝党’魁首,身边聚拢无数的人,还有不知道多少人趋之若鹜。

    孙承宗,毕自严,袁可立等人的政务立场接近,有不少人称他们为‘翰林党’。申用懋,沈珣这类,又划归为‘中间派’,谁也不靠。

    当然了,还有‘信王党’,包括黄立极,钱龙锡等钱文昭阁出去的各省巡抚,‘靖王党’,主要是督政院一系。

    在不少人眼中清明的朝局,在另一些人眼里也是错综复杂,党派林立,勾心斗角,暗涛汹涌。

    对于这些,朱栩自然也是心知肚明,背着手,笑容诡秘的道:“你觉得呢,朕会担忧吗?”

    刘时敏一怔,这才醒悟过来,眼前的皇帝可不是常人,他有魄力将大明推倒重来,岂会畏惧小小的党争!

    朱栩突然转身,笑着道“今夜是无法入睡了,来下盘棋。”

    刘时敏应声,又看了眼乾清宫方向,明天的廷议,究竟会怎么样呢?

第五百七十八章 魑魅魍魉() 
朱栩与刘时敏在宫里下棋,东华门前的一群大人们都心忧如焚。

    这场大火是烧在朝廷,皇帝头顶的,虽说毕自严等人也忍不了,可眼下还是要稳定为主,想要稳定,就必须确保皇宫里的皇帝不会插手进来。

    他们现在却连皇帝的面都见不到,如何劝说?

    沈珣忧心忡忡,这件事最大的责任人就是他了,看着渐渐亮起的天色,皱眉向毕自严与孙承宗道“二位大人,很快就要天亮了,廷议……”

    这件事一出,受影响最大的无疑就是明天的廷议。这场‘廷议’事关皇帝已经朝臣多年的谋划,如果真出了差错,在场的都将是百死莫赎!

    毕自严紧皱着眉头,望着敞着门的东华门,里面黑幽幽的,看不仔细,神色凝重异常。

    现在的朝臣还有谁有胆子强闯皇宫,还有谁还敢仗着大道理威逼皇帝!?

    孙承宗转头环顾一圈,面露沉吟。

    这些大人们虽然大体的与内阁保持一致,可要是选择立场,他们还是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皇帝,不是皇帝至高无上,而是皇帝有足够的威信!

    在场的都可以说是四朝老臣,或许有人在万历朝位份不高,可过往的党争,人浮于事,蝇营狗苟的都知之甚深,心有余悸。现在的政通人和,朝局清明,归根结底,功劳都在宫里的皇帝身上!

    在朝廷的数百三品朝臣大员中,有谁敢正面与皇帝硬顶?说一句大话?

    两个次辅不说话,其他人也都内心沉重,不知道该说什么。

    傅昌宗在六部中是位置最高的,他往往都是朱栩的代言人,他的话,比内阁都重三分,见毕自严与孙承宗都犹豫不决,神色不变的抬手道:“毕阁老,孙阁老,下官认为,当前最重要的还是廷议,只要廷议过了,其他都可从容商议。若是廷议不过……雷霆之怒非我等可承受。”

    毕自严与孙承宗丝毫没有因为傅昌宗的话而松眉头,他们担心的就是廷议,这场大火烧的太是时候了,他们现在无法把握巡抚,总督们的心思,更不能揣度宫里的态度。

    如果是巡抚,总督们,他们二人还有办法说服,可宫里,他们半分把都没有!

    袁可立倒是目光微动,看向傅昌宗道:“傅尚书的意思是……皇上暂不会降怒?”

    周应秋抱着手在小腹上,微微一笑道:“诸位大人好像都会错了意,这场新政是皇上推动的,又怎么会在这样的关口横生变数?”

    众人都是神色微变,忍不住的大口呼吸,接着纷纷对视。

    他们都走入了死胡同,一心的认为皇帝被激怒,会在这个时候出大手段,震动天下。可他们忘记了,最关心,最在意‘政改’、大明前途的就是皇帝!以皇帝的雄才大略,如何会自己破坏‘政改’?

    哪怕再盛怒,皇帝这点理智一定还有的!

    沈珣醒悟过来,连忙向傅昌宗,周应秋抬手道:“还是二位大人敏锐,是下官糊涂了!”

    陈奇瑜眼神忧虑减少,向傅昌宗与周应秋道:“多谢二位大人,下官会尽快查清案情,绝不会再有第二次!”

    毕自严与孙承宗等人都心里暗动,无声感慨。

    傅昌宗与周应秋这两人作为皇帝的心腹,他们都若有若无的保持距离,或者说警惕,这会儿才明白,这两人并不是皇帝宠信才能走到今天,单凭这份冷静与理智,就是他们这些人所不及的。

    毕自严对着两人微微点头,转向其他人沉着脸,声音冷厉的道“皇上这边咱们先放下,现在我们分头去联系各位巡抚,总督,务必稳住他们,不能在明天出现任何差错!”

