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王一身王服,领着一身朝服的袁崇焕,慢慢出现在朱栩的视野里。

    袁崇焕看着亭子两边的景致,遥遥看着背对他们的小皇帝,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微微摇头,瞥了眼边上的信王,倒是稍有信心。

    两人走过来,对着坐在藤椅上,依旧乐此不疲扔着鱼食的朱栩躬身拜道“臣朱由检(袁崇焕)拜见皇上!”

    “起来起来,”朱栩头也不回,道:“皇兄所来何事?”

    朱由检看着朱栩的背影,神色不变,道:“回皇上,辽东巡抚袁崇焕袁大人进京,有要事面圣。”

    朱栩看着水里的鱼,花花绿绿倒是挺好看,随意的道“皇兄尽管做主就是,朕支持你。”

    袁崇焕看着朱栩,听着他的话,无疑这小皇帝就是一个顽童,想着宫外的传言,他看向朱由检的目光越发恭敬。

    朱栩可有可无的点头,道:“说说看。”

    袁崇焕上前一步,折子举过头顶道:“臣袁崇焕,奏请皇上,辽东贼酋未成气候,臣有五年平复辽东之策,望皇上钧鉴!”

    曹化淳神色一惊,虽然朝堂上不乏有人嚷着要剿灭建奴,但这么在皇帝面前直接说出平辽时间,立军令状的还从未出现过!

    朱栩一点也不惊讶,时间只不过早了一年,可见这样的心思在袁崇焕心底早就有了。或许,这也是满朝文武乐观自信心态的一种体现。

    朱栩嘴角翘着笑意,撒着鱼食,慢悠悠的道:“袁崇焕,你不奉诏就私离辽东,是皇兄给你的命令吗?”

    朱栩话音一落,朱由检与袁崇焕脸色齐齐一变。

    朱由检看着朱栩的背影,神色微凝道:“皇上……”

    袁崇焕不等朱由检说完,噗通一声跪在地上,举着折子道:“臣知皇上平辽之心急迫,而贼酋刚去,是以臣事先未得旨意便火速进京,只为向皇上献平辽之策。”

    袁崇焕说着,一个内侍端着三杯茶过来,曹化淳亲手给朱栩递过去一杯。

    朱栩放下鱼食,接过茶杯,淡淡道:“给皇兄一杯。”

    朱由检心里也慌了,之前被袁崇焕的平辽之策勾起的激动心情彻底冷却下来。这个时候才明白,他是犯了大忌讳!

    他是有前科的人,先帝朱由校就曾猜忌过他,此番袁崇焕这边关大帅私自进京密会他,真要是放大看,现在将他圈禁或者直接一杯毒酒鸠杀都不为过!

    朱由检头上冒冷汗,以至于曹化淳递过来的茶都没有看到。

    曹化淳看着一脸土色,慌乱不已的朱由检,轻声道:“王爷,请喝茶。”

    朱由检一惊,浑身冰冷的醒悟,连忙接过茶杯躬身道:“多谢公公。”

    曹化淳神色不动,悄然退到一边。

    袁崇焕久久不得朱栩的回音,再看朱由检的神色,脸色陡然也大变,慌忙垂头,心里冰冷一片!

    他现在哪里看不出,传言不实,大明真正做主的,还是眼前背对着他的人!

    一个内侍缓步走过来,躬身道“启奏皇上,孙阁老求见。”

    “宣。”

    朱栩这才转过身来,目光看向跪在那的袁崇焕。

    他将手里的茶杯放下,瞥了眼朱由检,道“袁崇焕,朕问你,辽东,你觉得交给谁合适?”

    袁崇焕浑身颤抖了一下,朱由检也眼神一惊,刚要开口,却蓦然,硬生生的,紧紧的闭住嘴。

    袁崇焕感觉背后都湿透了,神色却依旧镇定如常,一动不动的道:“回皇上,除非孙阁老重回辽东,不然臣认为,臣是最合适,不二人选!”

    朱栩嘴角勾笑,暗笑:这袁崇焕是破罐子破摔,还是真的这么自信?

