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臣或许都能理解小皇帝的无措,都没有急着,静等着朱栩示下。

    曹化淳虽然是宫内老人,但也没有经历过这些,他的主子成为皇帝,此刻心潮澎湃,没有一点主意。倒是刘时敏走近,不动声色的轻声唤道:“皇上。”

    朱栩心神一凛,眨了眨眼,强自让自己冷静下来,微微低头,身体不可察的颤抖了一下。

    他的目光居高临下,跪在下面的人,每一个都可以看的清清楚楚。

    最前面的是信王,接着是内阁的顾秉谦,孙承宗等人,两边陆续是六部尚书侍郎,都察院都御史,大理寺等等,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但这么多人,还是有着一种强大的压迫感向他汹涌而来。

    朱栩咬咬牙,压着一口气在心底,目光看向最前面的信王,扬声道:“皇兄遗诏,五皇兄辅政,现命,信王会同内阁以及诸臣工,商讨先帝大丧以及新帝登基一应事宜!”

    “臣等遵旨!”

    信王领头跪拜,然后起身,便要在大殿内商讨。

    “皇上,皇上!捷报捷报……”

    蓦然间,一锦衣侍卫快跑进来,同时大喊。

    对于捷报明廷是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南方针对各地乱民,叛乱,甚至是安南,荷、兰等入侵几乎都是战无不胜的。所以,也没有人大惊小怪,只是停下来等着来人汇报。

    毕竟,这也是新帝登基的喜事,是一个好兆头。

    “皇上,辽东宁远大捷!”(。)

第一百八十六章 山呼万岁() 
“什么,快说,详细说!”

    那锦衣侍卫将一个奏本举过头顶,同样激动的大喜道“启禀皇上,辽东传来八百里加急,袁崇焕大人在宁远击败贼酋,辽东大胜!”

    朱栩早就预料到,但这毕竟是他坐在龙椅上得来的,而且对明朝来说,这还是第一次对金人的胜利!

    朱栩坐在那纹丝不动,沉声道“呈上来!”

    曹化淳连忙走下去,将折子递上来。

    还不等朱栩翻折子,下面就已经议论纷纷,吵吵嚷嚷。

    “不可能,是不是袁崇焕谎报?”

    “应该是吧,这才几日,那贼酋可从未败过,仅凭宁远真能挡住那十三万大军吗?”

    “哼,早就应该听从高第之言,尽撤关外兵卒于山海关,全力守护山海关!”

    “袁崇焕,好大喜功,应该召回京城治罪!”

    “不错,一定要守住山海关,政令一统!”

    “哎,还不知道山海关能不能守住,是否要发诏书召集各地勤王?”

    朱由检听着议论声,眉头也皱起,他心底对于辽东能胜贼酋也抱有怀疑,面色冷清的没有话语。

    顾秉谦,孙承宗等人倒是没有说话,一直抬头看着上方的朱栩。

    朱栩一目十行,袁崇焕确实避重就轻,觉华岛等事情只字不提,但击退了努尔哈赤是真的,这次后金攻势算是遇挫了。

    他耳边也听到了下面的议论声,神色不动,面无表情的抬头向下看去。

    吵吵嚷嚷的群臣们一见朱栩的表情都是一怔,慢慢的静了下来,都望着这位新皇帝。

    许久之后,朱栩才淡淡的道“贼酋确实退了,宁远大捷。”

    群臣们看着小皇帝的表情,听着他的话语,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胜了为什么还是这副表情,这种语气,难不成你还希望败了?

    顾秉谦神色微动,忽然越过信王,上前跪拜道:“吾皇圣明,此乃吉兆,预示皇上必乃明君,我大明必可中兴,皇上万岁!”

    顾秉谦马屁一拍,本来还愤愤不平的大臣们怔了怔,看来看去。

    朱由检虽然对于顾秉谦这个阉党万分厌恶,这个时候却也不得不压着不舒服,跪地道:“皇上万岁!”

    杨涟听到辽东大胜,加上上面那个是他的学生,神色激动,也大步站出来,跪地沉声喊道:“皇上万岁!”