    众人心神一凛,都从毕自严听出了别样味道。

    既然有人敢如此明目张胆的火烧顺天府,会不会有巡抚,总督被渗透,在廷议上出幺蛾子,破坏政改?

    想到这个可能性,众人都是神色肃然!

    要是在廷议上出现这种情况,皇帝再克制都不会再容忍,将有雷霆降世!

    “走!”

    傅昌宗神色微冷,率先离开。

    要说对政改的了解,朝臣们没有超过他的,毕竟从天启年间他就跟着还是惠王的皇帝‘胡闹’,一步步的走到今天。

    周应秋右手放在背后,握的格格响,眼神里闪过一抹杀机。

    这场‘新政’他也投入了大量的心血,矢志要做大明的中兴之臣,谁要破坏,他就杀谁!

    其他几人都各有心思,相同的就是:新政不能废,谁敢破坏,谁就要付出代价!

    天色渐渐亮起,整个京城有心睡眠的没有几人。

    顺天府。

    一场大火,将一切都化作黑漆漆瓦砾,往日高不可攀的大衙门,此刻都是百姓在帮忙清理,再不见巍峨。

    一具具烧焦的尸体被找出来,抬出去,一群人都带着悲戚,没有声音。

    四十多间民房,烧死了几十人,不少百姓都在那哭喊,好在顺天府早就进行了安抚,抚恤,并没有多大的怨声。

    可随着天亮,还是渐渐起了民怨,沸沸扬扬,满京城都是。

    与百姓们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各个官员,他们紧闭门房,丝毫没有异动,都在极力的向外界表明与此事无关,不敢涉及分毫。

    那些参与放火的士绅,都惴惴不安,他们没有想到会闹这么大,避之不及,惶恐的四处藏匿。

    背后之人虽然有心想看热闹,可都明白,京城即将有一股庞大的风暴涌起,全是在想方设法的想要出京,可九门早就关闭,只能龟缩在京城的一个个角落里,一丝头发都不敢冒。

    皇宫,依旧安静,安静的可怕!

    刘太妃,张太后,李解语等人无法安睡,这件事谁都没办法置身事外。

    可她们也不敢打扰朱栩,待在宫里,静静的等着消息。

    偏宫。

    布木布泰,海兰珠站在一起,披着衣服,站在宫门前,遥望着顺天府方向。

    哪怕大火已经熄灭,天色渐亮,看不到什么,还是紧盯着不放。

    即便是对政治不敏感的海兰珠都咬着嘴唇,轻声道:“妹妹,明人是发生大事情了?”

    布木布泰蹙眉,俏脸都是凝重之色。

    虽然她被关在皇宫内,与外界隔绝,她还是能够感觉到,这件事与黄太吉的布置有关,与她攸关!

    布木布泰转身,看着海兰珠,肃声道“姐姐,不管任何时候,见任何人,都不要提及这件事,哪怕有人问到了,也要坚决摇头说不知道,知道吗?”

    海兰珠脸色微变,双手紧握在一起,心脏砰砰砰直跳,抿着嘴点头。

    布木布泰没有多说,只是蹙眉望着顺天府方向,心里焦急的等待着。

    海兰珠本就知道的不多,布木布泰现在担心的是,那些人是否有露出马脚,真要是让明人察觉,她们就永远都回不去了!

    景阳宫,偏殿内,朱栩还在与刘时敏下棋。

    对于围棋,朱栩并不擅长,他身边除了小永宁那丫头,其他的都下不过,与他下的,慢慢的都会不动声色的变成指导棋。

    朱栩装作不知道,捏着黑旗,盯着棋盘,思忖着落子。

    两人的边上,朱宗汉单膝跪地,僵尸脸此刻都是请罪的不安之态。

    啪

    朱栩落子,盯着那颗棋子,而后不咸不淡的道:“说吧。”

    朱宗汉低着头,道:“是。臣已经大致查清楚,是建奴贼酋黄太吉在惠蒙商会安插了细作,然后在京城设有暗哨,应该是他们做的。”

    “应该?”朱栩转头看向他,目光骤冷。

    朱宗汉头低的更低,道:“臣之前就对惠蒙商会有怀疑,一直在暗中调查,可这个人很警惕,没有露出破绽。这次是从火油中找到了证据,这些火油是专门提供给察哈尔的,油桶里都有细小、不易察觉的铁片,在顺天府现场被臣的人找到。只是……臣一直盯着的那些人并没有动,应该还有一股势力参与了。”

    朱栩太阳穴跳了跳,眯着眼,语气平淡的道:“你是说,除了建奴,京城还有人对朕,对朝廷不满?”

    朱宗汉从朱栩的话里听到了冰冷的杀气,僵硬着身体道:“是,臣没有打草惊蛇,应该还在城内。”

    朱栩审视着朱宗汉,眼神冷漠,转头看向刘时敏。

    刘时敏头都没有抬,早已经落子。

    朱栩的目光又看向棋盘,他的局势不太好,说不上坏。

    曹化淳站在不远处,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