    孙承宗很快就过来了,对着朱栩躬身道:“臣孙承宗拜见皇上。”

    朱栩神色平淡,又拿起边上的茶,道“平身吧,对了,给孙阁老上茶。”

    “谢皇上。”孙承宗虽然穿着官服,却依旧俊朗,有着军人特有的坚毅与从容。

    他一站起来,就看向袁崇焕,冷声道:“袁崇焕,你可知罪?”

    袁崇焕听着孙承宗的话,不动的道“末将知罪。”

    孙承宗演完戏,又转向朱栩道:“皇上,是臣御下不严,袁崇焕私自离京,罪责难免,臣议立即下狱,交有司论处。”

    朱由检见孙承宗丝毫不提袁崇焕密会于他,眼神里感激一闪。

    朱栩喝完茶,笑着看着装糊涂的孙承宗,站起来,搓了搓手,道“孙阁老,朕打算令大理寺左少卿单独辟出一个衙门,专门审理军务罪人,兵部左侍郎也一样,专门负责调查,你觉得怎么样?”

    孙承宗听着朱栩的话,心里的预感更加强烈了,故作犹豫的道:“臣觉得皇上之议可行。”

    朱栩见孙承宗附和,便道“那你觉得左侍郎何人合适?”

    孙承宗一怔,有些疑惑的抬头看向朱栩。

    朱栩的目光,却正盯着袁崇焕。

    孙承宗脸色变了,眼神也急急闪烁起来。

    他哪里猜不出皇帝的意思,却不能如朝堂大臣一般与朱栩硬顶,沉吟着久久不语。

    孙承宗不说话,朱由检与袁崇焕也会过意来。

    朱由检忍不住了,上前沉声道:“皇上,辽东之事如今离不开袁大人,臣恳请皇上准许袁大人所奏,臣……愿意即刻就藩离京。”

    孙承宗闻言脸色微变,这才认真的打量眼前的信王。看着他的脸色,孙承宗猜不透,他究竟是因为这次的事情,还是真正为国牺牲。

    朱栩却一摆手,看着朱由检,难得的认真道:“皇兄不必多心,先帝临终前交待朕,兄友弟恭,朕记得,也不曾见疑。”

    朱由检看着朱栩的神色,心底也打鼓,分不清朱栩话里的真假。

    最难受的是袁崇焕,朱栩,朱由检两兄弟兄弟情长不管真假,坐蜡的还是他。

    “皇上,熊廷弼,毛文龙两位大人求见。”

    就在袁崇焕难受,不知道该如何的时候,不远处的内侍走过来奏道。(。)

第二百零八章 军政布局() 
熊廷弼与毛文龙两人大步而来,单膝跪地道:“臣熊廷弼(毛文龙)叩见皇上,吾皇万岁!”

    “平身吧。”朱栩看了两人一眼,又坐了回去。

    熊廷弼显得颇为豪迈,神色自信,眼神里神采奕奕。

    毛文龙身形矮小一些,面色黝黑,眼神闪烁,躬身在那,一副战战兢兢模样。

    这两人的出现,让孙承宗心里一沉,很显然,皇帝对袁崇焕的观感很不好。在孙承宗看来,辽东再难找出如袁崇焕一般了解军事又有胆魄的人。虽然贼酋败退,但以他的了解,稍加时日,去而复返是必然。

    到那个时候,谁还能阻挡?

    遍观朝野,熊廷弼不行,毛文龙更不行,甚至是袁可立,李邦华都不行,而其他人,大部分都如高第一样,只想死守山海关,毫无大局。

    孙承宗不动声色的扫了眼熊廷弼与毛文龙,又看了眼同样眉头紧锁,迟疑不决的信王,又看向跪在地上巍然不动袁崇焕,再次看向朱栩,沉声道:“皇上,臣以为,袁崇焕决不能离开辽东!”

    朱栩神色淡漠的看了眼袁崇焕,道:“以他今天所作所为来看,你告诉朕,还有什么事情是他不敢做的?”

    历史上的袁崇焕,给魏忠贤表忠心,与皇太极私下往来,甚至到了矫旨擅杀右都督,总兵官毛文龙的地步!

    或许其中有各种不得已的原因,有着各种守土目的,但这样的行为,决不能助长!