    “皇上万岁!”

    “皇上万岁!”

    “皇上万岁!”

    有了杨涟这个东林领袖,清流表率,众朝臣纷纷跟着跪地,再次山呼海啸,声音隆隆。

    经过这么段时间,朱栩已经冷静下来,只是心脏还在咚咚咚剧烈跳动,他站起来,目光炯炯,带着审视,语中威严道“从今而后不得随意公开妄议论九边军事,旦有抗旨,严惩不贷!你们商议吧,商议好,信王与首辅呈来给朕看。”

    信王与顾秉谦心神一凛,慌忙领旨,朱栩转身向侧门走去。

    众大人们没有恭送皇帝,交头接耳也没有在意,因为接下来要争议的事情太多。

    先帝丧仪,太后尊号,登基日期,新皇年号以及众多的官员任命,尤其是信王辅政的地位等等,谁争论声大,就表明将来立于新朝的位置就在前,低一点只怕就要致仕归乡,泯然众人矣。

    朱栩来到文昭阁,在金黄色的坐榻上毫无风范的摔倒而下,大口的喘气,嘴里含糊不清不停嘟囔“差点吓死我……”

    曹化淳与刘时敏恭恭敬敬的站在门旁,不远不近,丝毫不敢打扰。

    朱栩累的不行,但还没有失去冷静,一阵之后,端坐而立,下令或者说下旨道:“曹化淳领司礼监掌印太监,刘时敏领司礼监秉笔太监,提督太监暂缺。命曹文诏值守太和门,严守内廷,传旨骆养性进宫。”

    “奴婢遵旨!”

    曹化淳与刘时敏眼神里有着不同的喜色,答应一声,告辞离开。

    他们转身而走,门口就出现英姿勃发,背着黑色长枪,手握银色长刀的曹变蛟,他带领的五百火枪兵也分散各处,防卫起文昭阁。

    今夜注定是不平静的,皇极殿,也就是所谓的金銮殿上的大臣们吵成一窝,争论的焦点从先帝丧仪,信王的地位,内阁阁臣的推选,最后甚至到了袁崇焕的功过,没有不吵的。

    朱由校的死对朱栩来说是突然的,因此他现在也是千头万绪,没有一点准备。

    朱栩坐在软塌之上,盘着腿,老僧坐定,调整呼吸,想让自己尽快冷静下来。

    没多久,骆养性匆匆进宫,在门外单膝跪地道:“臣骆养性候旨!”

    朱栩睁开眼,胸口鼓起又缩回去,语气平静的道:“嗯,守卫好外廷,有什么消息来报我……朕。”

    骆养性一躬身,道:“遵旨!”

    骆养性甲胄鲜明,快速离开,在皇极殿前布置防卫。

    大明宫禁一般都是锦衣卫来负责,所谓的十二卫,大部分都被兵部抢了去,因此,天子亲卫军,也只剩下锦衣卫。

    有了骆养性与曹文诏以及曹变蛟,朱栩不安的心里稍稍松了口气,不再那么惶恐不定。

    朱栩渐渐的也开始理清思路,现在最为关键的名分已经定下来,只要安稳到明天,那就再也没有人可以动摇他的皇位。然后嘛,就是要稳定朝臣了。

    朱栩坐在那,手指敲着桌面,目光微微闪动,最近勾起一丝冷笑。以前他缩手缩脚,现在,可以大口喝酒大口吃肉了。

    “曹化淳!”

    猛然间,朱栩转头向外喊道。

    曹化淳连忙跑进来,躬着身,比以往更加恭敬的道“奴婢在。”

    朱栩笑着摆了摆手,道“还像以前一样,不用拘谨,给我弄两碗粥来,另外,让舅舅来见我。”

    曹化淳抬头看了眼朱栩,低声道:“皇上,您应该自称‘朕’。”

    朱栩一副从善如流的点头,又道:“命人将左右两边的房间收拾出来,要足够十几个人坐班用。”

    曹化淳微微躬身,道:“奴婢遵旨。”

