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2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不是今天来宗道的一句‘僭越’,他还被他自己蒙在鼓里。

    他的姿势很不雅,与他以往的要求不符,可现在却恍若未觉,一直盯着窗外,神色呆滞,双眼空洞,从朱栩登基之后的一点点都在脑海回放,朝局的每一分变化也随之而来。

    过了好半晌,朱由检脸上出现一丝苦涩,喃喃自语的道“本王错了吗?”

    王承恩在不远处的角落里,如一个隐形人,他看着颓丧的朱由检,心里也颇为难受。

    整个大明,没有人能否认信王的勤勉克己,这是一个无可挑剔的人,不好色,不好财,不违心,不逾矩,一心为国,持身守正,廉洁奉公,坦荡磊落。

    在王承恩心里,若是先帝将皇位传给信王,他肯定会是一个前无古人的明君!

    偏偏,没有。

    先帝将皇位传给了他的六弟,当今皇帝!

    王承恩一直旁观者清,深知朱由检辛苦的缘由,眼帘低垂,稍作思忖,走过来,轻声道:“王爷,可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

    朱由检涣散的双眼慢慢聚集,转头看向王承恩,似自语的道:“王伴伴,你说,到底是我错了,还是皇上错了?为什么建奴就臣服了?”

    王承恩知晓朱由检颓丧的原因了,认真的看着他,从桌上拿过一张朝报递给朱由检,道:“王爷不妨看看。”

    对于这些朱由检向来很排斥,王承恩虽然一分不少的拿来,他鲜少翻过。

    朱由检看了他一眼,神情还是呆滞的接过来,双眼无神的看去。

    每一个标题都很大,黑色的楷体。

    ‘据海关讯:今年税银将超三百万两,海贸继续扩大!’

    ‘户部都税司消息:全国旱情加重,夏粮将进一步减产,减税已过部议!’

    ‘据司礼监消息:陕/西灾情加重,民变扩大,朝廷命全陕开仓赈灾,同时急调两百万石入陕!’

    ‘兵部知情人透露:建奴贼酋忠勇王上奏,请求朝廷册封,并派员入沈/阳!’

    ‘忠勇军捷报:洪总兵已击溃乱民,总/督亲临,监督赈灾!’

第四百二十六章 建奴朝贡() 
朱由检近乎盲目的看着,一条条消息如同针一样,深深刺入他的脑海,让他难受的同时渐渐清醒过来。

    他是总理大臣,见微知著,从这些报道后面,也能明白正在发生着什么,意味着什么。

    他神情渐渐变的凝重,双眼盯着这张朝报,头上再次出现冷汗。

    他意识到,他真的错了,看似胡闹的皇帝,正在不动声色的改变着大明,以他不理解的方式,不理解的速度在变革。

    他又想起了周王妃的话,他应该与皇帝多走动走动,亲近亲近。

    他坐在那,半晌都说不出一句话来,突然间的发现,对他打击很大,让他一直以来的中兴大明之心受到了强烈的伤害,心里难受异常。

    王承恩不知道该如何劝慰,只能悄悄站到他边上,默默的陪着。

    直到窗外天色渐黑,朱由检忽然猛的坐起来,神色肃然,双目炯炯有神。

    他亲自点上灯,亲自研磨,然后坐在桌前,认认真真,恭恭敬敬的写了一道奏本。

    王承恩一直在一旁看着,眼尖的发现左边的三个大字:‘请罪书’。

    王承恩心里跳了跳,能让朱由检请罪的,也唯有景阳宫里的皇帝。

    他有些担心,完全不明白朱由检要做什么,要请什么罪。

    朱由检写好了,拿起奏本,轻轻吹干,然后站起来,道:“皇上休息了吗?”

    王承恩望了望窗外天色,道:“应当没有,皇上一般在子时休息。”

    朱由检轻轻点头,道:“嗯,我去一趟御书房。”

    王承恩看着朱由检的神色,心里稍松,却又有些隐忧,信王去请罪,景阳宫里的皇帝会怎么想?