    孙承宗顿时语塞,袁崇焕今天确实是做了糊涂事,若是换了别的皇帝,现在只怕都下了大狱,抄家灭族了。

    朱由检一抬头,咬牙站出来肃色道:“皇上,臣用人头担保,袁大人忠心为国,辽东决不能少他!”

    朱栩抬头看向朱由检,只见他眼神清澈,神色坚定。

    朱栩又转向孙承宗,孙承宗也沉色道:“皇上,臣……赞同信王殿下之言。”

    朱栩身后不远的曹化淳眼神微变,有些担心的看向朱栩。

    孙承宗,袁崇焕,信王这三人合在一起的威力,绝对能够对还未更改年号的新皇产生威胁!

    朱栩倒没有想那么多,转头看向熊廷弼淡淡道:“熊廷弼,你说。”

    熊廷弼是被朱栩暗中召回京城的,现在大概也明白局势,认真的思索一番道:“臣也认为,辽东,需要袁大人坐镇,尤其是宁远一线。”

    熊廷弼与朱栩的关系有些特别,毕竟在朱栩还是惠王的时候他就靠过来,绝对比外人更亲近三分,因此话说的也简单直接。

    朱栩倚靠在藤椅上,手指敲着栏杆,目光平静的打量这几人。

    虽说大明这个时候人才济济,将星如云,但现在真要是挑出一个能够守住辽东,几年后能够打赢皇太极进攻的宁锦之战,还真没有合适的。

    ‘可是我需要时间啊……’

    朱栩心里暗叹,这袁崇焕若继续放在辽东,只怕他轻率冒进,与他的布局格格不入。

    猛然间,朱栩坐直,看向毛文龙冷声道“毛文龙,你可知罪!”

    毛文龙浑身一冷,跪地道“臣知罪!”

    毛文龙跪在地上,头上出现点点冷汗。他在辽东之事,朝鲜那边已经尽数核查清楚,杀良冒功,肆意欺凌朝鲜王室等足以将他砍头了。

    朱栩话音一转,又道“听说,你策反了一个贼酋的人?”

    毛文龙不明朱栩的意图,跪在那道:“是,他是贼酋的驸马,知道不少事情。”

    朱栩淡淡点头,道“朕,若是让你重返皮岛,你会怎么做?”

    毛文龙神情微变,越发谨慎的道“臣定然,定然克己奉公,与朝鲜同心协力,以熊大人布置为依托,继续牵制建奴,使得不能全力南下!”

    朱栩目光又转向袁崇焕,语气冷淡道“袁崇焕,朕若是让你继续留在辽东,你会如何做?”

    袁崇焕举着圣旨,不假思索的道:“臣定当以山海关为根基,拓展宁远,锦州防线,逐步推进,五年之内……”

    “够了!”

    朱栩打断袁崇焕的话,冷声警告道:“朕不需要你在五年之内复辽,现在你要做的,就是稳步构筑宁锦一线的防御,然后逐步推进,与毛文龙,袁可立,李邦华合力,牵制住建奴,遏制他们成势!”

    孙承宗听着朱栩的话,大致也明白了朱栩的意思,新皇并不认为朝廷能够短时间消灭建奴,平复辽东。

    他不等袁崇焕继续争辩,沉声道“皇上放心,兵部定然全力支持,严防建奴南下!”

    朱栩点头,相对于袁崇焕迎合朝廷上下的‘五年平辽’,孙承宗是更合乎他的想法的。

    大明内部困难重重,厄需解决。再过一两年,民变四起,烽烟处处,他需要时间来做很多准备。不说他,哪怕是整个大明朝廷,也没有足够的精力与能力,全力去支持辽东的战事。

    朱栩看向熊廷弼,道:“朕命你,领兵部尚书衔,督师辽东,坐镇山海关。凡事多与袁崇焕,赵率教等人商议,务必缜密筹谋,不得内讧,全力守住辽东!”

    熊廷弼心里也是憋着一口气,闻言单膝跪地沉声道:“臣遵旨!”

    朱栩暗自盘算,这样辽东他也可以暂时放下心,可以全心整顿内务。思索着一阵,又看向孙承宗道“兵部,优先整顿沿海各卫所,下半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