    没有多久,傅昌宗就来了,他如同走入自家密室一般就要直接闯入,刘时敏不动声色的走到他身前,侧着身挡住了他,同时向朱栩高声道:“启禀皇上,户部侍郎,傅大人求见。”(。)

第一百八十七章 信王是上好的挡箭牌() 
朱栩正喝粥,望了眼道:“快,让舅舅进来,今后舅舅来了不用通报。”

    刘时敏微微躬身,退后示意傅昌宗可以进去了。

    傅昌宗有些感激的看了刘时敏一眼,尽管过去了很久,还是难掩心潮澎湃,心里暗自警醒自己,他那位外甥成功了,已经是皇帝了,不能如以前一般随意。

    他走过来,对着正在吃粥的朱栩就要拜道“臣,傅昌宗……”

    朱栩连忙扶助,拿手擦了擦嘴道:“舅舅不必多礼了,快坐下,吃点粥,跟我说说外面的事情。”

    傅昌宗见朱栩没有因为骤登皇位就翻脸不认人,跟以前一样待他,心里甚是安慰,带着激动与忐忑坐在朱栩对面。

    傅昌宗不饿,倒也陪着朱栩吃了几口,如同他们往常一样,开口说道:“丧仪,尊号这些都没有问题,登基日期,定在在下个月初一,年号还在争论,现在麻烦的是,信王的位置到底是什么,还有就是内阁辅臣只有三个,需要增添。另外,兵部的王永光丧母丁忧,工部尚书也已经递折子辞官,都察院都御史那边也要告老还乡,现在都是在争议这些。”

    朱栩嗤笑一声,放下粥,擦了擦嘴道:“他们这些人,果然是没事做,闲的,尽想着争权夺利了。”

    傅昌宗也很无奈,这就是现在的官场,不论是换谁都一样。

    当初顾宪成因为党争,愤然辞官不就,可他创立的东林党,高攀龙,李三才,赵南星等人都是一起的元老,登上高位,还不是打着‘驱邪用正’的旗号,大搞党争,排斥异己,任人唯亲,陷入党争而不可自拔。

    朱栩想了想,道“他们要争就让他们争,信王……内阁今后定员六人,不设首辅,由信王统辖。户部尚书,舅舅你来当,吏部尚书周应秋,兵部尚书,暂缺!”

    傅昌宗本来听说朱栩让信王统辖内阁心里一惊,但旋即想到户部,兵部,吏部这样的要害都是朱栩自己的人,那内阁其实也并不是很重要,思索着点头道:“这样做,倒也合适,不过,怕是要费一番手脚……”

    “不必,”朱栩笑容诡异,道:“我有一块上好的挡箭牌。舅舅,你陪着他们,看看他们争到什么时候,待明天大势一定,就由不得他们了!”

    傅昌宗自然知道朱栩并不是先帝,行事并不那么‘光明磊落’,沉吟一声,继续解释道:“杨涟,晋升左都御史威望甚高,户部尚书倒是没有人争,吏部尚书争议非常大,顾阁老,信王,孙阁老,杨大人都有人选举荐。至于,内阁辅臣,杨大人希望叶老大人复启,顾阁老等人反对。”

    朱栩点头,表示明白。

    两人又说了一阵,傅昌宗便离开文昭阁前往皇极殿,继续做他的‘卧底’。

    朱栩喝了碗粥,送走傅昌宗,长吐一口气,半躺在那,思绪翩翩。

    今晚,注定是不眠之夜。

    坤宁宫内,张皇后守着朱由校的遗体,不眠不休。一干嫔妃跪在不远处,悲悲戚戚。

    金銮殿上的大人们依旧吵的难分难解,哪怕嗓子哑了仍然是毫不妥协,没有半点停歇的意思。

    直到天亮,傅昌宗才难掩困倦的再次来到文昭阁。

    朱栩也是一夜没睡,揉了揉僵硬的脸,笑道“怎么样,该定下来的都定下来了吧?”

    傅昌宗点头,喝了口茶道“丧仪庙号等一应事情都谈妥了,年号定为‘崇祯’,其他事情,只怕还得廷议之上走一遭。”

    朱栩听到‘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