    朱由检没有想那么多,知错就改,也是他的品质之一,既然错的是他,向皇帝认个错也不难接受。

    朱栩正在看着奏本,主要还是陕/西那边的,不少人在弹劾洪承畴杀俘。

    洪承畴在白/水击败王子顺,俘虏近两万人,在一场‘兵变’中,扑杀了领头的数十人。这样的事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以弹劾的他的奏本也渐渐多了起来。

    “都不给我省心啊。”

    朱栩对于洪承畴的杀俘策略说不出好坏,他的态度是不赞同也不反对,可着实给他添了麻烦。

    对待这些被逼的造反的穷苦俘虏,别说朝廷官员,一般百姓都是抱着同情心态的,这么一杀自然是少不得弹劾奏本的。

    朱栩思来想去,还是觉得现在还是要尽快分割陕/西,这么大的地方,洪承畴的三万人也应付不过来。

    “明旨申斥一番吧。”

    朱栩将这道奏本扔到一边。

    刘时敏走过来接过去,应了声是。

    朱栩刚要翻起手里的奏本,心里一动又道:“明日请秦总兵进宫。”

    陕/西的乱局有失控的危险,他不能再让四/川乱起来,没有秦良玉坐镇,他心里不安心。

    “是。”曹化淳道。

    “皇上,信王求见。”就在朱栩翻起奏本的时候,一个内监转身出现在门口道。

    朱栩抬头看了眼天色,自语道:“这个时候来,难不成有什么事情?”

    “请!”朱栩道。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理了理朝服,然后大步迈入御书房,正襟巍然的走到朱栩不远处,在朱栩的注视中,噗通一声跪地,举着奏本,大声道:“臣来请罪!”

    朱栩一怔,看着跪在那的朱由检,不由转向曹化淳。

    曹化淳微微摇头,表示不知道。

    朱栩又转向刘时敏。

    刘时敏也摇头,快步走过去,将朱由检的奏本递给朱栩。

    刘时敏拿走奏本,朱由检就拜下,深深的跪趴在那。

    朱栩一头雾水的接过奏本看了眼,渐渐脸色就变了,肃容面目。

    这是朱由检的请罪奏本,里面详述了他近两年来的作为以及心路历程,认认真真的给朱栩‘道歉’,请求‘严惩’。

    朱栩放下奏本,静静的看着跪在那的朱由检,心潮也起伏不定。

    对于朱由检,朱栩的情感一直比较复杂,这位应该是‘有心’与‘无力’的典型了,拼尽了力气,最后还是落得亡国之君的下场,那颗歪脖子树,让后世无数人痛心、不甘。

    与此同时,朱由检的疑心,善变,刻薄寡恩,朝令夕改等的一系列缺点,对他,对那个时候的大明来说,也是致命的。

    有人说他可怜,有人说他可恨,总之都是复杂难明,三言两语说不清楚。

    朱栩放下奏本,走过来,伸手拉住朱由检的胳膊,道:“皇兄,起来,我们兄弟,不需要这样,没有什么话不能敞开说的!”

    朱由检想通了,对于朱栩的容忍也颇为感激,又磕了一下,道:“臣糊涂,望请皇上治罪。”

    朱栩使劲的拉他,同时对曹化淳几人摆了摆手。

    曹化淳等人微微躬身,悄然退了出去。

    朱由检感觉到朱栩手里的力道,站起来,躬身在朱栩身前,语气恭谨的检讨道:“皇上,之前臣顽固不化,阻挠皇上国政,实乃大不敬,无德无能……”

    朱栩对于朱由检的到来是意外的,可从他眼神里也看出了真诚,深吸一口气,微笑道:“皇兄不用担心,朕一直都知道,你也是一心为国,纵然想法与朕不尽相同,可也没有私心……”

