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

    傅昌宗脸色凝重,肃容道:“栩儿,这件事,你决不能碰!”

    傅昌宗嘴里冒出久违的‘栩儿’二字,显然是表明了事态的严重性。

    朱栩看着傅昌宗的神色,心里一叹。他何尝不知道其中的利害,不过连傅昌宗都这么说,他越发肯定了魏忠贤的重要性!

    朱栩没有多说,只是给傅昌宗打个预防针,很快便转移到了催种番薯,玉米等抗旱作物的事情。

    傅昌宗执掌户部,加上朱栩接连派出几个专为此事的巡抚,倒也是将播种的面积飞速扩大。

    傅昌宗手里拿着一本手札,一边看一边道“在洛阳城外,户部建立了一个大粮仓,已运进去差不多十万石米粮,每年都会增加二十万石。另外,陕西,山西也都在筹建,从各地购买,调集的粮食也都在运过去……”

    朱栩一边听着一边点头,道:“存粮的地方要秘密,而且还要重兵看守,大仓里的粮食暂时都不得妄动。另外,户部要紧密的注意这个各地的灾情,要事先有预估,不能让地方拖到压不住了才知晓……”

    傅昌宗点头,将朱栩的话挨个记下。

    两人说了一个多时辰,周应秋,倪文焕,徐大化等人六部尚书,朱栩又挨个找来,大致的谈了一阵。

    现在六部尚书都是朱栩的人,这些人全不是东林党亦或者清流正人,他们最关心的,只是朱栩这个皇帝的话,安排的事情能否做的让他满意,因此,朱栩的意志绕过内阁,贯彻的异常彻底。

    接着,朱栩又将杨涟给召来了。

    随着顾秉谦的倒台,朝堂上,俨然杨涟的分量,势力最大,六科给事中,十三道御史,近乎所有的言官都唯他马首是瞻。

    杨涟毕竟是朱栩的老师,朱栩非常的客气的请他坐下,然后才笑着道“杨师,皇嫂之前找过朕,跟朕说了继续上课的事情,朕也打算复课,不知先生可有何想法?”

    朱栩这个皇帝不是想见就能见的,而且动不动就不上朝,藏在深宫里不知道干什么。

    杨涟心里憋了一肚子话,但听见朱栩这番话,还是强压下去,脸色和缓,思忖着道:“皇上,臣早有想过,现今国事繁杂,曾认为当补齐内阁辅臣,皇上也多有时间来上课读书,明辨圣贤之理……”

    朱栩笑着颌首,一副先生说的有道理的模样。

    这次,朱栩主要是想让杨涟的都察院分队巡视天下,打击腐败。待杨涟说了一阵子,朱栩便转移到正题上来。

    这件事杨涟也早已经知道,朱栩召他来,不过是一次正式的任命。

    半个时辰后,杨涟没有得到朱栩复课的安排,拿着尚方宝剑,王命令箭,一脸踌躇满志,慷慨激昂的出了宫。

    站在文昭阁的栏杆前,朱栩长吐一口气。

    就差最后一步了!

    曹化淳看着朱栩的背影,眉宇间有些忧色。

    “景阳宫收拾好了吗?”好一阵子朱栩才说道。

    文昭阁既然给了信王与叶向高等人,朱栩继续待在这里就比较麻烦了。

    曹化淳连忙上前一步,道:“已经收拾好了,皇上随时可以搬过去。”

    朱栩点头,深吸一口气道:“好,今天就搬吧。”

    曹化淳看着朱栩的背影,犹豫一下道:“皇上,那内阁如何处置?”

    朱栩道:“暂时不动,孙承宗回来后,一应军务都要在那处置。”

    曹化淳说了声遵旨,心里明白,朱栩虽然任命了新的兵部尚书,实际上主持军务的,还是孙承宗。

    朱栩也没有多解释,内阁彻底被架空,有孙承宗这个专于军务的首辅,内阁实际上成了军机处!