    朱栩心里实则是有些惭愧的,起初他只是需要一件挡箭牌,挡住清流,东林党的攻击,现在看着朱由检情真意切的请罪,负疚感在心底涌起。

    朱栩是心里惭愧,朱由检却是面上惭愧,抬手道:“臣,目光短浅,对于皇上国政不能尽解,凭添了无数麻烦……”

    朱栩搬过一个椅子,道:“来,皇兄坐下,咱们兄弟二人好好说说话。”

    朱由检神色慌张,刚要谦逊,朱栩就按住了他,又搬过一个椅子,与朱由检并肩坐到一起,道:“皇兄,过去的咱们不说,现在皇兄的心结,就是那个向地主征税的事吧?”

    这个确实是朱由检的心结,他始终都认为,这些人是大明根基,不能轻动。

    他刚认了错就又要提这茬,朱由检有些尴尬的侧身,道:“这是臣的疑惑之处,还望皇上解惑。”

    朱栩点点头,很没形象的敲着二郎腿,望着外面,笑着道:“其实啊,这涉及到土地兼并的问题,当初张太岳也尝试解决过,就是那一条鞭法,不过他一死,他那些政策就被推翻了,再无人提及。”

    “我大明的田亩,在六万万亩以上,朕登基之前,可以用来收税的,不到两万万亩,其他的一部分在宗室手上,一部分在官宦手上,这两拨占据的都是我大明最好的膳田,可他们不交税!”

    “先说福王,他福王府直接,间接掌握的田亩在六万顷之上,也就是六百万亩,一百三十多亲王,三百多郡王,皇兄应该能知道他们掌握多少田亩了。这些都是不交税的。”

    朱由检听着朱栩的话,心里微跳,面上不动。

    朱栩轻轻动了动脖子,继续道:“再说说官宦,他们掌握的田亩比宗室只多不少,同样不交税。这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他们还在持续扩张,以他们的扩张速度,剩下的不到两万万亩地,用不了多久就被会瓜分殆尽,到时候别说赈灾了,就是官员的俸禄朕都发不出……”

    朱由检这次是心惊肉跳了,他知道,朱栩的话不假,单说宗室亲王的田亩,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朱栩瞥了眼朱由检,继续道:“收税,也只是朕初步计划,重登户籍,清丈田亩,遏制土地兼并才是朕的目的。”

    朱由检沉着脸,默然不语。之前想不明白的很多事情,现在也被理顺,内阁停摆应该为了解决党争,宗室圈禁在京城也是为了收回那庞大的田亩,盐政,军改,政改也都各有目的。这些事情不说他之前心里抵触,哪怕现在明白了,放在他身上,他也不敢做,做不了。

    他抬头看了眼朱栩,心里复杂难明。他这六弟自小就聪明敏锐,行为举止异于常人,一度他还担心朱栩会走上‘邪路’,派人跟着,向张皇后告状,甚至让当时的天启皇帝约束朱栩。

    现在回头想想,这位六弟的眼光,格局,非他所及。心底的那丝不服与怒怨,悄然而散。

    朱栩看着朱由检若有所思的神色,继续道:“钦天监那边预测,旱情会延续不少年,全国大部分都会遭灾,粮食会不断减产,陕/西的民乱只是开始,朕在担心,西南的乱子会越来越大,若不早作防备,朝廷将陷入艰难的局面,威胁到我们朱家江山……”

    朱由检神色骤变,身体笔直。其他的他可以退让,可涉及到他们‘朱家’江山,他就一丝一毫都不会妥协!

    朱栩的话还在继续:“建奴虽然被朕打残了,可威胁犹在,蒙/古不时也会扣关,云/南那边缅/甸蠢蠢欲动,安/南人也不安生,海上的红毛人,佛朗机人不时在台/湾生事,也有再侵之意,皇兄,我大明看似安稳,实则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朱由检自然也知道这些,以往都觉得的疥癣之疾,如今细细看来,大明还真是四面楚歌,危机重重,不由得脸色越沉了一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