    杨涟的效率非常高,得到了朱栩的圣旨诏书,早就准备好的人手就开始动员准备,上到‘内阁’奏本,言三天后就准备出发。

    东林党对于朱栩这个任命是欣喜若狂,拿着尚方宝剑,准备全天下的‘驱邪用正’了。

    不过,东林党的领袖们也不是好糊弄的,虽然看似给了更高的信任与权力,实则上,连上朝廷议都资格都没有。

    是夜,叶向高,赵南星等人聚集一起,一番客套后都面色凝重。

    谁都看得出,新皇不一般,不动声色间将内阁辅臣差不多剪除了干净,尤其是他们这些东林党老臣几乎都束之高阁,不给实权。

    叶向高与韩癀没有开口,两人对视一眼,彼此都是多年的老同僚,心领神会的没有开口。

    他们在东林党内,极力调和,希望朝局和顺,不希望争斗加剧。

    杨涟与左光斗显得倒是平静一些,他们得了朱栩的尚方宝剑,大权在握,并没有太过急切。

    赵南星面色瘦削,目光中透着凌厉之色。东林党内他的性格最为刚直,一旦打定主意就一往无前,他看着再坐的其他人,沉声道:“诸位,皇上太过任性,将我等置于一旁,毫无为国之念,我大明朝局越发败坏,税收近乎枯竭,刀兵四起,烽烟遍天下!难不成,诸位真的要眼睁睁的看着皇上继续下去,无所掣肘吗?”

第两百四十三章 最后一次廷议() 
星辰璀璨,繁星如海。

    景阳宫亮如白昼,御书房灯火通明。

    魏忠贤恭恭敬敬的站在御桌前不远处,垂手躬身道:“皇上,赵南星已经说服杨涟等人,明日朝堂上,各御史,给事中以及其他东林党人……”

    “这些先不说……”

    朱栩喝了口茶,放下茶杯,打断道:“你派人跟在都察院的后面,每当他们过了一地,就给我查出大案要案来,越多越好,越大越好。”

    魏忠贤虽然看了不少张居正的书,却也明白不了朱栩的野心,只是认为朱栩要收拾都察院然后顺带着将烦人的赵南星等人也处理掉。

    他微微躬身,敬畏无比的道:“遵旨。”

    朱栩看着他一笑,手指敲着桌面,沉吟一会儿蓦然道:“再给你两个位置,大理寺少卿,刑部侍郎。”

    魏忠贤面色微动,他深知眼前这位皇帝的城府以及可怕的谋算,绝不会有白送给人的东西,他再一躬身,道:“请皇上示下。”

    朱栩抬头,望着黑漆漆的门外,目光中闪烁着光芒,道“每次案发后,你立即召集都察院,刑部,大理寺三司会审,记住,在当地!不要借用其他衙门,准备府衙,就叫做……三司衙门,今后凡是一府之地的诉讼都会是三司衙门负责。”

    魏忠贤眼神微变,他在权力中挣扎半生,哪里不明白朱栩的意图以及后果!

    刑讼在一府一县这样的衙门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要是给他们的权力排行,这不是第一也会是第二!

    在他看来,朱栩用这种手段或许可以瞒过一时,但不可能长久。天底下的府级父母官若是对皇帝不满,将是极为可怕的一件事!

    不过魏忠贤现在只是将他定位为朱栩一条聪明的狗,他躬着身道:“是,奴婢保证每个州府都会有一个三四衙门。”

    朱栩对魏忠贤的能力自然是不会怀疑,含笑点头,道:“明日,你也进宫吧。”

    魏忠贤神色再变,他知道朱栩这句话意味着什么,身体深深一躬:“奴婢谢过皇上,愿为皇上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朱栩站起来,笑容越多,背着手道:“嗯,去文昭阁,见见信王吧。”

    魏忠贤心里连翻惊动,却强压着,告诉他自己要冷静,可还是猜不透朱栩这句话的用意,只好道:“遵旨。”

    朱栩又交待几句,魏忠贤便识趣的告退了。

    朱栩走出御桌,站在御书房门前,伸着手臂,望着漫天的繁星。

    “小曹,你说,明天会是一个什么天气?”

    曹化淳立身在朱栩身后,抬头看了看,微肃的道:“皇上,奴婢觉得明天会下雨,所以,奴婢打算在宫内重新布置防雨工事。”

    朱栩一笑,曹化淳跟他久了,倒是学了不少。他想布置的不是防雨工事,而是,要重新整顿皇宫,确保安全!

    没有多久,魏忠贤就出了文昭阁,在一群内侍太监的带领下,悄然离开皇宫。

    朱由检站在文昭阁前,同样抬头看着天色,面色却一片凝重,心里忧虑异常。

    身侧站着躬身的王承恩,他看着朱由检的侧脸,思索着开口道“王爷,您是担心皇上吗?”

    朱由检深吐一口气,道“是啊,皇上任意兴兵,将全国卫所搅的一团乱,令人不安。加上如今的国库税银枯竭,内阁荒废,现在,更是要将这个阉党祸魁重新启用,全天下都是由着他性子来,本王担心,照这样下去,我大明只怕危矣。”

    王承恩有些发福,脸庞圆润,睁着大眼睛看着朱由检,想了想道:“王爷,为什么不多劝劝皇上?”

    朱由检苦笑一声,道:“皇上,你也是知道的,向来有主意,还在景焕宫的时候,连皇兄都管不了,现在做了皇帝,谁人可以管制?我想着补齐内阁,可以多多规劝皇上,拾遗补缺,不要行差走偏,可偏偏皇上好像知道我的心思,事事都走在我前面,不给我一点机会……”

    王承恩看着朱由检罕见的倒苦水,心里也一沉,脸上也有忧色。

    朱由检说了一阵,似乎也感觉到没有面子,抬脚道“今天就到这,随我出宫吧。”

    王承恩点头跟着,他知道,王爷这是要去东林党领袖的各处走一趟了。

    第二天一大早,朱栩穿戴整齐,在曹化淳一干人引领下,走进皇极殿,坐到了龙椅之上。

    他的小身板,与这个辉煌大殿,满殿的大臣们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曹化淳照例的上前,大声道:“诸事早奏!”

    立马陈良训就站了出来,拿着板,朗声向朱栩抬着手道“皇上,臣具本弹劾内阁辅臣孙承宗,肆意贪权,培植党羽,操兵弄将,搅的天下不安,烽烟四起,臣请罢免,交有司审理!”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一个个人影站出来,全都是御史与给事中,都是言官一系。

    杨涟立在那,神色不动。

    除开他,阉党一系的张我续徐大化等人,朱栩直系的傅昌宗、周应秋等人,然后剩下就是中立不参合党争的了。

    这些人‘附议’完,谁也没有开口,都若有若无的看向最上面的朱栩。

    在朱栩看来,这是科道最后一次廷议了,本着与人为善的信念。照例,他转头看向朱由检,淡淡道:“信王,你怎么看?”

    朱由检也习惯了,出列奏道:“回皇上,臣也赞同。”

    朱栩又看了眼下面,在陈良训等人望眼欲穿中,朱栩刻意的顿了好一会儿道:“传旨,罢去孙承宗领的兵部差事,即可调回京师。”

    众位大臣,尤其是杨涟神情一怔,抬头愕然的看着朱栩。

    在他们想来,朱栩是绝不会同意的,毕竟满天下的兵马现在可都是孙承宗在操持,是朱栩‘任性’最重要的心腹,绝对是要拼命力保的。

    不过这却是朝臣们意外的收获,但也破坏了他的部署,按照计划,他们接下来是要猛烈弹劾孙承宗,争取将他拉下马的。

    陈良训是三朝老臣,在给事中算是资历最厚,功力也最深,稍一反应就又大声奏道“启奏皇上,臣请增补内阁辅臣,以……”

    “启奏皇上,魏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